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田田;龚菲;刘洪芳
目的:观察无张力补片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护理特点。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50例。对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舒适度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可提升疗效,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值得推广。
作者:曾祥雪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对胰岛素规范注射知晓率的现状以及对策。方法:对所有的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进行调查。结果:各个方面胰岛素知识的合格率之间的对比,在胰岛素注射知识方面的合格率明显更低,P <0.05;不同学历的临床护士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问卷合格率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层级的临床护士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问卷合格率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当对临床护士应进行系统、规范的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培训,同时培训人群应着重大、中专学历护士和低年资护士(N1级护士)。
作者:王翔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及振动式排痰后吸痰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方法:将我科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1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及常规护理,包括抗感染、退热、祛痰、吸氧等对症处理,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等,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常规雾化吸入及振动式排痰后,并及时吸痰。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52例,无效3例,对照组有效37例,无效18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雾化吸入及振动式排痰后吸痰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有利于及时及出稀释后的痰液,不仅可以实现降低痰液,防止发生呼吸道窒息,也会使药物的药效发挥大的作用,以尽快提高疗效。
作者:何小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慢性胃溃疡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以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将12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平均分成常规护理组与针对性护理组各60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常规护理组的总有效率为86.7%,针对性护理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护理组复发9例,复发率为15.0%,针对性护理组复发4例,复发率为6.7%,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慢性胃溃疡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大大提升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于君红;梁妍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不同方式的护理干预对慢性重型肝炎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将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入的32例慢性重型肝炎病人纳入本次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面有效的护理方式,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于出院时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生化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总胆红素(TBIL)。结果:观察组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慢性重型肝炎病人具有不同的影响,个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身心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王丹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对这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经治疗的显效率为90.00%,总有效率为96.00%。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时,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云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通过对越城区下属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2010年与2012年开展的农民健康体检的调查资料分析,评价农民健康体检信息化的效果,为更好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基本项目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实践依据。方法:分别对越城区400名参加过2010与2012年农民健康体检的农民,120名参加过2010与2012年农民健康体检的医务人员进行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相关情况分析统计,调查越城区开展农民健康体检信息化的效果。结果:400名参加过两届农民健康体检的农民普遍认为开展农民健康体检信息化大幅度提高了体检的流程及反馈速度。120名参加过两届农民健康体检的医务人员普遍认为开展农民健康体检信息化大幅度提高了医务人员工作效率。结论:基层农民存在文化素质偏低等现象,农民健康体检创新(信息化)推广实施是适合我区区情的经济、有效的措施和策略,是推动农民健康工程的有力保障[1]。
作者:韦坚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文章主要是为了对临床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解,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更有效的应对措施。主要方法是针对标本执行的方式主要是查对验收,与此同时还需要通过一些手段来获知一些不合格标本,诸如对标本外观、检测分析、复查等的观察。结果发现血液标本、尿液标本、粪便标本以及胸腹水、脑脊液标本等中包含的不合格标本比例分别是4.82%、9.3%、3.89%和6.13%。结论:通过分析和判定不合格标本,进而促使规范标本的采集行为得到保证,同时促使标本的检验质量进一步提升。
作者:王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标识在 ICU 患者管道识别中的实施方法及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设计上遵循醒目,临床实践中便于识别的原则,根据临床需要,对不同管道进行不同的标记结果:护士能快速识别各种管道及快捷、准确交接班,减少护理缺陷和隐患,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ICU 管道标识的实施,确保了患者留置管道的安全,提高了患者和护士满意度,使护理质量得到了持续改进。
作者:龚菲;侯田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oproteinases,MMPs)在细胞外基质(extracelular matrix, EC M)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胖瘤细胞的分化、生长、转移等过程。本文从MMPs的结构功能以及与肿瘤的研究进展等方面加以综述。
作者:陈真;姚品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3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患者均服用步长稳心颗粒,每次9g,每日3次,对照组患者服用酒石酸美托洛尔,每次12.5~25mg,每日两次。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7.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2.6%,部分患者出现心律减慢,,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 <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心律失,采用常稳心颗粒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金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临床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5月-2015年05月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92例。利用抽签法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C2组(46例,对照组):临床按照常规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C1组(46例,观察组):临床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每项指标以及切口感染率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所有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在每项指标以及出现切口感染概率方面,C1组明显优于 C2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P <0.05)。结论:针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通过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将患者的不良反应有效减少,有效避免出现电解质紊乱以及切口感染的情况,终将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提高。
作者:赵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中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选取120例中年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所有患者均应用舒适护理。结果: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患者的焦虑评分显著降低,其满意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舒适护理在中年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其满意度。
作者:王青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护理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和护理的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患者80例,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止痛治疗和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综合治疗和综合护理。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p <0.05。结论:治疗和护理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能够缓解患者疼痛情况,促进护患关系的融洽。
作者:徐玉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中应用穴位包药联合高频电疗和运动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9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对症内科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进行穴位包药、高频电疗以及运动疗法,对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运动耐力以及血气分析情况。结果:患者在经过一个月的临床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运动耐力以及血气状况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穴位包药、高频电疗以及运动疗法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指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呼吸内科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干琦芸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6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利尿、强心、营养心肌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心力衰竭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1.88%;观察组心律失常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50.00%,均为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李雪燕;谢迎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麻醉前访视是围手术期工作的第一环节。通过麻醉前访视,麻醉医师可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准确评估患者对麻醉的耐受性,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麻醉方案,并且能大程度的争取患者对麻醉工作的理解和配合,以提高麻醉安全,避免医患纠纷。因此,充分的麻醉前访视是麻醉安全的重要保障,提高访视效果,亦可提高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从而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
作者:曹远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患者疾病监测与预防措施。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择为我院在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50例,将其归为研究组,然后选择正常的妊娠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全自动的生化分析仪分析患者的血肌酐、尿蛋白的阳性率以及血清胱抑素情况,然后再使用超声来检测患者的心脏功能,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测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血肌酐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大,但其尿蛋白的阳性率以及血清胱抑素明显比对照组高,研究组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有明显的下降,两组对比较为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妊娠高血压患者疾病进行监测时可以将血清胱抑素作为检测和预防的指标,为保障妊娠患者及新生儿生命健康提供参考依据,而超声监测有利于降低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丛树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及保健措施及效果。方法:以辖区幼儿园作为研究对象,我们将2013年4月至2013年8月及2014年4月至2014年8月这两阶段作为研究时间,前阶段数据作为对照组数据,对患儿进行保健性预防教育后将2014年4月至2014年8月统计数据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第一阶段对照组儿童手足口发病率为14.2%,第二阶段观察组儿童手足口发病率为8.2%,加强保健预防后手足口发病率显著下降(P <0.05)。结论:对手足口病进行针对性保健预防措施能够降低疾病发病率,避免疾病恶化及大面积流行。
作者:张慧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循症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并发高血压患者8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有患者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循症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44例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患者实施循症护理,可以明显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加快受损神经功能恢复,具有十分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