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陆景珍

关键词:初产妇, 产后出血,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对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与危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阴道分娩的800例初产妇临床资料。结果:导致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学的高危相关性因素主要有:流产超过2次、合并妊高症、严重贫血、多胎、第三产程超过15分钟、胎盘因素、宫缩抑制剂不合理使用等。经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流产超过3次、中重度贫血、合并妊高症、第三产程超过15分钟是产后出血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初产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较多,孕期要注意预防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对贫血、妊高症等及早处理,分娩过程要重视第三产程,尽量将第三产程时间控制在15分钟内,合理使用宫缩剂,对降低产后出血率有积极意义。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1000例已婚妇女使用避孕药具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探究并分析1000已婚妇女使用避孕情况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使用避孕药具的1000例已婚妇女进行调查,观察不良反应的症状以及发生率。结果:在1000例已婚妇女中发现有109例存在不良反应,而且都是采用的宫内节育器。其中59例为宫内节育器的下移,所占比例为54.1%,28例出现月经问题,所占比例为25.7%;10例为腹部疼痛,所占比例为9.2%;3例出现宫内节育器的完全脱落,所占比例为2.8%。宫内节育器下移的发生率大,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已婚妇女在使用避孕药具前要完善对育龄妇女的健康宣教,定期随访,一旦有异常情况,要给予及时的处理,减少宫内节育器造成的不良事件。

    作者:周君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护理路径的制订及应用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护理路径的制订以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接收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共78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各有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要少于对照组,且具有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是100%,对照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是87.18%,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x2=5.342,P =0.021)。结论:过敏性紫癜患儿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护理质量,加快患儿康复,减少住院费用,明显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玉凤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针灸配合六合治疗仪及拔罐治疗肩周炎2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六合治疗仪治疗加拔罐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69例肩周炎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研究组24例(针灸配合六合治疗仪治疗加拔罐治疗),对照1组23例(针灸配合六合治疗仪治疗),对照2组22例(针灸加拔罐治疗)。结果:研究组和对照1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 <0.05),研究组和对照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1)。结论:针灸配合配合六合治疗仪治疗加拔罐治疗肩周炎治愈率达到96%,可以显著治疗肩周炎,减轻病人的病痛,有较好疗效。

    作者:刘竹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补锌治疗在小儿腹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补锌治疗在小儿腹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期间接收治疗的小儿腹泻患者98例,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9例小儿腹泻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实验组49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锌治疗方法,在治疗5天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5天的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实验组患者的平均退烧时间、止泻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地少于对照组患者的退烧时间、止泻时间以及住院时间(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腹泻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补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文燕;张林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药品的库房管理与贮存方法研究

    目的:分析药品的库房管理与贮存方法。方法:根据相关药品的特性和特征,选择适当的贮藏方法。结果:在对药品进行贮藏时需要根据药品的特征和性质,对贮存条件进行充分考虑,从而选择佳的保存方法。结论:针对于药品而言,属于一种及其特殊的商品,所以在保管方面需要做到科学合理,从根本上保证每种药品的安全、有效。

    作者:金生禄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肛肠术后排尿困难原因浅析及对策

    目的:肛肠术后排尿困难原因浅析及对策。方法:排尿困难是肛肠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般在术后术后12小时内发生。对排尿困难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护理。结果: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术后出血发生率,降低了手术切口感染机会,增加了患者的满意率。结论:在肛肠术后发生排尿困难,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心理教育等,是减少术后发生排尿困难的关键。

    作者:曹国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临床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探讨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甲院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护理,对照组进行正常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及花费等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血压水平、护理满意度和住院时间及花费均优于对照组,P <0.05表明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杨艳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骨性关节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骨性关节炎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在治疗的基础上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和观察组(2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护理2周、6周、10周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或 P <0.01)。结论:骨性关节炎患者给予有效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治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薇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微创接骨板治疗四肢骨折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微创接骨板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02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4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内固定手术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微创接骨板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从临床疗效分析,研究组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5.0%,两组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从临床观察指标分析,研究组患者在手术治疗时间、平均出血量、术后锻炼时间及住院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创接骨板治疗四肢骨折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滕明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1例病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死亡率。结果:①观察组肢体静脉血栓、压疮、肺部感染、持续高热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观察组1周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循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非常高,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肖莹莹;李柯芬;尹淑静;孙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上述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服务。记录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情况及对本次护理工作满意度,将所得数据经专业分析(统计学)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经上述不同方法护理后均成功止血,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100.00%,死亡率0.00%,但研究组停止出血所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满意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率73.33%)(P <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高翠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单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疗效观察

    目的:讨论单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的疗效。方法:在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从我院收治的次大面积肺栓塞患者中抽取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给予单纯的抗凝治疗,而对照组则给予溶栓加抗凝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动脉血气指标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的差异,P >0.05;实验组的治疗显效率较对照组没有显著的差异,P >0.05。结论:溶栓加抗凝与单纯抗凝治疗次大面积肺栓塞在治疗的效果上没有显著的差异,但单纯抗凝治疗的方式其出血的风险更小。

    作者:贺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研究分析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占位病变价值

    目的:研究分析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占位病变价值。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80例甲状腺占位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诊断检测方式,实验组采用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检测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的超声诊断病理结果、超声弹性成像评分结果。结果:实验组中恶性病灶诊断为恶性结果、良性病灶诊断为恶性、良性病灶诊断为良性三项指标和对照组对应的病灶诊断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占位病变患者采用常规超声结合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检测方式,可以有效提升诊断准确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郑志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乳腺癌骨转移疼痛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疼痛护理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效果,探讨护士参与有效疼痛护理的作用。方法:分析我院60例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分成两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基础上的疼痛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结果:通过疼痛护理的实施,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护士参与有效疼痛护理可帮助患者控制疼痛。

    作者:张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穴位埋线治疗亚健康(肝郁脾虚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患者在肝俞、脾俞、中脘、足三里处行埋线。结果:治疗有效34例,总有效率为94.4%。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疗效确切。

    作者:陈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输尿管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发生输尿管狭窄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发生输尿管狭窄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4月-2014年10月23例接受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输尿管狭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导致输尿管狭窄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结石直径、肾积水程度、结石嵌顿时间及碎石治疗次数是输尿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针对结石直径较大、肾积水程度严重及碎石次数多的输尿管结石患者,要在碎石治疗前掌握好治疗指证,针对不能满足治疗要求的患者,可寻找其他替代治疗方法。

    作者:赵佩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在预防控制艾滋病中的策略和效果分析

    艾滋病又称获得新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由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导致人类死亡的慢性传染疾病。艾滋病在全球已蔓延开来,已经进入第三个十年,其不仅对社会的发展有严重性阻碍,还严重威胁了人类的生命安全。尽管无法治愈艾滋病患者,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宣传,向公民普及艾滋病知识,加强控制和预防艾滋病的信念,减少碰触艾滋病的危险行为。

    作者:张莉辉;姜远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护理干预提高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满意度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胃癌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间到我院诊治的110例施行胃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5例,对胃癌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55例,在常规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55例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4.6%,相比对照组患者的83.6%有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对围手术期胃癌患者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在提高护理质量方面的影响显著,对于患者的帮助更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宋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消化性溃疡行细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行细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10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予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 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消化性溃疡行细节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婧婧;张媛;罗浩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复方去氧孕烯片治疗人流后月经不调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复方去氧孕烯片治疗人流后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进行人工流产的122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术后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术后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复方去氧孕烯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月经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月经恢复时间、月经不调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人工流产患者采用复方去氧孕烯片可以明显促进月经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春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