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佳
目的:分析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存在的误区并探讨应对的策略。方法:对某社区的150例糖尿病患者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其使用血糖仪在进行自我血糖监测中对仪器的操作准确度和对自测血糖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等。结果:经过调查,我们得知患者在自我血糖检测中存在的主要误区是对血糖仪使用、对血糖监测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够,而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等。通过干预后,患者增加了对血糖检测相关知识的了解,能正确使用血糖仪的患者明显增加。结论:为了减少患者在自我血糖监测中的误区,我们要加强对自我血糖监测知识的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
作者:陈铁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联合黛力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GAD)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 GAD 患者随机分为 A、B、C 三组,各34例,A 组予以心理治疗,B 组予以黛力新理治疗,C 组予以心理治疗联合黛力新治疗,对照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 C 组的 SAS 及 HAMA 评分均显著低于 A、B 组(P <0.05),且 B 组显著高于 A 组(P <0.05);C 组的总有效率达88.24%,显著高于 A 组的44.12%及 B 组的64.71%(P <0.05)。结论:心理治疗联合黛力新治疗 GAD 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疗效优于单药或者单纯心理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霞;王有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本文分析近十五年来,解放军第十七医院和解放军第二七三医院,51例主动脉壁间血肿病例的影像资料,参考中外主动脉壁间血肿的理论文献,对照 CT、MRI、TEE 及动脉造影进行综述性研究分析,为主动脉壁间血肿的影像诊断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李志杰;李富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幽门螺杆菌作为消化性溃疡病的重要诱因,虽然长期以来被作为重要的攻克对象,但是其极强的附着力与生存能力却给我们的探索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本文将针对其在治疗溃疡病中的作用展开探析。
作者:郝俊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探讨和分析内分泌科护理安全隐患,确定更好的管理对策,提高护理质量。方法: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与专业知识等,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安全质量监控制度。结果:不仅排除了安全隐患,还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纠纷或者对患者造成医源性的损伤发生率。结论: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为患者提供了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增强患者对医生、护士的信任感。
作者:周菊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围介入治疗术中的作用。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接受传统心内科护理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护理缺陷、护理差错发生率及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术后并发症等。结果:实验组患者和家属满意度,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首次急性心肌梗死围介入治疗术中使用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推广。
作者:刘瑾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个体化家庭护理干预方法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6月我社区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采取个体化家庭护理干预的5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采取常规家庭护理干预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 血糖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个体化家庭护理干预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作者:罗来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治疗肺结核并咯血患者时应用加味补络补管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中心结核科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9例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加味补络补管汤进行治疗。结果:治愈62例,显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94%,临床疗效显著。结论:加味补络补管汤可有效治疗肺结核并咯血患者,应推广使用。
作者:许存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鄢陵县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方法:对鄢陵县2013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鄢陵县有50%的乡镇有麻疹病例报告,报告发病率5.5/10万,较2011年、2012年有明显上升。春季高发,小于8月龄发病数高,3岁以下发病人数占病例总数的100%,男女比例为1:1;2岁以下无免疫史病例占总无免疫史的100%。结论:麻疹发病向小月龄段推移。主要与免疫缺漏和胎传抗体不足以及院内感染有关。加强适龄儿童和重点人群麻疹疫苗接种,提高疫苗接种率,提高麻疹监测质量,加强院内感染控制是目前防控麻疹的主要措施。
作者:张雪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北仑区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寻找降低出生缺陷的方法和依据,并提出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对2010年--2014年宁波市北仑区戚家山街道管理的4228例围产儿进行监测,对其中的47例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出生缺陷47例,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11.12‰,围产儿死亡18例,平均发生率4.26‰。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先天性心脏病位于各类畸形的首位,其次是四肢畸形、唇腭裂。孕妇异常孕产史、孕期合并症、文化程度、居住环境、双胎、年龄等都与出生缺陷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结论:加强社会宣传,系统产前检查,通过遗传学诊断、产前诊断彩超等手段可提高先天畸形的检出率,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程艳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2年8月-2014年9月,我院接收剖宫产患者100例,按入院时间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基础性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基础护理上实施舒适护理,比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抑郁评分、护理满意率和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明显性差异,统计学意义突出(P <0.05)。结论:给予剖宫产患者临床舒适性护理干预,可减少患者抑郁度,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护理质量,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作者:王玲素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我国医疗卫生监督工作自从开展以来取得了比较可喜的成果,也完善了我国医疗体制。但是在整个过程中还是会出现不完善的地方,例如证据收集。在收集的过程中,收集过程中证据的证明力以及专业性的问题经常出现。那么,笔者在此给的建议就是要对相关的法律进行熟悉,对于收集到的证据的理解以及收集过程中要保证合法,同时,收集到的证据要具有客观性。
作者:张凯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本文从中医的角度解析薄荷的属性,注重解析薄荷的药物属性,从而探讨其在现代园林中作用,提出以薄荷为主的中医园艺疗法的构建设想。
作者:韦丽荣;高日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总结和分析了18例肝移植术后患者院内毛霉菌属感染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和护理方法。18例患者中肢端感染6例,腹部切口感染12例,经过递增法注射静脉用药脂质体两性霉素 B(Amb)治疗之后,死亡 8例,死亡率为44.44%。肝移植术后患者的毛霉菌感染死亡率高,而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严密的护理是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马锡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临床普外科实施分层次护理管理对增强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收集在普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护理人员使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护理人员使用分层次护理管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理论知识评分和实践操作评分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评分和实践操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普外科临床工作中应用分层次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升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水平,有利于减少医患纠纷,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启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确定一起因食用凉皮引起的食物中毒的病原菌。方法:GB /T4789-2003食品微生物检验,GB /T4789-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结果:从一份黄瓜1份剩余食物和3份呕吐物中检出蜡样芽孢杆菌,黄瓜中蜡样芽孢杆菌计数为6.2×106,剩余食物中蜡样芽孢杆菌计数为6.1×107,呕吐物中蜡样芽孢杆菌计数为7.0×107。结论:此次食物中毒是由蜡样芽孢杆菌污染食物引起的。
作者:杨新凤;张月芬;李悦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出现的副反应原因及应采取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中心2013年10~2014年接种疫苗21659例,对其中出现的副反应状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21659例接种病例中,出现副反应的例数为18例,副反应发生率为0.083%。结论:加强对预防接种操作的规范性,积极科学的进行接种护理能够帮助有效降低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张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当今社会,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医疗机构面临的压力逐渐增大。由于老年人的体质随着年龄的增高逐渐变差,致使患上疾病的概率居高不下。在医疗逐渐进步的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疾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然而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自身身体机能而引起的并发症却又是医学较为头痛的课题。本文将围绕老年患者围全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来进行其安全性的研究发展。
作者:马伟;姚秋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嘴唇感觉功能属末梢神经范畴,不像耳不聪、目不明那样造成直接的不便,以为过两天会自然痊愈,往往被忽略和拖延。由于屡屡令人尴尬不堪,影响生活质量,且目前这方面的临床报道甚少,笔者在2013年11月门诊时罕见一例罹患10年陈旧性嘴唇感觉异常,报导如下。
作者:施小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第二产程剖宫产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并发症。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28例第二产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和同期非第二产程剖宫产手术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胎儿的分娩情况、子宫切口感染、宫缩乏力及产后出血等相关并发症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第二产程产妇的并发率明显高于非第二产程产妇,比较结果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患者的并发症明显高于其他时期的患者,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进而达到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作者:张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