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乌鲁木齐地区血液冷链现状的分析与对策

王幼兰;何智;吕霞

关键词:血液冷链, 质量, 温度
摘要: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地区血液冷链现状的分析与对策。方法:使用纽扣温度记录仪联合 ENLOG TMEXViewer 软件,监测乌鲁木齐地区血液冷链全过程的温度情况,本次研究主要考察储存和运输过程的温度控制。结果:本次抽检过程中,所有血液和血浆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均符合规定要求。结论:乌鲁木齐地区的血液冷链控制状况较好,能有效地保证血液质量,今后可针对敏感环节进一步作出改善。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用药评价与分析

    目的:探究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就我院收治的2011年5月-2012年5月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采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的治疗方法上给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复方制剂舒利迭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相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使用舒利迭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肺功能改善方面要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结论: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疾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改善了肺功能,较单纯吸入糖皮质激素可以更好地控制并改善患者的哮喘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并应用。

    作者:焦文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乌鲁木齐地区血液冷链现状的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地区血液冷链现状的分析与对策。方法:使用纽扣温度记录仪联合 ENLOG TMEXViewer 软件,监测乌鲁木齐地区血液冷链全过程的温度情况,本次研究主要考察储存和运输过程的温度控制。结果:本次抽检过程中,所有血液和血浆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均符合规定要求。结论:乌鲁木齐地区的血液冷链控制状况较好,能有效地保证血液质量,今后可针对敏感环节进一步作出改善。

    作者:王幼兰;何智;吕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状况。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对症护理,护理组患者则在常规对症护理的同时结合综合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 SAQ 评估量表评分。结果:护理组患者的 SAQ 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联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优化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徐文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医养阴清肺法治疗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养阴清肺法应用于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标准肺结核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加用中医养阴清肺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15.00%。以上指标差异均较大,P <0.05。结论:肺结核患者采用中医养阴清肺法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率,值得推广。

    作者:许存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EGFR 突变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TKI 治疗的疗效影响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治疗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靶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自2011年1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51例 EGFR 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TKI 组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 )1人,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11人,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9人,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0人,有效率57.14%,疾病控制率100%;化疗组 CR 是0人,PR 是10人,SD 是16人,PD 是4人,有效率33.3%,疾病控制率86.7%。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 EGFR 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治疗 TKIs 疗效优于传统的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

    作者:乔文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析普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

    目的:针对在我院实施普外科手术患者展开研究,了解术后切口感染诱发因素。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内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共300例,统计出现术后切口感染的人数,共29例。调查感染患者自身因素(包含肥胖、糖尿病、年龄)以及手术因素(包含侵入性操作、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切口引流以及住院时间),了解这些因素是否会成为诱因。结果:本次研究的所有因素均为术后切口感染诱因,其中肥胖、手术时间、切口大小、住院时间这4项影响相对更大(p <0.01)。结论:引发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的因素较多,手术应尽可能采用微创方式并做好对感染的预防,提升手术成功率。

    作者:韦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的影响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尿失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把90例患者分为两组,设定其中45例患者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设定另45例患者为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失禁等并发症的不良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继发性出血、尿路感染、膀胱痉挛、尿失禁等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减少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患者手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措施

    目的:对外科手术后患者疼痛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的探讨分析与经验总结。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共11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6例,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实施普通护理干预,而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包括心理护理、护理培训及健康宣教、正确减轻疼痛的方法等综合护理措施干预,术后5天评估和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疼痛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满意度的调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术后5天无疼痛患者26例,轻度疼痛患者24例,中度疼痛患者6例,重度疼痛患者0例,满意度96.4%;对照组:术后5天无疼痛患者11例,轻度疼痛患者20例,中度疼痛患者21例,重度疼痛患者4例,满意度75.0%;据调查,观察组患者疼痛分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轻,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P <0.05)。结论:护理人员对手术后患者进行具有预见的、切实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为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创造良好条件。

    作者:纪红秀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提高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满意度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胃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间到我院诊治的110例施行胃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5例,对胃癌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55例,在常规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55例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4.6%,相比对照组患者的83.6%有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对围手术期胃癌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提高护理质量方面的影响显著,对于患者的帮助更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宋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社区门诊输液的人性化护理模式应用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社区门诊输液当中,实施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近年来在本社区门诊当中采用输液进行治疗的患者200例,并按照随机平均分组的方式,分别采取个性化护理模式以及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所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之后,其患者在输液期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其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社区门诊对患者进行输液的过程中,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使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大大提高。

    作者:姜小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肛肠科换药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

    肛肠科换药室是肛肠科所有换药患者的聚集地,肛肠科病种复杂,换药室也是各种细菌易污染之处,一旦管理不当,能导致交叉感染,成为院内感染的高发区,为了控制院内感染,科室制定了切实有效的预防和管理措施,并落实到位,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平平;杜福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28例儿童血铅水平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对28例儿童血铅水平监测结果分析,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血铅分析仪监测28例儿童血铅水平,探讨儿童年龄、性别的血铅水平差异性,探讨其危险因素。结果:28例儿童平均血铅水平为、铅中毒发生率为;14例女性儿童平均血铅水平为,14例男性儿童平均血铅水平为;两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 >0.05);大于6岁的儿童平均血铅水平为,小于6岁的儿童平均血铅水平为;两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 <0.05);大气铅污染、室内铅尘、装饰材料、铅污染水源、玩具学习用品及铅污染食品均可提高儿童血铅水平,增加铅中毒的风险,与儿童血铅水平呈正相关(r =0.36、4.59、3.68、0.41、0.32、0.36,P <0.05)。结论:儿童血铅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性,导致儿童血铅水平提高的危险因素具有多样性,可通过行为干预儿童的日常行为,提高儿童的饮食卫生水平及优化儿童的生活学习环境,有利于降低铅中毒的风险。

    作者:李秋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乳腺检查中两种 DR 曝光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乳腺检查中两种 DR 曝光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笔者进修医院接受体检者150例,采用两种 DR 曝光模式 STD 模式以及 DOSE 模式来对同一患者的两侧乳腺的 CC 位以及 MLO 位进行曝光,对比两组的射线剂量,评价它们的成像质量。结果:试验组乳腺的 CC 位射线剂量 AGD 为(1.1487±0.0184)mGy,要高于对照组乳腺,它们之间的差别在统计学上有着一定的意义(P <0.05)。试验组乳腺的 MLO 位射线剂量 AGD 为(1.1487±0.0184)mGy 高于对照组,它们之间的差别在统计学上有着一定的意义(P <0.05)。两组乳腺的 CC 位和 MLO 位成像质量相比较,它们间的区别没有明显的差异(P >0.05)。结论:在乳腺检查中,进行乳腺铂靶的一般体检患者可以选择使用放射剂量比较少的 DOSE 剂量模式,能够有效地减少放射量,并且能保证成像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晶晶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研究

    临床免疫检验是临床中常用的一种疾病检验方式,检验的主要内容包括抗原抗体的反应、免疫原和抗血清的制备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酶免疫、化学发光免疫、放射免疫等。临床免疫学检验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产生检验质量受到影响的情况,给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较大的困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临床免疫检验质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对其进行控制成为社会各个方面研究的重点问题。笔者认为,想要有效提高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首先需要明确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

    作者:俞静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述我院门诊药房如何开展优质服务

    目的:讨论我院门诊药房开展的优质服务经验。方法:通过进行系统培训,改变门诊窗口人员的服务理念;加强人员管理,提高药师综合素质;通过督导、检查,深入开展规范化服务,强化门诊药房窗口人员服务行为准则,全方位提高门诊药房人员服务水平。结果与结论:我院门诊药房人员始终遵从医院以特色吸引病人,以服务留住病人,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经营医院的观点,建立和完善自身建设,打造出具有我院门诊药房人员特有的优质服务剧本,赢得广大患者的好评。

    作者:香兰;颜廷旭;王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应用于尿常规检验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在尿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180例需要接受尿常规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各60例病例,分别为干化学法组、尿沉渣法组与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组,比较三组患者的尿常规检查结果。结果:尿沉渣法组与干化学法联合尿沉渣组的定量白细胞、定量红细胞阳性检出分别为33.33%、21.67%,均高于尿沉渣法组(21.67%、5.00%)、干化学法组(8.33%、15.00%)的检出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干化学法与尿沉渣法联合应用,能够提高尿常规检测水平,取得较好的检测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柯芬;孙海燕;肖莹莹;尹淑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磁共振成像对隆乳材料鉴别及并发症处理的指导放射线意义

    目的:对隆乳材料及术后并发症的磁共振表现特点进行观察,并对其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在我院经过磁共振成像检查后完成隆乳的患者共计106例,经患者后对其进行调查与研究。根据隆乳材料的不同,以此制定对应适合的扫描序列,通过对注射或植入不同类型假体的磁共振成像表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的隆胸材料在磁共振图像上,其位置、信号、边界等均有着不同的特性与表现,因此,可以通过对序列组合进行扫描从而对隆胸材料的性质以及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并且,通过加强动态的扫描还能够及时发现患者的腺体病变。结论:在鉴别隆乳材料以及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处理中使用磁共振成像有着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对其进行大力推荐,提高临床应用率。

    作者:贺兰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探析心胸外科 ICU 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护理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护理在心胸外科 ICU 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间收治的84例心胸外科 ICU 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病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73.81%,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机械通气护理对心胸外科 ICU 患者而言至关重要,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提升护理水平。

    作者:尹淑静;肖莹莹;孙海燕;李柯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喜炎平联合氨溴索用药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临床探讨分析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喜炎平联合氨溴索用药的治疗效果及推广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性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4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参与临床研究,分别给予喜炎平联合氨溴索、利巴韦林治疗后对照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79.17%),在体温恢复、咳嗽消失、喘息缓解等指标改善时间方面研究组患儿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经临床实践研究证实,喜炎平联合氨溴索用药可显著改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副作用较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赵绍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分娩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妊娠高血压产妇临床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42例在其基础上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出血量及分娩方式。结果:对照组总出血量(332.2±247.1)mL 显著高于研究组(268.3±223.5)mL,且剖宫产率52.6%显著高于研究组33.3%,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分娩结局的影响效果显著。

    作者:杨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