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ICC 潜在并发症及处理

王月焕

关键词:PICC, 并发症, 原因, 处理
摘要:PICC 是一种经过外周静脉插入到中心静脉的高新导管护理技术,它主要适用于缺乏外周静脉通道,需要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需要反复输入刺激性液体的患者,为危重抢救、长期输液、肿瘤化疗等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便捷,无痛性静脉通路,可保护患者血管,减少对患者外周静脉的刺激,减少渗漏感染,一般可长期留置体内达3个月以上[1]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尿液检验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诊断治疗中应用尿液检验的价值,为疾病诊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尿液检查,采集患者清晨第一次尿液约15mL,应用干化学分析法及相关尿液分析仪器对所采集的尿液进行检测,并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尿液结果分析发现,尿液各项指标均正常的患者14例,其中6例慢性肾炎史患者,8例糖尿病史患者;尿液异常患者136例,其中糖尿病患者72例,慢性肾炎患者24例,尿路感染患者18例,黄疸患者与酸中毒患者各5例,肾结石患者12例。结论:临床诊断中对尿液进行检验能够有效辅助相关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能加强对药物的监护,因此尿液检验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符倚川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结肠水疗在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结肠水疗在结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电子结肠镜检查患者100例,观察组62例,口服聚乙二醇400散配合使用结肠水疗清洁肠道;对照组38例,单纯口服硫酸镁进行肠道准备。结果:观察组肠道清洁的效果、检查时结肠镜到达回盲瓣成功率以及患者对肠道准备的耐受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 P <0.05)。结论:口服聚乙二醇4000散配合使用结肠水疗进行肠道准备成功率高,患者痛苦小,易耐受。

    作者:杜福霞;李平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牙根尖周炎应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充填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分析牙根尖周炎应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充填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68例行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充填治疗的牙根尖周炎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34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SAS 评分较对照组低,P <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根管充填治疗的牙根尖周炎过程中的应用,可相应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治疗顺利实施。

    作者:窦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输液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86例输液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采用抽签方式,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常规护理+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76.74%)(P <0.05);②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2.33%)明显低于对照组(16.28%)(P <0.05)。结论:在神经内科输液患者的常规护理中予以优质护理,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张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风险管理在老年外科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评价风险管理在老年外科患者中运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9月老年外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实施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并与2012年11月~2013年9月未实施风险管理的风险事件和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后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重视和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护理工作中的不安全隐患,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作者:丁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细菌学检验在肺结核病诊断和化疗效果考核中的作用分析

    肺结核病是一种由病菌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对人体危害大,且传染性强,需尽早诊断并治疗。目前其诊断方法和化疗效果考核方法较多,涉及影像学、细菌学、免疫学等多个领域,医院常用细菌学检验为主、影像学检查为辅的方法进行诊断、考核。

    作者:王俊艳;靳岱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84例初产妇头位难产的分析及处理体会

    目的:对初产妇头位难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初产妇头位难产84例,分为难产组与自然组,每组42例。结果:初产妇难产的主要原因是胎位异常。结论:对于初产妇头位难产防治关键是早期识别难产征象,对轻微的胎位异常进行纠正,而且孕妇需要保持良好的产力。

    作者:石淑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四表一卡一识"法在临床压疮管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四表一卡一识"法对预防和跟踪观察住院病人压疮的效果。方法:建立和使用"压疮风险评估表"、"压疮风险上报表"、"压疮上报表"、"压疮护理观察表""翻身时间卡""压疮标识",对住院病人进行压疮的管理。结果:住院病人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结论:实施"四表一卡一识"法可以减少压疮的发生,便于对压疮跟踪观察和护理。

    作者:金路;张晓琳;蔡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中脑电图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脑电图应用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和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临床治疗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本院28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对其开展脑电图检查,实施详细描记和分析。结果:接受治疗后,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昏迷患者中终死亡的有3例,植物状态患者为1例。结论:针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采用脑电图手段进行检查能够详细了解患者的脑功能状况,分析其脑功能具体的损伤程度,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能够提高患者的预后性。

    作者:李映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析如何提升新农合精细化管理水平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保障制度是我国为广大农民群众制定和实施的一项民生政策,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等问题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升和科技研究的不断进步,提升新农合精细化管理水平成为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基于此,本文就提升新农合精细化管理水平的途径进行分析。

    作者:谭春琼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B 超诊断妇科急腹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在妇科急腹症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采取 B 超进行诊断,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95例妇科急腹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全部95例病人都采取 B 超实施诊断,比较其与手术病理方式,在诊断上的效果。结果:95例妇科急腹症病人中,在经过手术病理方式进行诊断后发现,有39例病人存在异位妊娠,有9例病人存在流产,有18例病人存在急性盆腔炎,有15例病人存在黄体破裂,另外有14例病人存在卵巢囊肿蒂扭转;在对其实施 B 超诊断后,出现误诊的只有5例(5.26%),出现漏诊的有1例(1.05%),误诊主要出现在异位妊娠3例,急性盆腔炎和黄体破裂各1例,漏诊方面主要出现在异位妊娠1例,其诊断正确率高达93.68%。结论:在妇科急腹症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采取 B 超进行诊断,其具有很高的诊断准确率,同时其诊断操作十分简单便捷,其成本不高,借助 B 超诊断,同时结合病人实际临床症状等信息,能够极大的减少漏诊及误诊情况的发生,这对于病人疾病的及时治疗,具有积极意义,因此 B 超诊断在妇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中,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

    作者:丁丹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彩超诊断对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子宫切口妊娠通过彩超诊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接诊的20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阴道彩超做诊断,分析其诊断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中,诊断的正确率为85%,其中误诊率为10%,漏诊率为5%。结论:阴道彩超诊断子宫切口妊娠具有较高的诊断有效性,具有较好的手术参考价值。

    作者:周长永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骨性关节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在治疗的基础上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和观察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护理2周、6周、10周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或 P <0.01)。结论:骨性关节炎患者给予有效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薇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早期活动的探讨

    本文将60例重度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根据患者的病情、病因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治疗期间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并限制活动量,不给任何运动训练,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治疗期间,根据患者病情从小运动量开始循序渐进的缓慢增加运动强度。通过一个月干预治疗后,两组心率、心功能分级、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与统计学意义(P<0.05,P<0.01)。于是认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重度心力衰竭的患者运动指导可改善心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唐莉;秦风霞;李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

    目的:在对患者进行阑尾炎手术后在其切口的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观察并分析其对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阑尾炎手术的患者共计182例,将患者按照其临床的护理意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96例患者采用生理盐水对手术的切口处进行冲洗,观察组86例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冲洗护理的基础上在患者脂肪层的下方放置引流管,由护理人员对两组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并对两组患者切口愈合的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的感染率为9.30%,对照组患者切口的感染率则达到了35.42%,其差异有着统计学意义(P <0.01);在手术后,观察组愈合拆线的时间为(6.63±1.95)天,对照组愈合拆线的时间则为(10.58±5.53)天,其差异具有着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在对阑尾炎患者完成手术治疗后,在其手术切口的脂肪层下置管进行引流能够十分有效地降低切口处的感染几率,提高患者切口的临床与和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具有着十分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周长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糖尿病治疗的十一大误区

    笔者在多年治疗糖尿病过程中根据患者对糖尿病的一些误读,总结出糖尿病患者容易误解的十一大误区,这些误区即影响到患者治疗措施的实施,又妨碍了各项操作的达标,糖尿病医生要经常提醒、督促和检查糖尿病患者不要走入这十一大误区。

    作者:苑灿明;周一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异丙托溴铵与β受体激动剂联用吸入治疗 COPD 急性加重期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联合吸入异丙托溴铵与β受体激动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来我院就诊的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共9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吸入异丙托溴铵与β受体激动剂,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明显(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FEV1、FEV1/FVC 及 PEFR 等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更明显(P <0.05)。结论:联合吸入异丙托溴铵与β受体激动剂治疗 COPD 急性加重期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肺功能。

    作者:王山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状况。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对症护理,护理组患者则在常规对症护理的同时结合综合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 SAQ 评估量表评分。结果:护理组患者的 SAQ 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联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优化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徐文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针灸配合六合治疗仪及拔罐治疗肩周炎2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六合治疗仪治疗加拔罐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69例肩周炎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研究组24例(针灸配合六合治疗仪治疗加拔罐治疗),对照1组23例(针灸配合六合治疗仪治疗),对照2组22例(针灸加拔罐治疗)。结果:研究组和对照1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 <0.05),研究组和对照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1)。结论:针灸配合配合六合治疗仪治疗加拔罐治疗肩周炎治愈率达到96%,可以显著治疗肩周炎,减轻病人的病痛,有较好疗效。

    作者:刘竹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远程护理干预对手指屈肌腱断裂修复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远程护理干预对手指屈肌腱断裂修复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行手指屈肌腱断裂修复术的30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远程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一期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33% vs 53.33%),延期愈合率和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67% vs 26.67%,0.00% vs 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6.67% vs 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远程护理干预及时为患者提供康复知识,促进伤口愈合,使手指功能得到大限度恢复,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敬洪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