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目的:分析治疗肺结核并咯血患者时应用加味补络补管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中心结核科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9例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加味补络补管汤进行治疗。结果:治愈62例,显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94%,临床疗效显著。结论:加味补络补管汤可有效治疗肺结核并咯血患者,应推广使用。
作者:许存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服务能力。方法:对2014年1月到11月在计划生育服务站接受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服务的群众发放自制的调查问卷2000份,调查关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服务的能力。调查问卷收回后,进行统计分析,评价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服务能力,同时对服务站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进行理论测试。结果: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服务能力平均得分为80分,群众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避孕节育知情选择服务能力的满意度为86%。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理论考试的平均得分为85分。结论:大部分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比较高,可以胜任这份工作,但是也存在一部分人员对专业技术严重缺乏,没有尊重服务对象,需要强化服务意识加强专业知识。
作者:尹杨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社区小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和特点,总结小儿的各项指标和智力发育经验。方法:从2012年2月-2014年6月期间我社区接收并采取保健服务的儿童中随机抽取1000例为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并统计儿童保健状况与儿保检查项目数据,判断儿保后儿童的发育受控状况。结果:小儿行为异常的患者占0.5%,智力发育异常的占0.3%,指导小儿家长免疫、防疫的占9.8%,提供小儿健康发育咨询的占95%,并检查出佝偻病患儿占0.4%,指导家长添加鱼肝油的儿童占24%,针对儿童问题及时进行了指导,并制定了合理的处理方案。结论:针对社区1岁内儿童参与小儿保健服务的模式,效果较好,不仅可以及时的检查出儿童发育异常的情况,还可以及时为儿童家长提供讲解关于儿童成长注意事项和健康教育知识的服务,对于提高儿童的全面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朱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213例怀孕周期内的女性血压的检测分析,获取血压基本正常指标数据115例,有怀孕周期内出现高血压的孕妇98例,综合数据进行对比研究,探寻女性怀孕周期间呈现高血压状态对于腹内胎儿影响以及并发症引发形态,而在怀孕周期间出现高血压形式的妇女病理检测指标以及腹内胎儿生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临床数据对比的方式方法,通过对115例血压正常怀孕周期女性的生理数据和98例有怀孕周期内出现高血压的女性病理数据进行综合性对比获取比例样本。结果:115例怀孕周期内血压正常产妇,产后生理指标正常113例,婴儿出生后的生理指标正常110例,正常统计数据98.5%以上。而怀孕周内出现血压类疾病98例产妇,产后恢复状态良好88例,新生儿生理指标正常87例,胎儿子宫内死亡1例,围生期的新生儿生理异常11例。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怀孕周期内出现高血压类疾病,对于子宫内胎儿有明显影响,胎儿死于子宫内也有概率出现,所以在孕妇妊娠期初期阶段就该采取保守治疗,而女性在准备受孕时应该提前对自身血压和生理指标进行系统性检测,防止胎儿死亡现象的出现。
作者:宋金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粉碎性骨折术后骨性卡压康复治疗的一个案例进行报告,以便了解到康复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本院收治的一个案例,对康复治疗过程和效果等进行报道。结果:经过康复治疗后,粉碎性骨折术后恢复良好,康复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都得到了较好的结果。结论:针对骨性卡压,新的治疗模式可能更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邵修超;田梦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治疗应用在 ICU 重症胰腺炎中的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 ICU 接诊的重症胰腺炎90例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50例实施肠内营养治疗。观察记录两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 APACH Ⅱ评分、白蛋白与前白蛋白水平,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 APACH Ⅱ评分、白蛋白与前白蛋白水平均有明显改善(P <0.05),且研究改善更明显(P <0.05)。结论:ICU 重症胰腺炎采取肠内营养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更好地改善 APACH Ⅱ评分,值得借鉴。
作者:尹航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184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半椎板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术后进行2年随访,并采用 JOA 和 VAS 评分评价两组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与手术前比较,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 VAS 评分均减少,术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 VAS 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两组 JOA 评分发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方面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法临床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疼痛以及改善患者下肢功能,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鸿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优质护理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的影响评价。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2年12月~2015年01月收治的100例结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耐受性以及切口愈合时间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切口愈合时间结果分别是(8.09±3.07)d 以及(4.00±1.43)d,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肠癌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后,可以明显提升患者对于手术的耐受性,切口愈合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巩丽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索利那新联合行为疗法在对托特罗定治疗无效的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进行治疗的安全性与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在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经托特罗定治疗无效的20例患者,对其改用索利那新,并配合行为疗法,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患者接受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改用新的治疗方法后,其治疗前后的症状及尿流动力指标有差异变化(P <0.05)。结论:使用索利那新联合行为法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不仅效果显著,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也较少,可以临床大量应用。
作者:田野;吴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诊断与治疗中应用咪达唑仑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患者均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阿托品、异丙嗪术前肌肉注射,术中利多卡因表面麻醉,研究组采取阿托品术前肌肉注射,术中利多卡因表面麻醉,术前加用咪达唑仑静推。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诊疗前后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诊疗后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均有一定波动(P <0.05),但对照组波动更大(P <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诊疗中应用咪达唑仑有着不良反应少,同时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波动小等优势,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作者:谭艳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危象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相关护理措施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将自2013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确诊是甲亢危象的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1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护理,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发热护理、心理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及观察患者意识状况。结果:通过临床治疗及积极护理,观察组有7例患者病情改善,痊愈出院,2例患者死亡,仅有1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有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4例患者不治死亡,5例痊愈出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甲亢危象十分危急,对患者作出及时正确的诊断十分重要、同时实施积极有效的发热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做好并发症的预防综合护理,可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陈时芳;丁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2年8月-2014年9月,我院接收剖宫产患者100例,按入院时间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基础性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基础护理上实施舒适护理,比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抑郁评分、护理满意率和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明显性差异,统计学意义突出(P <0.05)。结论:给予剖宫产患者临床舒适性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抑郁度,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护理质量,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作者:王玲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访视社区产褥期妇女中健康教育路径的应用方法和作用。方法:以60例2013.6.1.~2014.6.1.之间住院分娩且回家休养的产褥期女性为调查研究对象,在社区访视对其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比较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前后产妇和新生儿的并发症情况、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其心理焦虑情况。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前,产妇的并发症几率、知识知晓率和新生儿患病率分别为41.67%(25/60)、58.33%(35/60)、16.67%(10/60),实施之后,在以上观察指标上依次为10%(6/60)、85%(51/60)、5%(3/60),在焦虑情况上也明显改善,可见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前后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产褥期妇女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能够显著提升产妇的知识知晓率,降低产妇和新生儿的并发症几率。
作者:叶若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预防性干预矫正枕后位的疗效观察。方法:B 超诊断为枕后位先兆临产至潜伏期的初产妇3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160例,研究组给予预防性干预,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处理不预干预。结果:研究组:142例顺产,15例剖宫产。对照组:24例顺产,135例剖宫产。结论:预防性干预矫正枕后位是有效的,降低了剖宫产率。
作者:于宗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逐渐注重自身的生命健康,而性传播疾病在近几年内得以猖獗,给不少的家庭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患有性疾病患者更是面临着生命健康威胁,为了降低患有性传播疾病的患者例数,则需要加强对婚育适龄人群进行宣传健康教育工作,使其做好预防性疾病传播的工作,由此改善其生活质量,从而使其以健康的精神面貌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活动而做出卓越贡献。
作者:蔡丹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途径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本区结核病防治所2013年收治的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他们展开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结束后,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其中100例肺结核患者,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对肺结核防治的知晓情况,并与健康健康教育前的知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本次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0%;健康教育前后患者的肺结核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35.6%和90.3%,健康教育前后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肺结核防治主体活动、健康知识咨询活动、专题讲座以及针对性的个体健康教育等途径,可有效提高患者对肺结核病的防控的知晓率。
作者:刘圣;刘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伊宁市2013年死因构成和顺位情况,为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析伊宁市2013年死因网络直报中死亡的1303份死亡病例,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数据进行分类,计算死亡率、构成比。结果:2013年全年共进行死因网络直报数1303份,死亡率为243.25/10万。男死亡率323.09/10万,女死亡率163.29/10万,前三位死因顺位的构成比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49.42%、肿瘤13.66%、呼吸系统疾病疾病10.82%,占全部死亡病例的73.84%。2013年全年的不同月份的死亡情况也有所不同,各年龄组死亡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结论:慢性病是造成2013年伊宁市常住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男性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
作者:赵金慧;孙晓娟;刘强;章鹏;常学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神经外科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细节护理,分析两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两组治疗后14d NIHSS 评分(19.52±4.13)、(25.29±4.08)显著优于治疗前(36.48±6.12)、(35.62±6.04),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在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100%)高于对照组(77.8%)。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细节护理,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途。
作者:董美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观察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急救护理措施、和预后的影响。抢救过程中,应早期、足量、反复、联合的用药,密切观察病情尽快达到阿托品化。
作者:陈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本文从中医的角度解析薄荷的属性,注重解析薄荷的药物属性,从而探讨其在现代园林中作用,提出以薄荷为主的中医园艺疗法的构建设想。
作者:韦丽荣;高日阳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