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ICC 潜在并发症及处理

王月焕

关键词:PICC, 并发症, 原因, 处理
摘要:PICC 是一种经过外周静脉插入到中心静脉的高新导管护理技术,它主要适用于缺乏外周静脉通道,需要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需要反复输入刺激性液体的患者,为危重抢救、长期输液、肿瘤化疗等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便捷,无痛性静脉通路,可保护患者血管,减少对患者外周静脉的刺激,减少渗漏感染,一般可长期留置体内达3个月以上[1]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和分析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94例单胎经引导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7例产妇,分娩后立即口服米索前列醇,对照组47例产妇,分娩后立即注射缩宫素,对比产后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2h 出血量以及产后24h 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对照组为8.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自行缓解,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米索前列醇有强烈的宫缩作用,可以有效预防产后出血,且效果优于缩宫素,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饶祖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及安全性评估

    目的:对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进行研究,为该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研究对象取自于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诊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8例患者住院期间,单纯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28例患者住院期间,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7.9%和92.9%,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管再闭塞率、再通率以及90d 左右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更佳,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全体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任何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用药安全性高,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洪;陈乐生;刘金;陈世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关于手术室护理不安全因素的探析

    目的:对于当前各大医院在手术室护理工作环节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手术室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于在其手术室护理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不安全因素进行归纳总结,予以全面科学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严格执行手术室护理各项规章制度,提升护理人员的使命感与责任心,成为提高手术室护理品质,降低护理失误及事故的核心所在。

    作者:曹春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磁共振在诊断前置胎盘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在对前置胎盘患者进行诊断时应用磁共振技术,并对其临床的应用价值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在我院经过手术而确诊为前置胎盘的患者共计8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腹部超声以及磁共振的检测资料,将术后的结果同检测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84例患者经过手术却确诊证实为前置胎盘,其中有48例患者手术确诊为完全性的前置胎盘,12例患者手术确诊为部分性的前置胎盘,14例患者手术确诊为边缘性的前置胎盘,10例患者手术确诊为胎盘低置。经过超声检测,患者诊断的符合率为88.5%,而经过磁共振检测,患者诊断的符合率达到100%,两种检测方法检测结果的差异具有着统计学意义(P <0.05)。对于前置胎盘患者的分型,经过超声检测,共有16例患者误诊,12例患者误诊;经过磁共振检查共有4例患者误诊,并无患者出现漏诊情况。结论:在对前置胎盘患者进行诊断时,磁共振诊断的符合率要明显高于超声检测,因此,磁共振的诊断方法在临床中对前置胎盘进行诊断时有着更为理想的应用效果,值得对其进行推广并应用。

    作者:冯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出血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0例脑出血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功能性锻炼,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30天后进行两组患者肌力比较。结果:观察组肌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护理后 FMA 评分、ADL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早期康复护理指导等,可促进脑出血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乳腺检查中两种 DR 曝光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乳腺检查中两种 DR 曝光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笔者进修医院接受体检者150例,采用两种 DR 曝光模式 STD 模式以及 DOSE 模式来对同一患者的两侧乳腺的 CC 位以及 MLO 位进行曝光,对比两组的射线剂量,评价它们的成像质量。结果:试验组乳腺的 CC 位射线剂量 AGD 为(1.1487±0.0184)mGy,要高于对照组乳腺,它们之间的差别在统计学上有着一定的意义(P <0.05)。试验组乳腺的 MLO 位射线剂量 AGD 为(1.1487±0.0184)mGy 高于对照组,它们之间的差别在统计学上有着一定的意义(P <0.05)。两组乳腺的 CC 位和 MLO 位成像质量相比较,它们间的区别没有明显的差异(P >0.05)。结论:在乳腺检查中,进行乳腺铂靶的一般体检患者可以选择使用放射剂量比较少的 DOSE 剂量模式,能够有效地减少放射量,并且能保证成像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晶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乌鲁木齐地区血液冷链现状的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地区血液冷链现状的分析与对策。方法:使用纽扣温度记录仪联合 ENLOG TMEXViewer 软件,监测乌鲁木齐地区血液冷链全过程的温度情况,本次研究主要考察储存和运输过程的温度控制。结果:本次抽检过程中,所有血液和血浆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均符合规定要求。结论:乌鲁木齐地区的血液冷链控制状况较好,能有效地保证血液质量,今后可针对敏感环节进一步作出改善。

    作者:王幼兰;何智;吕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骨性关节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在治疗的基础上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和观察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护理2周、6周、10周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或 P <0.01)。结论:骨性关节炎患者给予有效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薇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可吸收钉治疗距骨骨折20例临床体会

    目的:研究可吸收钉治疗距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些年入院接受治疗的距骨骨折患者20例作为研究样本,在临床体检与 X 射线检查后都能判定为不同程度的距骨骨折,对这20例患者给予外踝截骨手术治疗后进行可吸收钉的骨关节固定,在手术后6-8周制动,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在一年到半年后拆除患者外踝钢板,并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活动。结果:结合患者恢复情况,术后18个月对患者进行回访,20例患者均骨关节愈合良好,愈合时间在9个月~15个月之间,平均愈合时间为10.5(±1.5)个月。对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分,20例患者有16例为优,4例为良。20例患者均在手术Ⅰ期后伤口愈合,未有发生并发症患者。结论:可吸收钉治疗距骨骨折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与普遍应用。

    作者:吕业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双源 CT 冠脉造影中精细护理的使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在双源 CT 冠脉造影中精细护理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进行双源 CT 冠脉造影的患者220例,对患者的心率、血液流速、压力以及注药量等均进行扫描了,与此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沟通和疏导,让患者能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配合工作人员进行影像检查,统计分析患者的成像效果。结果:结合精细护理后再220例患者的造影成像中显示优质的影像202例,同时能够诊断的影像13例,不能诊断的5例。结论:在双源 CT 冠脉造影中联合精细护理能够保证患者的冠状动脉成像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冬梅;王志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37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产后尿潴留治疗效果。方法:对37例产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采取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3%。结论:对产后尿潴留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邢省虎;武亚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厄贝沙坦分散片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体会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厄贝沙坦分散片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本院选取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运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40例运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厄贝沙坦分散片联合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0%(P <0.05);治疗后两组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但观察组血压控制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上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来说,运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厄贝沙坦分散片联合疗法可获得显著疗效。

    作者:戴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腹腔镜下胆囊炎根治术中配合品管圈的护理体会

    目的:品管圈活动在腹腔镜下胆囊手术配合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学习品管圈相关知识,以腹腔镜下胆囊手术术中护理安全风险管理为主题,做好术中病人风险管理(体位管理静脉通道管理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管理标本管理等)。结果:报告腹腔镜下胆囊手术42例,无一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优化工作流程,增强了护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0例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观察中医针灸推拿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为该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对象取自于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牵引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针灸推拿联合牵引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0.0%和9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为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简述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回顾临床心内科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为治疗高血压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78例高血压患者,记录患者在治疗期间治疗的药物名称,服用剂量以及服用药物的天数等基本情况,得出临床上使用频率高的药物,得出结论。结果:临床上使用频率高的五类药物为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CCB、ACEI、IRB。结论:我院使用的五类抗高血压药物的方法基本合理。

    作者:冉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 ICU 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在 ICU 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2013年来我院治疗的 ICU 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60例患者使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 ICU 护理,而对其余6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法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病情缓解度。结果:在实验组经过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 ICU 护理之后,实验组显效35例,有效20例,无效5例,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40例,相对于对照组来说,效果更好,病人恢复情况更好,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 ICU 护理对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较好的疗效,说明此方式对于此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符合当代医疗理念的要求。结论: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 ICU 护理对于患者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和缩短住院时间有一定积极意义[1]。

    作者:王洪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治疗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对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58例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一组为护理干预组,一组为常规护理组。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 <0.05);护理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6.90%和31.03%),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在采用血小板输注措施对血液病患者治疗时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梁昌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与急性阑尾炎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对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与急性阑尾炎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方法:采取回顾性的方法对120例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与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诊断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120例患儿中有10例出现误诊;该10患儿经再次诊断确定为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所占比例为8.33%;将其阑尾切除送检后病理报告显示7例为肠系膜淋巴结炎,3例伴慢性阑尾炎。结论:急性阑尾炎和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儿儿童时期容易混淆的常见病,一旦患儿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就会导致误诊进一步耽误治疗,给患儿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因此对于鉴别诊断两种疾病在临床上应加以重视。

    作者:曾军;曹丹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析如何提升新农合精细化管理水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保障制度是我国为广大农民群众制定和实施的一项民生政策,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等问题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科技研究的不断进步,提升新农合精细化管理水平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基于此,本文就提升新农合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途径进行分析。

    作者:谭春琼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基于甲状腺上动脉流速与甲状腺素及腺体增生关系的超声研究

    目的:探讨甲状腺上动脉流速与甲状腺素及腺体增生关系。方法:将我院2011年的4月份到2014年的4月份一整年中收取的3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病患对象。其中20例患者表现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降低,20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为桥本氏病,9例患者表现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降低,其余患者表现为功能不受影响,但出现单独甲状腺肿大情况。结果:对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降低患者、20例患者表现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降低患者,其甲状腺动脉上的血流大值均比正常甲状腺功能的血流大值高,同时伴随肿大的患者情况更加显著,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其血流大量与 FT4和 FT3呈现出正比关系,亚临床甲状腺功能降低患者和桥本氏病患者的血流大量与甲状腺的体积呈现出正比关系,功能不受影响,但出现单独甲状腺肿大的患者血流大量与体积、激素等均没有关系。结论: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其血流大量的大影响因素是甲状腺素,其他病例情况,其流大量的大影响因素是甲状腺增生,因而需注意这两点对此类患者生命健康的影响。

    作者:季丽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