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婧雅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7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37例,干预组3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以及各项指标变化。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81.08%,两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在进行护理干预后,其的体重指数、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等都有显著下降,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后,使患者的血糖指数以及心理状况等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且使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显著增加,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并推广。
作者:周小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糖尿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5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26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基于对照组进行人性化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前后血糖控制情况,并评估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但干预组患者改善更为显著(P <0.05);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显示干预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芮红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出现的副反应原因及应采取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中心2013年10~2014年接种疫苗21659例,对其中出现的副反应状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21659例接种病例中,出现副反应的例数为18例,副反应发生率为0.083%。结论:加强对预防接种操作的规范性,积极科学的进行接种护理能够帮助有效降低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张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为评估几种方法在家畜布鲁氏菌鉴定中的作用,也为了解新疆部分地区家畜布鲁氏菌不同菌种在牛、羊间的感染率及在不同家畜间的转移情况,在南北疆3个采样点,共收集病原学组织(牛、羊流产胎儿)病料263份。经细菌分离加凝集试验得到20株可疑布鲁氏菌,对上述可疑菌株经VirB8-PCR 和 AMOS -PCR 方法进行进一步鉴定、确定了16个布鲁氏菌株,其中9株为羊种布鲁氏菌,另7株为牛种菌。试验结果显示,采样点家畜中,羊种布鲁氏菌感染率为3.4%,而牛种布鲁氏菌感染率为2.6%。而没发现不同家畜间菌种转移。上述方法中,AMOS -PCR 方法有特异性高、便利、快速等特点,在布鲁氏病病原学鉴定中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多里坤·努尔沙发;米吉提·莫合他尔汗;阿曼古力·马木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治疗应用在 ICU 重症胰腺炎中的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 ICU 接诊的重症胰腺炎90例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50例实施肠内营养治疗。观察记录两组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 APACH Ⅱ评分、白蛋白与前白蛋白水平,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 APACH Ⅱ评分、白蛋白与前白蛋白水平均有明显改善(P <0.05),且研究改善更明显(P <0.05)。结论:ICU 重症胰腺炎采取肠内营养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更好地改善 APACH Ⅱ评分,值得借鉴。
作者:尹航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急性脑出血颅内血肿创清除术患者手术室护理安全分析。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接诊的30例急性脑出血颅内血肿清创术患者按照接诊顺序的单双号均分为两组,对单号组患者进行综合全面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组),对双号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对比观察二者的临床护理安全。结果: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13.33%远远低于对照组的33.33%,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急性脑出血颅内血肿清创术患者来讲,采用综合全面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尘肺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像学表现,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对象取自于我院2003年3月~2009年3月收治的120例尘肺病患者,对所有患者的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总结患者临床表现、胸部 X 线与 CT 影像学表现。结果:120例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胸部影像学检查可发现双肺存在多个小阴影,且小阴影多集中在双上肺叶。结论:尘肺病患者临床特点以胸闷、呼吸困难为主,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尤其是双上肺可见大量小阴影或团块影,临床务必对此给予足够重视。
作者:薛大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探讨和分析内分泌科护理安全隐患,确定更好的管理对策,提高护理质量。方法: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专业知识等,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安全质量监控制度。结果:不仅排除了安全隐患,还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纠纷或者对患者造成医源性的损伤发生率。结论: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为患者提供了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增强患者对医生、护士的信任感。
作者:周菊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孕妇与新生儿脐带血与对应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比对分析。方法:选取60例产妇、新生儿脐血以及对应儿童静脉血,利用全自动酶免疫分析仪及人乙型肝炎病毒检测试剂盒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与对比分析。结果:孕妇、新生儿及对应儿童的 HBsAg 阳性率分别为56.7%、53.3%、35.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孕妇、新生儿及对应儿童的 HBeAg 阳性率分别为38.3%、31.7%、13.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孕妇与新生儿的乙型肝炎阳性率较为接近,母婴传播明显,经对新生儿治疗干预后对应儿童乙型肝炎阳性率显著降低,因此应及时对孕妇及新生儿进行乙型肝炎治疗干预,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作者:朱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蚕豆病的发病机理,并以此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分析蚕豆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制定防治措施,由于是一种致病机制上不够明确的疾病,在这种疾病的研究过程中,已经其具有遗产却显得敏感红细胞,但是由于患病机体 G -6-PD 缺陷的缘故,因此无能够为其提供充足的 NADPH,来维持原型原型谷胱甘肽的抗氧化作用,这就导致了人体在接触到蚕豆或者是某一种能够诱发因素的时候,就会产生红细胞膜被氧化的现象,从而产生溶血发应。从东、四川以及广西等城市中的患病几率较大的地区,进行了人群调查分析,发现该病患者大部分为男性,儿童占有极少部分。采用了输血、肾上腺皮质激素、补液等治疗方法。结果:大部分患者可以康复。
作者:韦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以护理信息系统为主题检索近五年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从护理管理与临床护理两方面综述护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及发展,分析我国护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提出解决策略,为护理信息系统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张晓玲;邓凡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在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次选取30例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的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加强救治过程中的急诊护理,回顾临床资料。结果:本次选取的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病例,经急诊整体全面的护理后,治愈29例,占96.7%,1例死亡。患者护理度为96.7%。相较干预前 SAS、SDS 评分,干预后明显改善,差异有这意义(P <0.05)。结论:急诊救治镇静安眠类药物引发的中毒患者中,需加强整体、全面护理干预的实施,与医生救治配合,重视开展心理干预,可加快病情康复进程,为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董顺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鄢陵县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方法:对鄢陵县2013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鄢陵县有50%的乡镇有麻疹病例报告,报告发病率5.5/10万,较2011年、2012年有明显上升。春季高发,小于8月龄发病数高,3岁以下发病人数占病例总数的100%,男女比例为1:1;2岁以下无免疫史病例占总无免疫史的100%。结论:麻疹发病向小月龄段推移。主要与免疫缺漏和胎传抗体不足以及院内感染有关。加强适龄儿童和重点人群麻疹疫苗接种,提高疫苗接种率,提高麻疹监测质量,加强院内感染控制是目前防控麻疹的主要措施。
作者:张雪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微型钢板侧方内固定在手指近中节指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06月~2014年08月我院收治的近中节指骨骨折患者50例,均接受内固定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应用克氏针固定,实验组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固定效果。结果:实验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8.0%,高于对照组的76.0%(P <0.05)。结论:微型钢板侧方内固定在手指近中节指骨骨折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梁文勇;曾文超;王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慢性盆腔炎患者疼痛程度与焦虑情绪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将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均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程度(采取视觉模拟评分法测评)与焦虑情绪(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测评)评分变化,并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评分与焦虑评分均有一定改善(P <0.05),但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P <0.05)。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存在疼痛与焦虑等情况,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疼痛与焦虑,值得借鉴。
作者:杜红玲;冯瑞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儿童年龄较小,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药物在其体内的吸收、代谢等均与成人存在较大差异,用药风险也比成人高很多。因此,在儿童用药过程中,需要加强指导,保障其用药安全性。本文从儿童安全用药角度出发,先简单分析了儿童用药不合理的现状,然后从四个方面探讨了窗口药师指导儿童安全用药的具体措施,旨在提升儿童用药安全性。
作者:杨琼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十八大指出,农村卫生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文章着眼湖南,深入湖南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现状中去,指出当前湖南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不足、体制不健全,医疗卫生投入不足,以及医疗费用高等问题已成为提升湖南省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大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加医疗投入,修复医疗机构网底建设,促进各等级机构医疗技术人员的双向流动。
作者:佘维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临床标本进行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将我院2011-2012年微生物检验情况作为对照组,而2013-2014年作为研究组,两组期间均随机抽标本数10000份,回顾性分析两组期间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流行病学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10000份标本数检出阳性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呼吸道标本、非呼吸道标本检出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强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研究分析,探查其流行病学情况,不断提高检验与诊断水平,可为临床微生物检验提供借鉴,值得重视。
作者:王亚萍;马长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伊宁市2013年死因构成和顺位情况,为制定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析伊宁市2013年死因网络直报中死亡的1303份死亡病例,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数据进行分类,计算死亡率、构成比。结果:2013年全年共进行死因网络直报数1303份,死亡率为243.25/10万。男死亡率323.09/10万,女死亡率163.29/10万,前三位死因顺位的构成比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49.42%、肿瘤13.66%、呼吸系统疾病疾病10.82%,占全部死亡病例的73.84%。2013年全年的不同月份的死亡情况也有所不同,各年龄组死亡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结论:慢性病是造成2013年伊宁市常住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男性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
作者:赵金慧;孙晓娟;刘强;章鹏;常学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性骨折患者时使用中医手法整复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性骨折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手术切开复位治疗法,观察组使用中医手法整复治疗法,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桡骨远端涉及关节面粉碎性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进行中医手法整复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缩短患者康复时间,而且操作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宾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