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深圳市小学生对热浪健康风险认知及态度行为调查

徐宝学;张强

关键词:热浪, 小学生, 问卷调查, 认知情况
摘要:目的:通过对深圳市小学生进行热浪相关知识及态度行为调查,了解小学生一般特征情况、热浪知晓情况、热浪健康风险认知情况、应对热浪态度行为情况及获取热浪知识的方式情况。对象年龄大于8周岁无认知障碍的常住社区学生。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资料整理与分析;采用 Epidata3.0建立数据库。结果:本次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80份,对热浪的知晓率为83.9%。其中男生142人(知晓率87.1%),女生93人(知晓率79.5%),男生的知晓率高于女生,但性别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2.939,P >0.05)。按年级统计三、四、五年级知晓率分别为69.5%、91.5%和91.2%,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276,P <0.05)。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试论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在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行动导向的问题初出现在德国,提出该概念的目的是更好的指导现代的中职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行动导向在我国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作用也是比较明显的,内科护理的质量与在教学中教授的内容和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有很大关系,从小的方面的说,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便于其更好的接受内科护理的知识,从大的方面看,这种教学理念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护理技能,为未来的医疗事业作出贡献。

    作者:郑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糖尿病治疗的十一大误区

    笔者在多年治疗糖尿病过程中根据患者对糖尿病的一些误读,总结出糖尿病患者容易误解的十一大误区,这些误区即影响到患者治疗措施的实施,又妨碍了各项操作的达标,糖尿病医生要经常提醒、督促和检查糖尿病患者不要走入这十一大误区。

    作者:苑灿明;周一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心血管疾病介入性检查治疗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心血管疾病介入性检查治疗100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心血管疾病的100例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进行编号,然后采用摸球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通过患者的体征变化,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数据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患者74.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血管疾病介入性检查治疗效果显著,能缓解患者疼痛现象,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秀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探析心胸外科 ICU 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护理在心胸外科 ICU 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84例心胸外科 ICU 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病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73.81%,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机械通气护理对心胸外科 ICU 患者而言至关重要,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升护理水平。

    作者:尹淑静;肖莹莹;孙海燕;李柯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37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产后尿潴留治疗效果。方法:对37例产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采取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3%。结论:对产后尿潴留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邢省虎;武亚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体检人群脂肪肝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调查研究

    目的:对体检人群脂肪肝患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调查研究。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到本院进行体检的78例脂肪肝病人,均进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干预,并对其生活方式进行调查。结果:研究结果发现,脂肪肝患者提高了对疾病的保健意识、预防意识,能够使其生活方式显著的改善,进而对脂肪肝进行有效的控制。结论:体检过程中给予脂肪肝病人相应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干预,可以使病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建议大量推广。

    作者:蒋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与急性阑尾炎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对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与急性阑尾炎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方法: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120例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与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120例患儿中有10例出现误诊;该10患儿经再次诊断确定为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所占比例为8.33%;将其阑尾切除送检后病理报告显示7例为肠系膜淋巴结炎,3例伴慢性阑尾炎。结论:急性阑尾炎和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儿童时期容易混淆的常见病,一旦患儿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就会导致误诊进一步耽误治疗,给患儿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因此对于鉴别诊断两种疾病在临床上应加以重视。

    作者:曾军;曹丹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论阴道疾病时阴道分泌物检验的必要性

    目的:研究阴道分泌物的检验在出现阴道疾病时的重要性。方法:回顾分析在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阴道分泌物检查的100例患者。提取100例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通过高倍显微镜的观察以及阴道疾病的检查。结果:选取的100例患者中有71例患者阴道分泌物被检测出存在异常,其中的25例患者为细菌性阴道疾病,16例患者为霉菌性感染,12例患者为滴虫+霉菌感染,10例患者为滴虫感染。结论:平时不注意卫生等情况都有可能造成阴道疾病,发病因素较多,所以平时应当注意卫生,注意阴道分泌物的检查,它能够及时准确的反映出阴道疾病的状况。

    作者:龙金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宫颈糜烂应用不同的 Leep 手术及微波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 Leep 手术与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诊的宫颈糜烂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她们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2组,各100例,微波组采取微波治疗,Leep 刀组采取 Leep 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液时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但微波组出血量更低(P <0.05);Leep 刀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微波组(P <0.05),其中两组在单纯型上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而颗粒型、乳突型患者中 Leep 刀组明显更优(P <0.05)。结论:宫颈糜烂患者实施 Leep 手术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微波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卢艳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及安全性评估

    目的: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研究,为该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研究对象取自于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诊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8例患者住院期间,单纯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28例患者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7.9%和92.9%,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闭塞率、再通率以及90d 左右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更佳,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全体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任何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用药安全性高,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洪;陈乐生;刘金;陈世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丙泊酚减轻颈丛麻醉甲状腺手术中应激反应探析

    目的:分析丙泊酚减轻颈丛麻醉甲状腺手术中的应激反应。方法:抽选2009年3月-2013年4月,我院接收甲状腺患者30例,按入院编号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状腺手术常规麻醉,实验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联合丙泊酚药物,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麻醉好转率(93.3%)、不良反应率(6.7%)和对照组(60.0%、40.0%)相比,差异性鲜明(P <0.05)。结论:甲状腺患者临床手术期间应用丙泊酚药物,可改善患者应激反应,意义重大,值得使用。

    作者:邹旭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功能性锻炼,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30天后进行两组患者肌力比较。结果:观察组肌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后 FMA 评分、ADL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早期康复护理指导等,可促进脑出血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

    目的:探讨治疗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60例,采取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常规心绞痛药物进行治疗,干预组在传统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的临床疗效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氯吡格雷配合常规药物治疗急性心绞痛患者临床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贺顺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紧密关系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的学科建设越来越规范,各科室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检验学科已经从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检验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辅助科室,它与临床联系更加密切,正凭借全新的检验理念、现代化的检测技术及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转变为临床医学的专业科室,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作为现代医学的两个重要科目,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两个科室的发展入手,阐述二者结合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只有加强检验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紧密合作,才能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进而促进现代医学的发展。

    作者:张燕;王丽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远程护理干预对手指屈肌腱断裂修复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远程护理干预对手指屈肌腱断裂修复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行手指屈肌腱断裂修复术的30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远程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一期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3% vs 53.33%),延期愈合率和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67% vs 26.67%,0.00% vs 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 vs 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远程护理干预及时为患者提供康复知识,促进伤口愈合,使手指功能得到大限度恢复,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敬洪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对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与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阴道分娩的800例初产妇临床资料。结果:导致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学的高危相关性因素主要有:流产超过2次、合并妊高症、严重贫血、多胎、第三产程超过15分钟、胎盘因素、宫缩抑制剂不合理使用等。经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流产超过3次、中重度贫血、合并妊高症、第三产程超过15分钟是产后出血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较多,孕期要注意预防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对贫血、妊高症等及早处理,分娩过程要重视第三产程,尽量将第三产程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合理使用宫缩剂,对降低产后出血率有积极意义。

    作者:陆景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临床血常规检测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血常规检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应的控制对策。方法:分析比较我院内部72例血液样本在不同的保存温度、不同的检测时间及不同的采用方式给整个血常规检测带来的影响。结果:取血液样本2小时之后送检比取血液样本24小时之后送检的血样内部白细胞数量较高,但其内部的血小板及红细胞数量低于后者;在冰箱内部保存的血液样本和在室温条件下保存的血液样本血常规检测没有明显的差异;静脉血液内部红细胞及白细胞数量低于末梢血细胞,但是前者血小板数量高于后者。结论:临床血常规检测人员应对影响血常规检测的所有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全面的做好血常规检测之前检测质量控制,大程度上的降低外界因素给整个血常规检测带来的影响,全面的保证整个血常规检测的准确性。

    作者:孙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腹腔镜下胆囊炎根治术中配合品管圈的护理体会

    目的:品管圈活动在腹腔镜下胆囊手术配合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学习品管圈相关知识,以腹腔镜下胆囊手术术中护理安全风险管理为主题,做好术中病人风险管理(体位管理静脉通道管理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管理标本管理等)。结果:报告腹腔镜下胆囊手术42例,无一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优化工作流程,增强了护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牙根尖周炎应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充填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分析牙根尖周炎应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充填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68例行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充填治疗的牙根尖周炎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SAS 评分较对照组低,P <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充填治疗的牙根尖周炎过程中的应用,可相应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治疗顺利实施。

    作者:窦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在健康体检中的意义分析

    目的:深入研究健康教育在健康体检中的临床效果以及意义。方法:选取于2014年3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查体的66例健康体检人员,对这些人员就通过口头宣教、开展健康宣传讲座、张贴关于健康知识的宣传板报、发放健康教育资料等多种方式进行健康教育。结果:经过健康教育后的自身健康状况知晓率和健康保健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提高健康教育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康教育在健康体检中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作用和意义,能够显著提高体检人员对自身健康状况的知晓情况以及健康保健意识,值得在健康体检工作中进行广泛应用。

    作者:徐洪霞;李利华;陈勇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