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焉海德

关键词:康复新液, 消化性溃疡, 奥美拉唑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对于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以克拉霉素、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疗程均为4周。对比两组服药后的临床症状好转情况。结果:临床症状的缓解方面,治疗组的显效率高达75%,总有效率为95%;溃疡的治疗效果方面,治疗组的显效率高达80%,总有效率为96.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可显著改善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4652例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回顾与思考

    目的:回顾分析2012-2014年华亭县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实践,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以降低出生缺陷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方法:华亭县2012-2014年符合生育政策、计划怀孕的农村夫妇(包括流动人口)进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包括优生健康教育、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早孕及妊娠结局跟踪随访等。结果:2012-2014年共有4652例准孕夫妇接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男、女各2326例,筛选出高危人群572例。跟踪随访妊娠732例,妊娠终止501例,出生缺陷儿3例,发生自然流产、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41例。结论:规范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个性的优生咨询指导,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建议在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全面、规范开展。

    作者:李雪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要点

    目的:探讨针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观察选择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过程中配合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2月-2015年02月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04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随机分组。针对所有患者全部选择超早期显微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针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护理。C2组(对照组52例):临床选择常规护理的方法;C1组(观察组52例):临床选择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方法。对比两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在完成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脑出血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护理后,在完成手术后出现疾病并发症概率方面,C1组明显低于 C2组患者(P <0.05);在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C1组明显高于 C2组患者(P <0.05)。结论:针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临床选择超早期显微镜手术治疗过程中配合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终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现疾病并发症的概率,将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有效提高,终显著提高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卢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新方法及静脉炎的护理

    目的:我科从事儿科护理,平均年龄在5岁以下,外周静脉具有短、细、脆的特点,给护士穿刺带来一定困难,反复穿刺静脉也会造成患儿额外的痛苦。留置静脉针可以减少患儿痛苦,并能够保护患儿的血管,同时也为护士的工作减轻了负担,是目前儿科穿刺的首选方案。然而,随着留置静脉针的频繁使用,静脉炎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标准将静脉炎分为三度[1],轻度:局部疼痛、红肿,未见条索状改变;中度:局部疼痛、红肿伴有条索状改变;重度:局部疼痛、红肿、条索状改变伴有硬结。本文通过探索新的静脉留置针操作方法,旨在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少患儿痛苦。

    作者:孟丽;关振强;刘红芳;潘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牵引治疗,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推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疼痛 VAS、治疗后腰椎活动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VAS 评分和腰椎活动度有明显差异(P <0.01,P <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推拿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鹏程;冷向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对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对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住院分娩无合并子宫肌瘤的50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综合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方式及分娩期并发症。结果:研究组剖宫产率和阴道助产率分别为54.0%、32.0%,均高于对照组的20.0%、14.0%(p <0.05),研究组自然分娩率为14.0%,低于对照组的66.0%(p <0.05);研究组出现早产、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4.0%,高于对照组的6.0%(p <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率升高,对孕妇及新生儿结局均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足够重视,以减少分娩期并发症。

    作者:汪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复发性流产患者心理特征及干预对策

    目的:复发性流产患者有较多的心身症状,有研究表明,人的情绪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紧张状态,会导致激素变化,造成胎盘发育不良[1]。方法:而流产的次数越多,心理负担就越大,重复多次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妊娠。结果:临床心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改善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心身健康,缓解其不良情绪反应,提高患者的治愈率。[2]结论:现将116例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在本院接受人工流产患者心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IgA 肾病血尿应用益肾胶囊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益肾胶囊治疗 IgA 肾病血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我院治疗 IgA 肾病血尿的80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使用黄葵胶囊进行治疗,而观察组使用益肾胶囊治疗,治疗一个疗程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以及治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发生率。结果:在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复发率为17.5%,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则为80%,复发率为37.5%,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以及副作用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治疗 IgA 肾病血尿中应用益肾胶囊具有很好的效果,不仅能够改善机体的免疫能力,降低血脂水平,还能大大的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复发率,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权;谢泽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产科腹部切口感染的临床对策探析

    目的:探讨引发腹部感染的因素,并进行临床对策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来我院治疗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感染的患者3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作为观察组,将同期未发生产科腹部切口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中肥胖、产程大于12h、胎膜早破、合并阴道炎、阴道检查次数大于4次、肛门检查次数大于4次、手术时间等方面,与对照组患者进行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患者的腹部手术瘢痕发生率比较不具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产科腹部切口感染的致病因素很多,一般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正确指导孕妇孕期保健,尽可能减少阴道检查和肛门检查次数,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不断提高手术技术,合理应用抗生素药物及术后增加营养等,都可以有效预防腹部切口感染的发生。

    作者:吴伟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预见性护理提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索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佳护理方案。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仅一年时间内抢救的9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普通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分别实践于45例对照组和45例观察组,观察两组不同护理方案的抢救效果。结果:(对照组)普通护理的抢救成功率为82.22%,(观察组)预见性护理的护理抢救成功率为97.78%。(对照组)普通护理组的满意度是78.26%。(观察组)预见性护理的满意度是97.78%。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佳护理方案为预见性护理,该方案可大大提高抢救效果。

    作者:黄春平;李修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及其防治

    目的:研究分析阑尾炎手术后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方法:以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37例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阑尾切除手术,对其手术后的并发症情况做出回顾性分析。结果:37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现了切口感染,其中有坏疽穿孔性阑尾炎患者3例,且均伴有糖尿病;出现肠梗阻的患者2例,1例保守治愈,另外1例经肠黏连松解术治愈;出现肠瘘的患者1例,在采取维持引流畅通、进行局部换药以及对症抗感染治疗后治愈;出现腹腔出血的患者1例,主要由于患者的体型肥胖使得术野难以完全显露、系膜肿胀和阑尾坏疽引起,在进行2次开腹探查止血后获得痊愈。结论:阑尾炎的早期明确诊断有利于手术时机的良好把握,术中应当确保手术切口、手术方案的恰当选择,通过无菌原则的严格遵循和抗生素的科学使用来有效防止出现并发症,减少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促使患者治疗效果的显著提升。

    作者:文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小儿疝气患者临床手术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小儿疝气患者时使用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小儿疝气患者共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儿接受腹腔镜下疝修补术,观察组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将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小儿疝气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而且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安全性更高,患儿家属更加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霍金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药桑菊饮治疗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桑菊饮治疗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4年2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门诊诊断的支气管炎患者82例,将其平均分成2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开具的处方为采用中药桑菊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开具的处方为采用急支糖浆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第一疗程症状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中药桑菊饮治疗支气管炎疗效显著,患者症状改善快,该种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姜小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临床生化检验前后质量控制效果分析

    目的:究生化检验前、后质量控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生化检验的体检者及病人300名,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操作生化检验,观察组患者严格进行检验前后质量控制进行生化检验,记录患者有关生理功能指标,并与临床相比较,比较两组样本采集实效性、重现性及误差值。结果:观察组与临床不符例数、误差值明显小于对照组,重现性及有效性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检测前后的质量控制不但可以提高检测的实效性还能减小误差值,提高重现性,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

    作者:苏兴翔;苏东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观察不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不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0月-2015年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不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31例患者,其中非 Q 波性心肌梗死19例(61.29%),急性 Q 波性心肌梗死12例(38.71%);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以及头晕、牙痛、咽喉痛等不典型症状,误诊率高达22.58%;患者接受吸氧、扩张冠状动脉、抗凝、营养心肌、溶栓等对症治疗后,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83.87%,病死率为6.45%。结论:不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不明显,误诊率和病死率较高;临床医生应该足够重视和认识有关急性心肌梗死的首发临床症状及其相关变异,对疾病做出准确诊断,及早进行治疗。

    作者:张弓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应用团队技能训练模式的康复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和观察对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使用团队技能训练模式的效果。方法:收集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共75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37例对照组和38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个体康复训练,观察组接受团队技能训练,将两组患者的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以及复发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团队技能训练模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并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甜甜;王雪;徐芳;张守菊;马立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MMPs及其与肿瘤的相关研究进展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oproteinases,MMPs)在细胞外基质(extracelular matrix, EC M)降解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胖瘤细胞的分化、生长、转移等过程。本文从MMPs的结构功能以及与肿瘤的研究进展等方面加以综述。

    作者:陈真;姚品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妊娠高血压患者疾病监测与预防分析

    目的:研究妊娠高血压患者疾病监测与预防措施。方法:本文的研究对象选择为我院在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50例,将其归为研究组,然后选择正常的妊娠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全自动的生化分析仪分析患者的血肌酐、尿蛋白的阳性率以及血清胱抑素情况,然后再使用超声来检测患者的心脏功能,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测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血肌酐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不大,但其尿蛋白的阳性率以及血清胱抑素明显比对照组高,研究组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有明显的下降,两组对比较为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妊娠高血压患者疾病进行监测时可以将血清胱抑素作为检测和预防的指标,为保障妊娠患者及新生儿生命健康提供参考依据,而超声监测有利于降低患者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丛树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将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哮喘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改善率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率、治疗依从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对比结果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病情尽快恢复,且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梅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痛风患者采用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对痛风病患者采用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所收到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1日到2015年1月1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痛风病患者106例。分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实验组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需要继续进行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对照组护理人员则在患者出院时向患者告知相关的注意事项,不再做过多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血尿酸含量和疾病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数据间的差异性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 <0.05。结论:护理人员对痛风患者采用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能有效的帮助患者在出院后预防疾病复发。

    作者:刘荣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探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输卵管不通不孕症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输卵管不通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输卵管不通不孕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研究组患者术后通畅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的70%。术后随访6~12个月,研究组术后妊娠17例(56.67%),其中宫内妊娠16例(53.33%),异位妊娠1例(3.33%);对照组术后妊娠9(30%)例,其中宫内妊娠7例(23.33%),异位妊娠2例(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输卵管不通不孕症,弥补了单一技术的局限性,有效提高了输卵管的通畅率及妊娠率,是治疗输卵管不通不孕症的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龚伟;王宏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