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宗芹
目的:探讨 PPH 联合外痔切剥术治疗老年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拾在重度环状混合痔老年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以外剥内扎术治疗,研究组以 PPH 联合外痔切剥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治愈率为,对照组治愈率为,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显著(P <0.05)。结论:PPH 联合外痔切剥术治疗老年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及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玉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了解北仑区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变化趋势、影响因素,寻找降低出生缺陷的方法和依据,并提出有效干预措施。方法:对2010年--2014年宁波市北仑区戚家山街道管理的4228例围产儿进行监测,对其中的47例出生缺陷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出生缺陷47例,出生缺陷平均发生率11.12‰,围产儿死亡18例,平均发生率4.26‰。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先天性心脏病位于各类畸形的首位,其次是四肢畸形、唇腭裂。孕妇异常孕产史、孕期合并症、文化程度、居住环境、双胎、年龄等都与出生缺陷的发生有一定关系。结论:加强社会宣传,系统产前检查,通过遗传学诊断、产前诊断彩超等手段可提高先天畸形的检出率,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作者:程艳君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康唑类二联用药治疗顽固性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8月我所收治的顽固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0例,选用氟康唑联合咪康唑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仅选用咪康唑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2.0%)优于对照组(68.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均未产生明显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康唑类二联用药治疗顽固性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好,能有效降低患者复发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刘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心血管危险性分层对于高血压疾病临床医治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收治的78例高血压病患,对其危险性实行分层,开展针对性的医治措施,对比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78例高血压病患,治疗之前高度危险性组有25例(32.05%),中度危险性有35例(44.87%),低危险组18例(23.08%);通过治疗之后高度危险性组有10例(12.82%),中度危险组有20例(25.64%),低危险组有48例(61.54%)。治疗后危险程度明显低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血管危险性分层能够有效指导病患的临床治疗方式,减少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产生率。
作者:万素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重点探索采用中药和西药治疗脑血栓的可行性。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3年年初至2014年年底在我院接受首次治疗的66例脑血栓患者,将脑血栓患者随机分成例数相同的两组,西医应用于治疗33例对照组,中西医应用于治疗33例观察组,对比两种治疗方案对脑血栓患者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的疗效并不十分明显,有效率仅仅达到78.79%。观察组的疗效较佳,有效率高达96.97%。对照组的疗效远远跟不上观察组。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中西医治疗法应用于治疗脑血栓切实可行,疗效显著,值得信赖。
作者:万素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患者采用三种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4年收治的60例髌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60例患者采用手术(空心钉韧带手术,克氏钉韧带手术、钢丝环扎手术)进行治疗后,痊愈的有50例,好转的有9例,需进一步治疗的1例,总有效率98.3%。结论:髌骨骨折患者合理选择手术治疗方式,对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及稳定固定骨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患者治疗的效果明显提高。
作者:尹新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探讨应用64排螺旋 CT 诊断胃肠间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诊断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的5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以及64排螺旋 CT 影像学诊断资料,观察其影像学特征,根据其病理诊断结果对患者的肿瘤进行危险性分级,并分析不同危险性分级肿瘤的 CT 特点。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51例患者经 CT 扫描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的有48例,诊断准确率为94.1%。结论:利用64排螺旋 CT 扫描仪对胃肠间质瘤的患者进行诊断能获得更为清晰直观的图像,对高度怀疑为胃肠道间质瘤的患者具有很高的诊断正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崔创撑;田景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胸科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6例胸外科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实验组采用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进行自控静脉镇痛,对照组单纯采用舒芬太尼进行自控静脉镇痛,对比两研究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术后4h、8h、12h 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显示轻度疼痛,对照组则为中度疼痛,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对照组则为88.4%,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胸科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爱华;于春锐;刘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索利那新联合行为疗法在对托特罗定治疗无效的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进行治疗的安全性与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在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经托特罗定治疗无效的20例患者,对其改用索利那新,并配合行为疗法,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患者接受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改用新的治疗方法后,其治疗前后的症状及尿流动力指标有差异变化(P <0.05)。结论:使用索利那新联合行为法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不仅效果显著,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也较少,可以临床大量应用。
作者:田野;吴群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出血的护理。方法:选取从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出血患者24例,首选保守治疗,其次是介入手术治疗,均对患者行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对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出血患者行护理干预,出血停止,肾功能正常。结论:护理干预能维护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的身体健康,快速止血,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张丽男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临床实践分析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布洛芬对小儿感染性发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推广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性抽取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52例感染性发热患儿,分别给予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布洛芬和单纯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用药4h、6h 后研究组患儿退热效果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乙酰氨基酚联合布洛芬具有良好的退热效果,可作为临床治疗小儿感染性发热的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赵绍成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动脉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及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动脉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临床资料,并对诊断和治疗加以总结和讨论,以总结动脉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提高同道对动脉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
作者:王侃处;高燕;乔颖;李菊花;康鹏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前各医院都具有自己的信息系统,如何保证业务持续开展;当数据量几何级地增长时,如何安全保存这些数据,防止数据丢失、损坏和人为的破化,如何在灾难发生后能够快速的恢复数据,保证业务的继续运行;如何及时发现系统的隐患,保障业务安全运行等等问题,已经成为各个医疗机构日益关注的焦点。
作者:祁麟;童大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非洛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病例46例,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非洛地平+卡托普利治疗,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卡托普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分别为95.6%,60.9%,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82.6%,3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值分别为(121.0±12.4)mmHg、(80.6±9.7)mmHg,均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非洛地平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较佳,可进一步提高患者临床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金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的临床标本进行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将我院2011-2012年微生物检验情况作为对照组,而2013-2014年作为研究组,两组期间均随机抽标本数10000份,回顾性分析两组期间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流行病学情况,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10000份标本数检出阳性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呼吸道标本、非呼吸道标本检出阳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加强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的研究分析,探查其流行病学情况,不断提高检验与诊断水平,可为临床微生物检验提供借鉴,值得重视。
作者:王亚萍;马长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总结和分析了18例肝移植术后患者院内毛霉菌属感染的临床资料、临床表现和护理方法。18例患者中肢端感染6例,腹部切口感染12例,经过递增法注射静脉用药脂质体两性霉素 B(Amb)治疗之后,死亡 8例,死亡率为44.44%。肝移植术后患者的毛霉菌感染死亡率高,而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严密的护理是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马锡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宫颈糜烂的临床分析和研究,了解该病的相关特征,探索该病的中医学治疗方法。方法:通过对陈本善院长治疗的200例病例进行临床观察总结。结果:患者主观上症状缓解明显,客观上常规宫颈刮片;宫颈管吸片,电子阴道镜检查结果明显好转。结论:根据糜烂与湿热之邪密切相关的致病特点,辨证施治,采用清利湿热的治法,临床治疗观察该病200余例,在宫颈糜烂治疗中收效显著。
作者:吕国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当今社会,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医疗机构面临的压力逐渐增大。由于老年人的体质随着年龄的增高逐渐变差,致使患上疾病的概率居高不下。在医疗逐渐进步的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疾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然而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自身身体机能而引起的并发症却又是医学较为头痛的课题。本文将围绕老年患者围全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来进行其安全性的研究发展。
作者:马伟;姚秋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美洛培南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治疗颅内出血性脑膜炎的新生儿120例,经过相关检查,确诊为颅内出血性脑膜炎,将120例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将第一组作为对照组,第二组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主要是头孢三嗪;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美洛培南进行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调查家属的满意度。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和记录,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8.96%,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对患儿家属满意度的调查,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90.1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62.56%,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美洛培南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性脑膜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方法的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微型钢板侧方内固定在手指近中节指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06月~2014年08月我院收治的近中节指骨骨折患者50例,均接受内固定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25例,对照组25例,对照组应用克氏针固定,实验组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固定效果。结果:实验组手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8.0%,高于对照组的76.0%(P <0.05)。结论:微型钢板侧方内固定在手指近中节指骨骨折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作者:梁文勇;曾文超;王帅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