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铁锋
目的:就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所收治的29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结果:本组患者中有30例中转开腹,中转开腹率达到了10.34%。为主要的中转开腹原因是盆腔粘连,占到了63.89%。无腹部手术史者的中转开腹率为9.52%,有腹部手术史者的中转开腹率为12.50%,二者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常见原因以盆腹腔粘连为主,术前加强评估,术中加强观察,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中转开腹,这样能够大限度地避免出现并发症。
作者:唐艳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胎膜早破妇产科并发症原因。方法:因为此病的病因与发病的机制尚且不是很明确,所以就妨碍了胎膜早破的及早预防,因此治疗起来也就相对比较的棘手。虽然此病在临床当中比较容易的诊断出来,但是却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结果:本文讲述了近几年医学对胎膜早破疾病的研究进展结果,将此病的病因与发病的机制总结为胎儿和母体因素以及细胞凋亡等一些方面。
作者:陈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均采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术后单用西医方法治疗,观察组60例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膀胱冲洗时间、痉挛发生率及痉挛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留置导尿管时间与 VAS 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对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能够缩短膀胱冲洗时间,降低痉挛发生率,进一步为术后膀胱痉挛症状的改善提供保障依据。
作者:王宏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以护理信息系统为主题检索近五年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从护理管理与临床护理两方面综述护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及发展,分析我国护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提出解决策略,为护理信息系统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张晓玲;邓凡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患者舒适护理中应采取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月收治的58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3例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25例选择常规护理,对比患者的护理后的身体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0.0%,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可保持较好的心态,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和身体的舒适度,还可减少并发症,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陈勇琴;朱静;唐朝霞;张成英;曾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用人性化护理进行临床干预的情况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74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按照抽签法对他们进行平均划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儿37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进行临床干预,并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情况和效果。结果:临床对比分析显示,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91.89%)和护理满意度(94.59%)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72.97%,78.38%),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采用人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生活质量改善明显,护理满意度高,因此,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安全的临床护理方法。
作者:丁逸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与减少感染事件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390例手术病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50%,护患纠纷发生率0.50%,对照组手术部位感染率为3.50%,护患纠纷发生率4.00%。观察组手术部位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手术部位的感染率,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利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幽门螺杆菌作为消化性溃疡病的重要诱因,虽然长期以来被作为重要的攻克对象,但是其极强的附着力与生存能力却给我们的探索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本文将针对其在治疗溃疡病中的作用展开探析。
作者:郝俊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析阑尾炎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间收治的阑尾炎患者73例,研究组采取围术期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满意度评分、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评分相对较高,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强阑尾炎患者手术前后护理能够保证治疗效果,改善疾病预后,缩短康复进程,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赖凤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应用卡前列素防治的价值。方法:随机将剖宫产高危产妇90例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实施缩宫素宫体注射处理,而研究组50例采取卡前列素处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高危产妇剖宫产患者采取卡前列素处理术中及术后出血有很好的效果,防治价值高,值得借鉴。
作者:韩丽;李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来说,卫生检验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职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开展卫生检验工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重视程度较低、人员综合素质普遍偏低、资质认证机制不够完善、工作流程不够标准完善,等等。面对这样的境况,相关部门应该构建卫生检验体系、加强对卫生检测人员的素质培养,推动卫生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王兴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1年5月-2013年6月,我院接收小儿腹泻患儿100例,按临床护理意愿平均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患儿实施临床基础性护理,干预组患儿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比对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儿临床好转率、止泻时间、退烧时间、停止呕吐时间、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常规组患儿,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 <0.05)。结论:将临床护理干预应用于腹泻患儿临床治疗过程中,效果明显,可缩短腹泻时间,改善临床症状,意义重大。
作者:高灵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通过对现有护理措施和模式下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和采取相应处理措施或者改进方式,降低护理风险程度和提高护理质量。医护人员经过自我业务的反省、参加相应护理培训计划,是自身护理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
作者:张祯;郑可为;黄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介入诊疗中桡动脉血管压迫器的止血效果。方法:在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选取收治于我院的106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绷带止血;观察组患者给予桡动脉血管压迫器止血。比较分析两组的止血效果。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止血方法后,观察组患者无论是操作时间以及止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而言,选择采用桡动脉血管压迫器止血能够缩短止血时间,同时操作简单、方便,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向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患者采用三种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4年收治的60例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采用手术(空心钉韧带手术,克氏钉韧带手术、钢丝环扎手术)进行治疗后,痊愈的有50例,好转的有9例,需进一步治疗的1例,总有效率98.3%。结论:髌骨骨折患者合理选择手术治疗方式,对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及稳定固定骨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患者治疗的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尹新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推进权力运行公开化、规范化,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只有权力公开、透明才是沟通的起始,自媒体为权力运行公开化提供了监督力量。自媒体中微博是其中间力量,我们以微博为主线研究自媒体对政府沟通的影响。
作者:章晓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研究社区高血压防治优化模式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社区2013年2月-2015年2月的98例高血压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人,对照组48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原高血压患者管理办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高血压防治模式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管理之后的血压控制率以及规范服药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经过高血压防治优化模式管理之后,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规范服药率也是实验组患者较高。在高血压并发症发生情况上,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结论:社区高血压防治优化模式可以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高血压患者痛苦,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王宗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急性脑出血颅内血肿创清除术患者手术室护理安全分析。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接诊的30例急性脑出血颅内血肿清创术患者按照接诊顺序的单双号均分为两组,对单号组患者进行综合全面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组),对双号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对比观察二者的临床护理安全。结果: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13.33%远远低于对照组的33.33%,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急性脑出血颅内血肿清创术患者来讲,采用综合全面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时使用苯磺酸氨氧地平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共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药物是硝苯地平,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药物是苯磺酸氨氧地平,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苯磺酸氨氧地平,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少,更加的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晓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肝胆外科护理工作中分级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于肝胆外科住院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接受分级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接受护理后的护理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出院后的护理评分及护理相关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肝胆外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分级护理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梅;王小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