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修超;田梦晨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使用全面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包括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出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6.7%,而对照组为83.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出现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P <0.05)。结论:对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实行全面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出现率,也大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纪玮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轮状病毒是导致儿童严重急性腹泻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轮状病毒主要生长于小肠上皮细胞内。自然感染存在1-3d 的潜伏期,其可长时间稳定的存在于无生命物体表面,是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潜在威胁之一。
作者:覃伟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手术疗法在肩胛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7月~2014年12月,共计10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来我院就诊,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非手术疗法,观察组则使用手术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的优良率、疼痛评分以及满意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94%,疼痛评分为(38.1+2.5)分,患者对临床治疗的满意度为92%,对照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为80%,疼痛评分为(67.3+2.7)分,患者对临床治疗的满意度为7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 均<0.05)。结论:在肩胛骨骨折的治疗中,与非手术疗法相比,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效果满意,属于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张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中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自愿终止妊娠,均采用米非司酮口服及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方式,观察其引产成功率、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等状况,并行临床分析。结果:50例患者总产程时间为(8.4±2.9)h,产后24h 平均出血量为(79.2±24.7)mL,胎盘胎膜残留发生率为22.5%,完全流产者41例(82.0%),不完全流产7例(14.0%),失败2例(4.0%),临床总有效率达96.0%。结论:在瘢痕子宫中期妊娠患者引产中采用口服米非司酮联合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方式,可有效提高引产成功率,且无严重并发症风险,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彭秋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尿路结石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可分为上尿路结石、下尿路结石两种类型,有资料表明,上尿路结石患病率高于下尿路结石。伴随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微创技术被应用于尿路结石的治疗中,效果与以往相较有很大提升。尿路结石患者通过接受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对其疾病的治疗非常有利。本文主要介绍尿路结石治疗的方法及其进展。
作者:王梅秀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正骨理筋疗法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常规对照组和肌内效贴治疗组,常规对照组采用正骨理筋复位,常规理疗等治疗,治疗组在正骨理筋复位,常规理疗等基础上加入肌内效贴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 VAS 评分和治疗有效率均改善,肌内效贴治疗组较常规对照组改善更明显﹙ P <0.01﹚。结论:运用正骨理筋疗法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更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作者:宋瑞军;董莉莉;梁海龙;李明阳;张明;尚明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和特点。方法: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该社区从接收并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性抽取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探究,所有患者均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对比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等指标的变化状况以及采用二甲双胍的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等指标明显降低,跟治疗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总体治疗状况较好,患者满意度较高,少量患者出现了服用药物后的腹泻和恶心现象,但可以承受。结论:针对老年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等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在逐渐降低,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
作者:乌维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术后康复锻炼的效果。方法:对51例(58肢)患者术后给与及时有效的康复锻炼指导。结果:本组病例经平均1年的随诊,所有病人均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使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具有固定固牢,能早期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等特点,早期对膝关节功能无影响。
作者:刘桂兰;陈利;阮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心血管危险性分层对于高血压疾病临床医治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收治的78例高血压病患,对其危险性实行分层,开展针对性的医治措施,对比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78例高血压病患,治疗之前高度危险性组有25例(32.05%),中度危险性有35例(44.87%),低危险组18例(23.08%);通过治疗之后高度危险性组有10例(12.82%),中度危险组有20例(25.64%),低危险组有48例(61.54%)。治疗后危险程度明显低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血管危险性分层能够有效指导病患的临床治疗方式,减少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产生率。
作者:万素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胃溃疡穿孔的治疗中其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在临床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0月来我院急诊的70例我胃溃疡穿孔患者,对照组接受胃溃疡穿孔手术及药物治疗,并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并接受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结果:70例胃溃疡穿孔患者中,观察组有33例患者手术效果良好,2例患者治疗效果不显著,其治愈率为94.2%;对照组有25例患者手术治疗效果良好,10例患者治疗效果不显著,其治愈率为71.4%。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低于观察组,差异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心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较,其观察组患者心理素质要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由此说明,心理护理在胃溃疡穿孔患者中具有有效性。结论:通过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的辅助能促使胃溃疡穿孔患者自身对其病症的基础专业知识的熟知及术后注意事项,对患者术后恢复起到积极的作用,并能进一步预防复发。
作者:张秀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宫颈糜烂的临床分析和研究,了解该病的相关特征,探索该病的中医学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陈本善院长治疗的200例病例进行临床观察总结。结果:患者主观上症状缓解明显,客观上常规宫颈刮片;宫颈管吸片,电子阴道镜检查结果明显好转。结论:根据糜烂与湿热之邪密切相关的致病特点,辨证施治,采用清利湿热的治法,临床治疗观察该病200余例,在宫颈糜烂治疗中收效显著。
作者:吕国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社区高血压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口服硝苯地平进行治疗,对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60天。结果:在进行治疗之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无明显差异(P >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宋世达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以及辛伐他汀应用于急性脑梗塞(ACI)患者的调脂效果。方法:选取 ACI 患者84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法分为辛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42例。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20mg/d 口服;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 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TC、LDL -C、TG 在血浆中的浓度均明显降低,但与辛伐他汀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患者血浆浓度下降的水平更加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2种他汀类药物均可以改善 ACI 患者的血脂水平,但阿托伐他汀效果更优。
作者:秦文花;刘彦书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非洛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病例46例,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非洛地平+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卡托普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95.6%,60.9%,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82.6%,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值分别为(121.0±12.4)mmHg、(80.6±9.7)mmHg,均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非洛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较佳,可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金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03月至2012年10月共5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方法可行,患者伤口愈合良好,身体恢复快。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是保证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手术成功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郭灿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内经》"治未病"思想防治"亚健康"的策略。方法:本组研究中,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体检分析认为亚健康状态的2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38例与对照组137例,对照组患者不给予任何措施,根据《内经》"治未病"思想,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调养,包括顺应四时、调摄情志、运动形体、合理饮食、避邪防病等。结果:全部患者均给予为期12个月的随访观察,观察发现,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维度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各维度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内经》"治未病"的思想可有效改善患者亚健康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白海琴;王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析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和护理对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取100例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依据不同的营养治疗时间,将患者分为为早期组和延迟组,两组各50例。比较两组的重症病房住院时间、住院期间死亡率、感染发生率。结果:早期组的重症病房住院时间短于延迟组,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和感染发生率低于延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实行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和护理,可降低患者的住院死亡率和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重症病房住院时间,对改善预后有积极意义。
作者:郑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如何有效的防治蟑螂。方法:蟑螂防治与其他一些病媒生物一样,经历了环境治理阶段、化学防治阶段和综合防治阶段3个阶段。结果:蟑螂防治必须针对其繁殖快、数量多、分布广、食性杂等特点,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用药,多种方法并举,才能保证其防制效果。结论:本文概述了我国主要蟑螂密度监测方法与防治方法,指出各种方法优缺点以及主要应用条件,为日后蟑螂目的监测及其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邓春梅;郑春梅;曾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患者采用三种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4年收治的60例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采用手术(空心钉韧带手术,克氏钉韧带手术、钢丝环扎手术)进行治疗后,痊愈的有50例,好转的有9例,需进一步治疗的1例,总有效率98.3%。结论:髌骨骨折患者合理选择手术治疗方式,对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及稳定固定骨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患者治疗的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尹新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动脉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及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动脉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临床资料,并对诊断和治疗加以总结和讨论,以总结动脉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提高同道对动脉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作者:王侃处;高燕;乔颖;李菊花;康鹏讲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