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目的:探讨更为有效的小儿吸痰方法,保证小儿在吸痰过程中的有效性,提高小儿的舒适度。方法:对70名患有呼吸系统感染的小儿使用一次性氧气管进行吸痰,并对吸痰前后进行有效评估和比较。结果:研究发现70名小儿使用一次性氧气管吸痰前后,具有良好的反映,包括吸取的痰液量、血氧饱和度的上升,舒适度的提高,夜间睡眠鼾声的减少以及夜间觉醒次数的降低等,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使用一次性吸氧管在小儿吸痰中的应用优于常规吸痰方法,可以提高吸痰的有效性。
作者:刘晓玉;汤善林;程彦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用现代电抽搐(MECT)治疗与帕罗西汀片治疗抑郁症显效的快慢对比。方法:将21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A组)100例,用 MECT 治疗,对照组(B 组)110例用抗抑郁药帕罗西汀片治疗,治疗时间均为1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被试的抑郁症状,以 HAMD 自评量表评分的减分率判定治疗的有效率。结果:研究组通过 MECT 治疗1周后 HAMD 自评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01),对照组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 ﹥0.05)。结论:现代电抽搐(MECT)治疗作为新型的非药物治疗方法能快速有效的治疗抑郁症,显效较帕罗西汀片快。
作者:王惠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2013年9月~2014年8月,我院选取100例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在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均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结果: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降低,且满意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在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持续改进我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工作流程,提高效率,减少差错。方法:对比我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流程改进前后的不同点,分析其利弊。结果:改进后的流程更符合实际操作,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合理用药。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流程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我院的流程改进是卓有成效的。
作者:高文超;WANG li;LIU xiang-chen;KONG xia;GAO wen-chao;XU hong-lin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精神生活的多元化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染病的防控手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传染病也有了新的流行热点,在传染病新形势下采取正确的手段控制传染病的蔓延和进展,从而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本研究对新形势下的传染病的流行热点以及防控措施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从而更为全面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
作者:沈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年患者在接受舒利迭吸入疗法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舒利迭吸入疗法治疗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5例。采用常规肺部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舒利迭吸入疗法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肺部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和慢阻肺疾病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年患者在接受舒利迭吸入疗法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万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健康体检中人性化护理工作的价值。方法:随机把同期到院实施健康体检的120例健康体检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体检人数分别为60例,对照组体检者施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体检者施予人性化护理,比较分析两组体检者护理满意情况。结果:研究组体检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3.3%,对照组体检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为80.0%,通过统计学分析,二者所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健康体检中,对体检者施予人性化护理,可使其不良情绪或者心理得到缓解,便于其主动且积极地配合体检,同时还可提高其护理满意度,便于医院良好形象的塑造。
作者:张桂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白芷祛斑霜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纳入41例,对照组给予氢醌乳膏治疗,观察组给予白芷祛斑膏治疗,治疗8周,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5,P >0.05);治疗后,观察组面积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白芷祛斑霜治疗黄褐斑疗效较好,有助于缩小皮损面积,且不会引起不良反应。
作者:孙云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同放射检查对诊断老年性食管裂孔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2013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老年性食管裂孔疝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采用双盲法将所有患者进行常规胸片、X 线钡餐、CT 检查,比较这三种放射检查方法对老年性食管裂孔疝的诊断阳性率的差异。结果:常规胸片、X 线钡餐造影和 CT 检测检测出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62.4%、92.5%、100%。从而得出,CT 和 X 线钡餐造影检出的阳性率高于常规胸片的检查(P <0.05)。常规胸片的误诊率为47.6%明显高于 X 线钡餐造影的误诊率7.5%和 CT 检测的误诊率。结论:从老年性食管裂孔疝患者进行常规胸片、X 线钡餐、CT 的放射线检查结果得出,在临床上可以综合采用各种放射诊断方法,从而利于降低老年性食管裂孔疝患者的误诊或者漏诊的概率,以便可以提高临床的正确诊断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李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文章分析了我国高原裕固族地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总结了对高原裕固族居民开展健康教育的难点,包括生活环境、生活习俗、生活质量及患者因素、医护人员因素、其他因素等,并提出了在高原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应提高医务人员素质,克服各种困难,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使患者受益。
作者:杨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自拟温肾调经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8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口服达英-35,观察组服用温肾调经汤,对比分析两者治疗效果及血清黄体生成素、雄性激素水平。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 <0.05);相比于治疗前,两组血清黄体生成素、雄性激素水平均明显下降(P <0.05),且观察组激素回升的概率较小(P <0.05)。结论:自拟温肾调经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较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干永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对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70例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解剖钢板治疗,观察组则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随访12个月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4.3%、2.8%,较对照组的77.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疗效明确,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作者:刘喜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文章主要是为了对临床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解,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更有效的应对措施。主要方法是针对标本执行的方式主要是查对验收,与此同时还需要通过一些手段来获知一些不合格标本,诸如对标本外观、检测分析、复查等的观察。结果发现血液标本、尿液标本、粪便标本以及胸腹水、脑脊液标本等中包含的不合格标本比例分别是4.82%、9.3%、3.89%和6.13%。结论:通过分析和判定不合格标本,进而促使规范标本的采集行为得到保证,同时促使标本的检验质量进一步提升。
作者:王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中常规血脂检查的应用。方法:本次选取心血管异常患者80例,均为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C -C)、血清脂蛋白(a)[Lp(a)]、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甘油三脂(TG)载脂蛋白 A1(ApoA1)、总胆固醇(TC)水平,并就结果与同期健康体检者56例展开对比。结果:心血管疾病组 Lp(a)、TC、LDL -C、ApoB 显著高于对照组,HDL -C 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TG、ApoA 无明显差异(P >0.05)。心血管疾病组血清 Lp(a)水平明显增高,对照组在正常参考值内,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经2×2矩阵法对测定值计算,相较其他血脂指标,Lp(a)对心血管疾病的预测价值居更高水平,其中准确率为76.2%,特异度为89.5%,敏感度为64.2%,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心血管疾病诊断中,血清 Lp(a)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同时需结合其它指标,以明确检出危险状况,指导治疗。
作者:王品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阑尾炎手术后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方法:以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37例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阑尾切除手术,对其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做出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了切口感染,其中有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患者3例,且均伴有糖尿病;出现肠梗阻的患者2例,1例保守治愈,另外1例经肠黏连松解术治愈;出现肠瘘的患者1例,在采取维持引流畅通、进行局部换药以及对症抗感染治疗后治愈;出现腹腔出血的患者1例,主要由于患者的体型肥胖使得术野难以完全显露、系膜肿胀和阑尾坏疽引起,在进行2次开腹探查止血后获得痊愈。结论:阑尾炎的早期明确诊断有利于手术时机的良好把握,术中应当确保手术切口、手术方案的恰当选择,通过无菌原则的严格遵循和抗生素的科学使用来有效防止出现并发症,减少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促使患者治疗效果的显著提升。
作者:文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引起医院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方法:用常规方法将2003年-2006年临床送检的各种标本进行分离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进行分析。结果:检出株数与标本来源所占比例依次为:痰液61(52.1%),分泌物28株(23.9%),尿液16株(13.7%),脓液12株(10.3%),共计117株。临床上对该菌比较敏感的抗菌药物依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头孢他啶、氧氟沙星、庆大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对青霉素类及大部分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普遍偏高。结论:通过药敏试验提供临床医生合理选用抗生素的依据,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王玉财;张月芬;杨新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骨折患者临床手术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骨科收治的86例骨折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配法将86例患者分为43例 A 组和43例 B 组,分别对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护理法和常规护理法,护理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A 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以及护理风险发生率均优于 B 组(p <0.05)。结论:对骨折患者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率。
作者:夏筱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中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选取120例中年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所有患者均应用舒适护理。结果: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患者的焦虑评分显著降低,其满意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舒适护理在中年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其满意度。
作者:王青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西格列汀在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内分泌科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28例,入组前治疗方案均不变,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6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加用安慰剂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加用西格列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以及体重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以及体重指标均无显著差异,治疗组在治疗后患者的指标除体重指数外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 <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增加(P >0.05)。结论:在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加用西格列汀后能够显著改善其血糖相关指标,同时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瑞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胆总管结石 ERCP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需行 ERCP 术的11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围术期时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36%(P <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降低 ERCP 术后并发症概率,保证患者的预后,适于推广。
作者:朱晓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