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知识在临床护理中的运用

刘芸

关键词:品管圈, 常规护理, 新生儿, 呼吸机, 鼻塞脱落
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品管圈知识在新生儿应用呼吸机治疗过程中预防鼻塞脱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日至2014年4月30日我科住院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患儿153人次,将其做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6月11日至2014年7月9日我科住院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患儿163人次将其做为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鼻塞固定方法对其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新生儿采用品管圈进行护理干预,将两组新生儿鼻塞脱落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新生儿鼻塞脱落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品管圈知识应用于新生儿临床护理中,其可有效避免或减少鼻塞脱落发生,对缩短患儿住院治疗时间及节省医疗资源均具有重要作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预见性护理提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索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佳护理方案。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仅一年时间内抢救的9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普通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分别实践于45例对照组和45例观察组,观察两组不同护理方案的抢救效果。结果:(对照组)普通护理的抢救成功率为82.22%,(观察组)预见性护理的护理抢救成功率为97.78%。(对照组)普通护理组的满意度是78.26%。(观察组)预见性护理的满意度是97.78%。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佳护理方案为预见性护理,该方案可大大提高抢救效果。

    作者:黄春平;李修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的护理与健康指导

    目的:探讨健康指导在降低鼻咽癌调强适形放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在患者行放疗前定位进行鼻咽癌放疗不良反应的健康指导,随时对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及护理,确保放疗的顺利完成。结果:我科收治50例鼻咽癌患者,在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下,对患者实行全程健康指导和护理,放疗全部顺利完成。结论:对鼻咽癌患者进行全方位全程的健康指导,能有效减轻放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林淑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丹参药效部位提取及其缓释制剂中释药模式研究

    目的:简要探究丹参药效部位提取及其缓释制剂中释药模式。方法:实验一:从提取溶剂、特定溶剂系统、温度三个角度分析丹参药效部位提取效用影响因素,进行正交实验;实验二,参照《中国药典》方法考察丹参缓释制剂中释药模式。结果:佳的综合提取工艺为加入丹参材料14倍量提取溶剂1、加入特定溶剂系统浓度1,80℃下回流提取150min,此时丹参酮ⅡA 提取均值为2.764mg/g、丹酚酸 B 均值为75.23mg/g,转移率分别为91.49%、95.04%;峰面积(A)为坐标、浓度线性关系为 A =11.642-6.083,r =0.9999(丹酚酸 B 范围9.6~96μg/ml)精密度实验 RSD 为1.33%,稳定实验48h 内,峰面积 RSD 高值仅为1.84%,重复性实验验峰面积 RSD <2.5%,加样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9.55±0.31)%,模拟介质结果分析,至第12h,复方丹参缓释片在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大肠液介质体外释放度释放度均在97%以上。结论:丹参药效部位提取工艺影响因素较多,应重点关溶剂系统设计,复方丹参缓释制剂释放持续时间在48h 左右。

    作者:陈立格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慢性胃溃疡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胃溃疡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将12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平均分成常规护理组与针对性护理组各60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常规护理组的总有效率为86.7%,针对性护理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护理组复发9例,复发率为15.0%,针对性护理组复发4例,复发率为6.7%,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慢性胃溃疡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大大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于君红;梁妍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安全型留置针在151例艾滋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安全型留置针在艾滋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可大大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同时可避免护士针刺伤和血液污染的发生,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治疗。方法:对151例安全型留置针的置管要点及穿刺结果、维护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1例艾滋病患者静脉穿刺过程中,护士无一例针刺伤的发生。结论:护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无菌操作,掌握正确的维护方法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作者:吕春容;张春兰;罗东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对临床检验系的认识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的学科建设越来越规范,各科的诊断与治疗越来越离不开检验的辅助。医学检验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要求技术人员具有较强的临床检验和实验室诊断思维及分析问题能力,具有对各种检验结果进行初步评价的能力,了解常用检验仪器的基本构件和性能,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这是能从事医学检验和实验室诊断工作的基本能力。

    作者:王丽霞;张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无痛人流术后放置节育环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无痛人流术后放置节育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4年来我院进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60例进行研究调查。将60例无痛人流术后放置节育环的6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再选取经期间放置节育环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后出血时间以及放置节育环成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等基本情况。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实验组患者放置节育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病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患者采取无痛人流后防止节育环能够提高成功机率,并且减少患者痛苦,在临床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手术室器械处理中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的运用

    目的:探讨在手术室器械处理中应用消毒供应室一体化管理所得到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消毒供应室内手术室器械300件,将这些器械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器械对其行常规管理,观察组中器械对其行一体化管理,观察两组所得到效果。结果:在管理一段时间之后,对两组器械消毒合格率进行观察,观察组中合格率可达到99.3%,对照组中合格率为90.0%;观察手术医生对两组器械满意率,观察组中满意率为99.0%,对照组中满意率为88.0%;观察两组器械使用过程中感染率,对照组中感染率为12.5%,观察组中感染率为2.5%,两组之间差异显著。结论:在手术室器械处理中应用一体化管理能够得到较理想效果,可使管理质量有效改善,能够使消毒合格率得到有效提高,能够有效提高医生使用满意率,并且能够使医院感染有效降低,应当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熊安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深静脉血栓机械溶栓清除术术前术后护理措施

    目的:探究接受深静脉血栓机械溶栓清除术患者在术前术后应采取怎样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61例接受深静脉血栓机械溶栓清除术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8例选择综合护理,对照组23例患者选择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身体情况的改善。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8.26%,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接受深静脉血栓机械溶栓清除术患者在术前术后采取综合的护理措施,能够避免出现并发症,有助于身体康复。

    作者:黄玉娇;刘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水胶体敷料透明贴对输液外渗和静脉炎的防治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透明贴对输液外渗和静脉炎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在2014年1月~2014年12月接收的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实验组利用水胶体敷料透明贴,对照组利用50%硫酸镁进行湿敷,对比两组患者输液外渗情况以及静脉炎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输液外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静脉炎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水胶体敷料透明贴有利于减少输液外渗发生率,预防及治疗静脉炎效果良好,应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陈晓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的临床影像及病理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的临床影像以及病理。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选择通过病理证实的20例血管扩张型骨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实施 X 线平片检查和 MRI 检查,4例患者同时实施 CT 检查,结合相关文献报道总结分析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的临床影像和病理。结果:经检查,20例患者 X 线平片与4例实施 CT 检查患者,影像图像表现主要为溶骨性骨折破坏,其中有6例患者合并骨体轻度膨胀,均存在大小不等软组织肿块与 Codman 三角,同时骨破坏区多数边缘不清,没有硬化边,肿块内没有显著肿瘤性成骨。经 MRI 检查,20例患者肿瘤多数或者完全由多发囊腔构成,存在骨膜反应,有16例患者囊腔内存在小液-液平面,该平面少且散在。在病理学上,全部患者均存在类似于动脉瘤样骨囊肿血腔结构,囊间隔或者囊壁可见肿瘤性成骨组织或者肿瘤细胞。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血管扩张型骨肉瘤影像和动脉瘤样骨囊肿表现、一般恶性骨肿瘤生长特点相类似;病理学表现为血腔结构、囊壁或者囊间隔内恶性肿瘤细胞,在临床检查诊断中,和临床影像、病理相结合,可获得更为准确且合理的诊断结果。

    作者:李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配合

    目的:探究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100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以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胺碘酮治疗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对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经不同治疗以及护理的效果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给予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治疗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吸毒行为的艾滋病人采用护理干预的依从性影响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吸毒行为的艾滋病人采用护理干预的依从性影响。方法:把我院于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5例存在吸毒行为的艾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病人临床资料的分析,予以全面且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护理干预前后病人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前,治疗依从性好的病人有24例,所占比重为68.6%;护理干预后治疗依从性好的病人有32例,所占比重为91.4%,干预前后病人依从性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存在吸毒行为的艾滋病人予以全面且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使病人依从性明显提高,进一步使病人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省晓琴;张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宝石能谱 CT 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 CT 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本院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共60例(需要进一步确认心血管结构),对所有入选病例进行宝石能谱 CT 检测,常规 CT 检测,超声心动图检测和手术病例探查。比较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通过 kappa 检验,宝石能谱成像质量较高,常规 CT 检查和宝石 CT 扫描之间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主肺动脉、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的增强 CT 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宝石能谱 CT 漏诊2例,超声心动图漏诊6例,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采用 ASIR 技术的宝石能谱 CT 扫描是检查复杂型先天性心血管病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刘刚;毛旭;何慧;李小花;冯昭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综述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以人为本的国度里,健康是我国老年人大的追求目标。但当今世界心血管疾病已成为老年人因病而老,因病早老,因病而残,因病早亡的头号疾病,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高血压是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重要的疾病之一,本人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全程的跟踪与管理,电话回访及社区随访,积极干预老年患者的生活方式,有效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从而减少了高压疾病带来的并发症及致残率,减轻了社会经济负担,现在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廖翠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欣母沛在治疗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43例经常规促宫缩治疗无效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给予欣母沛深部肌肉注射,必要时15至30分钟重复使用。结果:1例患者止血效果满意,均无再次出血,保留了子宫。1例行子宫 B -Lynch 结扎后治愈。1例行 B -Lynch 结扎及双侧子宫动脉栓塞后治愈。结论: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有显著效果。

    作者:刘羽萍;赵婧;李茂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并研究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7月至2014年8月所医治发热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治疗方法分成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乙酰氨基酚混悬剂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结果。结果:临床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间差异显著,P <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 <0.05,具备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儿体温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借助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发热患儿,临床效果显著,服用方便,药物作用时间长,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尚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初步观察及研究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6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利尿、强心、营养心肌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心力衰竭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1.88%;观察组心律失常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50.00%,均为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李雪燕;谢迎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重症监护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策略与措施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及医学科学的发展,在大力提倡"以人为本"、"个性化服务"的今天,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构建和谐护患关系,已经成为重要议题。因此,转变服务理念、提升自身素质、调动群体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这些观念的提出也必将成为和谐就医的重要环节。

    作者:侯田田;龚菲;刘洪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恩替卡韦和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n =50例)和对照组(n =5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恩替卡韦和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高志文;商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