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优质护理体会

孟利英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优质护理, 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优质护理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搜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糖尿病肾病48例,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成两组。甲组护理模式为优质护理,乙组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各24例。观察并对比两组效果。结果:两组相比,甲组护理有效率较高(P <0.05),差异显著。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优质护理效果佳,临床可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产科护理风险分析及安全管理

    产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关系到产妇与新生儿的安全、健康,护理工作十分重要,如果发生错误或者疏漏,危害的不仅仅是产妇,更影响到家庭、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产科的护理人员应提高对自身工作的要求,加强护理工作风险防范,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赵秀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的监测及临床干预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的监测内容以及相应的临床干预措施,为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患者临床护理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6月我院医师进行手术过程监测和干预,监测医师的剖宫产手术情况,在2013年12月以及2014年6月分别进行感染监测和感染干预。结果:在半年内,共为300例患者实施了剖宫产手术,2013年12月的手术切口感染率达到了9.09%,2014年1月的手术切口感染率达到了1.00%,两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且在手术当中,医生手术规范与否、分离技术水平如何等因素是决定切口感染率大小的主要因素,对医师手术行为进行有效干预之后,切口感染率大大降低,后期主要通过让患者头孢呋辛等药物进行抗菌治疗。结论:影响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情况的因素是比较多的,只有避免这些因素出现,给予医生有效的手术干预,才能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监测和干预是十分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倩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缬沙坦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的临床效果

    目的: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予以缬沙坦和硝苯地平缓释片共同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选取124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并按照其入院的先后顺序将他们平均的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均62例患者。予以试验组的患者缬沙坦和硝苯地平缓释片共同治疗的方法,对照组的患者则仅使用缬沙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的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患者临床的总有效率(98.39%)、收缩压(124.98±15.62)mmHg、舒张压(83.25±3.26)mmHg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临床的总有效率(70.97%)、收缩压(133.06±11.47)mmHg、舒张压(96.58±3.40)mmHg。结论:使用缬沙坦和硝苯地平缓释片共同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后,提高了临床的总有效率,该种治疗方案安全性高,可靠性强,维持了患者的血压的平衡,建议推广使用。

    作者:杜惠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护理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 A、B 两组(各40例),A 组行腹腔镜手术,B 组行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结果:A 组患者的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腹胀护理时间均显著短于 B 组,术后呕吐次数明显少于 B 组,P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其对护理工作也有着较高的要求,临床上应做好围术期相关护理措施,以确保手术疗效。

    作者:幸文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进展

    目的:综述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进展。方法:总结间歇性导尿术的分类,导尿管的分类,导尿的间歇时间及并发症。结果:间歇性导尿术可分为无菌性间歇导尿技术,间歇性清洁导尿术及自我间歇性清洁导尿术,导尿管根据粗细可分为不同的型号,使用时导尿管粗细与长度有性别差异性。导尿管顶端部分可分为竖直与弯曲两类,导尿管材料多种多样。导尿频率是预防尿路感染的重要手段,主要可依据饮水计划,膀胱内尿液容积或膀胱内压力间歇导尿。尿路感染与泌尿生殖道并发症是间歇性导尿术的主要并发症。结论:间歇性导尿是神经源性膀胱治疗的首选方法,需要采用合理的间歇导尿频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覃永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社区干预联合药物治疗高血压病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总结分析社区干预联合药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社区高血压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同期选取同症患者42例作为参照对象,设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社区干预,对比观察8周后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2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8.5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干预后调查结果,研究组知信行行为改善情况更优,差异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在高血压治疗过程中,社区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郭翠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和研究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对阑尾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情况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0年05月~2010年05月之间,在我院普外科进行治疗的120例阑尾炎患者。将他们依照抽签法平均的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60例),分别采用传统阑尾炎切除术和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和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结果:统计学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疤痕遗留率(3.33%)、切口感染率(0)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6.67%,13.33%),组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异性(P <0.05)。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手术成功率的差别不大,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对阑尾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创伤,缩短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它是一种科学、有效、安全、理想的临床手术方法。

    作者:陈豪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使用呼吸机停机时的护理研究进展

    护理在使用呼吸机停机时的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在医院工作中有着很大的应用,是医院工作的一个新视角。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使用呼吸机停机时的护理工作在医院的工作方面也是重点,在医院的护理工作当中,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使用呼吸机停机时的护理十分重要。通过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使用呼吸机停机前的护理、停机指征的研究,具体阐述停机时的护理方法,更为为患者服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反过来促进医院的发展。

    作者:杨斌;白雪;刘珊;许岩岩;路欣;孙长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30例老年疝气手术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重点探索老年疝气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2年01月初至2014年12月末在我院接受疝气手术治疗的30例老年患者,观察这些老年患者的术后疗效。结果:男性患者的有效率达到93.75%,女性患者的有效率达到92.86%。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疗效较好,没有明显差异(P >0.05)。男性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2.15±10.52)分钟,住院时间为(5.86±1.18)天,女性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1.98±10.85)分钟,住院时间为(5.84±1.24)天,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较短,没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疝气手术不管是应用于老年女性患者还是老年男性患者均获得良好的疗效,并且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促进了患者的快速康复。

    作者:孙芝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78例内科疾病临终心电图

    目的:对78例内科疾病患者的临终心电图进行观察。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本院内科进行治疗的78例患者,对其临终心电图进行观察、监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临终心电图检测情况分析中,30(38.46)例属于窦性心律患者,15(19.23)例窦缓,20(26.67)例窦速,2例窦房阻滞,所占的比例是2.56%,6例房室传导阻滞,占7.69%,5(6.41)例房。结论:通过对78例内科患者的临终心电情况进行监测分析后发现,导致患者心脏停搏的影响因素比较多。临床中通过辨认、分析临终心电图的相关情况后,可以更好的对患者的病因进行了解,进而给临终患者实施抢救时提供相应的帮助。

    作者:魏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非典型心肌梗死的识别与护理

    目的:非典型心肌梗死;识别;护理。方法:现将我院内科收治的18例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一介绍,提高对非典型心肌梗死的认识,及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提高非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早期诊断困难,容易引起误诊或漏诊,得不到及时救治而危及生命,据有关资料报道15%~75%的老年性心肌梗死患者为无痛性心肌梗死。结论:非典型心肌梗死多见于老年病患者,发病后常无明确的胸痛表现,发展迅速,自始至终均未出现冠心病的特征性胸痛,不易引起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注意。

    作者:秦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目的:对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式,对从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进行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患者中选出92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其中有89例患者采用的是在超声检测设备的监控下,利用腹腔镜技术对患者的患病部位进行电切;而另3例患者则是仅在腹腔镜技术下进行患病部位的楔形切除。对两组患者的患病部位进行检验分析,了解其病理学特点,并同时对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本次分析的患者均为瘢痕妊娠患者,其临床特点以阴道异常流血为主。病理学特点主要包括子宫内平滑肌组织不完整、各细胞之间不存在较为紧密的连接、组织间有间隙、有绒毛组织存在于间隙之间。结论:瘢痕妊娠的患者,其病理学特点有着较小的差别,主要与组织间间隙有一定的关系,根据患者不同特点确定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柳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和研究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临床检查的诊断情况及价值。方法:随机抽选2013年11月~2014年11月以来,在我院儿科进行临床诊疗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120例,对他们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诊断,并就其临床确诊率以及诊断情况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结果:经过临床统计显示,12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符合率为100.0%,其中:脐左侧淋巴炎18例,脐右侧淋巴炎102例。同病理诊断结果无差异性,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检出准确率高,能够直观、清晰、具体的显示患儿的病症情况,因此,它是一种理想、有效、科学的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诊断方法。

    作者:蔡鹏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护士在工作中如何避免医疗纠纷

    医护纠纷、医护矛盾在现实生活中偶有发生,加之网络舆论的放大,有时候这些"纠纷"甚至会加倍放大,上升为"热点事件",严重影响着医院的正常管理和和谐的医患关系,为了更好为广大患者服务,广大护理工作人员应该注重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注意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严格遵守各项医疗制度,熟悉各种医疗器械的基本操作,不断提高护理的专业化水平。

    作者:刘登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哈医药专业典型案例-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哈萨克医药专业双师队伍

    自2013年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实施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抢抓示范校建设机遇,采取多种途径,出台多项举措,系统探索[1]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双师"教学队伍的有效措施。

    作者:古丽沙拉乌拉孜别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究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70例,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探究两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咳嗽发生次数、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度等,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0.05)。结论: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刘淑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方法:按照随机分号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诊治的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分为两组,对双号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对单号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观察组),对比观察二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在临床效果方面,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6.00%,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心电图变化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6.00%远远低于对照组的2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来讲,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心电图的总有效率,而且还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石陆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微生物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分析及质量控制对策研究

    目的:总结微生物检验中标本没有合格的原因及其质量控制的对策。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在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进行微生物检验的200例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标本不达标的因素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发现,对200例标本进行检验后,标本不合格率是10.50%;导致其不合格的因素有标本受到污染、标本采集的时间错误、送检不够及时。结论:不断加强临床科室和检验科之间的沟通,对标本进行规范的采集、送检,使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能够促进微生物检验标本的合格率,使检验结果更加可靠、真实。

    作者:李慧怀;唐俭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社区慢性病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实践价值探析

    目的:探究分析在社区慢性病中护理健康教育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对我社区服务管理的某社区2012年7月至2014年11月期间400例慢性病患者的干预对慢性病的健康教育及相关因素的比较分析展开,前和后的教育效果。结果:研究对象的健康知识、生活行为习惯在教育前后比较,患者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明显升高。结论:对社区慢性病进行护理健康教育一定程度可以提高患者对于病情的知晓情况,提高自我修养能力。

    作者:季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重症患者大便失禁护理研究进展

    大便失禁是瘫痪、昏迷和急危重症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常见压力性溃疡、骶尾部皮炎和会阴部皮炎等并发症,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重视护理用具和护理方法等,并不断加大对重症患者大便失禁护理研究,为临床护理做出贡献。

    作者:高朋;马礼俊;金玉霞;刘立云;李丽君;张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