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
目的:探究云南白药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116例,将其随机的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 VitB2、VitC 与甲硝唑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云南白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云南白药能有效的提高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继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药物治疗是治疗疾病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方式。俗语讲,是药三分毒。在用药的过程中,药物也存在着些许的毒副作用,因此,如何合理用药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中,笔者主要针对儿童这类人群,探讨了抗生素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袁燕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就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所收治的29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结果:本组患者中有30例中转开腹,中转开腹率达到了10.34%。为主要的中转开腹原因是盆腔粘连,占到了63.89%。无腹部手术史者的中转开腹率为9.52%,有腹部手术史者的中转开腹率为12.50%,二者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的常见原因以盆腹腔粘连为主,术前加强评估,术中加强观察,一旦发现问题及时中转开腹,这样能够大限度地避免出现并发症。
作者:唐艳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在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与其家属中同时开展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60例精神分裂症家庭作为研究组,对所有患者与家属提供健康教育;并与2013年1月-2013年12月的50例精神分裂患者经常规宣教(对照组)后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组间患者在 BPRS 评分、治疗依从性以及 SDSS 评分上比较,P 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家属同时接受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有效改善家庭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意义。
作者:刘志永;李国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 D -二聚体在致命性胸痛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接诊的82例急性胸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心电图、CK -MB(肌酸激酶同功酶)、肌钙蛋白 T、D -二聚体检查,回顾性分析检查结果。结果:82例患者终确诊为不稳定心绞痛18例、急性心肌梗死45例、肺栓塞6例、肺炎3例、主动脉夹层10例。D -二聚体对肺栓塞的阴性预测值高,为100.0%,同时对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主动脉夹层、肺炎的阴性预测值也较高,分别为66.67%、77.78%、80.00%、66.67%。结论:对致命性胸痛患者进行 D -二聚体检测,可快速筛选出疑似肺栓塞患者,其在胸痛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周静;杜美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时使用苯磺酸氨氧地平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共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药物是硝苯地平,观察组患者的治疗药物是苯磺酸氨氧地平,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苯磺酸氨氧地平,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少,更加的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晓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介入治疗在稳定性心绞痛中的作用,分析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中该治疗方案的临床意义。方法:择取80例来我院就诊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将患者分介入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每组40例,并对其进行回访调查,回访年限为2009年6月至2014年5月,且对其疼痛缓解率、预防心肌梗死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针对80例患者的5年内回访表明,1年内对患者回访,介入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65%,药物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57%;3年内对患者回访,介入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71%,药物组疼痛缓解率为65%;5年内对患者回访,介入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75%,药物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70%;介入治疗组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11.5%;药物治疗组心肌梗死发病率为1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数据表明,介入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介入治疗在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中,缓解了患者的疼痛,预防了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考虑应用。
作者:唐刚;徐强;郜攀;王笑梅;王剑;司良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肝硬化患者血清载脂蛋白 A1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4例肝硬化患者,将其分为肝硬化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载脂蛋白 A1和载脂蛋白 B 与其他相关指标水平。结果:经测定,肝硬化 A1为0.81±0.54,对照组为1.36±0.61。观察组载脂蛋白 B 为0.55±0.23,对照组为0.82±0.13。观察组 Chol 为0.30±0.21,对照组为4.42±0.63。观察组TG 为0.94±0.41,对照组1.16±0.26,观察组胆红素为36.71±29.08,对照组为8.84±5.86,观察组清蛋白为31.08±5.73,对照组为42.77±5.22.,组间对比有意义(P <0.05)。A1水平与血清胆红素的浓度呈正相关(P <0.05),与清蛋白浓度降低呈正相关(P <0.05),但 Chol、apoB、TG 与清蛋白、胆红素之间无任何关联(P >0.05)。结论:血清载脂蛋白 A1含量变化可作为评断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同时还可作为评价肝脏合成功能的关键指标,对后续治疗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春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患者采用三种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4年收治的60例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采用手术(空心钉韧带手术,克氏钉韧带手术、钢丝环扎手术)进行治疗后,痊愈的有50例,好转的有9例,需进一步治疗的1例,总有效率98.3%。结论:髌骨骨折患者合理选择手术治疗方式,对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及稳定固定骨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患者治疗的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尹新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患者以及其家属的同意,采取随机的方式把我院2011年12月至2014月9月间收治的70例痴呆患者分为病例分别为35例的对照组和干预组,前者采取常规护理,基于此后者予以个性化护理干预,借助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实施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认知功能均显著提高,和对照组相比所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对痴呆患者施予个性化护理干预,便于其日常生活能力与认知功能的改善,提高其生活质量,在临床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齐丽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小切口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在治疗白内障过程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白内障治疗的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切口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白内障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小切口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改善其视力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李军;王健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当前社会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加大,医疗作为社会救助的重要形式,应用高科技的医疗设备能够为为更多的疑难杂症提供诊断和说明,有助于社会的稳定。文章从目前我国现代医疗设备的基础设施现状和管理现状出发,探讨了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现代医疗设备的发展趋势,希望为我国医疗设备的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田广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析阑尾炎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间收治的阑尾炎患者73例,研究组采取围术期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满意度评分、健康教育知识知晓度评分相对较高,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强阑尾炎患者手术前后护理能够保证治疗效果,改善疾病预后,缩短康复进程,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赖凤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外伤型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外伤型脊柱骨折老年患者135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情况,骨折原因、类型及其严重情况进行观察统计。结果:老年外伤性脊柱骨折患者中,以女性数量多,占整体的52.59%,但同男性相比差异并无显著性(P >0.05);摔伤是常见的老年外伤型脊柱骨折致伤原因,占整体的44.44%,高于其他常见致伤原因,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老年人是外伤性骨折的高危人群,具有自身的临床特征,其骨折原因、骨折类型和损伤程度等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应进一步加强老年人群的健康教育,根据其性别差异开展针对性预防和治疗。
作者:武小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随着我国社会文化水平的发展与进步,很多企业也都在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化建设水平。而我国各大医院文化更是作为重点文化建设中心,必须要进一步加强对医院文化的建设,改变现阶段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利于对医院进行有效的管理。另外加强医院文化建设还能够强化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本文从曹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与分析,并且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与策略,从而有效的加强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文化建设。
作者:龚卫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微型钢板侧方内固定在手指近中节指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06月~2014年08月我院收治的近中节指骨骨折患者50例,均接受内固定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应用克氏针固定,实验组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固定效果。结果:实验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8.0%,高于对照组的76.0%(P <0.05)。结论:微型钢板侧方内固定在手指近中节指骨骨折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梁文勇;曾文超;王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鄢陵县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方法:对鄢陵县2013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鄢陵县有50%的乡镇有麻疹病例报告,报告发病率5.5/10万,较2011年、2012年有明显上升。春季高发,小于8月龄发病数高,3岁以下发病人数占病例总数的100%,男女比例为1:1;2岁以下无免疫史病例占总无免疫史的100%。结论:麻疹发病向小月龄段推移。主要与免疫缺漏和胎传抗体不足以及院内感染有关。加强适龄儿童和重点人群麻疹疫苗接种,提高疫苗接种率,提高麻疹监测质量,加强院内感染控制是目前防控麻疹的主要措施。
作者:张雪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结肠镜检查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对老年人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对国内比较常用的口服甘露醇溶液、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口服硫酸镁溶液、结肠透析机灌肠这四种肠道准备方法进行比较,在四种肠道准备完成前后测量体温、呼吸、收缩压、舒张压、心率、SPO2。后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口服甘露醇溶液对血压影响大,口服硫酸镁溶液对心率影响大,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结肠透析机灌肠对生命体征几乎没有影响,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结肠透析机灌肠作为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方法是安全可靠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朝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应用不同剂量的氨溴索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门诊就诊以及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例,给予不同剂量氨溴索联合头孢呋辛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的痊愈率为68.2%,有效率为22.7%,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双倍剂量的盐酸氨溴索口服液治疗糖尿病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有确切的疗效,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潘月异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心血管危险性分层对于高血压疾病临床医治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收治的78例高血压病患,对其危险性实行分层,开展针对性的医治措施,对比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78例高血压病患,治疗之前高度危险性组有25例(32.05%),中度危险性有35例(44.87%),低危险组18例(23.08%);通过治疗之后高度危险性组有10例(12.82%),中度危险组有20例(25.64%),低危险组有48例(61.54%)。治疗后危险程度明显低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血管危险性分层能够有效指导病患的临床治疗方式,减少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产生率。
作者:万素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