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对比观察

叶勇;龚桃全

关键词:结石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开腹胆囊切除术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1月至2014年8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24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120例和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120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重症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重症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100例重症脑室出血的患者,所有的均采用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进行治疗。随机对其分组,实验组患者50例,采用综合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50例,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脑出血患者的总有效率(94%)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68%),实验组脑室出血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68.0%),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重症脑室出血的患者采取脑室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并加以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作者:周希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目的:研究阑尾炎手术治疗后对于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感染情况的治疗。方法:选取近些年入院接受阑尾炎手术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研究阑尾炎手术的临床资料与切口感染情况,总结治疗方法。结果:患者经过阑尾炎手术后的医疗处理,在肛门正常排气后能够恢复正常,饮食正常与体温正常后便可以出院恢复,无并发症情况的产生,患者的阑尾炎切口感染情况均相当,无显著差异。结论:阑尾炎手术治疗后的其人口感染情况的预防是腹外科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之一,医生应及时预防患者切口感染情况,将感染几率降到低,同时,在患者发生感染时,医生应积极进行治疗,防止患者感染扩大并引发并发症,威胁患者健康。

    作者:付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外固定支架治疗粉碎桡骨远端性骨折54例

    目的:评价外固定支架治疗成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9月至2012年9月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成年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54例,根据 AO 分型:C1型6例、C2型21例、C3型27例。结果:术后随访12~36月,平均16.8月。依据 Dienst 功能评估标准进行评分,优36例,良12例,可6例,优良率88.9%,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成人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方法简单,疗效好。

    作者:杨新华;代联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106例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不孕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7月到2013年7月灵台县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治的106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6例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不孕症患者各53例。对观察组中的53例不孕症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应用西医治疗。对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53例,其中治愈40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患者53例,其中治愈25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9.2%。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不孕症,极大改善了患者症状,治疗效果明显,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可以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轻病患痛苦,提高不孕症患者受孕率。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章晓华;冀会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

    目的:分析研究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并总结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50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各25例。对照组产妇采取临床常规护理对策,实验组产妇则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总结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并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组间差异显著,观察组均表现出明显优异性(P <0.05)。结论:宫缩乏力、胎盘原因以及软产道损伤等是导致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对产后出血产妇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并有效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故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罗翔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莫沙必利联合聚乙二醇电解质在老年患者结肠镜检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莫沙必利联合聚乙二醇电解质在老年患者结肠镜检肠道准备中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行结肠镜检的老年患者(>60岁)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使用莫沙必利联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清洁肠道,对照组仅使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清洁肠道,对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肠道清洁度无统计学差异(98.0% vs 94%,P >0.05);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26.0%)低于对照组(52.0%),P <0.01,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莫沙必利联合聚乙二醇电解质作老年患者结肠镜检肠道清洁准备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同时不降低疗效,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莲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护理实习运用 PDCA 循环的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在护理实习过程中运用 PDCA 循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2在我院外科实习的60名护理实习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运用 PDCA 循环模式实习,对照组运用传统模式实习,实习结束前实行学习质量考核。结果:观察组学习质量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DCA 循环管理模式丰富了护理实习教学形式,能确保实习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

    作者:胡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护士在执业中的自我保护

    医院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做为护理工作者,身边有着很多危险的事情,威胁着他们的身体健康及精神状况。护士如何保护自己成了严峻的问题。人们法律意识的强大和法律知识的不断提高,护士法律意识的淡薄和缺乏,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因此护理人员如何在执业中自我保护,预防损害事情得发生,成了护士在执业过程中面临的严峻问题。

    作者:潘晓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 ICU 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 ICU 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来我院治疗的 ICU 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60例患者使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 ICU 护理,而对其余6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病情缓解度。结果:在实验组经过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 ICU 护理之后,实验组显效35例,有效20例,无效5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40例,相对于对照组来说,效果更好,病人恢复情况更好,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 ICU 护理对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较好的疗效,说明此方式对于此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符合当代医疗理念的要求。结论: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 ICU 护理对于患者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有一定积极意义[1]。

    作者:王洪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80例奥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奥氮平与氟哌啶醇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划分,A 组40例采用氟哌啶醇治疗,B 组40例采用奥氮平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A 组总有效率为42.5%,明显低于 B 组77.5%,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奥氮平治疗效果优于氟哌啶醇,有利于患者社会功能恢复,有推广价值。

    作者:胡淑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分析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现状与分析

    目的:研究妇科护理安全隐患的现状,并根据具体的工作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各种隐患进行处理,提升医院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方法:对本院妇科医护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分析妇科护理工作安全隐患及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处理后,妇科护理工作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同样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结论:临床护理工作中加强妇科护理人员的相关管理,且积极的寻找处理妇科护理工作中安全隐患的相应对策,能够使妇科护理水平、病人的满意度得到大大提升,进而降低妇科护理工作中产生各种安全隐患,可以在临床中不断的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周雨晴;胡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68例

    目的:探索采用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有效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患侧颈项部穴位与体穴配合交替使用,治疗二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68例,基本治愈6例,占8.82%,治疗总有效率91.18%。结论:本方法颈项部与体部取穴相结合,通过相互联系的经络,使脑部血液循环改善,增加脑血流量,从而有效地使病变部位和支配区域同时得到刺激,促使患侧肢体运动感觉功能恢复。

    作者:陆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妇科千金片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妇科千金片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7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9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妇科千金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妇科千金片联合微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4%,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妇科千金片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可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祝新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86例输液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采用抽签方式,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76.74%)(P <0.05);②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2.33%)明显低于对照组(16.28%)(P <0.05)。结论:在神经内科输液患者的常规护理中予以优质护理,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妇产科护士生活方式与职业倦怠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妇产科护士生活方式与职业倦怠相关性。方法:选取某市几家医院中的78名妇产科护士,通过生活质量表、职业倦怠表对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少数产科护士生活方式过高,多数产科护士生活方式处于中等水平;多于一半产科护士的职业倦怠得分处于较高水平,产科护士生活方式中的自我实现、运动保健、职场安全和人际支持发展4个方面和总分同职业倦怠中的情绪疲惫之间为负相关(P <0.05);同职业倦怠中的个人成就感之间为正相关(P <0.05)。结论:妇产科护士生活方式和职业倦怠之间具有密切关系,不良生活方式导致护理人员出现职业倦怠现象。

    作者:张雅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丙泊酚减轻颈丛麻醉甲状腺手术中应激反应探析

    目的:分析丙泊酚减轻颈丛麻醉甲状腺手术中的应激反应。方法:抽选2009年3月-2013年4月,我院接收甲状腺患者30例,按入院编号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状腺手术常规麻醉,实验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联合丙泊酚药物,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麻醉好转率(93.3%)、不良反应率(6.7%)和对照组(60.0%、40.0%)相比,差异性鲜明(P <0.05)。结论:甲状腺患者临床手术期间应用丙泊酚药物,可改善患者应激反应,意义重大,值得使用。

    作者:邹旭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全身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6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42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麻醉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全凭静脉麻醉组(220例)与全程吸入麻醉组(200例),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 MMSE(认知功能量表)的评分情况。结果:全凭静脉麻醉组麻醉后的 MMSE 评分评分明显高于全程吸入麻醉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不会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认知功能造成太大影响,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铁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男性不育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护理支持的研究

    目的:男性不育患者的精神心理症状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焦虑抑郁量表(HAD 量表)对80例不育者进行评估、分析,筛选鉴别男性不育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并与80例已婚生育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男性不育患者焦虑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P <0.05),不育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就诊次数和睾丸病变程度。结论:男性不育患者合并有明显精神心理症状,值得关注,并需要积极的护理支持。

    作者:高政雄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对策

    目的:研究分析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并探讨其处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确诊收治的56例各类精神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观察所有患者服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的抗胆碱能不良反应、体质量增加、体位性低血压以及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肝脏不良反应、心律失常和性功能障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抗胆碱能不良反应、体质量增加、体位性低血压和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等,及时采取合理的药学干预措施对于精神病的防治有显著的临床意义,能够有效避免并控制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徐亚莉;司亚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深圳市小学生对热浪健康风险认知及态度行为调查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小学生进行热浪相关知识及态度行为调查,了解小学生一般特征情况、热浪知晓情况、热浪健康风险认知情况、应对热浪态度行为情况及获取热浪知识的方式情况。对象年龄大于8周岁无认知障碍的常住社区学生。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资料整理与分析;采用 Epidata3.0建立数据库。结果:本次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80份,对热浪的知晓率为83.9%。其中男生142人(知晓率87.1%),女生93人(知晓率79.5%),男生的知晓率高于女生,但性别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2.939,P >0.05)。按年级统计三、四、五年级知晓率分别为69.5%、91.5%和91.2%,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276,P <0.05)。

    作者:徐宝学;张强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