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哲刚;宋利双;郭春芳
目的:探究急性重型脑外伤观察要点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72例急性重型脑外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详细研究,给予患者严密生命体征观察、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饮食护理与康复护理。结果:经过积极临床救治与全面护理观察,上述72例患者康复出院40例(55.6%),明显好转(38.9%),死亡4例(5.5%)。结论:全面优质的急性重型脑外伤观察及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陈淑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传染科是医务卫生工作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科室,由于疾病的传染性不仅在病患之间产生,也会对传染科的医护人员造成很大的影响,医护人员不仅要承担着医治护理病人的工作责任,同时还承受着来自于职业危害与精神紧张的强大压力,对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十分不利。文章对传染科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作简要分析,提出对策,以期为改善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贡献力量。
作者:吴春梅;闫桂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 C(CycC)测定在肾功能早期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63例肾功能早期损伤患者,依据实际病情分为五组,将这些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1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上海丰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对各组人员的 CycC 进行测定,采用北京利德曼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盒对各组人员的尿素氮、Scr 水平进行测定。结果:研究组患者的 CycC、尿素氮、Scr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随着肾功能早期损伤程度的加重,血清 CycC、尿素氮水平均逐渐升高(P <0.05)。结论:CycC 测定在肾功能早期损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作为患者和护理人员共同的目标之一,用药的合理安全性是临床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关键环节。给药错误通常指由于医务人员、患者或者药品消费者导致的潜在导致不合理给药以及已经对患者造成伤害的可预防性事件[1]。在这些事件当中,护士参与的相关给药阶段给药错误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通过笔者统计数据表明,给药错误在临床护理问题事件中占有超过50%的比重。[2-3]因此,临床护理管理当中减少给药错误的发生,确保给药的准确性是两个常抓不懈的重点。本文通过对太原市某三级乙等医院2012-2014年上报到护理部的115例给药错误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以探讨有效的应对策略,提高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禾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应用于 ICU 危重症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的一些新问题,以及对于该病症的医治疗效。采用多种方法与之相比较,选着医疗效果好的方法。方法:首先在本院进行调查前的准备,做好一切准备措施。之后对以前在本院进行医治的患者做走访调查,进一步确定并且核对信息,要做到尽可能核对详细的信息,有助于日后的研究。在近几年在本院医治的病人多选出几例,进行综合的评价并且要做到细致入微,切不可马马虎虎,要全心全意的对病人负责,做好调查研究的一切任务。对进行肾脏替代医治的病人与其他医治法的病人进行相比较,以及一些体征特征数值的比较,总结出哪种方法是对病人有效的一种医治方法。全过程要求医生全心全力,认真负责,态度良好,不怕吃苦不怕繁琐,要有耐心。选取60名 ICU 危重症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名,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加护理,对照组30名,采用普通的治疗方法。结果:经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也经过一系列的走访对比,以及病人的一些相关信息,在本院医生的全体努力下,我们发现经过连续性肾脏替代医治的病人在医治后,身体各项体征明显恢复,身体处于健康状态,身心健康以及病人的状态都十分的好,与一般的医治方法相比较,此方法明显优于其他的方法,这对于医学领域的创新有很大的突破作用。对以后的发展很有促进作用,也有很大的参考作用。结论:在各种医治方法中,连续性肾脏替代医治法是操作十分简单的一种方法,并且在各种方法中,此方法医治的临床医治效果很好,在以后的发展中,此方法是未来医学领域发展的重要方面,各个领域的医学专家们要格外重视,并且要有极大的发展,在医学领域具有重大的价值,值得医学专家们重视并且努力发展此方法[1]。
作者:路欣;许岩岩;白雪;刘珊;孙长安;杨斌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硬膜下血肿患者微创引流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硬膜下血肿患者54例,随机将他们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强化对观察组患者的术前健康教育和术后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比较手术满意度等方面的参数发现,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比较并发症方面的护理效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强化对患者的术前教育和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可以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病率。
作者:何双红;王秀英;刘晓靖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某医院门诊用药情况,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某院2014年1~6月每月200张门诊处方,对其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156张,占总处方的13.0%。其中不规范处方75张(占48.07%)、不适宜处方74张(占47.44%)、超常处方7张(占4.49%);主要表现为处方开具不规范、处方药物与临床诊断不相符、用法用量不适宜及联合用药不适宜等。结论:通过处方点评,查找医师处方存在的不合理用药现象,在医务部门的干预和药师用药指导下,有利于促进临床药物应用的规范安全。
作者:王金梁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进一步对舒适护理在预防心梗后期低血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心梗后期低血压患者,将其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进行干预,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并进行比较。结果: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好转,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为78%,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结果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梗后期低血压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总满意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促进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提高,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姚卫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对心理状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心衰患者均分为2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系统的护理干预。两组皆予以≥半年随访,观察记录护理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与抑郁状态问卷(DSI)评分情况,以及随访半年复发率,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护理 SDS 评分与 DSI 评分皆有一定改善(P <0.01),研究组改善更佳(P <0.01);研究组随访半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慢性心衰患者予以系统的护理干预处理,可改善心理状态,并降低复发,值得借鉴。
作者:沈凤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逍遥散加减结合心理治疗治疗青春期女生月经不调。方法:所有患者均服用逍遥散加减(药用当归15g,芍药15g,柴胡10g,白术10g,茯苓10g,炙甘草10g,薄荷6g,煨姜6g。),用量用法:经前服5~7剂至月经来潮为一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每日一剂,水煎服,早晚2次服用。结论:逍遥散加减结合心理治疗能够疏肝解郁、健脾和营、养血调经,以达到调经的作用。
作者:胡亮亮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本文通过对细化办理入院指引工作进行研究,提出患者入院流程中的存在问题,探索影响病人满意度的因素,制定有效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的入院服务流程,为有效提高住院病人服务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提供参考。
作者:殷葵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按需口服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原发性早泄(PE)无效原因并制定治疗策略。方法:2012年 l 一12月因 PE 就诊、按需服用盐酸坦洛新缓释片0.2 mg -0.4 mg、至少4次无效的患者126例。采用简易精神学分析法及阴茎背神经体性感觉诱发电位测定法评估 PE 治疗无效的原因。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性教育,接受盐酸坦洛新缓释片0.4 mg,每日1次,性生活前7-8小时口服,共4周。采用 IIEF 评分评价再次治疗后的效果。结果:126例 PE 患者中心理性早泄100例,病理性早泄26例。经过每日大耐受剂量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4周,治疗前后 IIEF 评分分别为(5.8±1.8)分和(9.7±1.3)分。成功完成性生活者108例,有效率85.7%。结论:按需口服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无效的患者经过充分的性教育、正确的服药时机、长期大剂量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对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仍然有效。
作者:吴福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高校教工高血压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1000例高校教工,对其进行常规健康检查和健康问卷调查。结果:男性高血压发病率高于女性,且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和 BMI 指数增高而上升。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为性别、年龄、BMI、家族疾病史、血糖、睡眠状况。结论:针对高校教工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应做好健康宣教。
作者:邱小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伴随医学不断研究与发展,可以讲现代药剂学等诸多学科逐渐趋于中药方剂学,且方剂学研究在诸多方面取得不错发展与进步。但是这种发展与进步不单要依赖临床,实验以及理论等诸多方面,同时也反映中药方剂学科内涵与无限魅力,并且也由思路,概念与方法等方面给传统方剂增添现代活力。所以,中药药剂学和方剂学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并非两门孤立学科。基于此本文分三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先对中药药剂学与方剂学概念进行剖析,对这两个学科进行初步了解;第二三部分着重对中药药剂学与方剂学关系进行研究。希望本文所研究内容可以对这两门学科未来可持续发展及相关学者后续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作者:李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强肝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方法:将4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50%和62.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ALT、AST 和 TBIL 肝功能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的,差异有一定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上强肝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获得良好临床效果。
作者:吴昊;张兰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种新兴行业出现在人们面前--催乳师,可以说他们是哺乳期妇女和新生宝宝的福音,通过催乳师的手法,不仅可以改善产妇产后无乳、乳少等问题,还可以有效缓解产妇产后乳房胀痛以及乳汁淤积等问题。然而现在的催乳师市场尚处于发展时期,诸多制度还不够完善,其中大的不足便是专业人才的匮乏,这势必导致了整个催乳师市场的混乱。同时随着各大高校的扩招和国民对医疗水平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护理本科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存在着一定难度。本文综合两者的共同问题,提出了对护理学专业学生进行催乳技能培养的优点,并且阐述了二者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
作者:修文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对侵袭牙周炎患者给予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分析给予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侵袭牙周炎患者,对所有患者均实施牙周基础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牙齿松动度等检测指标给予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菌斑指数等检测治疗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 <0.05。结论:对侵袭牙周炎患者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对炎症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临床效果较高,在临床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陶立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近年来,同位素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位素的应用主要存在于医院的核医学科,但由于在使用同位素时,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电离辐射,因此,必须做好核医学科的辐射防护工作,从而为工作人员及患者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文章通过对某医院核医学科每个关键位置进行射线的测量,分析了当前该医院核医学科辐射防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陈伟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照分析。对照组30例患者进行常规性治疗,实验组30例患者在常规性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通过两组的实验数据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且 P <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并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作者:于胜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根据新生儿在静脉注射方面的特殊性产生了头皮静脉留置针这一方法应用到了医学治疗中来,医学科技的发展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更加被重视,因此各项科学治疗方法也不断被应用。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作为新兴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的避免幼儿反复穿刺、减轻血管受损、提高了给药效率、能及时对病重幼儿实施抢救等优点被逐渐广泛的应用在平常治疗中;但是随着逐渐深入到治疗过程中可以发现这一手段容易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头皮静脉的选择问题、套管脱出和堵塞以及并发症的产生等。因此以在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方面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出相对应的控制对策,从而解决问题。
作者:周金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