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英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与减少感染事件发生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390例手术病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率。结果观察组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50%,护患纠纷发生率0.50%,对照组手术部位感染率为3.50%,护患纠纷发生率4.00%。观察组手术部位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手术部位的感染率,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利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回顾并分析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 CAF)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Doppler echocardiography DE)诊断特点,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13例已被证实的冠状动脉瘘超声心动图二维、彩色多普勒和连续多普勒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并总结其超声图像特征及规律。结果:发现13例冠状动脉瘘中12例均做出正确的超声诊断,敏感性92%,特异性100%,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1)右冠状动脉瘘且右冠-右心系统瘘者多见;(2)瘘入左心室瘘口血流表现为舒张期湍流外,而瘘入其它腔室时均为连续性双期湍流频谱;(3)瘘管及瘘口显示明确时,均可见异常明亮的彩色多普勒血流现象。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瘘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慧;邹翰琴;刘志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文章分析了医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现状,探析了医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研究和生产医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陈伟达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动脉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及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动脉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临床资料,并对诊断和治疗加以总结和讨论,以总结动脉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提高同道对动脉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作者:王侃处;高燕;乔颖;李菊花;康鹏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急性心肌梗塞疾病在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属于急性心梗疾病,其是急性冠状综合疾病中的一种,在治疗中属于多发性疾病,在当前治疗中存在增加趋势;如果患者救治不及时会导致患者出现生命危险。当前,关于治疗急性心梗的措施较多,因此下面就在急性心梗治疗方面存在的几点问题进行分析,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作者:倪志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56例甲状腺癌病患者做临床分析,并掌握甲状腺癌病的病理性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56例甲状腺癌病患者,询问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发病时间、病程),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做甲状腺局部病理性检查。从肿瘤的外形、薄膜、色泽、大小等分析甲状腺癌病的病理性特点。结果:56例患者病程1~5年居多,其中甲状腺肿块41例,颈部淋巴结肿大10例,甲亢症状3例,声音嘶哑10例,吞咽困难2例。乳头状癌17例,占总数的30.4%;滤泡癌30例,占总数的53.6%;髓样癌5例,占总数的16.1%;未分化癌4例,占总数的7.1%。结论:甲状腺癌病在临床诊断时,为了避免或减少误诊,我们应该仔细观察肿瘤有无薄膜或薄膜受损,采用多种检查方式观察肿瘤、血管、淋巴管等结构,并结合临床表现给出综合诊断分析。
作者:黄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凝血检验中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从2014年3月-2015年2月200例行凝血检验患者,其中采取常规凝血检验100例(对照组),采取质量控制凝血检验100例(观察组),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并分析有关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准确率为91.00%,对照组为71.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误诊原因主要为样品保存不当、仪器因素、内源性因素。结论:在凝血检验中采取质量控制,能使凝血检验误诊率得到有效降低,有助于患者后期的治疗。
作者:刘彦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方法在妇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妇科患者124例,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62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护理纠纷发生率及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整体护理方法在妇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该种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范春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哈西奈德乳膏治疗小儿湿疹的临床效果,总结小儿湿疹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03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湿疹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分别应用哈西奈德乳膏、一扫光软膏治疗,比较疗效。结果:实验组小儿湿疹治疗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0%(P <0.05)。结论:哈西奈德乳膏可有效治疗小儿湿疹,为保证治疗效果,应做好患儿的护理工作,此外,当小儿出现湿疹化脓感染时,应及时就诊,防止病情恶化。
作者:李亚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专职护理健康教育在先心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6例行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的先心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增加专职护理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及 SAS、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先心病患儿实施专职护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康复进程。
作者:康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针电结合中医封包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14年5月-2015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患者10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电结合中医封包治疗,对照组采用腰局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疗效。结果:两组相比较,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针电结合中医封包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李瑞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泌乳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50例初产妇,按分层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分娩7d 后泌乳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缺乳、乳汁不足例数更少,乳汁足够量例数更多(X2分别为4.348、6.640、5.333,P <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满足产妇哺乳知识需求,增强产妇母乳喂养信心,促进产妇泌乳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菊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微量泵注射药物治疗心衰期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2月我院采用微量泵注射液药物治疗并行细节护理的心衰患者30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相同治疗方法但行常规护理的30例心衰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及护理后,研究组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满意度76.6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量泵注射液药物治疗心衰过程中实施细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明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改良保留灌肠用具,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病人药物保留灌肠,方便护理技术操作,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治疗效果,保障了护理服务的开展。
作者:陈利;马丽红;李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重性精神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挑选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的重性精神病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为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为干预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观测和评定出院后3个月后和6个月后的患者服药依从性。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得知 p <0.05。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提高精神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治疗过程中值得被广泛推广。
作者:孙二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中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自愿终止妊娠,均采用米非司酮口服及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方式,观察其引产成功率、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等状况,并行临床分析。结果:50例患者总产程时间为(8.4±2.9)h,产后24h 平均出血量为(79.2±24.7)mL,胎盘胎膜残留发生率为22.5%,完全流产者41例(82.0%),不完全流产7例(14.0%),失败2例(4.0%),临床总有效率达96.0%。结论: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患者引产中采用口服米非司酮联合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方式,可有效提高引产成功率,且无严重并发症风险,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彭秋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 D -二聚体在致命性胸痛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接诊的82例急性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心电图、CK -MB(肌酸激酶同功酶)、肌钙蛋白 T、D -二聚体检查,回顾性分析检查结果。结果:82例患者终确诊为不稳定心绞痛18例、急性心肌梗死45例、肺栓塞6例、肺炎3例、主动脉夹层10例。D -二聚体对肺栓塞的阴性预测值高,为100.0%,同时对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主动脉夹层、肺炎的阴性预测值也较高,分别为66.67%、77.78%、80.00%、66.67%。结论:对致命性胸痛患者进行 D -二聚体检测,可快速筛选出疑似肺栓塞患者,其在胸痛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静;杜美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治疗肺结核并咯血患者时应用加味补络补管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中心结核科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9例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加味补络补管汤进行治疗。结果:治愈62例,显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94%,临床疗效显著。结论:加味补络补管汤可有效治疗肺结核并咯血患者,应推广使用。
作者:许存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当今社会,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医疗机构面临的压力逐渐增大。由于老年人的体质随着年龄的增高逐渐变差,致使患上疾病的概率居高不下。在医疗逐渐进步的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疾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然而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自身身体机能而引起的并发症却又是医学较为头痛的课题。本文将围绕老年患者围全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来进行其安全性的研究发展。
作者:马伟;姚秋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加味六君子汤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单一化疗对照组和加味六君子汤治疗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证候、血清 CA19-9及 CEA、T 淋巴细胞及亚群、生活质量等相应指标的变化。结果:临床证候表现:治疗组总有效率88.21%,对照组57.89%,两组之间比较有差异(P <0.05);两组血清 CA19-9、CEA 水平变化:治疗前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P <0.05),经治疗后两组比较有差异(P <0.0);两组 T淋巴细胞及亚群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 CD4/CD8值无差异性(P <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钟璧瞡;奚颖;党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