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平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3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患者均服用步长稳心颗粒,每次9g,每日3次,对照组患者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每次12.5~25mg,每日两次。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2.6%,部分患者出现心律减慢,,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 <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心律失,采用常稳心颗粒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金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胆结石采用外科手术和胆宁片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我院于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对102例老年胆结石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胆宁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0.4%),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的结石清除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4%),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15.7%),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外科手术和胆宁片结合治疗老年胆结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结石清除,并发症少,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毛军锋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栓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以期促进其生存质量的提高。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则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经一段时间的护理操作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总有效率、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促进运动能力提升的同时,加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葛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肿瘤患者放疗后的心理状态调查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放疗后给予患者心理治疗;对照组:实施肿瘤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中,焦虑、抑郁者占87.5%(70/80),绝望者占20.0%(16/80),有自杀倾向者占3.8%(3/80)。观察组在心理治疗后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两组手术均成功实施,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良好的情绪可保障患者提高治疗依从,确保临床安全。结论:对肿瘤患者进行有效心理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负面心理情绪,让患者重拾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宏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年患者在接受舒利迭吸入疗法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舒利迭吸入疗法治疗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5例。采用常规肺部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舒利迭吸入疗法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肺部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和慢阻肺疾病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年患者在接受舒利迭吸入疗法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万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胆结石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抽选2013年2月-2014年10月,我院接收胆结石患者45例作为干预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并选择同期接收胆结石患者45例作为常规组,给予临床常规措施,比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治愈好转率、护理满意率和常规组相比,差异性显著(P <0.05)。结论:给予胆结石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安全性高,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治愈率,值得应用。
作者:李倩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痔疮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痔是直肠肛管粘膜下静脉曲张所致,便秘和排便时用力屏气,常出现痔核脱出与便血,多见于经常站立者和久坐者。痔疮按照发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无论是那种情况的痔疮,都给患者带来了身心的痛苦,现以混合痔为例将我院开展外剥内扎术式治疗混合痔的一些疗效体会及方法作介绍。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66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分配法分为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单独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值(FBG)、餐后2h 空腹血糖值(2h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各项指标变化。结果:干预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的 FBG、2hFBG、HbAlc 以及 TC 等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延缓病情发展,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苏志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小儿疝气患者时使用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小儿疝气患者共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儿接受腹腔镜下疝修补术,观察组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将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小儿疝气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而且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安全性更高,患儿家属更加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霍金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应用于小腿足踝部缺损修复的治疗经验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小腿足及踝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用带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观察其疗效。结果:皮瓣远端边缘处坏死率为1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皮瓣成活率为71.1%。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小腿足踝部缺损修复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值得推广[1]。
作者:孙代同;赵军强;申成凯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慢性根尖周炎患者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2月接收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62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对照组患者均进行多次性根管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均进行一次性根管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的疼痛发生率和治疗效率。结果:术后1周及1个月对照组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9.4%和9.7%;观察组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22.6%和12.9%;1年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0.3%,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6%;两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疼痛发生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均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慢性根尖周炎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其疼痛发生率与治疗效率同多次根管治疗的效果差异不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逯丹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防止院内感染,保障人民群众的就医安全。方法:依据 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WS /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采集样品做微生物项目指标检测。结果:共检测1344份样品,均未检出致病菌,其中室内空气检测189份,合格率87.30%,紫外线灯307根,合格率85.34%,污水21份,合格率61.90%,消毒后内镜24份,合格率91.67%,其它803份,合格率98.13%。结论:我县医疗机构消毒质量除医院污水合格率较低外,其它检测项目均良好[1]。
作者:高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淋巴结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所致的淋巴结病变,全身淋巴结均可发生,但以颈部淋巴结为常见,占淋巴系统疾病的80%-90%[1]。单纯用药不但疗程长,且易产生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淋巴结有完整的包膜,抗结核药物很难进入淋巴结内达到有效的杀菌浓度[2]我科于2015年1月收治1例颈部、上纵隔淋巴结核,与胸外科联合手术,经过精心的护理,患者治愈出院。本文将临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芳;肖红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患者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可行性。方法:将2011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正畸治疗患者286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发病原因。结果:女性患者诱发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可能性高于男性患者,同时与安氏 I 类与安氏 III 类患者相比较,安氏 II 类的检出率更高,(P <0.05)。结论:在口腔正畸患者中,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患者较为常见,该病的发生和发展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诸多因素相关[1]。
作者:饶永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宫腔镜联合超声对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62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数字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研究组采取宫腔镜联合超声收拾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的有31(100.00%)例患者,对照组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的有26(83.87%),研究组手术效果为满意的几率明显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腔镜联合超声对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具安全性高、手术效果满意、预后效果良好等优点,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谢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了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技能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方法:选择了我校2009级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80人,分别为实验班与对照班两个班级,通过对两个班级学生的临床检验技能进行考核,从而对临床检验专业的临床检验技能评价体系进行考察,对评价体系进行构建与完善,并且对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进行了解。结果:经过临床检验技能考核与评价体系培训学生的临床检验技能,其各项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未经过该体系培训的学生,差异有显著性(P <0.01)。结论:通过构建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技能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以及临床检验技能操作水平,必须得到重视[1]。
作者:陈亚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安全型留置针在艾滋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可大大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同时可避免护士针刺伤和血液污染的发生,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治疗。方法:对151例安全型留置针的置管要点及穿刺结果、维护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1例艾滋病患者静脉穿刺过程中,护士无一例针刺伤的发生。结论:护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无菌操作,掌握正确的维护方法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作者:吕春容;张春兰;罗东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沟通的技巧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几乎在与病患共处的每个环节中都需要有效的沟通技巧。沟通是为了一个设定的目标,把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传递,并且达成共同协议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护理人员的工作不仅仅以完成医嘱为目的,而是逐渐演变成以病患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彰显人性关怀的共同参与。同一种疾病和危机处理的手段可能是相同的,但是不同的病人拥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文化程度、不同的经济能力,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隐藏的心理活动更是千差万别或隐匿于无形,真正能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护理人员一定是一个群体中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如何培养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并使其将这种技巧应用到临床上是一门重要的课题。艺术性的沟通语言、察言观色的沟通技巧都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
作者:安桂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研究无痛人流术后放置节育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4年来我院进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60例进行研究调查。将60例无痛人流术后放置节育环的6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再选取经期间放置节育环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后出血时间以及放置节育环成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等基本情况。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实验组患者放置节育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病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患者采取无痛人流后防止节育环能够提高成功机率,并且减少患者痛苦,在临床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变异性心绞痛是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一种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绞痛发作时多数病人有胸闷、胸痛等症状,但也有少数部分病人症状不明显甚至缺如。有症状的病人因身体不适可能会及时就医,而症状不明显的病人就诊率很低,容易贻误病情,以至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变异性心绞痛在一般性活动甚至休息时均会发生,而且由于发作的时间短,因此常规的心电图不易记录,所以在变异性心绞痛患者的诊断过程中,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相对就有明显优势,笔者对35例变异性心绞痛患者采用了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方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玲;邵安胜;张国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