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特点分析

王云艳

关键词:老年患者, 高血压, 治疗特点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对这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经治疗的显效率为90.00%,总有效率为96.00%。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时,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新方法及静脉炎的护理

    目的:我科从事儿科护理,平均年龄在5岁以下,外周静脉具有短、细、脆的特点,给护士穿刺带来一定困难,反复穿刺静脉也会造成患儿额外的痛苦。留置静脉针可以减少患儿痛苦,并能够保护患儿的血管,同时也为护士的工作减轻了负担,是目前儿科穿刺的首选方案。然而,随着留置静脉针的频繁使用,静脉炎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标准将静脉炎分为三度[1],轻度:局部疼痛、红肿,未见条索状改变;中度:局部疼痛、红肿伴有条索状改变;重度:局部疼痛、红肿、条索状改变伴有硬结。本文通过探索新的静脉留置针操作方法,旨在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少患儿痛苦。

    作者:孟丽;关振强;刘红芳;潘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冠心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阿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冠心病患者7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用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伐他汀治疗,治疗组患者则采用阿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3.7%,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在冠心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阿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麻贵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45例胆结石患者围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胆结石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抽选2013年2月-2014年10月,我院接收胆结石患者45例作为干预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并选择同期接收胆结石患者45例作为常规组,给予临床常规措施,比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治愈好转率、护理满意率和常规组相比,差异性显著(P <0.05)。结论:给予胆结石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安全性高,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治愈率,值得应用。

    作者:李倩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慢性重型肝炎病人的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方式的护理干预对慢性重型肝炎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方法:将我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入的32例慢性重型肝炎病人纳入本次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面有效的护理方式,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于出院时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生化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总胆红素(TBIL)。结果:观察组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慢性重型肝炎病人具有不同的影响,个性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身心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王丹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宝应县2014年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目的: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水平,防止院内感染,保障人民群众的就医安全。方法:依据 GB15982-201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WS /T367-2012《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GB18466-2005《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采集样品做微生物项目指标检测。结果:共检测1344份样品,均未检出致病菌,其中室内空气检测189份,合格率87.30%,紫外线灯307根,合格率85.34%,污水21份,合格率61.90%,消毒后内镜24份,合格率91.67%,其它803份,合格率98.13%。结论:我县医疗机构消毒质量除医院污水合格率较低外,其它检测项目均良好[1]。

    作者:高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运用针灸配合高压氧治疗外伤性面瘫临床研究

    针对针灸和高压氧治疗外伤性面瘫问题研究,可以通过很多临床上病例进行一定分析,根据临床对于面瘫患者资料分析,采用针灸和高压氧联合治疗,对照单纯采用针灸治疗方法进行一定治疗,都可以比较好的对患者治疗取得一定效果。主要就是因为高压氧联合治疗可以很好使得患者神经细胞加速修复,消除面部神经中的问题,产生热效应进行一定的活血化瘀处理[1]。

    作者:杨春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儿童惊厥及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急诊处理

    目的:探讨儿童惊厥以及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急诊处理方式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某年度收治的被确诊为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78例,采取急诊处理措施以及药物治疗措施进行治疗,观察病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共有病例为78例,药物治疗的两个小时以内惊厥病情得到控制的病患者有55例,所占的比例为69%;药物治疗的四个小时以内惊厥病情得到控制的病患者有16例,所占的比例为21%;药物治疗的二十四个小时以内惊厥病情得到控制的病患者有76例,所占的比例为98%。2例病患者由于发生并发症而死亡,死亡率为2%。结论: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发病比较紧急而且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高,死亡率比较高,必须加强急诊处理的视屏从而降低病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蔡宏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预见性护理提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索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佳护理方案。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仅一年时间内抢救的9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普通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分别实践于45例对照组和45例观察组,观察两组不同护理方案的抢救效果。结果:(对照组)普通护理的抢救成功率为82.22%,(观察组)预见性护理的护理抢救成功率为97.78%。(对照组)普通护理组的满意度是78.26%。(观察组)预见性护理的满意度是97.78%。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佳护理方案为预见性护理,该方案可大大提高抢救效果。

    作者:黄春平;李修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规范化健康教育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规范化健康教育应用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4年来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规范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在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和躯体功能以及心理功能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规范化健康教育的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提高其治疗护理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印亚梅;耿留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人工肝治疗重症肝炎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肝炎的护理要点,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我科15例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护理总结。结果: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的15例重症肝炎患者,7例治愈,6例好转,1例主动出院,1例病重死亡。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的治疗过程中,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的熟练操作以及术后的精心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1]。

    作者:韩必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腹部良性嗜铬细胞瘤的 CT 和 MRI 诊断分析

    目的:对腹部良性嗜铬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学进行探讨,提高疾病诊断效率,减少误诊。方法:对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17例腹部良性嗜铬细胞瘤患者的 CT 和 MRI 诊断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两种影像资料的特征。结果:本组17例患者均为单发瘤,10例右肾上腺,7例为左肾上腺;CT 术前的诊断为嗜铬细胞瘤9例,诊断准确率为88.9%,1例误诊为神经鞘瘤;7例 MRI 术前诊断为嗜铬细胞瘤,诊断准确率100%。结论:腹部良性嗜铬细胞瘤的 CT 和 MRI 影像学具有一定特征,可有效提升术前诊断准确率,确保良好的手术疗效。

    作者:蒋利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在治疗中采用优质护理的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月收治的8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47例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模式,对照组35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评论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82.86%,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给予优质护理,能够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提高身体的舒适度和生存的质量,值得推荐。

    作者:王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应用评价

    目的:分析和研究采用附着龈重建对患者进行口腔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随机择取86例口腔种植修复患者,将他们根据自愿原则划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6例)两组,分别采用常规疗法和附着龈重建进行临床治疗,并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角化黏膜宽度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且临床总有效率(100.0%)和患者满意度(95.6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0.0%,75.0%),两组比较的差异性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附着龈重建进行口腔种植修复,其疗效显著,临床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因此,它是一种有效、理想、科学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吴寅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探讨人工气道管理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的管理方法与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49例需行人工气道的患者,给予其规范管理和护理,并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严格、有效以及细致的人工气道管理及护理,49例患者均无一例发生导管脱落、气道缺血坏死、气道阻塞以及创口感染导致患者窒息等并发症。结论:科学管理、规范的护理操作,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痛苦,防止人工气道出现意外情况,减少并发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超声误诊卵巢卵泡膜细胞瘤1例

    患者,女,20岁,因月经紊乱2年,发现盆腔包块1年入院。两年前出现月经紊乱,1年前超声检查发现盆腔包块,随访中包块逐渐长大。入院查体:一般状态良好,无贫血貌,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彩超检查所见:子宫前位,大小形态正常,右侧卵巢大小:2.3cm ×2.2cm,左侧卵巢未显示。于子宫底部前方可见11.0cm ×10.3cm ×8.2cm 椭圆形实质性包块,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内部可见散在点状强回声,CDFI:包块内部可见稀疏星点状血流,周边血流丰富。超声诊断:子宫浆膜下肌瘤。手术所见:子宫前位,大小正常,右侧附件结构正常,左侧卵巢见12×10cm 大小肿块,质地中等,边缘光滑,与周围组织没有粘连。术后病理诊断:卵巢卵泡膜细胞瘤。

    作者:王云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白芷祛斑霜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白芷祛斑霜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纳入41例,对照组给予氢醌乳膏治疗,观察组给予白芷祛斑膏治疗,治疗8周,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05,P >0.05);治疗后,观察组面积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白芷祛斑霜治疗黄褐斑疗效较好,有助于缩小皮损面积,且不会引起不良反应。

    作者:孙云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改良鼻饲法对食管癌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改良鼻饲法对食管癌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0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泵恒温持续泵入鼻饲液(瑞素);对照组采用50ML 注射器定时推注鼻饲液(瑞素)。结果观察组发生胃潴留、腹泻、食管反流、误吸,肠胀气、便秘、电解质紊乱病例较对照组明显要少(P <0.05)结论食管癌患者鼻饲采用肠内营养泵持续恒温泵入,有利于胃肠道消化吸收保护胃肠功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晓华;杨庆娟;杨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与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的观察与护理干预方式。方法:我院选取了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80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软件把8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40例患儿。对80例患儿临床资料进行研究,总结手足口病口腔病变特点。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比较观察两组患儿病情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口腔病变消退时间、退热时间、水疱结痂时间、皮疹消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口腔病变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及时改善患儿临床病症,可临床推广。

    作者:陈飞;陈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1137例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常规心电图心律失常检出321例,检出率为28.2%,动态心电图检出率为39.6%,后者明显高于前者,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450例动态心电图检出异常中,有室性心律失常207例,占46%,房性心律失常216例,占48%,窦性心律失常9例,占2%,传导阻滞18例,占4%。结论:动态心电图能够明确诊断出心律失常的类型,对老年心律失常检出率较高,具有可靠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尉艾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应用穴位包药加高频电疗加运动疗法治疗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究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中应用穴位包药联合高频电疗和运动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9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对症内科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进行穴位包药、高频电疗以及运动疗法,对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运动耐力以及血气分析情况。结果:患者在经过一个月的临床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运动耐力以及血气状况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穴位包药、高频电疗以及运动疗法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指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呼吸内科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干琦芸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