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凤群
本文主要探讨分析了应用 B 超检查对急腹症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价值。主要的方法是,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治疗的114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并对其 B 超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情况进行分析,对全部患者的 B 超诊断价值实施总结与分析。在114例急腹症患者中,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例诊断结果实施分析比较,其中有103例患者符合 B 超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其诊断符合率是90.35%,而发生误诊情况的患者为11例,其误诊率是9.65%。对于急腹症患者来说,超声检查既操作简便快捷,且具备较高的准确率,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急腹症检查方法,但在实际检查的过程中应该严密的对声像图变化特点进行观察,以此降低误诊率,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周晓凌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184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半椎板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治疗。术后进行2年随访,并采用 JOA 和 VAS 评分评价两组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与手术前比较,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 VAS 评分均减少,术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 VAS 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两组 JOA 评分发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方面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法临床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疼痛以及改善患者下肢功能,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鸿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患者中,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2.5%),患者在科学饮食、用药管理、生理功能、社会功能上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心病应用优质护理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病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粉碎性骨折术后骨性卡压康复治疗的一个案例进行报告,以便了解到康复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本院收治的一个案例,对康复治疗过程和效果等进行报道。结果:经过康复治疗后,粉碎性骨折术后恢复良好,康复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都得到了较好的结果。结论:针对骨性卡压,新的治疗模式可能更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邵修超;田梦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前各医院都具有自己的信息系统,如何保证业务持续开展;当数据量几何级地增长时,如何安全保存这些数据,防止数据丢失、损坏和人为的破化,如何在灾难发生后能够快速的恢复数据,保证业务的继续运行;如何及时发现系统的隐患,保障业务安全运行等等问题,已经成为各个医疗机构日益关注的焦点。
作者:祁麟;童大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门诊护理干预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选2011年5月-2013年6月,我门诊接收糖尿病患者100例,按临床自愿接受方法平均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性治疗和指导,干预组患者给予门诊护理干预,常规组不给予任何护理干预,比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临床血糖指标发生明显性变化,且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 <0.05)。结论:将门诊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可改善血糖指标,提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作者:鲍凌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关节镜手术中两种冲洗液的收集方法的效果。方法:通过从改进前和改进后的材料、方法、使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改进后的关节镜冲洗液收集方法的效果不论是对病人还是术者或地面都优于改进前的收集方法。
作者:黄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重点探索采用中药和西药治疗脑血栓的可行性。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年初至2014年年底在我院接受首次治疗的66例脑血栓患者,将脑血栓患者随机分成例数相同的两组,西医应用于治疗33例对照组,中西医应用于治疗33例观察组,对比两种治疗方案对脑血栓患者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的疗效并不十分明显,有效率仅仅达到78.79%。观察组的疗效较佳,有效率高达96.97%。对照组的疗效远远跟不上观察组。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中西医治疗法应用于治疗脑血栓切实可行,疗效显著,值得信赖。
作者:万素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213例怀孕周期内的女性血压的检测分析,获取血压基本正常指标数据115例,有怀孕周期内出现高血压的孕妇98例,综合数据进行对比研究,探寻女性怀孕周期间呈现高血压状态对于腹内胎儿影响以及并发症引发形态,而在怀孕周期间出现高血压形式的妇女病理检测指标以及腹内胎儿生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临床数据对比的方式方法,通过对115例血压正常怀孕周期女性的生理数据和98例有怀孕周期内出现高血压的女性病理数据进行综合性对比获取比例样本。结果:115例怀孕周期内血压正常产妇,产后生理指标正常113例,婴儿出生后的生理指标正常110例,正常统计数据98.5%以上。而怀孕周内出现血压类疾病98例产妇,产后恢复状态良好88例,新生儿生理指标正常87例,胎儿子宫内死亡1例,围生期的新生儿生理异常11例。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怀孕周期内出现高血压类疾病,对于子宫内胎儿有明显影响,胎儿死于子宫内也有概率出现,所以在孕妇妊娠期初期阶段就该采取保守治疗,而女性在准备受孕时应该提前对自身血压和生理指标进行系统性检测,防止胎儿死亡现象的出现。
作者:宋金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避免儿科护理出现风险,减少儿科护理的风险系数,确保儿科护理的安全。方法:讨论儿科护理工作容易出现风险的方面,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病人的沟通技巧,完善护理记录的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结果:减少护理出现差错,加强医患的关系和谐,减少医患纠纷。结论:护理人员需要加强综合素质,提高护理的服务质量。
作者:盛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胆石症通常是由于胆汗分泌异常,胆道运动功能失调共同作用所致,是一种常见病。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使本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西医对本病治疗手段单一,疗效不佳,中医有汤药,针炙等几种方法,因此临床可用多种方法共同治疗。
作者:李彦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双硫仑样反应急诊救治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13例2012年3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双硫仑样患者,对所有患者实施维生素 C 加用地塞米松治疗,以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20min ~180min 内,所有患者中毒症状均消失,患者生命体征也逐渐恢复正常。结论:研究表明,尽管双硫仑样具有临床症状重,发病急的特点,但若能及时救治,一般很快就可治愈。目前维生素 C 与地塞米松是有效治疗双硫仑样的较好选择,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张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素质教育是当前国内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这是国家教育政策的一次重要转变。方法:药理教学的根本目标则是培养一流的掌握药物基本规律并能加以运用的医疗领域技术人才。结果: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细化。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辅相承关系。结论:本文意在通过厘定二者的关系,来讨论它们之间的相互促进功能,并由此获得一个有效的教学效果提升通道,从而让素质教育为药理学教育发展打下深厚基础。
作者:甄睿新;王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索利那新联合行为疗法在对托特罗定治疗无效的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进行治疗的安全性与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在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经托特罗定治疗无效的20例患者,对其改用索利那新,并配合行为疗法,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患者接受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改用新的治疗方法后,其治疗前后的症状及尿流动力指标有差异变化(P <0.05)。结论:使用索利那新联合行为法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不仅效果显著,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也较少,可以临床大量应用。
作者:田野;吴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介入诊疗中桡动脉血管压迫器的止血效果。方法:在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选取收治于我院的106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绷带止血;观察组患者给予桡动脉血管压迫器止血。比较分析两组的止血效果。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止血方法后,观察组患者无论是操作时间以及止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而言,选择采用桡动脉血管压迫器止血能够缩短止血时间,同时操作简单、方便,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向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访视社区产褥期妇女中健康教育路径的应用方法和作用。方法:以60例2013.6.1.~2014.6.1.之间住院分娩且回家休养的产褥期女性为调查研究对象,在社区访视对其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比较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前后产妇和新生儿的并发症情况、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其心理焦虑情况。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前,产妇的并发症几率、知识知晓率和新生儿患病率分别为41.67%(25/60)、58.33%(35/60)、16.67%(10/60),实施之后,在以上观察指标上依次为10%(6/60)、85%(51/60)、5%(3/60),在焦虑情况上也明显改善,可见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前后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产褥期妇女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能够显著提升产妇的知识知晓率,降低产妇和新生儿的并发症几率。
作者:叶若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肝功能损害的有关因素分析。方法:选择在我院接收并使用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100例,根据入院治疗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通过口服氯氮平治疗,观察组则通过口服氯丙嗪予以治疗,经8周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的各项肝脏指标,并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经治疗后,患者肝脏的 AST、ACP、ALT、GGT 等指标均出现了变化,对照组患者经4周治疗后 ALT 指标稍稍升高(P<0.05),但经8周治疗后 ALT 指标显著升高,同时 AST 也升高,与服药前比较差异显著(P <0.01);观察组患者经4周治疗后 ALT 指标显著升高(P<0.01),但经8周治疗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结论:抗精神病药物通常伴随肝功能损伤等不良反应,不同的药物对肝功能的损伤程度也不相同。在临床治疗中应谨慎用药,及时进行预防及补救,减少肝功能的损伤,保证治疗的顺利。
作者:徐亚莉;王妮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随着我国社会文化水平的发展与进步,很多企业也都在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化建设水平。而我国各大医院文化更是作为重点文化建设中心,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对医院文化的建设,改变现阶段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利于对医院进行有效的管理。另外加强医院文化建设还能够强化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本文从曹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与分析,并且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与策略,从而有效的加强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文化建设。
作者:龚卫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对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病患应采取的科学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患此疾病病患72例,依照随机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即常规组与综合组,每组均为36例。对常规组病患采用常规式的护理方式,对综合组病患实行综合优质化的护理方式。结果:综合组病患的治疗效果比常规组要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病患采取科学优质化的护理方式能够帮助获取到较好的效果,提升护理质量,是一种较为优良的护理方式。
作者:马婧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人工流产术后妇女进行综合优质服务,从而避免重复流产和非意愿妊娠的再次发生。方法: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在候诊大厅做门诊健康宣教,内容包括人工流产手术的原理及方法、人工流产的危害及并发症、避孕方式的选择和正确使用。在个体宣教室对人工流产妇女进行宣教、交流、知情选择,术后立即口服短效避孕药,放置宫内 IUD 或皮下埋植避孕。并对人工流产术后妇女进行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电话随访和健康宣教。结果:我科自开展健康宣教以来,得到了门诊患者和手术患者的好评,大大减少了人工流产后的并发症和降低了患者再次意外怀孕,更好的保护女性的身心健康,提高了患者对医院和科室的满意度和信任度。结论:通过健康宣教对人工流产术后避孕方式的影响使人工流产后的妇女得到全面、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避孕方式,防止再次发生意外妊娠。
作者:邓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