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君
目的:探究补锌治疗在小儿腹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小儿腹泻患者98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9例小儿腹泻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实验组49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锌治疗方法,在治疗5天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5天的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平均退烧时间、止泻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地少于对照组患者的退烧时间、止泻时间以及住院时间(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腹泻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补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文燕;张林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阑尾炎手术治疗后对于切口感染的预防与感染情况的治疗。方法:选取近些年入院接受阑尾炎手术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研究阑尾炎手术的临床资料与切口感染情况,总结治疗方法。结果:患者经过阑尾炎手术后的医疗处理,在肛门正常排气后能够恢复正常,饮食正常与体温正常后便可以出院恢复,无并发症情况的产生,患者的阑尾炎切口感染情况均相当,无显著差异。结论:阑尾炎手术治疗后的其人口感染情况的预防是腹外科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之一,医生应及时预防患者切口感染情况,将感染几率降到低,同时,在患者发生感染时,医生应积极进行治疗,防止患者感染扩大并引发并发症,威胁患者健康。
作者:付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血塞通和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经济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13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治疗,观察组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1.82%,对照组为83.33%,两者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个患者花费3003元和3219元;观察组成本-效果的比值为36.70,对照组为38.6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脑梗死患者治疗中,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有更好的经济价值。
作者:闫佳兰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2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0例,按入院编号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基础治疗,比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好转率(96.7%)、不良反应总率(3.3%)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性明显(P <0.05)。结论:临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期间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安全、有效,可控制患者病情发展,改善生活现状,值得使用。
作者:郭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不同阿奇霉素静脉滴注速度对体内不良反应产生的影响。方法:通过调查法对2013年10月-2014年11月来我院门诊输液使用阿奇霉素患者40例进行研究,比较应用不同滴注速度滴注阿奇霉素不良反应的发生状况。结果:静注阿奇霉素导致的患者不良反应与静脉滴注速度息息相关。慢速滴注对降低由阿奇霉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具有显著效果。结论:加强对输液细节的管理,有利于降低临床副反应的产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徐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高压氧治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采用舒适护理前后高压氧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医嘱依从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依从性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密切护患关系。
作者:张晓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观察微波治疗鼻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60例鼻出血患者,并且将这些鼻出血患者,可以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中,采取常规填塞止血海绵治疗措施,给予研究组患者,给予微波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临床中应用微波治疗疾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鼻出血患者经微波治疗后,发挥积极治疗效果,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临床治疗鼻出血中,对其应用微波治疗手段,不仅操作简单,安全性高,还可以发挥积极治疗效果,发挥优越性。
作者:张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精神病专科医院在传染病管理方面存在的潜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方法:对我院传染病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有目的性的制定合理、科学、高效的防控措施。结果:通过制定并实施相应的防控措施,全面提升了全院医护人员对传染病的防控意识,有效防止了传染病的爆发。结论:加大系统理论培训、强化全院防控意识、健全感染管理体系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是提高精神病专科医院感染管理效率的关键。
作者:莫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6S 管理模式在 ICU 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从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 ICU 重症患者中抽取7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6S 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比较,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分别为7.89%(3/38)和94.74%(36/3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6.32%(10/38)和68.42%(26/38),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6S 管理模式对 ICU 重症患者进行护理效果显著,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陈翠华;孙朝霞;张雪;王甜;秦萌萌;李菲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对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2月至2014年间12月治疗腹横纹小切口疝气的患病儿童共36例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13例,观察组进行腹横纹小切口手术,对照组进行常规的疝气手术,研究两组手术后的临床指标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比对照组少,患病儿童在手术后的并发症例数为6例(17.1%),观察组为1例(2.9%),对照组为5例(14.2%),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横纹小切口疝气手术是一种具有明显效果的微创手术,减少并发症,有效的改善小儿疝气治疗效果。
作者:雍新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脑出血患者进行手术后 ICU 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4年进行脑出血手术的患者67例进行分析总结,将67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3例,对照组34例。实验组采用 ICU 病房监护护理的方法进行手术护理,对照组采用普通病房护理的方法进行术后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几率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痊愈出院有30例,死亡3例。对照组患者痊愈出院有20例,14例死亡。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为12.12%,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几率为47.06%。实验组的患者在生活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为脑出血手术患者进行 ICU 的护理,能够明显的提升患者手术治疗的质量,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2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在妇科手术前中的效果,以寻找出佳的妇科肠道准备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行妇科手术患者180例肠道准备清洁的妇科手术患者,患者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分为观察组90例,对照组90例。观察组为舒泰清、灌肠组,对照组番泻叶、灌肠组。结果:在排便次数、术后排气时间、肠道清洁度及不良反应等方面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妇科手术前单纯服用舒泰清作为肠道准备方法,能起到清洁肠道的作用,且患者不良反应少,易于接受。
作者:梁小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究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就我院收治的2011年5月-2012年5月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采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组的治疗方法上给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的复方制剂舒利迭进行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相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使用舒利迭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肺功能改善方面要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结论: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疾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改善了肺功能,较单纯吸入糖皮质激素可以更好地控制并改善患者的哮喘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并应用。
作者:焦文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行动导向的问题初出现在德国,提出该概念的目的是更好的指导现代的中职教育,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行动导向在我国中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作用也是比较明显的,内科护理的质量与在教学中教授的内容和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有很大关系,从小的方面的说,行动导向教学理念能够促进学生的成长,便于其更好的接受内科护理的知识,从大的方面看,这种教学理念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护理技能,为未来的医疗事业作出贡献。
作者:郑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在我院开展的少数民族女性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存在很多沟通上的困难,而这些沟通的障碍,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患者疾病的治疗及康复过程,针对我院工作中发现一些问题,进行原因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旨在提高患者对于治疗过程的依从性,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代渊洋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多种教学方法在超声科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研究2012年7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超声科实习的临床医学系学生80人,分别作为实验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合 PBL 教学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实习教学。两组学生实习前均系统地学习了超声理论知识,两组在教师、学时、教材及教学内容、实习时间均相同,课程成绩无统计学差异。结果:通过带教老师评价,学生评价,考核成绩比较,实验组都优于对照组。结论:传统教学法结合 PBL 有利于实习生的全面发展,值得医院实习教学中的推广。
作者:张小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厄贝沙坦分散片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本院选取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运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40例运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厄贝沙坦分散片联合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0%(P <0.05);治疗后两组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但观察组血压控制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 <0.05),上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来说,运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与厄贝沙坦分散片联合疗法可获得显著疗效。
作者:戴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研究探讨慢性支气管伴肺气肿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每组患者分别为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8%,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7.2%,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在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患者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病情,增强临床治疗有效率,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高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理念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接收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共86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43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予以比较。结果:经两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要明显比对照组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10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5.76%,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理念指导的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素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团队管理方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5月开始在护理管理中运用团队管理方式,对运用团队管理之前、之后的急诊护士综合素质及服务质量进行对比。结果:实行团队管理方式后护士的综合素质、服务态度、基础护理等都高于普通护理,P <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运用团队管理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医院急诊护理管理工作,并且可以增加护士的综合素质,提升整体的服务水平。
作者:余敏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