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手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

练冬梅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目的:探究在剖宫产手术的围手术期间,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46例实施剖宫产手术病人的临床信息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本人都实施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服务,分析回顾其临床信息资料,总结有效护理方法。结果:对病人实施手术前、中、后的有针对性护理服务后,全部病人剖宫产手术及麻醉过程,都得以顺利进行,术后母婴身体状况良好,没有出现并发症情况,全部定期出院。结论:在剖宫产手术的围手术期间,实施有效的护理服务,能有效保障剖宫产手术的成功进行,其对于母婴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有着重要保障作用,因此在剖宫产手术中,实施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

    目的:在对患者进行阑尾炎手术后在其切口的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观察并分析其对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阑尾炎手术的患者共计182例,将患者按照其临床的护理意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96例患者采用生理盐水对手术的切口处进行冲洗,观察组86例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冲洗护理的基础上在患者脂肪层的下方放置引流管,由护理人员对两组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并对两组患者切口愈合的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的感染率为9.30%,对照组患者切口的感染率则达到了35.42%,其差异有着统计学意义(P <0.01);在手术后,观察组愈合拆线的时间为(6.63±1.95)天,对照组愈合拆线的时间则为(10.58±5.53)天,其差异具有着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在对阑尾炎患者完成手术治疗后,在其手术切口的脂肪层下置管进行引流能够十分有效地降低切口处的感染几率,提高患者切口的临床与和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具有着十分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周长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输尿管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发生输尿管狭窄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发生输尿管狭窄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4年10月23例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输尿管狭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导致输尿管狭窄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结石直径、肾积水程度、结石嵌顿时间及碎石治疗次数是输尿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针对结石直径较大、肾积水程度严重及碎石次数多的输尿管结石患者,要在碎石治疗前掌握好治疗指证,针对不能满足治疗要求的患者,可寻找其他替代治疗方法。

    作者:赵佩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剖宫产手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究在剖宫产手术的围手术期间,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46例实施剖宫产手术病人的临床信息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本人都实施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服务,分析回顾其临床信息资料,总结有效护理方法。结果:对病人实施手术前、中、后的有针对性护理服务后,全部病人剖宫产手术及麻醉过程,都得以顺利进行,术后母婴身体状况良好,没有出现并发症情况,全部定期出院。结论:在剖宫产手术的围手术期间,实施有效的护理服务,能有效保障剖宫产手术的成功进行,其对于母婴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有着重要保障作用,因此在剖宫产手术中,实施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

    作者:练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30例早产儿并发院内感染分析及护理研究

    目的:分析早产儿院内感染原因,探讨相应预防措施。方法:对30例早产儿医院感染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早产儿自身各系统发育不成熟、暖箱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是早产儿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预防和控制早产儿感染是控制早产儿其它并发症的关键,可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朱小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B 超诊断妇科急腹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在妇科急腹症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采取 B 超进行诊断,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95例妇科急腹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全部95例病人都采取 B 超实施诊断,比较其与手术病理方式,在诊断上的效果。结果:95例妇科急腹症病人中,在经过手术病理方式进行诊断后发现,有39例病人存在异位妊娠,有9例病人存在流产,有18例病人存在急性盆腔炎,有15例病人存在黄体破裂,另外有14例病人存在卵巢囊肿蒂扭转;在对其实施 B 超诊断后,出现误诊的只有5例(5.26%),出现漏诊的有1例(1.05%),误诊主要出现在异位妊娠3例,急性盆腔炎和黄体破裂各1例,漏诊方面主要出现在异位妊娠1例,其诊断正确率高达93.68%。结论:在妇科急腹症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采取 B 超进行诊断,其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率,同时其诊断操作十分简单便捷,其成本不高,借助 B 超诊断,同时结合病人实际临床症状等信息,能够极大的减少漏诊及误诊情况的发生,这对于病人疾病的及时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因此 B 超诊断在妇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中,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

    作者:丁丹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糖尿病足的病因及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糖尿病足的病因及护理对策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发病原因、护理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20±1.07)分,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9.13±3.09)分,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足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病足情况,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对于治疗过程的配合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丹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用于临床观察的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是由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内收治的,对这120例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予以相应的治疗措施,观察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20例患者中脾胃虚寒型患者有38例、肝胃不和型患者有32例、脾胃湿热型患者有22例、脾胃虚弱型患者有16例、瘀阻胃络型患者有12例,各占总数的31.7%、26.7%、18.3%、13.3%、10%;经治疗后,治疗显效的有78例、治疗有效的有35例、治疗无效的有7例,各占总数的65%、29.2%、5.8%,总治疗有效率为94.2%。结论:采用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其疗效比较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有效,值得广大相关医护人员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江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

    目的: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是(0.91±0.17)d、(4.00±0.13)d、(3.49±2.17)d、(5.43±1.57)d,四项指标结果和对照组对应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式后,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异丙托溴铵与β受体激动剂联用吸入治疗 COPD 急性加重期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联合吸入异丙托溴铵与β受体激动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来我院就诊的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共9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吸入异丙托溴铵与β受体激动剂,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FEV1、FEV1/FVC 及 PEFR 等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 <0.05)。结论:联合吸入异丙托溴铵与β受体激动剂治疗 COPD 急性加重期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肺功能。

    作者:王山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腹腔镜与开腹保留输卵管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保留输卵管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2月-2014年7月期间经腹腔镜治疗的35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同期的35例经保留输卵管手术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抗生素使用时间、镇痛剂使用量、住院费用等。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抗生素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镇痛剂使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输卵管妊娠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亚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住院常见护理问题调查及对策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住院常见的护理问题和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4年收治的呼吸内科老年病患80例进行研究调查,观察在老年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以及提出护理方法,并且调查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老年患者在焦虑、抑郁的心理情绪方面和人际交往方面都得到明显的提升,对患者采取的护理主要在心理方面、饮食方面、呼吸道方面。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实际调查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从而可以提高呼吸内科老年患者住院护理的水平和质量,提高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洪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治疗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对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58例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一组为护理干预组,一组为常规护理组。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 <0.05);护理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6.90%和31.03%),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在采用血小板输注措施对血液病患者治疗时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梁昌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

    目的:分析研究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并总结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50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产妇采取临床常规护理对策,实验组产妇则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总结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并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均表现出明显优异性(P <0.05)。结论:宫缩乏力、胎盘原因以及软产道损伤等是导致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对产后出血产妇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并有效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罗翔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米力农治疗9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米力农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进一步探讨二者联合在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80例确诊为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米力农治疗组90例及单纯米力农治疗组90例,2组患者均对基础病进行治疗,单纯米力农治疗组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米力农10mg 每天静脉滴注,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米力农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每日3次,每次4粒)及米力农10mg 每天静脉滴注,疗程为5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并检测其 B 型脑钠素(BNP)变化。结果: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米力农治疗症状改善情况及 BNP 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单纯米力农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联合米力农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临床症状,降低 BNP,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冉崇云;杜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复方丹参滴丸在社区冠心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总结复方丹参滴丸在社区冠心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之间我院门诊收治的社区冠心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前者口服消心痛进行治疗,后者口服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的情况与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8.0%,远小于观察组(94.0%),P <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远大于观察组(0),P <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用药期间的肝肾功能、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均没有出现任何异常。结论:采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社区冠心病患者,有助于良好控制病情,临床效果理想,而且很少发生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金小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106例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不孕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到2013年7月灵台县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106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6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不孕症患者各53例。对观察组中的53例不孕症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应用西医治疗。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53例,其中治愈40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患者53例,其中治愈25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9.2%。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不孕症,极大改善了患者症状,治疗效果明显,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可以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轻病患痛苦,提高不孕症患者受孕率。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章晓华;冀会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

    目的:探讨治疗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60例,采取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常规心绞痛药物进行治疗,干预组在传统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的临床疗效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氯吡格雷配合常规药物治疗急性心绞痛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贺顺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PBL 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在超声教学当中的探索和应用

    目的:研究多种教学方法在超声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研究2012年7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超声科实习的临床医学系学生80人,分别作为实验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合 PBL 教学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教学。两组学生实习前均系统地学习了超声理论知识,两组在教师、学时、教材及教学内容、实习时间均相同,课程成绩无统计学差异。结果:通过带教老师评价,学生评价,考核成绩比较,实验组都优于对照组。结论:传统教学法结合 PBL 有利于实习生的全面发展,值得医院实习教学中的推广。

    作者:张小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糖尿病创面愈合中糖代谢紊乱与皮肤神经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创面愈合中糖代谢紊乱与皮肤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只大鼠,均分为两组,每组各10只。一组为正常大鼠设定为对照组,另一组设定为观察组应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成模,待观察组大鼠成模后,取两组大鼠背部皮肤进行组织学的观察,再检测两组大鼠皮肤中的组织糖含量及1型和3型胶原等表达量和被糖基化的程度。结果:观察组皮肤的表皮细胞层次并不清晰,而且有部分表皮细胞没有复层排列,导致棘细胞减少,使表皮层和真皮层变薄,而胶原纤细,导致排列十分紊乱,有些胶原会发现慢性的炎性细胞浸润。观察组皮肤组织的糖含量比对照组高,有明显的蓄积,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观察组大鼠皮肤没有受到损伤,而且组织结构十分完整的情况下,组织学与细胞生物学等行为就已经开始改变,这也是糖尿病皮肤容易受到损害创面难痊愈主要因素。

    作者:章艳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全切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服务。记录两组胆囊疾病患者治疗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获得结论。结果:研究组手术完成至首次排气间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而其护理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36%)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0%)(P <0.05)。结论:对胆囊疾病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服务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及预后,有利于保障其尽快恢复健康。

    作者:阴艳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