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000例已婚妇女使用避孕药具不良反应分析

周君萍

关键词:已婚妇女, 避孕药具, 不良事件
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1000已婚妇女使用避孕情况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使用避孕药具的1000例已婚妇女进行调查,观察不良反应的症状以及发生率。结果:在1000例已婚妇女中发现有109例存在不良反应,而且都是采用的宫内节育器。其中59例为宫内节育器的下移,所占比例为54.1%,28例出现月经问题,所占比例为25.7%;10例为腹部疼痛,所占比例为9.2%;3例出现宫内节育器的完全脱落,所占比例为2.8%。宫内节育器下移的发生率大,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已婚妇女在使用避孕药具前要完善对育龄妇女的健康宣教,定期随访,一旦有异常情况,要给予及时的处理,减少宫内节育器造成的不良事件。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 ICU 重症患者护理中6S 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6S 管理模式在 ICU 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从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 ICU 重症患者中抽取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6S 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分别为7.89%(3/38)和94.74%(36/3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6.32%(10/38)和68.42%(26/38),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6S 管理模式对 ICU 重症患者进行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陈翠华;孙朝霞;张雪;王甜;秦萌萌;李菲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PBL 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在超声教学当中的探索和应用

    目的:研究多种教学方法在超声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研究2012年7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超声科实习的临床医学系学生80人,分别作为实验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合 PBL 教学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教学。两组学生实习前均系统地学习了超声理论知识,两组在教师、学时、教材及教学内容、实习时间均相同,课程成绩无统计学差异。结果:通过带教老师评价,学生评价,考核成绩比较,实验组都优于对照组。结论:传统教学法结合 PBL 有利于实习生的全面发展,值得医院实习教学中的推广。

    作者:张小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理念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护理中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理念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接收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共8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43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予以比较。结果:经两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要明显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1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5.76%,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理念指导的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素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谈健康教育在社区全科门诊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社区全科门诊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社区全科门诊抽取了14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机等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健康教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并发症、患者的满意率、健康治疗的掌握情况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我社区全科门诊里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值得推广。

    作者:叶坚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对患有病毒性肝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病毒性肝炎疾病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2例。采用茵栀黄注射液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茵栀黄注射液与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用药治疗前后 ALT 和 TBIL 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生化相关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病毒性肝炎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对患有病毒性肝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卢天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提高住院病人对实习护生信任度的研究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对护理实习学生的信任度,明确护理实习学生在临床学习中的重点。方法:利用冈谷惠子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对我院住院患者进行匿名调查。结果:住院患者对护理实习学生的信任从实习生的操作技术、工作态度、仪表仪容以及他人的评价中提高,危重患者更倾向于在职护士的护理。结论:护理实习学生不但要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还需要注意自身修养的提高。

    作者:朱昊瑞;马瑶;董丹;金丛建;林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治疗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对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58例血液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一组为护理干预组,一组为常规护理组。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 <0.05);护理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患者(6.90%和31.03%),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在采用血小板输注措施对血液病患者治疗时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梁昌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状况。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心内科进行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对症护理,护理组患者则在常规对症护理的同时结合综合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 SAQ 评估量表评分。结果:护理组患者的 SAQ 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联合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优化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徐文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超声在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价值

    妇产科急腹症在临床工作中比较常见,患者的病情比较重,发病较急,严重者会威胁到生命,对于妇产科急腹症进行诊断需要依靠全面的临床检查以及对患者病史的分析,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腹症中使用比较广泛,检查按照患者的盆腹腔、子宫以及附件的声像图变化等,对于患者的发病原因和病灶位置给出准确的诊断,对于治疗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超声检查在妇产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以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作者:尹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输尿管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发生输尿管狭窄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发生输尿管狭窄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4年10月23例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输尿管狭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导致输尿管狭窄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结石直径、肾积水程度、结石嵌顿时间及碎石治疗次数是输尿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针对结石直径较大、肾积水程度严重及碎石次数多的输尿管结石患者,要在碎石治疗前掌握好治疗指证,针对不能满足治疗要求的患者,可寻找其他替代治疗方法。

    作者:赵佩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喜炎平联合氨溴索用药在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临床探讨分析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治疗中喜炎平联合氨溴索用药的治疗效果及推广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性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4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参与临床研究,分别给予喜炎平联合氨溴索、利巴韦林治疗后对照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79.17%),在体温恢复、咳嗽消失、喘息缓解等指标改善时间方面研究组患儿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经临床实践研究证实,喜炎平联合氨溴索用药可显著改善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副作用较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赵绍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消化性溃疡行细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行细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10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 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消化性溃疡行细节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婧婧;张媛;罗浩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留守儿童百草枯中毒35例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留守儿童百草枯中毒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急诊科共收治17岁以下口服百草枯中毒患者35例病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留守儿童口服百草枯中毒共35例,死亡33例,死亡率高达94.26%,且生存者均遗留不同程度呼吸系统疾病问题。女性留守儿童死亡27例,占死亡总数的77.14%。除在校小学生2例外,其余33例均为在校留守初中生。结论:一方面留守儿童大多处于青春期,他们经历着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强烈变化与矛盾冲突,而父母外出不在身边,就导致他们需要的关心、沟通、理解和爱护的缺失。当各种矛盾得不到有效化解,就会出现各种极端的想法或做法,甚至产生自杀的念头。另一方面由于百草枯的广泛使用和监管不到位,留守儿童获得百草枯的途径相对容易,这可能是导致留守儿童口服百草枯中毒的原因之一。

    作者:姜栩恒;寇雉;程云;蒋德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高校高血压老人生存质量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影响高校高血压老人生存质量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一般情况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生活事件量表对70例高校高血压老人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定,分析影响高校高血压老人生存质量的心理社会因素。结果:患者病程、睡眠质量和负性生活事件是影响高校傲雪呀老人生存质量的主要心理社会因素。结论:高校高血压老人生存质量与其负性生活事件、病程和睡眠质量密切相关。

    作者:邱小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不同型号留置针在肝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型号留置针在肝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把我科室2013年1月到12月之间随机抽取120个使用留置针的患者分成对照组(22G,60例)和观察组(24G,60例),比较不同留置针留置的时间、穿刺成功率、静脉炎的发生率、皮下血肿和渗液、导管堵塞情况。结果:24G 留置针留置时间长,穿刺成功率高,渗血渗液情况较少,导管堵塞情况也不常出现。结论:肝炎患者血管脆性大,弹性较差,容易硬化,而且住院时间长,所以选择24G 留置针较合适。

    作者:吴淑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进行社区康复治疗的效果评价与分析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在社区稳定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社区收治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100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实施康复治疗,对比治疗前后 FEV1、生活质量以及6min 步行距离状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三项指标数据均优于治疗前,而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稳定期慢阻塞肺患者实施社区康复治疗,不仅能够改善其肺功能状况,而且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对患者的免疫状况具有显著的增强作用。

    作者:周旭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谈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有效的管理方法。方法:选取48例妊娠期间糖尿病孕妇,设为治疗组,同时抽取同期健康的妊娠期孕妇,两组进行对比。结果:通过饮食疗法,48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有38例血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另外10例通过胰岛素联合饮食疗法有效控制了血糖。经临床治疗后,48例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除早产发病率高于非糖尿病组外(p <0.05,),各种妊娠期并发症同费糖尿病组孕妇无差别。结论:加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管理,采取胰岛素治疗或饮食疗法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在恰当的时间终止妊娠,预防母婴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熊丽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脑血栓患者施行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脑血栓患者采用医学分组方法分成观察1组和观察2组。对观察1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观察2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结果:实施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比较无明显差异,实施护理后观察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观察1组患者,两组前后的差值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芬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血塞通和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经济可行性探讨

    目的:探讨血塞通和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经济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13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治疗,观察组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82%,对照组为83.33%,两者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个患者花费3003元和3219元;观察组成本-效果的比值为36.70,对照组为38.6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脑梗死患者治疗中,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有更好的经济价值。

    作者:闫佳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护理实习运用 PDCA 循环的效果分析

    目的:了解在护理实习过程中运用 PDCA 循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2在我院外科实习的60名护理实习人员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运用 PDCA 循环模式实习,对照组运用传统模式实习,实习结束前实行学习质量考核。结果:观察组学习质量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DCA 循环管理模式丰富了护理实习教学形式,能确保实习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

    作者:胡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