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若玲
十八大指出,农村卫生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文章着眼湖南,深入湖南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现状中去,指出当前湖南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的不足、体制不健全,医疗卫生投入不足,以及医疗费用高等问题已成为提升湖南省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大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加医疗投入,修复医疗机构网底建设,促进各等级机构医疗技术人员的双向流动。
作者:佘维维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以及辛伐他汀应用于急性脑梗塞(ACI)患者的调脂效果。方法:选取 ACI 患者84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法分为辛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42例。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20mg/d 口服;阿托伐他汀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 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TC、LDL -C、TG 在血浆中的浓度均明显降低,但与辛伐他汀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患者血浆浓度下降的水平更加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2种他汀类药物均可以改善 ACI 患者的血脂水平,但阿托伐他汀效果更优。
作者:秦文花;刘彦书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针电结合中医封包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14年5月-2015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患者100例,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电结合中医封包治疗,对照组采用腰局部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疗效。结果:两组相比较,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针电结合中医封包治疗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李瑞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213例怀孕周期内的女性血压的检测分析,获取血压基本正常指标数据115例,有怀孕周期内出现高血压的孕妇98例,综合数据进行对比研究,探寻女性怀孕周期间呈现高血压状态对于腹内胎儿影响以及并发症引发形态,而在怀孕周期间出现高血压形式的妇女病理检测指标以及腹内胎儿生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临床数据对比的方式方法,通过对115例血压正常怀孕周期女性的生理数据和98例有怀孕周期内出现高血压的女性病理数据进行综合性对比获取比例样本。结果:115例怀孕周期内血压正常产妇,产后生理指标正常113例,婴儿出生后的生理指标正常110例,正常统计数据98.5%以上。而怀孕周内出现血压类疾病98例产妇,产后恢复状态良好88例,新生儿生理指标正常87例,胎儿子宫内死亡1例,围生期的新生儿生理异常11例。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怀孕周期内出现高血压类疾病,对于子宫内胎儿有明显影响,胎儿死于子宫内也有概率出现,所以在孕妇妊娠期初期阶段就该采取保守治疗,而女性在准备受孕时应该提前对自身血压和生理指标进行系统性检测,防止胎儿死亡现象的出现。
作者:宋金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护理模型和方法,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方法: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和标准,随机选取在2014年03月01日--2015年03月01日入住我院心脑血管部门进行诊治的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80例视为本次临床实践研究的重点分析对象。将这80例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包含40例患者,分别称为比较组和探析组。对这两组不同类型的患者选用不同模式的护理模型,然后分析和统计这两组不同类型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将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找出原因,并且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在这80例患者,比较组中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痊愈的例数和好转例数均少于探析组,并且治疗无效果的例数多于探析组。结论:脑出血患者容易出现肺部感染现象,一旦两者合并发作则会影响患者的整体治疗质量,因此必须不断研究和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护理工作对策。
作者:刘凡;许月明;陈惠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介入治疗在稳定性心绞痛中的作用,分析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中该治疗方案的临床意义。方法:择取80例来我院就诊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将患者分介入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每组40例,并对其进行回访调查,回访年限为2009年6月至2014年5月,且对其疼痛缓解率、预防心肌梗死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针对80例患者的5年内回访表明,1年内对患者回访,介入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65%,药物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57%;3年内对患者回访,介入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71%,药物组疼痛缓解率为65%;5年内对患者回访,介入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75%,药物治疗组疼痛缓解率为70%;介入治疗组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11.5%;药物治疗组心肌梗死发病率为1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数据表明,介入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介入治疗在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中,缓解了患者的疼痛,预防了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考虑应用。
作者:唐刚;徐强;郜攀;王笑梅;王剑;司良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急诊内科意识障碍患者病因及对预后影响进行研究。方法:对200例急诊内科意识障碍患者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病因及预后。结果:意识障碍病病因学构成主要包括:神经系统疾病、中毒、休克、心力衰竭、肝性脑病、肺性脑病、低血糖性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恶性肿瘤致意识障碍、癔症、电解质紊乱、新型毒品吸食过量、各种意外。中毒患者的平均年龄明显低于其他组(P <0.05),神经系统疾病动脉压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急诊内科意识障碍患者的发病原因非常复杂,以神经系统疾病及中毒为主,程度越严重病死率越高。
作者:赵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揿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对随机两组的4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分别采用电针配合揿针治疗和常规针刺治疗。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显效率为95%,对照组显效率为60%。结论:电针配合揿针为主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邹昆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易筋功十八式是传统山西太极内家功法与中医相结合的一种医疗养生功法,以经筋论和平衡论为基本指导思想,通过抻筋拔骨,调息吐纳,达到对颈、肩、腰、腿痛的预防及康复治疗作用。一、一鹤冲天身体直立,双手自然垂直于身体两侧,头正直,眼前视,身体放松,自然呼吸,双脚与肩同宽,平行站立。双手自身体两侧缓缓上举,掌心相对,两肩相合,举至与肩平,手与背拔长。放松,双手内旋,掌心向下,同时身体松腰松胯下蹲,掌心随身体下沉按至胯前,坐腕,双掌指尖相对。双掌向身体两侧抹开,同时双掌下按,身体直立,百会穴上顶把脊柱拔长。
作者:邵继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在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本次选取30例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的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加强救治过程中的急诊护理,回顾临床资料。结果:本次选取的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病例,经急诊整体全面的护理后,治愈29例,占96.7%,1例死亡。患者护理度为96.7%。相较干预前 SAS、SDS 评分,干预后明显改善,差异有这意义(P <0.05)。结论:急诊救治镇静安眠类药物引发的中毒患者中,需加强整体、全面护理干预的实施,与医生救治配合,重视开展心理干预,可加快病情康复进程,为挽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董顺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门诊护理干预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选2011年5月-2013年6月,我门诊接收糖尿病患者100例,按临床自愿接受方法平均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性治疗和指导,干预组患者给予门诊护理干预,常规组不给予任何护理干预,比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临床血糖指标发生明显性变化,且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 <0.05)。结论:将门诊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可改善血糖指标,提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作者:鲍凌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探讨应用64排螺旋 CT 诊断胃肠间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的5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以及64排螺旋 CT 影像学诊断资料,观察其影像学特征,根据其病理诊断结果对患者的肿瘤进行危险性分级,并分析不同危险性分级肿瘤的 CT 特点。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51例患者经 CT 扫描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的有48例,诊断准确率为94.1%。结论:利用64排螺旋 CT 扫描仪对胃肠间质瘤的患者进行诊断能获得更为清晰直观的图像,对高度怀疑为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具有很高的诊断正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创撑;田景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联合黛力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GAD)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 GAD 患者随机分为 A、B、C 三组,各34例,A 组予以心理治疗,B 组予以黛力新理治疗,C 组予以心理治疗联合黛力新治疗,对照三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 C 组的 SAS 及 HAMA 评分均显著低于 A、B 组(P <0.05),且 B 组显著高于 A 组(P <0.05);C 组的总有效率达88.24%,显著高于 A 组的44.12%及 B 组的64.71%(P <0.05)。结论:心理治疗联合黛力新治疗 GAD 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疗效优于单药或者单纯心理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霞;王有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正骨理筋疗法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常规对照组和肌内效贴治疗组,常规对照组采用正骨理筋复位,常规理疗等治疗,治疗组在正骨理筋复位,常规理疗等基础上加入肌内效贴治疗。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 VAS 评分和治疗有效率均改善,肌内效贴治疗组较常规对照组改善更明显﹙ P <0.01﹚。结论:运用正骨理筋疗法联合肌内效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更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腰椎功能。
作者:宋瑞军;董莉莉;梁海龙;李明阳;张明;尚明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第二产程剖宫产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并发症。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28例第二产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和同期非第二产程剖宫产手术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胎儿的分娩情况、子宫切口感染、宫缩乏力及产后出血等相关并发症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第二产程产妇的并发率明显高于非第二产程产妇,比较结果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患者的并发症明显高于其他时期的患者,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进而达到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作者:张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调查男护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优势及有利因素,帮助男护生明确价值观及职业规划,同时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方法:对在校男护生及附属医院男护士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论:男护在临床工作,护理教育,就业前景及护理管理中均有优势,尤其在就业前景、临床工作中为突出。
作者:韩淼;余凯霞;李欣;张莉;马胜文;边苗苗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36例小儿高热惊厥患儿的急救和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小儿高热惊厥治疗的关键是迅速控制惊厥、高热,快速把体温降下来加强护理。
作者:周晓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患者舒适护理中应采取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月收治的58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3例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25例选择常规护理,对比患者的护理后的身体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0.0%,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可保持较好的心态,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和身体的舒适度,还可减少并发症,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陈勇琴;朱静;唐朝霞;张成英;曾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外伤型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外伤型脊柱骨折老年患者135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情况,骨折原因、类型及其严重情况进行观察统计。结果:老年外伤性脊柱骨折患者中,以女性数量多,占整体的52.59%,但同男性相比差异并无显著性(P >0.05);摔伤是常见的老年外伤型脊柱骨折致伤原因,占整体的44.44%,高于其他常见致伤原因,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老年人是外伤性骨折的高危人群,具有自身的临床特征,其骨折原因、骨折类型和损伤程度等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应进一步加强老年人群的健康教育,根据其性别差异开展针对性预防和治疗。
作者:武小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建立罗氟司特(Roflumilast,C17H14Cl2F2N2O3)有关物质和溶剂残留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以磷酸盐缓冲液(称取磷酸二氢钾0.65 g,加水900 ml,加40%四丁基氢氧化铵水溶液0.5 ml,用磷酸调 pH 为3.2)-甲醇(90:10)为流动相,对本品进行有关物质测定;采用气相色谱法,DB -624毛细管色谱柱(30 m ×0.32 mm ×1.80 m),以高纯氮气为载气,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样口温度为220℃,检测器温度为250℃,以程序升温方式使乙醇达到完全分离。结果:罗氟司特有关物质测定的色谱峰纯度,理论板数,与相邻杂质峰的分离度均达到要求;系统适用性试验、重复性,中间精密度、耐用性均良好;气相测定溶剂残留中,乙醇在该条件下系统适用性,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重复性,回收率,耐用性等良好。结论:采用高效液相法、气相法进行测定,该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罗氟司特的质量标准研究。
作者:刘昕;王金桃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