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燕
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术后瘢痕组织的诊断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甲状腺手术患者50 例,对其采取超声(超高频和高频)进行检查,对其诊断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甲状腺术后瘢痕深度为6cm时,超高频组与高频组瘢痕平均厚度(t=6.31,P<0.05)及边缘清晰度(X2 =5.67,P<0.05),差异显著,甲状腺术后瘢痕深度为8cm时,超高频组与高频组瘢痕平均厚度(t=5.38,P<0.05)及边缘清晰度(X2 =3.24,P<0.05),差异显著. 结论:对甲状腺患者术后的瘢痕组织采取超声进行检查,安全可靠,尤其是超高频超声检查,更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华奇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术中的作用. 方法:对268例下鼻甲肥大患者在进行低温等离子消融的环境、术前、术中和术后实施舒适护理. 结果:268 例患者均感觉舒适,舒适率达到96.6%,对护理措施依从性达到99.3%,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达到99.6%. 结论:舒适护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应用人文关怀理念和专业护理知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彭明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肠造口术后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我科在2014 年4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98例肠造口术后造口周围皮肤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了解所有患者的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好转情况,并分析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评分状况. 结果: ①经护理干预后,有72 例患者创面愈合,21例患者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4.90%. ②患者干预后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低于干预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通过对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并发症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分析和探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解决措施. 方法:选择2013 年9 月到2014 年9 月来我院接受分娩的100例孕产妇相关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针对女性的解决和改进措施. 结果:目前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隐患包括用药因素、医护技术、患者本身因素、隔离消毒等. 通过对各种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预防措施之后,能够保证妇产科护理质量水平得到提升,患者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开始不断提升,相关护理措施实施前后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目前妇产科护理工作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采取系统的护理措施之后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护理措施,对于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护理满意度的提升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王素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放射造影检查中的应用. 方法: 随机选择在我科进行放射造影检查的患者2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100例,研究组100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在放射造影检查中的治疗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对生活质量的评分.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在治疗满意度和对生活质量的评分上效果显著,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 );二组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对比上,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 进行放射造影检查时,采取优质护理能够明显增加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进行各项检查创造有利条件,提升临床疗效,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我院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汤凯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与常规的血液透析这两种不同的方式治疗肾衰竭尿毒症患者进行比较分析. 方法:将2011年12月到2013 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患者作为临床研究的对照,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2 组,各组有患者36 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血液透析滤过,实验组采用的是高通量血液透析,对两组患者的透析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素和血磷的清除效果均比对照组患者明显更好( P<0.05 ) ,且实验组中有1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的现象,其中低血压和高血压的患者各有2例,有1例属于心脏病变,6例皮肤瘙痒, 3例肌肉痉挛,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是33.33%;对照组中有25例患者出现并发生的现象,其中有5 例患者低血压及高血压,3 例心脏病,11 例皮肤瘙痒,6例肌肉痉挛,出现并发症的记录是69.44%,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与血液透析滤过相比,对存在慢性肾衰竭尿毒症的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的透析效果更好,可以使并发症现象进行有效的减少,在临床的应用中值得推广.
作者:彭发林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方法,提高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 方法:我院在自2014年1月-2014年12月间对手术室仪器设备进行规范化管理,对护理人员的进行规范化培训和考核,调查手术医师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结果:手术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后护士的业绩考核分数和手术的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手术医师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规范化管理前,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手术室仪器设备的规范化管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护理质量,有效地避免了仪器因不当操作导致的损坏现象,有效地延长了手术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约了医院仪器设备的购买成本.
作者:段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分析研究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24 例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1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心理、家庭、社会活动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对土三七致肝小静脉闭塞病患者进行一定程度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 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增进护患关系, 因此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曹丽红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高龄人患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诊治与治疗方法. 方法:对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年老患者的临床研究资料进行回顾与详细分析. 70 位老年人全都患有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其中对胆囊进行了大部切除手术的为14 人,对胆囊进行切除手术的为48人,5人对胆囊进行了切除并使用了T管引流技术胆道探查的方法,还有3人应用了胆囊造瘘术. 结果:经过治疗后有65 人治疗效果显著,3 人无效,2个人死亡,8位年老患者出现了其他性并发症(p<0.05). 结论:针对患有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年老患者,在发现其病症后应依据实际情况及早治疗,在其入院后应尽快处理,及时对患者存在的疾病进行治疗及阻止并发症的发生,将患者的死亡率降到低.
作者:刘刚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方法:将81例2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控制血糖,观察组41 例联合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对比两组疗效. 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mAIB)排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 mAIB排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晓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在神经内科本科临床带教中的作用. 方法:选取86名临床实习生,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 比较两组实习生学习效果、操作成绩、对带教老师方法的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的出科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实习生对观察组带教老师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临床路径教学在神经内科本科临床带教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作者:陈雁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UGBC)的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以我院消化内科2014 年1 月至2014 年12 月期间收治的100 例UGBC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大便潜血转阴时间、肠鸣音正常时间以及住院天时间. 结果:(1)护理后,观察组显效17例(34%),有效29例(58%),无效4例(8%),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41/50,8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观察组的大便潜血转阴时间、肠鸣音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UGBC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开展针对性化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疗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运群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索科学有效的抢救车管理方法,便于临床护理实践. 方法:对抢救车进行规范化管理,药物、物品分区放置,统一设计抢救车示意图及管理说明书,建立急救药物标识系统. 结果:抢救车规范化管理能让护士对抢救车内容有更直观的了解,熟悉抢救物品的摆放位置,提高工作效率. 结论:抢救车规范化管理提高了抢救车管理质量,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
作者:林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执行功能损害的特点. 方法:8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8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 WCST)和Stroop色词测试评估两组的认知功能并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在 WSCT 的完成分类数、错误应答数、持续错误数和Stroop色词测试中读颜色卡片时错误数及所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执行功能显著受损.
作者:王金成;赵晓川;宋美;吴振国;辛博;高明龙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长春瑞滨联合异环磷酰胺、顺铂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3 年2 月 ~2015 年2 月间收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 n=40 例)和对照组( n=40 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长春瑞滨联合顺铂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异环磷酰胺联合进行治疗. 经治疗后,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长春瑞滨联合异环磷酰胺和顺铂治疗相比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更好,可以用于晚期乳腺癌治疗.
作者:李瑞超;武东风;杨晓军;李文斌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克罗恩肛瘘患者行肛瘘挂线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及效果. 方法:对2013年9 月至2014 年7 月我科收治的克罗恩肛瘘患者行肛瘘挂线术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术前做好各项准备,术后注意饮食,体位,疼痛的护理,切口局部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并做好出院宣教. 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疾病取得缓解后出院. 结论:护士以高度的责任心, 严谨的科学态度, 做好克罗恩病患者病情观察, 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使其处于接受治疗的佳状态能够提高治愈率, 减少并发症, 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倪斐斐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并讨论序贯疗法对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失败后进行的补救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被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根治治疗失败的患者,随即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补救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给予序贯疗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四联疗法,疗程结束后4周,对两组分别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情况并比较. 结果:实验组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为94.8%,对照组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为72.5%,两组根除率差异显著,经过统计学计算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序贯疗法作为对根除幽门螺杆菌失败的补救治疗,效果优于传统的四联法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茜;杨廷旭;马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系统、全面探讨影响医院检验科血常规检验效果的主要因素,结合医学检验实际探索性提出有效的防范与改进措施,旨在提高医院检验科血常规检验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方法: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 年3月到4月两个月间收治的150例住院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病例,通过详尽的分析总结出影响血常规检查效果的主要因素种类. 结果:经过系统分析发现,影响血常规检验效果的因素主要集中于患者生理、检验仪器、检验试剂及人为影响几个方面. 结论:影响血常规检验效果的因素较多,并且某些因素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但可以通过规范相应操作、完善相关制度及提高检验标本采集、保存质量等方法、措施,尽可能的减小或者避免相关因素给检验结果带来误差,近而提高血常规检验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作者:黄英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VDT作业,即视频显示终端作业,就是使用计算机软件系统实施数据、文字以及图像等各种类别的信息处理工作. 这种作业工作模式是当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客观环境条件下所出现的一种客观性的新生事物,是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性客观发展环境特征的工作过程实践模式. 本文将对VDT作业实施过程中所客观出现的疲劳现象展开简要的分析,并尝试性地提出一些能够有效解决相关现象的实践性参考策略.
作者:陈晓明;左志华;周艺枝 刊期: 2015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 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120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两组患者均行龈下刮治术及龈上洁治术,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碘甘油治疗,研究组应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 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牙周基础治疗后应用盐酸米诺环素,可以有效强化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促使牙周组织快速恢复,安全可靠,适于应用.
作者:任镟伊 刊期: 201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