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辅助化疗对乳腺癌患者甲状腺功能变化的研究

崔文峰;刘玉萍;孙希宝;王德坤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功能低下, 乳腺恶性肿瘤, 新新辅助化疗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甲状腺功能与新辅助化疗期间关系。方法:观察102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与213例良性乳腺癌患者,入院时抽血化验他们的甲状腺功能,分析90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在进行新辅助化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的变化。结果:乳腺癌恶性肿瘤患者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较高,为20.6%,而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比较较低,仅为6.2%,首次入院时乳腺癌首诊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水平低于良性乳腺疾病患者(t =-2.036,P =0.042),新辅助化疗期间乳腺癌患者甲功较新辅助化疗前降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t =13.427,P <0.001;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etraiodothyronine,T4):t =3.732,P <0.001;FT3:Z =-10.264,P <0.001;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t =8.201,P <0.001],相邻两疗程新辅助化疗前甲功无显著性变化(T3:t =0.170,P =0.865;T4:t =1.458,P =0.147;FT3:t =0.180,P =0.858;FT4:t =-0.973,P =0.333;TSH:t =-0.877,P =0.383)。结论:乳腺癌患者首次确诊时多伴随低甲状腺功能状态,新辅助化疗期间甲功明显降低而在下一疗程新辅助化疗前甲功又明显恢复和改善。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血常规检测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分析

    目的:分析临床血常规检测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应的控制对策。方法:分析比较我院内部72例血液样本在不同的保存温度、不同的检测时间及不同的采用方式给整个血常规检测带来的影响。结果:取血液样本2小时之后送检比取血液样本24小时之后送检的血样内部白细胞数量较高,但其内部的血小板及红细胞数量低于后者;在冰箱内部保存的血液样本和在室温条件下保存的血液样本血常规检测没有明显的差异;静脉血液内部红细胞及白细胞数量低于末梢血细胞,但是前者血小板数量高于后者。结论:临床血常规检测人员应对影响血常规检测的所有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全面的做好血常规检测之前检测质量控制,大程度上的降低外界因素给整个血常规检测带来的影响,全面的保证整个血常规检测的准确性。

    作者:孙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米索前列醇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究和分析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收治的94例单胎经引导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7例产妇,分娩后立即口服米索前列醇,对照组47例产妇,分娩后立即注射缩宫素,对比产后出血量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2h 出血量以及产后24h 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对照组为8.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自行缓解,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米索前列醇有强烈的宫缩作用,可以有效预防产后出血,且效果优于缩宫素,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饶祖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1例病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死亡率。结果:①观察组肢体静脉血栓、压疮、肺部感染、持续高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观察组1周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非常高,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莹莹;李柯芬;尹淑静;孙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述我院门诊药房如何开展优质服务

    目的:讨论我院门诊药房开展的优质服务经验。方法:通过进行系统培训,改变门诊窗口人员的服务理念;加强人员管理,提高药师综合素质;通过督导、检查,深入开展规范化服务,强化门诊药房窗口人员服务行为准则,全方位提高门诊药房人员服务水平。结果与结论:我院门诊药房人员始终遵从医院以特色吸引病人,以服务留住病人,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经营医院的观点,建立和完善自身建设,打造出具有我院门诊药房人员特有的优质服务剧本,赢得广大患者的好评。

    作者:香兰;颜廷旭;王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60例临床护理探讨

    目的:探究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63.33%,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方法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护理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作者:张爱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重症监护病房10例精神异常患者非计划性拔管护理体会

    报导10例因精神异常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病例,护理要点:加强心理护理、适当约束、抗精神异常药物药效观察、提供安全舒适环境、提供全程生活护理。

    作者:戴雪慧;俞绣芹;王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PICC 潜在并发症及处理

    PICC 是一种经过外周静脉插入到中心静脉的高新导管护理技术,它主要适用于缺乏外周静脉通道,需要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需要反复输入刺激性液体的患者,为危重抢救、长期输液、肿瘤化疗等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便捷,无痛性静脉通路,可保护患者血管,减少对患者外周静脉的刺激,减少渗漏感染,一般可长期留置体内达3个月以上[1]

    作者:王月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对妊娠期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进行系统化护理,并探究其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50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妊娠期高血压症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提供系统化护理,护理后将两组患者的发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为32%;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为73%,结果显示采用系统化护理方法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明显低于采用传统护理方法的对照组患者,两组进行对比(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症的患者应当及时进行系统化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与新生儿的生命质量。

    作者:彭有禄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37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产后尿潴留治疗效果。方法:对37例产后发生尿潴留的患者采取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3%。结论:对产后尿潴留患者进行针灸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邢省虎;武亚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医疗废物管理持续改进的实践探索

    目的:探索规范医疗废物管理的方法,提高依法管理水平。方法: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体系和工作预案流程,通过集中培训、移动 APP培训和现场指导等方法提高医疗废物收集分类准确性,实行责任追究制,将医疗废物管理全面纳入医疗质量与安全考核体系。结果:增强了医务人员医疗废物管理法律、环保意识,提高了规范化管理水平,管理质量明显提升。结论:加强医务人员对医疗废物的规范化管理,实行责任追究制,是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是预防医院内交叉感染、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保障。

    作者:杨帅君;孙江南;袁小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宫颈糜烂应用不同的 Leep 手术及微波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 Leep 手术与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诊的宫颈糜烂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她们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2组,各100例,微波组采取微波治疗,Leep 刀组采取 Leep 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液时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但微波组出血量更低(P <0.05);Leep 刀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微波组(P <0.05),其中两组在单纯型上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而颗粒型、乳突型患者中 Leep 刀组明显更优(P <0.05)。结论:宫颈糜烂患者实施 Leep 手术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微波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卢艳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治疗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2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按入院编号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基础治疗,比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好转率(96.7%)、不良反应总率(3.3%)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性明显(P <0.05)。结论: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期间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安全、有效,可控制患者病情发展,改善生活现状,值得使用。

    作者:郭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探究溶血标本对酶联免疫法检测 HBsAg 的影响

    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酶联免疫法检测 HBsAg 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126例,其中阴性标本51个,乙型肝炎患者标本75个,进行常规检测后认为造成溶血情况,使用酶联免疫法进行检测,观察 HBsAg 的具体情况。结果:经过检验后发现,溶血情况的发生对测定结果有一定的干扰,从乙肝患者的血液标本吸光度情况方面来看,受到的干扰较大,但是并不影响对疾病结果的判定,P >0.05,无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结论:溶血标本对酶联免疫法检测 HBsAg 的影响不大,在血红蛋白小于10g/L 的情况下并不会对异性肝炎病毒表面的抗原测定的结果产生影响,但是患者的标本产生溶血情况依然不能忽视。

    作者:陈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前列腺癌患者采取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自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共计124例,在获得了患者本人将其家属的同意后对其进行临床研究。按照不同的手术方法将124例患者平均分为使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与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的两组,前者设定为观察组,后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各62例。由护理人员对两组患者提供无差别的优质护理服务,并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各相关指标。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124例患者的治疗均十分成功,且TKRP 组的患者在残余尿量,大尿流率,血清 PSA 的水平等指标的对比上均要显著的强于 TURP 组,其差异有着统计学的意义(P <0.05)。结论:在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有着十分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恢复情况十分理想,反馈情况较好,值得对其进行应用并大力的推广[1]。

    作者:向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东北不良民俗对儿科影响分析

    东北民俗尤其灵媒(乩童、东北俗称大仙)在儿科诊疗中的参与行为特征,与其历史,和各方关系。

    作者:廉守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切口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对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

    目的:在对患者进行阑尾炎手术后在其切口的脂肪层下放置引流管,观察并分析其对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阑尾炎手术的患者共计182例,将患者按照其临床的护理意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96例患者采用生理盐水对手术的切口处进行冲洗,观察组86例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冲洗护理的基础上在患者脂肪层的下方放置引流管,由护理人员对两组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并对两组患者切口愈合的情况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的感染率为9.30%,对照组患者切口的感染率则达到了35.42%,其差异有着统计学意义(P <0.01);在手术后,观察组愈合拆线的时间为(6.63±1.95)天,对照组愈合拆线的时间则为(10.58±5.53)天,其差异具有着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在对阑尾炎患者完成手术治疗后,在其手术切口的脂肪层下置管进行引流能够十分有效地降低切口处的感染几率,提高患者切口的临床与和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具有着十分理想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周长贵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谈颅脑损伤抢救手术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抢救手术的护理配合措施,提高抢救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抢救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32例的救治及护理资料,总结手术配合与护理经验。结果:32例患者治疗后随访6~24个月,良好23例,中残5例,重残1例,死亡3例。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术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通过及时的手术及到位的护理配合有效提高患者生存及康复率。

    作者:娄旭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超声在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价值

    妇产科急腹症在临床工作中比较常见,患者的病情比较重,发病较急,严重者会威胁到生命,对于妇产科急腹症进行诊断需要依靠全面的临床检查以及对患者病史的分析,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腹症中使用比较广泛,检查按照患者的盆腹腔、子宫以及附件的声像图变化等,对于患者的发病原因和病灶位置给出准确的诊断,对于治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以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作者:尹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妇产科护士生活方式与职业倦怠相关性分析

    目的:研究妇产科护士生活方式与职业倦怠相关性。方法:选取某市几家医院中的78名妇产科护士,通过生活质量表、职业倦怠表对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少数产科护士生活方式过高,多数产科护士生活方式处于中等水平;多于一半产科护士的职业倦怠得分处于较高水平,产科护士生活方式中的自我实现、运动保健、职场安全和人际支持发展4个方面和总分同职业倦怠中的情绪疲惫之间为负相关(P <0.05);同职业倦怠中的个人成就感之间为正相关(P <0.05)。结论:妇产科护士生活方式和职业倦怠之间具有密切关系,不良生活方式导致护理人员出现职业倦怠现象。

    作者:张雅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子宫内膜癌的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 EC)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随着雄激素应用、肥胖增多及饮食改变,发病率逐年增高,尽管诊疗水平已显著提高,患者五年生存率超过80%[1],但明确子宫内膜癌发生和转移的信号通路机制,对彻底有效地治疗子宫内膜癌意义重大。本文将常见的信号通路与子宫内膜癌发病机制间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杨娇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