李毅;郑燃;侯伟
目的:通过本研究探讨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吉林省东辽县甲山乡卫生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64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治疗期间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64例呼吸窘迫患者在治疗的基础上经精心护理后病情明显好转,其中,2例(3.1%)患者因多器官功能衰竭终死亡,62例(96.9%)患者1周后康复出院,患者在治疗期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5.0%。结论: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取精心的护理措施,可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耿艳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进一步分析和探讨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为患者在今后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按发病年龄将其分为早发冠心病组和晚发冠心病组,每组各40例患者,分析和探讨早发冠心病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传统危险因素中无明显差异,但早发冠心病组患者早发冠心病家族史高于晚发冠心病组,且早发冠心病组在血浆三酰甘油、血红蛋白水平、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等方面均高于晚发冠心病组,比较两组患者结果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早发冠心病患者中,传统危险因素与晚发冠心病者无明显差异,但患者的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比例较高,且血浆三酰甘油、血红蛋白水平、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等方面均高于晚发冠心病组。因此,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者,应密切关注血浆三酰甘油、血红蛋白水平、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发现问题及时干预,以降低早发冠心病发病率。
作者:邓寅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慢性中耳炎患者接受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2010到2014年我院共对144例慢性中耳炎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对其使用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患者接受显微手术治疗后,有140例患者干耳,占总数的97.2%,全部患者没有出现眩晕、耳鸣、面瘫等严重并发症的情况。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气骨导差,术后降低非常显著(P<0.05)。结论:耳显微手术应用于慢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比较好,患者的干耳率高,临床并发症几率低,对患者的气骨导差起到了较好的改善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金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CT 检查已经成为医院诊疗的常用手段,其带来的辐射危害也不容忽视。我必须从意识上、规范上、技术上等多方面下手,降低医源性的辐射剂量。
作者:陈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的超声鉴别诊断结果与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随机选取均经手术或病理确诊的136例甲状腺病变患者超声影像学鉴别诊断过程。结果:如若出现周边有声晕、多发性结节、节周边组织回声粗而不均匀则多属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反之多属于甲状腺腺瘤。此外,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收缩期高流速、舒张期低流速、阻力指数等均低于甲状腺腺瘤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可为结节性甲状腺肿与甲状腺腺瘤的临床鉴别诊断提供更多依据,便于临床进一步正确的、积极的给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瑞舒伐他汀对于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其安全性的讨论及分析。方法:对某医院2011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所接收的80例患有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随机分组,主要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实验对照组,并进行分析。对于试验组患者,医护人员将采取辛伐他汀进行治疗,而医护人员将对实验对照组进行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结果:患者在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后,其 LDL-C 及 TC 的水平值均出现下降现象,并具有明显差异性。而试验对照组通过辛伐他汀治疗后,LDL-C、TC 值均比试验组低。而试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也比试验组低8.7%。经分析,上述两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可以使用。结论:瑞舒伐他汀对于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来说,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各项指标,并且,较传统方法来说,造成的不良反应后果较低,是一种疗效好,不良反应低的好方法,在临床应用上具有深远意义,并值得推广。
作者:孙之茜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高热患儿采用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接收的60例高热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施加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儿经不同护理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以70.0%明显不及观察组的93.3%,并发症发生率以26.7%明显高于观察组的3.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以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P<0.05)。结论:给予高热患儿综合护理后,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金幼月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随之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医疗机构对于一些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采取了重视的态度。围手术期护理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对于患者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术后的康复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了论述。
作者:王秋菊 刊期: 2015年第04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脑外科的护理提高预防,对提升脑外科的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高脑外科的护理服务质量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脑外科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并对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预防,从而达到提升脑外科护理服务质量,并做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黄媛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析检验科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措施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方法:2013年7月我院检验科加强生化检验质量控制,将其分为对照阶段(2013年1月-2013年6月)和观察阶段(2013年7月-2013年12月),分别选取1536份标本,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合格率与失真率。结果:检验科加强生化检验质量控制前的标本合格率为93.1%,明显低于加强控制后的97.8%,指标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验科生物化学检验质量控制是一项十分重要且复杂的工作,可有效保证临床检验标本的真实性,需引起重视。
作者:李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面仪(AC-OCT)和光学相干断层扫面仪(OCT)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CT)效果比较。方法:选取40为受试者分别采用 AC-OCT 和 OCT 测量其40只左眼 CCT,对测量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进行 t 检验对比分析,采用变异系数作为判定表针,比价测量值的可重复性。结果:AC-OCT 中央角膜厚度测量和 OCT 测量平均值进行对比 t 检验,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学相干断层扫面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值较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面仪偏大,两种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相关性。
作者:都艳红;张士宏;王艳新;张丹;夏春晓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的患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8月以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纯西医的治疗方法,并对其临床表现进行探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艾芙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和评价对大肠癌患者治疗中,采用泵注5-氟尿嘧啶(5-Fu)行持续化疗的临床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泵注5-氟尿嘧啶进行持续化疗,护理过程采用优质护理方式。结果:患者化疗护理前癌胚抗原(CEA)、血清 CA199、CA195含量分别为(35.6±10.7)ng/ml、(569.6±217.5)ku/L、(667.5±128.4)ku/L,化疗护理后为(21.8±6.5)ng/ml、(246.5±93.8)ku/L、(365.7±169.2)ku/L,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化疗护理后出现并发症10例,占总数9.09%;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8.18%。结论:大肠癌患者使用泵注5-氟尿嘧啶化疗效果显著,采用优质护理临床效果佳,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借鉴。
作者:沙莎;李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急救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1月-2014年12月接诊治疗的100例腹部创伤进行急救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通过统计学的方法总结整理腹部创伤急救的临床特点。结果:通过对100例患者的临床急救得出,100例患者中有8例死亡。死亡率为8%,其中由于车祸造成的有2例,打架斗殴造成的有1例,自然灾害有3例,挤压伤有1例,其他1例。休克致死6例,大出血致死2例。剩余的92例患者均经过治疗后症状好转,自主呼吸,心跳以及血压,瞳孔反射恢复,治愈率92%。结论: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总结,从而得出休克导致患者的器官衰竭致死率极高,医疗工作人员在腹部创伤急救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总结经验,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作者:王振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感染性疾病是癌症患者重要的死亡原因。笔者作为肿瘤内科临床药师参加一例化疗引起粒细胞减少发热患者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全过程,其中粒缺发热患者的体征、症状,主要病原菌,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原则,抗菌药物使用疗程等方面深的体会,现将结果阐述如下。
作者:木拉塔力·克力木;沙尼娅·吾马尔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将血脂与糖化血红蛋白进行联合检测,观察并探讨其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糖尿病的诊断与治疗所具有的意义。方法:监测分析53例糖耐量正常者(NGT 组)、57例糖尿病患者(DM 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脂(TC、TG、HDL-C、LDL-C)的水平。结果:DM 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脂多个指标(TC、TG、LDL-C)的水平都比 NGT 组高,只有 HDL-C 的水平是较低的,其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同时,DM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增加的同时,空腹血糖也是随之而增加的。结论:将血脂与糖化血红蛋白进行联合检测,这是有利于临床诊断以及治疗糖尿病的。
作者:武林凤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于在血液透析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5月中43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采取饮食护理干预,对照组则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营养状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血磷含量和钙磷乘积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饮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在血液透析中出现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童春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分析青光眼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青光眼患者(70只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视力以及眼压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视力提高率(73.3%)明显高于对照组(53.3%);两组患者术后眼压较术前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眼压下降更为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出现浅前房、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1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帮助患者恢复眼压,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周立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作为骨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类型之一,退行性腰椎滑脱是指因腰椎退行性病变退行性变导致椎骨连续性明显延长,上位椎体、椎弓根横突及关节突相较于下位椎节向前移位,但未见椎弓峡部崩裂;其好发人群为50岁以上中老年人,以腰4、5椎体滑脱多见[1-2]。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长合并椎间孔狭窄、骨质疏松等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笔者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新文献,将有关退行性腰椎滑脱研究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吴志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慢性乙肝肝炎患者血液中谷丙转氨酶(ALT)高低的检测,来对患者的肝组织炎症进行判别。方法:本文选取了从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253例乙型肝炎患者,通过对肝组织的 HE 染色还有其他的肝穿活检的治疗过程,在通过普通的光学显微镜对肝脏表面活动的各种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在进行肝脏组织的活性检测之前,对患者进行连续一个月的血清里面的谷丙转氨酶的活性检测,并记录相应的值。结果:通过对研究资料的进行分析工作,显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活性越高,患者的肝组织炎性活动度和纤维化的程度就会越严重,尤其是在肝炎的中度和重度患者上,差异就更加显著,并且有生物学统计意义,同时也符合病理诊断的结果。结论:通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中的 ALT 进行检测,就表明慢性乙肝患者中血清 ALT 指标可以作为诊断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一个指标,在临床上有很大的意义,值得临床上的应用。
作者:李坤坤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