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凌君
目的:对康复新液联合肠炎灵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并对比分析治疗的效果。方法:实验对象为2013年5月1日到2015年1月31日于 xx 市 xx 医院接收治疗的11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并将他们随机地分成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试验组患者使用康复新液联用肠炎灵胶囊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灭滴灵和锡类散进行治疗;治疗一个月,并对其进行相关的护理;治疗及护理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有31例痊愈(55.36%),23例有效(41.07%),2例无效(3.57%),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患者有19例痊愈(33.93%),28例有效(50.00%),9例无效(16.07%),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93%;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临床上使用康复新液联用肠炎灵胶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并进行适当的护理后,治疗效果较好且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过程中将该方法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房钰卿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研究腹部肿瘤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临床表现及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腹部肿瘤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患者资料,总结患者临床表现特征,分析综合治疗疗效。结果:28例患者 FDGE 均在术后4~11d 发生;经综合治疗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在术后8~41d 内得到缓解,无再手术和死亡病例。结论:及时观察腹部肿瘤手术患者情况,结合影像学及胃镜诊断 FDGE,并及时给予对症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避免再手术或死亡发生。
作者:段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肝硬化患者血清载脂蛋白 A1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4例肝硬化患者,将其分为肝硬化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载脂蛋白 A1和载脂蛋白 B 与其他相关指标水平。结果:经测定,肝硬化 A1为0.81±0.54,对照组为1.36±0.61。观察组载脂蛋白 B 为0.55±0.23,对照组为0.82±0.13。观察组 Chol 为0.30±0.21,对照组为4.42±0.63。观察组TG 为0.94±0.41,对照组1.16±0.26,观察组胆红素为36.71±29.08,对照组为8.84±5.86,观察组清蛋白为31.08±5.73,对照组为42.77±5.22.,组间对比有意义(P <0.05)。A1水平与血清胆红素的浓度呈正相关(P <0.05),与清蛋白浓度降低呈正相关(P <0.05),但 Chol、apoB、TG 与清蛋白、胆红素之间无任何关联(P >0.05)。结论:血清载脂蛋白 A1含量变化可作为评断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时还可作为评价肝脏合成功能的关键指标,对后续治疗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春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长期血透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抽选2011年5月-2013年6月,我院接收长期血透患者60例,按临床自愿接受护理方法平均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患者实施临床基础性血透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临床综合性血透护理干预,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血透期间均发生便秘现象,干预组发生率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 <0.05)。结论:给予长期血透患者临床综合性护理干预,可减少便秘发生率,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作者:陶肃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治疗的老年患者病例85例,分组进行治疗,根据治疗结果分析临床上该病的治疗方法。结果:85例患者中,对照组有效率为82.5%,观察组为92.5%,总有效率为89.4%。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心率、QT 间期、QTd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碘胺酮用于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莫仲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神经外科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细节护理,分析两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两组治疗后14d NIHSS 评分(19.52±4.13)、(25.29±4.08)显著优于治疗前(36.48±6.12)、(35.62±6.04),观察组改善效果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在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方面(100%)高于对照组(77.8%)。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细节护理,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具有广泛的应用前途。
作者:董美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本文主要通过对 Milligan -Morgan 术、分段齿形结扎术、保护肛垫悬吊缝合术、保留齿线术、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等术式的分析,及各个术式原理的阐述、优缺点的比较、临床数据的分析,来综述手术治疗阐述环状混合痔的进展,为肛肠科医生今后在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一种参考依据。
作者:杨程;史仁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脑室-腹腔分流术在脑积水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50例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统计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治疗前后的 Kamofsky 评分。结果:48例随访成功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42%,共4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治疗前,患者的平均 Kamofsky 评分为(43.7±8.6)分,治疗后为(71.4±10.2)分,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疗效显著,结合腹腔镜治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范生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以及辛伐他汀应用于急性脑梗塞(ACI)患者的调脂效果。方法:选取 ACI 患者84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法分为辛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42例。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20mg/d 口服;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 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TC、LDL -C、TG 在血浆中的浓度均明显降低,但与辛伐他汀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患者血浆浓度下降的水平更加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2种他汀类药物均可以改善 ACI 患者的血脂水平,但阿托伐他汀效果更优。
作者:秦文花;刘彦书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凝血检验中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从2014年3月-2015年2月200例行凝血检验患者,其中采取常规凝血检验100例(对照组),采取质量控制凝血检验100例(观察组),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并分析有关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准确率为91.00%,对照组为71.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误诊原因主要为样品保存不当、仪器因素、内源性因素。结论:在凝血检验中采取质量控制,能使凝血检验误诊率得到有效降低,有助于患者后期的治疗。
作者:刘彦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门诊护理干预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选2011年5月-2013年6月,我门诊接收糖尿病患者100例,按临床自愿接受方法平均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性治疗和指导,干预组患者给予门诊护理干预,常规组不给予任何护理干预,比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临床血糖指标发生明显性变化,且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 <0.05)。结论:将门诊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可改善血糖指标,提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作者:鲍凌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手术疗法在肩胛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7月~2014年12月,共计10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来我院就诊,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非手术疗法,观察组则使用手术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的优良率、疼痛评分以及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94%,疼痛评分为(38.1+2.5)分,患者对临床治疗的满意度为92%,对照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80%,疼痛评分为(67.3+2.7)分,患者对临床治疗的满意度为7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 均<0.05)。结论:在肩胛骨骨折的治疗中,与非手术疗法相比,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效果满意,属于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张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外伤型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外伤型脊柱骨折老年患者135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情况,骨折原因、类型及其严重情况进行观察统计。结果:老年外伤性脊柱骨折患者中,以女性数量多,占整体的52.59%,但同男性相比差异并无显著性(P >0.05);摔伤是常见的老年外伤型脊柱骨折致伤原因,占整体的44.44%,高于其他常见致伤原因,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老年人是外伤性骨折的高危人群,具有自身的临床特征,其骨折原因、骨折类型和损伤程度等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应进一步加强老年人群的健康教育,根据其性别差异开展针对性预防和治疗。
作者:武小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56例甲状腺癌病患者做临床分析,并掌握甲状腺癌病的病理性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56例甲状腺癌病患者,询问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发病时间、病程),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做甲状腺局部病理性检查。从肿瘤的外形、薄膜、色泽、大小等分析甲状腺癌病的病理性特点。结果:56例患者病程1~5年居多,其中甲状腺肿块41例,颈部淋巴结肿大10例,甲亢症状3例,声音嘶哑10例,吞咽困难2例。乳头状癌17例,占总数的30.4%;滤泡癌30例,占总数的53.6%;髓样癌5例,占总数的16.1%;未分化癌4例,占总数的7.1%。结论:甲状腺癌病在临床诊断时,为了避免或减少误诊,我们应该仔细观察肿瘤有无薄膜或薄膜受损,采用多种检查方式观察肿瘤、血管、淋巴管等结构,并结合临床表现给出综合诊断分析。
作者:黄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增强 CT 是指平扫无法对可疑病变或对病变不能进行明确诊断时,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来增加病变器官区域血管与相邻的正常组织间的显示差别,以便更好的显示病变特点,因此增强 CT 扫描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同时还能对定性诊断、鉴别诊断和评估肿瘤血供等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我科2012年7月-2014年7月共480例 CT 快速增强扫描,碘对比剂过敏反应率为2%,运用严重过敏反应的抢救流程,1例严重过敏反应快速抢救成功,无死亡病例,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周秀琼;余攀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比研究低分子肝素钙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与阿司匹林单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1周后改为对照组方案治疗1周,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13%(P <0.05);治疗后两组凝血指标均显著改善(P <0.05),但组间无明显差异(P >0.05);两组 CRP 及 PLT 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心梗及出血率为3.13%、6.2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50%、21.88%(P <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于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心梗及出血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小可;赵文圣;王胜利;徐明程;高波;卢利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当今社会,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医疗机构面临的压力逐渐增大。由于老年人的体质随着年龄的增高逐渐变差,致使患上疾病的概率居高不下。在医疗逐渐进步的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疾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然而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自身身体机能而引起的并发症却又是医学较为头痛的课题。本文将围绕老年患者围全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来进行其安全性的研究发展。
作者:马伟;姚秋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36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和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小儿高热惊厥治疗的关键是迅速控制惊厥、高热,快速把体温降下来加强护理。
作者:周晓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康唑类二联用药治疗顽固性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8月我所收治的顽固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选用氟康唑联合咪康唑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仅选用咪康唑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2.0%)优于对照组(6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产生明显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康唑类二联用药治疗顽固性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好,能有效降低患者复发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刘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甘州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现状,为今后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监测方案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居民户碘盐及儿童甲肿率及尿碘检测,并对小学5年级学生和家庭主妇进行健康教育问卷调查。结果:2003~2013年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均保持在95%以上;8-10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维持在<5%以下,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尿碘中位数在100~200ug/L 之间。小学五年级学生和家庭主妇 IDD 防治知识知晓率在90%以上。结论:甘州区以碘盐为主的综合措施得到了落实,8-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良好,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作者:奚霞;张森乔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