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B 超诊断妇科急腹症的临床分析

丁丹丹

关键词:B 超诊断, 妇科急腹症, 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在妇科急腹症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采取 B 超进行诊断,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95例妇科急腹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全部95例病人都采取 B 超实施诊断,比较其与手术病理方式,在诊断上的效果。结果:95例妇科急腹症病人中,在经过手术病理方式进行诊断后发现,有39例病人存在异位妊娠,有9例病人存在流产,有18例病人存在急性盆腔炎,有15例病人存在黄体破裂,另外有14例病人存在卵巢囊肿蒂扭转;在对其实施 B 超诊断后,出现误诊的只有5例(5.26%),出现漏诊的有1例(1.05%),误诊主要出现在异位妊娠3例,急性盆腔炎和黄体破裂各1例,漏诊方面主要出现在异位妊娠1例,其诊断正确率高达93.68%。结论:在妇科急腹症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采取 B 超进行诊断,其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率,同时其诊断操作十分简单便捷,其成本不高,借助 B 超诊断,同时结合病人实际临床症状等信息,能够极大的减少漏诊及误诊情况的发生,这对于病人疾病的及时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因此 B 超诊断在妇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中,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自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留置导尿管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9例,对试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二者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试验组行护理干预后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及第四周的尿路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泌尿科患者使用导尿管时其护理风险和尿路感染发生率相对增高,此时采取合适的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在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前提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安全性也有一定保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陈欣洁;胥晓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针灸为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针灸为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效果,着重于寻找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患的佳方案。方法:笔者随机选择三都县人民医院中医科2013年04月-2015年04月收取并予以治疗的7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患,分成两个小组,实验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时,对照组予以药物治疗,而实验组病患以针灸为主展开各项救治活动,评价2组病患治疗情况及其有效性。结果:2组病患在功能状态的评定结果方面表现出一定差异(P <0.05)。结论:基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患来说,以针灸为主展开各项救治活动有助于缓解病患病情,同时还能改善其临床指征,可推广。

    作者:李建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

    目的: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是(0.91±0.17)d、(4.00±0.13)d、(3.49±2.17)d、(5.43±1.57)d,四项指标结果和对照组对应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式后,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40例效果观察与护理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9月到2015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40例糖尿病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同时予以护理,观察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结果:经治疗后,2d 后达到血糖控制目标14例,3-5d 后达到25例,6d 后达到1例;平均住院时间为(10.62±1.51)d;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50%(5/40),处理后均消失;低血糖发生率为5.00%(2/40)。结论:采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并予以良好的护理,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杨政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提高住院病人对实习护生信任度的研究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对护理实习学生的信任度,明确护理实习学生在临床学习中的重点。方法:利用冈谷惠子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对我院住院患者进行匿名调查。结果:住院患者对护理实习学生的信任从实习生的操作技术、工作态度、仪表仪容以及他人的评价中提高,危重患者更倾向于在职护士的护理。结论:护理实习学生不但要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还需要注意自身修养的提高。

    作者:朱昊瑞;马瑶;董丹;金丛建;林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彩超诊断对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子宫切口妊娠通过彩超诊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接诊的20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阴道彩超做诊断,分析其诊断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中,诊断的正确率为85%,其中误诊率为10%,漏诊率为5%。结论:阴道彩超诊断子宫切口妊娠具有较高的诊断有效性,具有较好的手术参考价值。

    作者:周长永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的临床护理策略探析

    目的:研究探讨慢性支气管伴肺气肿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每组患者分别为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7.2%,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在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增强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高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补锌治疗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补锌治疗在小儿腹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小儿腹泻患者98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9例小儿腹泻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实验组49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锌治疗方法,在治疗5天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5天的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平均退烧时间、止泻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地少于对照组患者的退烧时间、止泻时间以及住院时间(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腹泻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补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文燕;张林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质控护士在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防范医疗纠纷,保障护理质量。方法:质控护士对护理文书质量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归档案前终末把关,反馈、分析讨论、整改。结果:护理文书缺限减少,书写质量提高。结论:通过质控护士检查,强化了法律意识,保障了医疗安全,防范了医患纠纷,提高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作者:方瑞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治疗2型糖尿病新药-恩格列净

    在现代中药的众多研究理论中,中药药剂学是其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中药行业发展多年,无论在品种,还是在药效上,都出现了相互融合的情况,这也是中药药剂学得以发展的内在动因之一。本文就治疗2型糖尿病新药恩格列净在近些年来中药药剂学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其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今后研究的发展思路,为恩格列净在中药药剂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参考。

    作者:宋琪雯;黄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早期活动的探讨

    本文将60例重度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因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治疗期间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并限制活动量,不给任何运动训练,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治疗期间,根据患者病情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的缓慢增加运动强度。通过一个月干预治疗后,两组心率、心功能分级、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与统计学意义(P<0.05,P<0.01)。于是认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重度心力衰竭的患者运动指导可改善心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唐莉;秦风霞;李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

    目的:在对患者进行阑尾炎手术后在其切口的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观察并分析其对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阑尾炎手术的患者共计182例,将患者按照其临床的护理意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96例患者采用生理盐水对手术的切口处进行冲洗,观察组86例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冲洗护理的基础上在患者脂肪层的下方放置引流管,由护理人员对两组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并对两组患者切口愈合的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的感染率为9.30%,对照组患者切口的感染率则达到了35.42%,其差异有着统计学意义(P <0.01);在手术后,观察组愈合拆线的时间为(6.63±1.95)天,对照组愈合拆线的时间则为(10.58±5.53)天,其差异具有着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在对阑尾炎患者完成手术治疗后,在其手术切口的脂肪层下置管进行引流能够十分有效地降低切口处的感染几率,提高患者切口的临床与和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具有着十分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周长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穴位埋线治疗亚健康(肝郁脾虚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患者在肝俞、脾俞、中脘、足三里处行埋线。结果:治疗有效34例,总有效率为94.4%。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疗效确切。

    作者:陈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探讨开展计划免疫对于控制麻疹流行的效果

    目的:探讨开展计划免疫对于控制麻疹流行的效果。方法:调查当地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一年内开展麻疹流行免疫工作,对于控制麻疹流行的处理效果,进一步总结实践工作经验。结果:从应用麻疹疫苗到计划免疫工作的各个阶段中麻疹疫情的发病情况结果来看,随着疫苗的使用一直到计划免疫工作开展,麻疹疫情的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同时因为麻疹疫情发病后其死亡率也呈现了下降趋势。结论:通过开展计划免疫工作,实现了麻疹疫情的有效控制,本地的麻疹发病率明显下降,同时接种合格率也不断提升。

    作者:梁启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甲硝唑控释药膜治疗牙周病的临床效果解析

    目的:对甲硝唑控释药膜治疗牙周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62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一组为甲硝唑控释药膜组,一组为甲硝唑片组。结果:甲硝唑控释药膜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甲硝唑片组患者(93.55%和70.97%),差异有显著性(P <0.05);甲硝唑控释药膜组治疗后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和牙周袋深度均显著低于甲硝唑片组患者且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在治疗牙周病临床上甲硝唑控释药膜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俞凤绸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12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研究分析

    目的:研究12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护理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60例,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经护理后患者心律失常、血压下降、非典型胸痛、胃肠道反应及意识障碍等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经护理后心力衰竭、感染、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各项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佘丽;赵小兰;杨蓓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120例高血压肾病患者早期护理干预的价值评估

    目的:研究和观察对高血压肾病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和价值。方法:收集高血压肾病患者共120例,对其进行系统的早期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血压在护理干预前后的变化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患者的血压均控制良好,且不良反应少,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结论:在高血压肾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敏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心血管疾病介入性检查治疗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观察心血管疾病介入性检查治疗100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心血管疾病的100例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进行编号,然后采用摸球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通过患者的体征变化,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数据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患者74.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血管疾病介入性检查治疗效果显著,能缓解患者疼痛现象,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李秀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分级护理在 ICU 躁动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在 ICU 躁动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5月 ICU 躁动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号码表法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研究组接受分级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坠床、皮肤受损、再次出血及 ICU 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坠床、皮肤受损、再次出血及 ICU 住院时间分别为(2例、0例、1例、0例、25.6±2.3天)、(12例、11例、8例、7例、38.6±4.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使用镇静-躁动评分提前对患者进行躁动分级,给予针对性护理方法,能够明显降低 ICU 躁动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坠床、皮肤受损、再次出血比例,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詹炜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益气润肠汤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益气润肠疗法治疗老年人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益气润肠治疗的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19%,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明显,P <0.05。结论:益气润肠汤在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的临床治疗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开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