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艳
目的:对小儿术后麻醉苏醒期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科施全麻手术治疗的3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在麻醉苏醒期内,对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对小儿麻醉苏醒期内护理的必要性进行评价。结果:在术后麻醉苏醒期共出现6例呼吸道梗阻,4例心率失常,1例呕吐,经过积极治疗之后均转危为安,全部顺利渡过了苏醒期。结论:术后麻醉苏醒期内的护理可以使并发症得到减少,对患儿顺利苏醒存在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洪菜琴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输卵管不通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输卵管不通不孕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研究组患者术后通畅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的70%。术后随访6~12个月,研究组术后妊娠17例(56.67%),其中宫内妊娠16例(53.33%),异位妊娠1例(3.33%);对照组术后妊娠9(30%)例,其中宫内妊娠7例(23.33%),异位妊娠2例(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输卵管不通不孕症,弥补了单一技术的局限性,有效提高了输卵管的通畅率及妊娠率,是治疗输卵管不通不孕症的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龚伟;王宏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比内科疗法与支架植入对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2014年5月-2015年1月选取我院75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将其分为试验组(n =37)及对照组(n =38),两组分别接受支架植入及内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改善率、短暂性脑缺血及脑梗死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改善率为89.19%,明显高于对照组65.79%(P <0.05)。治疗6个月内,试验组短暂性脑缺血及脑梗死发生率为5.41%,显著低于对照组21.05%(P <0.05)。结论:采用支架植入治疗颅内动脉狭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低短暂性脑缺血及脑梗死发生率。
作者:王秋莹;殷晓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剖析我院中医疏肝法在胃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并对其实施效果作出准确的评价。方法:择我院2014年月至12月,收治入院的胃炎患者,共80例来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理,将80例患者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实施中医疏肝治疗法,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观察并剖析两组的疗效。结果:经统计,研究组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即:95.0% vs.77.5%。且其 SAS 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针对治疗中出现的不适症状,研究组的发生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17.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胃炎患者实施中医疏肝治疗,能起到纾解患者负面情绪以及提高疗效的作用[1]。
作者:黄秒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的临床影像以及病理。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选择通过病理证实的20例血管扩张型骨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实施 X 线平片检查和 MRI 检查,4例患者同时实施 CT 检查,结合相关文献报道总结分析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的临床影像和病理。结果:经检查,20例患者 X 线平片与4例实施 CT 检查患者,影像图像表现主要为溶骨性骨折破坏,其中有6例患者合并骨体轻度膨胀,均存在大小不等软组织肿块与 Codman 三角,同时骨破坏区多数边缘不清,没有硬化边,肿块内没有显著肿瘤性成骨。经 MRI 检查,20例患者肿瘤多数或者完全由多发囊腔构成,存在骨膜反应,有16例患者囊腔内存在小液-液平面,该平面少且散在。在病理学上,全部患者均存在类似于动脉瘤样骨囊肿血腔结构,囊间隔或者囊壁可见肿瘤性成骨组织或者肿瘤细胞。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血管扩张型骨肉瘤影像和动脉瘤样骨囊肿表现、一般恶性骨肿瘤生长特点相类似;病理学表现为血腔结构、囊壁或者囊间隔内恶性肿瘤细胞,在临床检查诊断中,和临床影像、病理相结合,可获得更为准确且合理的诊断结果。
作者:李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期间诊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西医治疗;研究组29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结果: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总有效率为92.3%;研究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总有效率100%。结论:中医内科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确切,值的推广。
作者:于明成;许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其用药依从性的临床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本社区内的高血压患者18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一般的高血压知识宣传,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知识宣传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管理,对比两组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服用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结合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改善其服药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秋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 CT 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本院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共60例(需要进一步确认心血管结构),对所有入选病例进行宝石能谱 CT 检测,常规 CT 检测,超声心动图检测和手术病例探查。比较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通过 kappa 检验,宝石能谱成像质量较高,常规 CT 检查和宝石 CT 扫描之间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主肺动脉、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的增强 CT 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宝石能谱 CT 漏诊2例,超声心动图漏诊6例,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采用 ASIR 技术的宝石能谱 CT 扫描是检查复杂型先天性心血管病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刘刚;毛旭;何慧;李小花;冯昭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降低全麻患者拔管期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舒芬太尼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芬太尼静脉注射,综合比较两组患者诱导前(T0)、拔管后1min(T1)、拔管后3min(T2)、拔管后5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糖、皮质醇浓度的差异。结果:T1~T3时刻研究组MAP、HR、RPP、血糖及皮质醇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可有效降低全麻患者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减少血浆肾素和皮质醇的释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冯世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儿童惊厥以及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急诊处理方式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某年度收治的被确诊为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78例,采取急诊处理措施以及药物治疗措施进行治疗,观察病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共有病例为78例,药物治疗的两个小时以内惊厥病情得到控制的病患者有55例,所占的比例为69%;药物治疗的四个小时以内惊厥病情得到控制的病患者有16例,所占的比例为21%;药物治疗的二十四个小时以内惊厥病情得到控制的病患者有76例,所占的比例为98%。2例病患者由于发生并发症而死亡,死亡率为2%。结论: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发病比较紧急而且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高,死亡率比较高,必须加强急诊处理的视屏从而降低病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蔡宏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对于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以克拉霉素、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疗程均为4周。对比两组服药后的临床症状好转情况。结果:临床症状的缓解方面,治疗组的显效率高达75%,总有效率为95%;溃疡的治疗效果方面,治疗组的显效率高达80%,总有效率为96.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可显著改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焉海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肺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从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肺心病患者5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医疗费用以及肺心病知识的掌握度。结果: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护理满意度、肺心病知识的掌握度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肺心病患者行舒适护理不仅能让患者尽快出院,降低家庭负担,还能提升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对肺心病知识的掌握度,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张睿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与护理干预方式。方法:我院选取了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8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8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40例患儿。对80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总结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特点。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比较观察两组患儿病情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口腔病变消退时间、退热时间、水疱结痂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及时改善患儿临床病症,可临床推广。
作者:陈飞;陈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调查产科收治的5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观察不同年龄、胎盘附着位置、前置胎盘类型、有无胎盘粘连或植入、流产史或者剖宫产分娩史等对产后出血量的影响。结果:对不同情况下产妇的产后出血量进行比较可见,中央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或粘连、合并剖宫产分娩史等的产妇产后出血量显著高于同组其他产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前置胎盘的类型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影响大,对于中央型前置胎盘的产妇,需要在剖宫产手术实施的过程中,在彩超等的辅助下,确保手术顺利安全,降低产后出血量。
作者:张仝琼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中药桑菊饮治疗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4年2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门诊诊断的支气管炎患者82例,将其平均分成2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开具的处方为采用中药桑菊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开具的处方为采用急支糖浆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第一疗程症状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中药桑菊饮治疗支气管炎疗效显著,患者症状改善快,该种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姜小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及振动式排痰后吸痰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方法:将我科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1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及常规护理,包括抗感染、退热、祛痰、吸氧等对症处理,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等,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常规雾化吸入及振动式排痰后,并及时吸痰。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52例,无效3例,对照组有效37例,无效18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雾化吸入及振动式排痰后吸痰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有利于及时及出稀释后的痰液,不仅可以实现降低痰液,防止发生呼吸道窒息,也会使药物的药效发挥大的作用,以尽快提高疗效。
作者:何小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风湿性心脏病左房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7月共收治40例风湿性心脏病左房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结果:患者通过检查后,其中左房血栓着10例,无血栓着30例,对两组超声心动图表现进行对比。结论:在超声诊断风湿性心脏病左房血栓临床价值在被肯定之后,同时也不能忽略病人的病情以及生命体征等。可见,超声是临床上诊断左房血栓有价值的检查方法,获得了患者的好评,值得临床大力的推广。
作者:郑立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基本治疗原则相同,均采用相同的硅胶胃管,对照组采用常规鼻饲,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整体护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46%,对照组为68.18%;两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X2=11.00 P <0.01)。结论:整体护理对提高老年鼻饲患者吸入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有明显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黎春红;周良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索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佳护理方案。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仅一年时间内抢救的9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普通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分别实践于45例对照组和45例观察组,观察两组不同护理方案的抢救效果。结果:(对照组)普通护理的抢救成功率为82.22%,(观察组)预见性护理的护理抢救成功率为97.78%。(对照组)普通护理组的满意度是78.26%。(观察组)预见性护理的满意度是97.78%。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佳护理方案为预见性护理,该方案可大大提高抢救效果。
作者:黄春平;李修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胎儿心脏超声在先天性心脏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产后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的妊娠12至16周的2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并对比常规超声检测以及胎儿心脏超声检测结果。结果:常规超声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有7例,筛查准确率为35%;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有19例,筛查准确率为95%;两种检查结果相比,胎儿心脏超声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查(P <0.05),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儿心脏超声在检测先天性心脏病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价值,可对心脏形态、心脏功能结构进行比较准确的判断,可有效的识别出先天性心脏病,该种诊断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杨青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