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维维
目的:探究腰椎术后患者镇痛对腹胀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对80例来我院就诊的行腰椎术后腹胀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治疗和护理记录。结果:经过一个月治疗和护理以后,患者无并发症出现,从腹胀恢复情况来看,显效者65例,有效者10例,无效者 5例,有效率为93.75%。结论:重视对患者的护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正确判断,强化护理,将诱发因素解除,才能真正的将并发症的发生机率降低。
作者:王美玲;任晓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比较关节镜手术中两种冲洗液的收集方法的效果。方法:通过从改进前和改进后的材料、方法、使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改进后的关节镜冲洗液收集方法的效果不论是对病人还是术者或地面都优于改进前的收集方法。
作者:黄婷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出现的副反应原因及应采取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中心2013年10~2014年接种疫苗21659例,对其中出现的副反应状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21659例接种病例中,出现副反应的例数为18例,副反应发生率为0.083%。结论:加强对预防接种操作的规范性,积极科学的进行接种护理能够帮助有效降低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张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以及辛伐他汀应用于急性脑梗塞(ACI)患者的调脂效果。方法:选取 ACI 患者84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法分为辛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42例。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20mg/d 口服;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 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TC、LDL -C、TG 在血浆中的浓度均明显降低,但与辛伐他汀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患者血浆浓度下降的水平更加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2种他汀类药物均可以改善 ACI 患者的血脂水平,但阿托伐他汀效果更优。
作者:秦文花;刘彦书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微型钢板侧方内固定在手指近中节指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06月~2014年08月我院收治的近中节指骨骨折患者50例,均接受内固定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应用克氏针固定,实验组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固定效果。结果:实验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8.0%,高于对照组的76.0%(P <0.05)。结论:微型钢板侧方内固定在手指近中节指骨骨折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梁文勇;曾文超;王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当前社会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加大,医疗作为社会救助的重要形式,应用高科技的医疗设备能够为为更多的疑难杂症提供诊断和说明,有助于社会的稳定。文章从目前我国现代医疗设备的基础设施现状和管理现状出发,探讨了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现代医疗设备的发展趋势,希望为我国医疗设备的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田广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挫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0例接受奥美拉唑三联治疗,试验组50例接受埃索美拉唑三联治疗。均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 HP 根除率,做比较分析。结果:临床观察发现,试验组接受埃索美拉唑三联治疗溃疡有效率位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试验组 HP根除率94.00%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与奥美拉唑三联具有更明显的疗效,临床不良反应小,HP 根除率高,较适合临床普及运用。
作者:张经波;汪荣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 X 线与螺旋 CT 对肺底部结核球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2015年3月入我院就诊的肺底部结核球患者96例,均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诊证实,均行 X 线胸片与螺旋 CT 常规检查,视情况行薄层和(或)增强扫描,统计检查结果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肺底部结核球病灶部位位于外基底段20例,内基底段18例,前基底段16例,后基底段29例,内前基底段13例。本组病例均为单发,病灶直径<3cm。X 线片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肺底部孤立性结节,病灶内可见结节状卫星灶、爆米花样钙化和斑片状钙化,共漏诊15例。螺旋 CT 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软组织样密度影,其中边缘粗长毛刺45例,轮廓清晰光滑28例,短条索状卫星灶17例,结节状卫星灶17例,小点状钙化13例,爆米花样钙化11例,浅分叶11例,胸膜凹陷征10例,斑点状钙化 7例,无漏诊病例。结论与普通 X 线片相比,螺旋 CT 扫描定位肺底部结核球更准确,在病变性质判断和诊断准确率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作者:李占学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治疗早产新生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治疗疗效。方法:通过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治疗的50例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早产儿进行分析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儿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用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则通过氨茶碱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临床呼吸暂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所有患儿治疗之后的临床呼吸暂停情况统计表明:观察组患儿治疗1天后、治疗2天后和治疗3天后的呼吸暂停次数分别为(6.845±2.013次)、(4.275±1.233次)和(1.535±0.401次)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后的呼吸暂停次数,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可以有效的治疗早产新生儿原发性呼吸暂停,明显减少患儿的呼吸暂停次数,临床治疗建议广泛采纳。
作者:易慧芳;方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 ICU 危重患者中,采用连续肾替代疗法(CRRT)治疗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ICU 危重患者21例进行分析,患者均行 CRRT 治疗方案,并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21例患者症状好转转入普通病房17例(81.0%),自动出院2例(9.5%),死亡2例(9.5%),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出血、体液失衡等严重并发症。19例生还患者护理满意11例,基本满意6例,共计总满意率为89.5%。结论:ICU 危重患者在 CRRT 治疗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措施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预后,提高护理满意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丽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蚕豆病的发病机理,并以此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分析蚕豆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理,制定防治措施,由于是一种致病机制上不够明确的疾病,在这种疾病的研究过程中,已经其具有遗产却显得敏感红细胞,但是由于患病机体 G -6-PD 缺陷的缘故,因此无能够为其提供充足的 NADPH,来维持原型原型谷胱甘肽的抗氧化作用,这就导致了人体在接触到蚕豆或者是某一种能够诱发因素的时候,就会产生红细胞膜被氧化的现象,从而产生溶血发应。从东、四川以及广西等城市中的患病几率较大的地区,进行了人群调查分析,发现该病患者大部分为男性,儿童占有极少部分。采用了输血、肾上腺皮质激素、补液等治疗方法。结果:大部分患者可以康复。
作者:韦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胃脘痛有虚实寒热或虚实并见,寒热错杂。要仔细弄清病因,病机,据此立法,依法选择方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药到病除。为了提高对胃脘痛的辨证施治水平,皍将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中辨证施治的要点和效果良好的方药归纳起来,以求获得同道进一步指正。
作者:刘江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素质教育是当前国内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这是国家教育政策的一次重要转变。方法:药理教学的根本目标则是培养一流的掌握药物基本规律并能加以运用的医疗领域技术人才。结果: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细化。二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辅相承关系。结论:本文意在通过厘定二者的关系,来讨论它们之间的相互促进功能,并由此获得一个有效的教学效果提升通道,从而让素质教育为药理学教育发展打下深厚基础。
作者:甄睿新;王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内经》"治未病"思想防治"亚健康"的策略。方法:本组研究中,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体检分析认为亚健康状态的2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38例与对照组137例,对照组患者不给予任何措施,根据《内经》"治未病"思想,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调养,包括顺应四时、调摄情志、运动形体、合理饮食、避邪防病等。结果:全部患者均给予为期12个月的随访观察,观察发现,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维度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维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内经》"治未病"的思想可有效改善患者亚健康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白海琴;王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肝硬化患者血清载脂蛋白 A1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4例肝硬化患者,将其分为肝硬化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载脂蛋白 A1和载脂蛋白 B 与其他相关指标水平。结果:经测定,肝硬化 A1为0.81±0.54,对照组为1.36±0.61。观察组载脂蛋白 B 为0.55±0.23,对照组为0.82±0.13。观察组 Chol 为0.30±0.21,对照组为4.42±0.63。观察组TG 为0.94±0.41,对照组1.16±0.26,观察组胆红素为36.71±29.08,对照组为8.84±5.86,观察组清蛋白为31.08±5.73,对照组为42.77±5.22.,组间对比有意义(P <0.05)。A1水平与血清胆红素的浓度呈正相关(P <0.05),与清蛋白浓度降低呈正相关(P <0.05),但 Chol、apoB、TG 与清蛋白、胆红素之间无任何关联(P >0.05)。结论:血清载脂蛋白 A1含量变化可作为评断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时还可作为评价肝脏合成功能的关键指标,对后续治疗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春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对人工流产术后妇女进行综合优质服务,从而避免重复流产和非意愿妊娠的再次发生。方法: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在候诊大厅做门诊健康宣教,内容包括人工流产手术的原理及方法、人工流产的危害及并发症、避孕方式的选择和正确使用。在个体宣教室对人工流产妇女进行宣教、交流、知情选择,术后立即口服短效避孕药,放置宫内 IUD 或皮下埋植避孕。并对人工流产术后妇女进行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电话随访和健康宣教。结果:我科自开展健康宣教以来,得到了门诊患者和手术患者的好评,大大减少了人工流产后的并发症和降低了患者再次意外怀孕,更好的保护女性的身心健康,提高了患者对医院和科室的满意度和信任度。结论:通过健康宣教对人工流产术后避孕方式的影响使人工流产后的妇女得到全面、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避孕方式,防止再次发生意外妊娠。
作者:邓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 D -二聚体在致命性胸痛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接诊的82例急性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心电图、CK -MB(肌酸激酶同功酶)、肌钙蛋白 T、D -二聚体检查,回顾性分析检查结果。结果:82例患者终确诊为不稳定心绞痛18例、急性心肌梗死45例、肺栓塞6例、肺炎3例、主动脉夹层10例。D -二聚体对肺栓塞的阴性预测值高,为100.0%,同时对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主动脉夹层、肺炎的阴性预测值也较高,分别为66.67%、77.78%、80.00%、66.67%。结论:对致命性胸痛患者进行 D -二聚体检测,可快速筛选出疑似肺栓塞患者,其在胸痛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静;杜美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观察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急救护理措施、和预后的影响。抢救过程中,应早期、足量、反复、联合的用药,密切观察病情尽快达到阿托品化。
作者:陈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逐渐注重自身的生命健康,而性传播疾病在近几年内得以猖獗,给不少的家庭造成严重影响,尤其患有性疾病患者更是面临着生命健康威胁,为了降低患有性传播疾病的患者例数,则需要加强对婚育适龄人群进行宣传健康教育工作,使其做好预防性疾病传播的工作,由此改善其生活质量,从而使其以健康的精神面貌参加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活动而做出卓越贡献。
作者:蔡丹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探讨和分析内分泌科护理安全隐患,确定更好的管理对策,提高护理质量。方法: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专业知识等,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安全质量监控制度。结果:不仅排除了安全隐患,还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纠纷或者对患者造成医源性的损伤发生率。结论: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为患者提供了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增强患者对医生、护士的信任感。
作者:周菊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