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4例盆腔肿块的 CT 影像学分析

曹磊;王非

关键词:盆腔肿块, CT 影像学检查, 确诊率
摘要:目的:探讨对盆腔肿块患者进行 CT 影像学扫描检查的方法及确诊率。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104例盆腔肿块患者,对其均进行 CT 扫描检查,并将所有患者的 CT 扫描结果与其术后病理确诊的结果进行对比,观察其确诊率。结果:采用 CT 检查对宫颈癌、子宫肌瘤和直肠癌的确诊率要稍低于病理检查的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各项病症的确诊率均与病理检查的概率相同,总体确诊率为95.19%(99/104)。结论:对盆腔肿块患者采用 CT 影像学进行扫描检查,对患者的病情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分析妇洁灵应用护理在小儿尿布性皮炎中的效果

    目的:分析妇洁灵应用护理在小儿尿布性皮炎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90例小儿尿布性皮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妇洁灵混合温水方式进行浸泡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结果:护理组的总有效例数为4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的总有效例数为3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5.56%;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妇洁灵混合温水方式进行浸泡护理方式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加味四黄散外敷治疗风湿热痹型膝痹证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加味四黄散外敷治疗风湿热痹型膝痹证临床效果,总结可以改善风湿热痹型膝痹证病患治疗效果的主要方法。方法:笔者随机选择2014年03月-2015年03月在三都县人民医院骨科接受诊治的72例风湿热痹型膝痹证病患,以随机法为主要方式将其分成两个小组,对照组有36例,实验组有36例。对照组病患以常规疗法为主要方案展开各项救治活动,同时实验组病患则以加味四黄散外敷治疗为主要方案展开各项救治活动,观察并且比较两组病患治疗工作的有效性。结果:结果表明2组病患在住院时长、药物起效时间等指标之间明显表现出差异(P <0.05)。结论:基于风湿热痹型膝痹证病患而言,以加味四黄散外敷治疗能够提升病患临床效果。

    作者:传洪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精神病医院护士与少数民族女患者有效沟通的技巧探讨

    在我院开展的少数民族女性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存在很多沟通上的困难,而这些沟通的障碍,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患者疾病的治疗及康复过程,针对我院工作中发现一些问题,进行原因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旨在提高患者对于治疗过程的依从性,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代渊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探讨小儿门诊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的注意事项及减轻其不良反应的有效临床护理措施

    目的:对小儿门诊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的注意事项及减轻其不良反应的有效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小儿门诊进行乳糖酸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注射过程中,对所有患儿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状况,注射结束后,对患者家属进行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以探讨临床护理效果。结果:200例患者中,共有52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即不良反应率为26.00%,其中有32例患者为注射部位刺激性疼痛,12例患者为消化系统不良,8例患者出现皮疹;200例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较高,总满意率为88.50%,共有177例患者对我门诊的护理措施表示满意。结论:小儿门诊患者在进行乳糖酸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采取合理的临床护理措施,注意其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控制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获得较高的护理满意度,故该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作者:王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分级护理在 ICU 躁动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在 ICU 躁动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5月 ICU 躁动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号码表法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分级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坠床、皮肤受损、再次出血及 ICU 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坠床、皮肤受损、再次出血及 ICU 住院时间分别为(2例、0例、1例、0例、25.6±2.3天)、(12例、11例、8例、7例、38.6±4.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使用镇静-躁动评分提前对患者进行躁动分级,给予针对性护理方法,能够明显降低 ICU 躁动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坠床、皮肤受损、再次出血比例,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詹炜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双源 CT 冠脉造影中精细护理的使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在双源 CT 冠脉造影中精细护理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双源 CT 冠脉造影的患者220例,对患者的心率、血液流速、压力以及注药量等均进行扫描了,与此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沟通和疏导,让患者能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配合工作人员进行影像检查,统计分析患者的成像效果。结果:结合精细护理后再220例患者的造影成像中显示优质的影像202例,同时能够诊断的影像13例,不能诊断的5例。结论:在双源 CT 冠脉造影中联合精细护理能够保证患者的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冬梅;王志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护理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13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5例病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疾病知识总了解度为95.38%,对照组对疾病知识总了解度为84.62%,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实施可以让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对疾病知识增强了解,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雪;王甜;秦萌萌;李菲菲;陈翠华;孙朝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功能性锻炼,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30天后进行两组患者肌力比较。结果:观察组肌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后 FMA 评分、ADL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早期康复护理指导等,可促进脑出血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目的:研究阑尾炎手术治疗后对于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感染情况的治疗。方法:选取近些年入院接受阑尾炎手术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研究阑尾炎手术的临床资料与切口感染情况,总结治疗方法。结果:患者经过阑尾炎手术后的医疗处理,在肛门正常排气后能够恢复正常,饮食正常与体温正常后便可以出院恢复,无并发症情况的产生,患者的阑尾炎切口感染情况均相当,无显著差异。结论:阑尾炎手术治疗后的其人口感染情况的预防是腹外科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之一,医生应及时预防患者切口感染情况,将感染几率降到低,同时,在患者发生感染时,医生应积极进行治疗,防止患者感染扩大并引发并发症,威胁患者健康。

    作者:付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在预防控制艾滋病中的策略和效果分析

    艾滋病又称获得新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由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导致人类死亡的慢性传染疾病。艾滋病在全球已蔓延开来,已经进入第三个十年,其不仅对社会的发展有严重性阻碍,还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命安全。尽管无法治愈艾滋病患者,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宣传,向公民普及艾滋病知识,加强控制和预防艾滋病的信念,减少碰触艾滋病的危险行为。

    作者:张莉辉;姜远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自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留置导尿管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9例,对试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二者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行护理干预后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及第四周的尿路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泌尿科患者使用导尿管时其护理风险和尿路感染发生率相对增高,此时采取合适的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在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前提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安全性也有一定保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陈欣洁;胥晓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

    目的:在对患者进行阑尾炎手术后在其切口的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观察并分析其对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阑尾炎手术的患者共计182例,将患者按照其临床的护理意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96例患者采用生理盐水对手术的切口处进行冲洗,观察组86例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冲洗护理的基础上在患者脂肪层的下方放置引流管,由护理人员对两组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并对两组患者切口愈合的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的感染率为9.30%,对照组患者切口的感染率则达到了35.42%,其差异有着统计学意义(P <0.01);在手术后,观察组愈合拆线的时间为(6.63±1.95)天,对照组愈合拆线的时间则为(10.58±5.53)天,其差异具有着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在对阑尾炎患者完成手术治疗后,在其手术切口的脂肪层下置管进行引流能够十分有效地降低切口处的感染几率,提高患者切口的临床与和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具有着十分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周长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常见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本院近2年收治的179例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龄、意识障碍、鼻饲管饮食、卧位不当、吞咽功能障碍等是发生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掌握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病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改善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晓伟;袁晓燕;张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白血病病人口腔溃疡护理方法对比

    目的:探讨白血病病人口腔溃疡的护理方法,为白血病病人口腔溃疡的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白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7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儿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复方利多卡因含漱液漱口,对比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5.7%;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3%,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05)。对照组患儿的疼痛率为57.1%,出血率为54.3%;观察组的疼痛率为25.7%,出血率为17.1%,观察组患儿的疼痛率、出血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5)。结论:使用复方利多卡因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作者:彭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104例盆腔肿块的 CT 影像学分析

    目的:探讨对盆腔肿块患者进行 CT 影像学扫描检查的方法及确诊率。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104例盆腔肿块患者,对其均进行 CT 扫描检查,并将所有患者的 CT 扫描结果与其术后病理确诊的结果进行对比,观察其确诊率。结果:采用 CT 检查对宫颈癌、子宫肌瘤和直肠癌的确诊率要稍低于病理检查的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他各项病症的确诊率均与病理检查的概率相同,总体确诊率为95.19%(99/104)。结论:对盆腔肿块患者采用 CT 影像学进行扫描检查,对患者的病情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曹磊;王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糖尿病创面愈合中糖代谢紊乱与皮肤神经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创面愈合中糖代谢紊乱与皮肤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只大鼠,均分为两组,每组各10只。一组为正常大鼠设定为对照组,另一组设定为观察组应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大鼠成模,待观察组大鼠成模后,取两组大鼠背部皮肤进行组织学的观察,再检测两组大鼠皮肤中的组织糖含量及1型和3型胶原等表达量和被糖基化的程度。结果:观察组皮肤的表皮细胞层次并不清晰,而且有部分表皮细胞没有复层排列,导致棘细胞减少,使表皮层和真皮层变薄,而胶原纤细,导致排列十分紊乱,有些胶原会发现慢性的炎性细胞浸润。观察组皮肤组织的糖含量比对照组高,有明显的蓄积,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观察组大鼠皮肤没有受到损伤,而且组织结构十分完整的情况下,组织学与细胞生物学等行为就已经开始改变,这也是糖尿病皮肤容易受到损害创面难痊愈主要因素。

    作者:章艳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我院选取了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生产的120例剖宫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6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比较观察两组发生尿潴留机率、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尿潴留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剖宫产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的概率,应临床推广。

    作者:王玲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谈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有效的管理方法。方法:选取48例妊娠期间糖尿病孕妇,设为治疗组,同时抽取同期健康的妊娠期孕妇,两组进行对比。结果:通过饮食疗法,48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有38例血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另外10例通过胰岛素联合饮食疗法有效控制了血糖。经临床治疗后,48例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除早产发病率高于非糖尿病组外(p <0.05,),各种妊娠期并发症同费糖尿病组孕妇无差别。结论:加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管理,采取胰岛素治疗或饮食疗法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在恰当的时间终止妊娠,预防母婴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熊丽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原州区官厅镇农村35-60岁妇女宫颈癌普查知识状况和发病就医行为的调查

    目的:了解原州区官厅镇农村35-60岁妇女宫颈癌普查知识状况和发病就医行为,掌握35-60岁农村妇女宫劲癌患病情况和生殖健康的需求,为促进国家"十二五"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在我区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原州区按自然区域划分后,随机抽取30个村,对村中35-60岁1500名妇女采用现场问卷及宫颈癌普查的方法进行基线调查。对调查后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宫劲癌普查无症状的78.59%,有症状且接触性出血的比列13,75%,就医做子宫切除的比例为3.15%,普查妇女对知识问卷平均回答正确率61.9%。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妇幼保健人员宣传,电视,报刊,医务人员,宣传单等。结论:我区农村35-60岁妇女对宫颈癌知识缺乏,就医意识差,遵医嘱治疗率低,农村妇女生殖健康知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采取积极综合防治措施,增强保健和预防意识,建立良好的宣传网络平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董建鑫;闫桂琴;李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手术室预防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

    目的:对预防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我院于2012年1月实施了强化医院手术室全体护理人员的管理专项活动,调查和分析我院2012年底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感染率,比较2011年与2012年的相关数据。结果:我院2011年和2012年全院的感染率分别是6.1%和3.7%,比较两年的感染率,差异显著(P <0.05);2011年和2012年患者的总体满意度分别是78.3%和89.17%,比较两年的满意度,差异显著(P <0.05)。结论:我院实施的管理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应该在临床上得到推广应用。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