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兰;颜廷旭;王宇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脑血栓患者采用医学分组方法分成观察1组和观察2组。对观察1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观察2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比较无明显差异,实施护理后观察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观察1组患者,两组前后的差值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复方去氧孕烯片治疗人流后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人工流产的122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术后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复方去氧孕烯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月经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月经不调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人工流产患者采用复方去氧孕烯片可以明显促进月经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春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在我院开展的少数民族女性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存在很多沟通上的困难,而这些沟通的障碍,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患者疾病的治疗及康复过程,针对我院工作中发现一些问题,进行原因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旨在提高患者对于治疗过程的依从性,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代渊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临床收治的34例多囊卵巢综合症合并不孕症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进行患者病症的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病症治疗前后黄体生成素以及血清促卵泡生成素、雌二醇以及睾酮等指数水平的变化,对于患者病症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34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自然排卵率与妊娠率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分别为82%和78%。结论:腹腔镜下卵泡打孔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合并不孕症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并且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比较高。
作者:马嘉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在剖宫产手术的围手术期间,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46例实施剖宫产手术病人的临床信息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本人都实施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服务,分析回顾其临床信息资料,总结有效护理方法。结果:对病人实施手术前、中、后的有针对性护理服务后,全部病人剖宫产手术及麻醉过程,都得以顺利进行,术后母婴身体状况良好,没有出现并发症情况,全部定期出院。结论:在剖宫产手术的围手术期间,实施有效的护理服务,能有效保障剖宫产手术的成功进行,其对于母婴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有着重要保障作用,因此在剖宫产手术中,实施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
作者:练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和研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43例,将其治疗过程中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43例患者病情均好转出院,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并发症症状。结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护理措施,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发生,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曾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社区门诊输液当中,实施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近年来在本社区门诊当中采用输液进行治疗的患者200例,并按照随机平均分组的方式,分别采取个性化护理模式以及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所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之后,其患者在输液期间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其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社区门诊对患者进行输液的过程中,采取人性化的护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使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大大提高。
作者:姜小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和研究补阳还五汤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体会。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来我院治疗脑梗塞的患者2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每组130例患者,经过相关检查,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脑梗塞,将第一组作为对照组,第二组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方法即西药治疗进行治疗,常用的西药有低分子右旋糖酐、胞二磷胆碱;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天麻钩藤饮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期均为一个月,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观察和记录,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2%,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均得到有效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天麻钩藤饮治疗方法治疗脑梗塞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方法,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于临床。
作者:王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在对患者进行快通道心脏手术的麻醉时应用中等剂量的芬太尼,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自2012年6月至2015年1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脏病患者共计200例,对200例患者在进行心脏手术的麻醉中使用中等剂量的芬太尼,并由护理人员对患者手术的经过时间、心肺的转流时间、麻醉的维持时间、拔管的时间、苏醒的时间以及术后的出血量与苏醒情况等问题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在应用中等剂量的芬太尼对需要手术的患者进行麻醉,取得了十分理想的临床应用与效果,各方面较以往常规治疗时的记录数据具有着不同程度的显著加强。结论:在快通道的心脏手术的麻醉之中使用中等剂量的芬太尼,不仅在临床中有着十分理想的麻醉效果,并且,还能够十分有效地对患者在重症室观察的时间被缩短,减少患者所受到的持续痛苦,并且还能够为患者及其家属节省可观的经济消费。
作者:刘长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分析腹针疗法在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以10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以常规针刺疗法治疗,干预组以腹针疗法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接受治疗后腰围、臀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针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价值确切,较常规针刺疗法效果更为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腰围臀围,值得临床推广并应用。
作者:韩洪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分析 CCU 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因素与安全防范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我心血管内科院于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接收的重症冠心病患者112例,按其入院时间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给与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管理,同时对试验组患者给予个性化安全护理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护理期间临床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投诉情况,并对相关风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以探讨临床安全防范对策。结果:试验组风险事件率与护理投诉率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安全管理对重症冠心病患者有积极意义,能综合考虑临床心血管内科重症监护室内各风险因素并采用相应安全防范对策,有效降低临床风险发生率,规避影响患者临床预后的不良因素,对临床工作的开展有一定帮助,宜广泛应用。
作者:李剑;晏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并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4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64例重症手足口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3.8%;观察组总有效率、发热消退时间及意识清醒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诊治处理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积极采取恰当的治疗护理措施,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蒋喜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由于高龄患者具有血液流动速度缓慢、血液粘稠度高、血管弹性较低等基本特征,一旦出现骨折卧床治疗后,则会在一定成都上减慢血液流动速度,加上下肢受到创世后,极易形成静脉血栓,早期积极活动腿部肌肉尤其是比目鱼肌和腓肠肌是预防血栓的重要护理措施,采用温水每天进行2次~3次的擦浴,能够加快患者全身血液循环的力度,扩张毛细血管后使皮肤抵抗力有所提高。
作者:杨占梅;李增秀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由于西藏地区生吃牛羊肉的特殊习惯,对这起食物中毒进行检验分析报告,确定本次的治疗方案及今后的预防措施。方法:对2例食物中毒者的食用食物、粪便和呕吐物进行病原学分析。通过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查鉴定细菌类型。结果:中毒者的食用食物、粪便和呕吐物均检测出病牛沙门氏菌。结论:食用生肉极易感染沙门氏菌,注意食品卫生改变生活习惯是防止食物中毒的重要环节。
作者:王晓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0年1月至2014年8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240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120例和对照组(开腹胆囊切除术)120例,然后将两组患者术中出血、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优于开腹胆囊切除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勇;龚桃全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分析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占位病变价值。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占位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诊断检测方式,实验组采用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检测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的超声诊断病理结果、超声弹性成像评分结果。结果:实验组中恶性病灶诊断为恶性结果、良性病灶诊断为恶性、良性病灶诊断为良性三项指标和对照组对应的病灶诊断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占位病变患者采用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检测方式,可以有效提升诊断准确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郑志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后 ICU 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4年进行脑出血手术的患者67例进行分析总结,将67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3例,对照组34例。实验组采用 ICU 病房监护护理的方法进行手术护理,对照组采用普通病房护理的方法进行术后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几率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痊愈出院有30例,死亡3例。对照组患者痊愈出院有20例,14例死亡。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为12.12%,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为47.06%。实验组的患者在生活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脑出血手术患者进行 ICU 的护理,能够明显的提升患者手术治疗的质量,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与开放式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肾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对照组给予开放式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出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出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与开放式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临床效果相比,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蔡建铨;张晓峰;杨觉先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社区全科门诊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社区全科门诊抽取了14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机等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健康教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发症、患者的满意率、健康治疗的掌握情况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我社区全科门诊里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叶坚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措施及效果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结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是(0.91±0.17)d、(4.00±0.13)d、(3.49±2.17)d、(5.43±1.57)d,四项指标结果和对照组对应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方式后,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力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