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拟温肾调经汤治疗44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效果分析

干永艳

关键词:温肾调经汤, 多囊卵巢综合征, 效果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自拟温肾调经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8例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口服达英-35,观察组服用温肾调经汤,对比分析两者治疗效果及血清黄体生成素、雄性激素水平。结果:通过治疗,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 <0.05);相比于治疗前,两组血清黄体生成素、雄性激素水平均明显下降(P <0.05),且观察组激素回升的概率较小(P <0.05)。结论:自拟温肾调经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效果较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宝石能谱 CT 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 CT 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本院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共60例(需要进一步确认心血管结构),对所有入选病例进行宝石能谱 CT 检测,常规 CT 检测,超声心动图检测和手术病例探查。比较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通过 kappa 检验,宝石能谱成像质量较高,常规 CT 检查和宝石 CT 扫描之间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主肺动脉、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的增强 CT 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宝石能谱 CT 漏诊2例,超声心动图漏诊6例,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采用 ASIR 技术的宝石能谱 CT 扫描是检查复杂型先天性心血管病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刘刚;毛旭;何慧;李小花;冯昭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新生儿抚触护理对早期新生儿生长发育的作用

    目的:本次探讨新生儿抚触护理对早期新生儿生长发育的作用。方法:选取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正常新生儿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在新生儿出生一天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作全身抚触护理。结果:两组新生儿各项生长发育指标情况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新生儿抚触护理对早期新生儿生长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张晓蕾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超声心动图对风湿性心脏病左房血栓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风湿性心脏病左房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共收治40例风湿性心脏病左房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结果:患者通过检查后,其中左房血栓着10例,无血栓着30例,对两组超声心动图表现进行对比。结论:在超声诊断风湿性心脏病左房血栓临床价值在被肯定之后,同时也不能忽略病人的病情以及生命体征等。可见,超声是临床上诊断左房血栓有价值的检查方法,获得了患者的好评,值得临床大力的推广。

    作者:郑立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慢性重型肝炎病人的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方式的护理干预对慢性重型肝炎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将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入的32例慢性重型肝炎病人纳入本次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面有效的护理方式,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于出院时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生化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总胆红素(TBIL)。结果:观察组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慢性重型肝炎病人具有不同的影响,个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身心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王丹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临床治疗甲亢心脏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甲亢心脏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甲亢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取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曲美他嗪改善心脏血液循环;对照组患者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而观察组患者联合131碘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 FT3、FT4、TSH 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FT3、FT4、TSH 均显著好转,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131碘联合胺碘酮、曲美他嗪治疗甲亢心脏病的效果确切,可显著恢复患者的心功能,纠正甲状腺激素代谢,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林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传统护理在胃肠道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对比体会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传统护理在胃肠道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差异。方法:在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将各种已得到证实的有效的护理方法进行有效的整合运用,以减少手术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恢复。结果:该理念通过在多种外科手术患者中探讨及运用,其优势性及临床可行性已甚为成功。结论:快速康复外科较传统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已有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在胃肠道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方面变化巨大,值得推广。

    作者:贾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循症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循症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并发高血压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有患者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症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44例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实施循症护理,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加快受损神经功能恢复,具有十分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参麦联和参芎治疗肺心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参麦、参芎治疗肺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4例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并自愿参加的前提下,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参麦、参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 PVRI、mPAP、CO 等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PVRI、mPAP、CO 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肺心病的患者中,与单纯的常规治疗相比,联合应用参麦、参穹治疗,可提高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王永波;李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营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期间诊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29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总有效率为92.3%;研究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总有效率100%。结论: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确切,值的推广。

    作者:于明成;许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究不同部位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对这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根据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之后,有6例患者出现死亡的情况。结论:对不同部位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并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以减缓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改善患者的病情,减少患者出现死亡的情况。

    作者:王莉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促进小儿发热康复中的作用探究

    目的:对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促进小儿发热康复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62例小儿发热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以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以常规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 <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家属互补式健康教育护理模式显著提高家属知识掌握程度,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曾佑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下肢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比较

    目的:比较下肢骨折术后病人采用被动训练器锻炼与人工功能锻炼两种方法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28例下肢骨折术后应用人工功能锻炼的患者,112例下肢骨折术后使用 T -GBQ -01型微电脑关节被动训练器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训练后的患股肌力、伸屈角度、疼痛肿胀及并发症。结果:使用-GBQ -01型微电脑关节被动训练器在肌力与伸屈角度的恢复、缓解疼痛肿胀以及减少并发症方面不如使用人工功能锻炼的效果明显。结论:相比于被动器械锻炼,人工功能锻炼具有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势,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沈林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50例进展性脑卒中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讨进展性脑卒中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2月收治的50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照组总有效率72.0%,观察组总有效率92.0%,两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用药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并无患者肝肾功能受到影响的症状发生。结论:展性脑卒中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并且安全性比较高,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高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技能评价体系的构建

    目的:探讨了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技能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方法:选择了我校2009级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80人,分别为实验班与对照班两个班级,通过对两个班级学生的临床检验技能进行考核,从而对临床检验专业的临床检验技能评价体系进行考察,对评价体系进行构建与完善,并且对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进行了解。结果:经过临床检验技能考核与评价体系培训学生的临床检验技能,其各项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未经过该体系培训的学生,差异有显著性(P <0.01)。结论:通过构建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技能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以及临床检验技能操作水平,必须得到重视[1]。

    作者:陈亚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妇产科急腹症的超声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采用超声诊断的价值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90例急腹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使用超声对患者进行诊断的应用效果以及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结果:90例急腹症患者接受超声检查诊断后,符合数为77例,漏诊或误诊数为13例,准确率为85.56%。结论:采用超声对妇产科急腹症患者进行诊断时,不仅要全面的了解患者的病史、发病时间,同时对超声的特点进行综合性分析,提升设备,才能充分保证诊断的准确性,使患者能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保证其生命安全。

    作者:宋林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宝应县2014年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目的: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防止院内感染,保障人民群众的就医安全。方法:依据 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WS /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采集样品做微生物项目指标检测。结果:共检测1344份样品,均未检出致病菌,其中室内空气检测189份,合格率87.30%,紫外线灯307根,合格率85.34%,污水21份,合格率61.90%,消毒后内镜24份,合格率91.67%,其它803份,合格率98.13%。结论:我县医疗机构消毒质量除医院污水合格率较低外,其它检测项目均良好[1]。

    作者:高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临床护士对胰岛素规范注射知晓率的现状调查与对策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对胰岛素规范注射知晓率的现状以及对策。方法:对所有的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进行调查。结果:各个方面胰岛素知识的合格率之间的对比,在胰岛素注射知识方面的合格率明显更低,P <0.05;不同学历的临床护士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问卷合格率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层级的临床护士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问卷合格率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当对临床护士应进行系统、规范的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培训,同时培训人群应着重大、中专学历护士和低年资护士(N1级护士)。

    作者:王翔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门诊护理工作安全性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目的:探讨门诊护理工作安全性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我门诊1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护理安全方面的相关问题自制一份调查问卷,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12份问卷,且收回12份,收回率达100%;评分结果显示:护理安全规章制度(4.41±0.13)分,护理操作理论与技能(4.42±0.14)分,护理安全培训与教育(3.93±0.10)分,上岗前培训(3.82±0.16)分,安全法规常识(3.25±0.09)分,沟通与协调(3.21±0.08)分,药品标识(3.92±0.02)分,急救意识与能力(3.67±0.14)分,护士排班模式(2.51±0.13)分。结论:在门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必须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学习护理安全法规常识,做好与患者沟通、交流,尽大可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官晓筠;代伟丽;安睿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张家港市环境危害因素监测结果分析与思考

    目的:掌握本地区环境危害因素基本情况,并积极采取综合措施,为改善环境卫生现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张家港市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室内环境等危害因素,医院污水处理及大气污染物开展监测与评价。结果:2014年环境危害因素监测指标总合格率为92.8%,其中生活饮用水85.8%,公共场所93.0%,医疗机构消毒合格率93.1%。结论:张家港市环境卫生状况总体良好,卫生、环保、水利等部门应联合监控环境危害因素,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作者:朱容;徐正龙;朱红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血清 CRP 在血压正常高值患者中的诊断意义

    目的:观察与比较血清 CRP 在正常血压高值和正常血压人群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在启东中医院体检中心240例健康体检者,分为理想血压组和血压正常高值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受试人群收缩压,舒张压,血清 CRP 及总胆固醇等生化指标;经两年随访分别统计高 CRP 组和低 CRP 组受试对象患高血压率。结果:正常血压高值组收缩压平均值为(132.8±2.1)mmHg 高于理想血压组收缩压平均值(110.8±3.4)mmHg,P <0.05;正常血压高值组舒张压平均值为(82.8±3.2)mmHg 高于理想血压组收缩压平均值(72.8±4.4)mmHg,P <0.05;正常血压高值组血清 CRP 为(3.8±0.3)mg/L 高于理想血压血清 CRP(2.4±0.2)mg/L,P <0.05;高 CRP 组高血压率为51.7%高于低 CRP 组高血压率12.5%。结论:正常血压高值者血清 CRP 增高,说明在血压正常高值时期已发生炎症反应,并促进高血压的发展。

    作者:季凌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