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刚;徐强;郜攀;王笑梅;王剑;司良毅
目的:对56例甲状腺癌病患者做临床分析,并掌握甲状腺癌病的病理性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56例甲状腺癌病患者,询问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发病时间、病程),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做甲状腺局部病理性检查。从肿瘤的外形、薄膜、色泽、大小等分析甲状腺癌病的病理性特点。结果:56例患者病程1~5年居多,其中甲状腺肿块41例,颈部淋巴结肿大10例,甲亢症状3例,声音嘶哑10例,吞咽困难2例。乳头状癌17例,占总数的30.4%;滤泡癌30例,占总数的53.6%;髓样癌5例,占总数的16.1%;未分化癌4例,占总数的7.1%。结论:甲状腺癌病在临床诊断时,为了避免或减少误诊,我们应该仔细观察肿瘤有无薄膜或薄膜受损,采用多种检查方式观察肿瘤、血管、淋巴管等结构,并结合临床表现给出综合诊断分析。
作者:黄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采用沐舒坦静脉滴注和雾化吸入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取新生儿肺炎64例,均为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沐舒坦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n =30)与加用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n =34)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选取的新生儿肺炎总有效率经统计示为91.2%,明显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咳嗽、肺部罗音、呼吸急促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生儿肺炎采用沐舒坦雾化吸入和静脉滴注,可取得理想疗效,加快患儿康复进程,对健康生长意义重大,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白军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紫杉醇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抗癌药,疗效显著,但其有导致外周神经病变的副作用,本篇对紫杉醇导致神经病变的机制和中西药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作者:高为;黄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血液透析患者舒适护理中应采取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月收治的58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3例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25例选择常规护理,对比患者的护理后的身体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0.0%,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可保持较好的心态,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和身体的舒适度,还可减少并发症,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陈勇琴;朱静;唐朝霞;张成英;曾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护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总结预见性护理工作的相关经验,从而有效的指导后期护理工作的开展。方法: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和标准,随机选取在2014年01月01日--2015年01月01日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期脑出血患者80例当做本次临床实践研究的重点分析对象。将这80例患者分成两组,分别称为比较组和探析组,对于比较组的患者相关的护理人员采用的是比较常规的护理模式,对于探析组的患者来说我们医院的护理工作人员实行的是预期性护理模式。然后详细的统计与分析两组患者在实行系统性护理工作之后的整体效果。结果: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护理中运用预见性护理工作的质量较高,其效果远远一般的护理模式下的患者治疗质量。而且第二组患者在满意度上高于第一组患者的整体满意度。结论: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急性期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极高,因此值得被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陈惠芹;刘凡;许月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第二产程剖宫产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并发症。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28例第二产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和同期非第二产程剖宫产手术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相关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胎儿的分娩情况、子宫切口感染、宫缩乏力及产后出血等相关并发症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第二产程产妇的并发率明显高于非第二产程产妇,比较结果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患者的并发症明显高于其他时期的患者,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进而达到减少并发症的目的。
作者:张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前各医院都具有自己的信息系统,如何保证业务持续开展;当数据量几何级地增长时,如何安全保存这些数据,防止数据丢失、损坏和人为的破化,如何在灾难发生后能够快速的恢复数据,保证业务的继续运行;如何及时发现系统的隐患,保障业务安全运行等等问题,已经成为各个医疗机构日益关注的焦点。
作者:祁麟;童大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甘州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现状,为今后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监测方案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居民户碘盐及儿童甲肿率及尿碘检测,并对小学5年级学生和家庭主妇进行健康教育问卷调查。结果:2003~2013年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均保持在95%以上;8-10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维持在<5%以下,且呈逐年下降趋势。尿碘中位数在100~200ug/L 之间。小学五年级学生和家庭主妇 IDD 防治知识知晓率在90%以上。结论:甘州区以碘盐为主的综合措施得到了落实,8-10岁儿童碘营养状况良好,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作者:奚霞;张森乔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03月至2012年10月共5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方法可行,患者伤口愈合良好,身体恢复快。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是保证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手术成功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郭灿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优质护理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的影响评价。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2年12月~2015年01月收治的100例结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耐受性以及切口愈合时间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切口愈合时间结果分别是(8.09±3.07)d 以及(4.00±1.43)d,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肠癌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后,可以明显提升患者对于手术的耐受性,切口愈合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巩丽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某社区高血压患者178例,调查其社区干预情况、血压控制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年龄、病程、患者的行为习惯、高血压管理规范性、应就诊而未就诊次数均为影响高血压控制效果的高危因素(P <0.05)。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干预控制影响因素较多,建立规范化管理对策并根据血压级别进行针对性管理有利于提高社区高血压控制效果。
作者:陈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医学本科生教学是培养医学人才的基础阶段,是为临床培养和输送合格的医学人才。我院是中国北疆地区的三甲医院,是拥有临床、教学、科研的综合性医院,是高校的临床医学院。我院一直以来承担着很多医学院校的医学本科生、医学研究生临床实习的带教工作。笔者在医院康复工作,负责患者康复的诊疗工作及医学本科生康复专业的临床带教工作,多年的带教经验有很多体会,今整理报告分析如下,愿与同道一同学习和探讨。
作者:刘会敏;任树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分析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门诊或住院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均给予生活饮食指导,另观察组给予埃索美拉唑40mg/次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40mg/次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6.2%,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6.5%,两组差异显著(P <0.05),且两组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使用埃索美拉唑治疗不良反应小,疗效确切,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推广。
作者:王丹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分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患者以及其家属的同意,采取随机的方式把我院2011年12月至2014月9月间收治的70例痴呆患者分为病例分别为35例的对照组和干预组,前者采取常规护理,基于此后者予以个性化护理干预,借助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实施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认知功能均显著提高,和对照组相比所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对痴呆患者施予个性化护理干预,便于其日常生活能力与认知功能的改善,提高其生活质量,在临床具有应用价值。
作者:齐丽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门诊护理干预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选2011年5月-2013年6月,我门诊接收糖尿病患者100例,按临床自愿接受方法平均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性治疗和指导,干预组患者给予门诊护理干预,常规组不给予任何护理干预,比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后临床血糖指标发生明显性变化,且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 <0.05)。结论:将门诊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可改善血糖指标,提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作者:鲍凌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文章分析了医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现状,探析了医用放射性同位素的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研究和生产医用放射性同位素的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陈伟达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对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来说,卫生检验是一项极其重要的职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开展卫生检验工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重视程度较低、人员综合素质普遍偏低、资质认证机制不够完善、工作流程不够标准完善,等等。面对这样的境况,相关部门应该构建卫生检验体系、加强对卫生检测人员的素质培养,推动卫生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
作者:王兴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胆石症通常是由于胆汗分泌异常,胆道运动功能失调共同作用所致,是一种常见病。由于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使本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西医对本病治疗手段单一,疗效不佳,中医有汤药,针炙等几种方法,因此临床可用多种方法共同治疗。
作者:李彦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7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37例,干预组3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以及各项指标变化。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81.08%,两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在进行护理干预后,其的体重指数、收缩压以及舒张压等都有显著下降,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后,使患者的血糖指数以及心理状况等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且使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显著增加,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并推广。
作者:周小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外伤型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外伤型脊柱骨折老年患者135例,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布情况,骨折原因、类型及其严重情况进行观察统计。结果:老年外伤性脊柱骨折患者中,以女性数量多,占整体的52.59%,但同男性相比差异并无显著性(P >0.05);摔伤是常见的老年外伤型脊柱骨折致伤原因,占整体的44.44%,高于其他常见致伤原因,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5)。结论:老年人是外伤性骨折的高危人群,具有自身的临床特征,其骨折原因、骨折类型和损伤程度等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应进一步加强老年人群的健康教育,根据其性别差异开展针对性预防和治疗。
作者:武小俊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