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缓
以护理信息系统为主题检索近五年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从护理管理与临床护理两方面综述护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及发展,分析我国护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提出解决策略,为护理信息系统相关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张晓玲;邓凡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为评估几种方法在家畜布鲁氏菌鉴定中的作用,也为了解新疆部分地区家畜布鲁氏菌不同菌种在牛、羊间的感染率及在不同家畜间的转移情况,在南北疆3个采样点,共收集病原学组织(牛、羊流产胎儿)病料263份。经细菌分离加凝集试验得到20株可疑布鲁氏菌,对上述可疑菌株经VirB8-PCR 和 AMOS -PCR 方法进行进一步鉴定、确定了16个布鲁氏菌株,其中9株为羊种布鲁氏菌,另7株为牛种菌。试验结果显示,采样点家畜中,羊种布鲁氏菌感染率为3.4%,而牛种布鲁氏菌感染率为2.6%。而没发现不同家畜间菌种转移。上述方法中,AMOS -PCR 方法有特异性高、便利、快速等特点,在布鲁氏病病原学鉴定中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多里坤·努尔沙发;米吉提·莫合他尔汗;阿曼古力·马木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在带教医生的指导下选取于2014年7月-2014年8月期间来实习医院就诊的地中海贫血患者和缺铁性贫血患者各24例,分别设置为 A 组和 B 组;再选取24例健康成人设置为 C 组,比较三组人员血液检测的相关指标。结果:A、B 组的 MCV、MCH 均显著低于 C 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的 RDW 与 MCHC 与 A 组和 C 组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就 RBA 数据而言,A 组的 RBA 明显高于 C 组,B 组的 RBA 明显低于 C 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A 组和B 组的检测特异性、灵敏度及符合率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液检测在贫血鉴别诊断中效果显著,通过对 RBC、MCV、MCH、RDW、MCHC 等指标能够作为贫血诊断的标准,值得在临床鉴别诊断贫血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王怡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急性脑出血颅内血肿创清除术患者手术室护理安全分析。方法:将2012年1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接诊的30例急性脑出血颅内血肿清创术患者按照接诊顺序的单双号均分为两组,对单号组患者进行综合全面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组),对双号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对比观察二者的临床护理安全。结果: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的13.33%远远低于对照组的33.33%,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急性脑出血颅内血肿清创术患者来讲,采用综合全面的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康唑类二联用药治疗顽固性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8月我所收治的顽固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选用氟康唑联合咪康唑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仅选用咪康唑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2.0%)优于对照组(6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产生明显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康唑类二联用药治疗顽固性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好,能有效降低患者复发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刘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研究社区高血压防治优化模式对提高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社区2013年2月-2015年2月的98例高血压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50人,对照组48人。对照组患者采用原高血压患者管理办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高血压防治模式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管理之后的血压控制率以及规范服药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经过高血压防治优化模式管理之后,血压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规范服药率也是实验组患者较高。在高血压并发症发生情况上,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低。结论:社区高血压防治优化模式可以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高血压患者痛苦,值得进行推广。
作者:王宗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生化标志物联合检测在缺血性心肌损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救治的50例缺血性心肌损害患者(研究组)及同期接收的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对两组缺血修饰清蛋白(IMA)、心肌肌钙蛋白 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肌红蛋白(Myo)进行检测对比。结果:研究组血清 IMA、cTnI、CK -MB、Myo 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高,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对生化标志物联合检测和单项检测结果对比,其中 IMA 灵敏度高,IMA、cTnI、CK -MB、Myo 联合检测灵敏度为96.0%,特异性为94.0%(P 均<0.05)。结论:生化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更有利于发挥不同生化标志物的灵敏度、特异性,有效解决单项生化标志物检测的不足问题,积极促进缺血性心肌损害临床早期诊断。
作者:崔凤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在糖尿病患者中比较常见且容易致残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就是糖尿病通性神经病变,其发病机制相对比较复杂,且临床表现也比较多样,主要特点为肢体远端所呈现出的对称性疼痛,在夜间疼痛加重。本次研究笔者就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突发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与分析。
作者:王韧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胃脘痛有虚实寒热或虚实并见,寒热错杂。要仔细弄清病因,病机,据此立法,依法选择方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药到病除。为了提高对胃脘痛的辨证施治水平,皍将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中辨证施治的要点和效果良好的方药归纳起来,以求获得同道进一步指正。
作者:刘江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针对胃肠外科手术感染的特点,分析相关因素,找出预防对策,以期为临床感染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完成的788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并对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共有41例患者在手术后发生了感染,感染率为5.20%;其中影响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有手术类型、切口类型、患者年龄与手术时间等。主要的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占50%以上。结论:胃肠外科手术对手术环境的要求十分苛刻,要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辅以抗菌药物的使用,才能使患者尽早恢复健康。本文通过对感染患者的调查分析,对术后感染发生的原因及预防策略进行简单的探讨。
作者:张健;鲁守琳;孙成龙;郑世宾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粉碎性骨折术后骨性卡压康复治疗的一个案例进行报告,以便了解到康复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本院收治的一个案例,对康复治疗过程和效果等进行报道。结果:经过康复治疗后,粉碎性骨折术后恢复良好,康复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都得到了较好的结果。结论:针对骨性卡压,新的治疗模式可能更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邵修超;田梦晨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建立罗氟司特(Roflumilast,C17H14Cl2F2N2O3)有关物质和溶剂残留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以磷酸盐缓冲液(称取磷酸二氢钾0.65 g,加水900 ml,加40%四丁基氢氧化铵水溶液0.5 ml,用磷酸调 pH 为3.2)-甲醇(90:10)为流动相,对本品进行有关物质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DB -624毛细管色谱柱(30 m ×0.32 mm ×1.80 m),以高纯氮气为载气,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样口温度为220℃,检测器温度为250℃,以程序升温方式使乙醇达到完全分离。结果:罗氟司特有关物质测定的色谱峰纯度,理论板数,与相邻杂质峰的分离度均达到要求;系统适用性试验、重复性,中间精密度、耐用性均良好;气相测定溶剂残留中,乙醇在该条件下系统适用性,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重复性,回收率,耐用性等良好。结论:采用高效液相法、气相法进行测定,该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罗氟司特的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刘昕;王金桃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挫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收治的10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0例接受奥美拉唑三联治疗,试验组50例接受埃索美拉唑三联治疗。均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 HP 根除率,做比较分析。结果:临床观察发现,试验组接受埃索美拉唑三联治疗溃疡有效率位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试验组 HP根除率94.00%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三联与奥美拉唑三联具有更明显的疗效,临床不良反应小,HP 根除率高,较适合临床普及运用。
作者:张经波;汪荣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来说,卫生检验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职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开展卫生检验工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重视程度较低、人员综合素质普遍偏低、资质认证机制不够完善、工作流程不够标准完善,等等。面对这样的境况,相关部门应该构建卫生检验体系、加强对卫生检测人员的素质培养,推动卫生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王兴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针灸推拿和康复理疗结合是目前中医研究的课题之一,想要全面的了解其应用的范围和要点就要对其各自的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再和患者的病情治疗需求进行分析,本文就将其应用范围和要点等进行简要的探讨。
作者:刘高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微型钢板侧方内固定在手指近中节指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06月~2014年08月我院收治的近中节指骨骨折患者50例,均接受内固定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应用克氏针固定,实验组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固定效果。结果:实验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8.0%,高于对照组的76.0%(P <0.05)。结论:微型钢板侧方内固定在手指近中节指骨骨折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梁文勇;曾文超;王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肾脏发育异常临床分析。方法:我们选取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产前超声诊断发现胎儿肾脏发育异常的10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超声诊断,并在新生儿出生3月内对胎儿进行随访。结果:肾脏发育异常的109例胎儿中,肾盂增宽88例,占总数的80.7%,重复肾 8例,占总数的7.3%,多囊肾3例,占总数的2.8%,多囊泡肾2例,占总数的1.8%,肾囊肿 8例,占总数的7.3%。12例失去联系,25例进行引产,3例流产,出生胎儿仅为69例,新生儿正常为47例,进占总人数的43.1%。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肾脏发育异常的病情多样、详细,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
作者:连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对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病患应采取的科学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患此疾病病患72例,依照随机方式对其进行分组,即常规组与综合组,每组均为36例。对常规组病患采用常规式的护理方式,对综合组病患实行综合优质化的护理方式。结果:综合组病患的治疗效果比常规组要好,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病患采取科学优质化的护理方式能够帮助获取到较好的效果,提升护理质量,是一种较为优良的护理方式。
作者:马婧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产前护理对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4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n =24)和对照组(n =24)。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产妇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系统化产前护理,即心理护理、产科知识宣教及支持干预等。对比两组产妇自然分娩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更高(P <0.05)。结论:系统化产前护理对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缓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患者舒适护理中应采取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月收治的58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3例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25例选择常规护理,对比患者的护理后的身体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0.0%,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可保持较好的心态,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和身体的舒适度,还可减少并发症,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陈勇琴;朱静;唐朝霞;张成英;曾增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