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舒芬太尼用于降低全麻患者拔管期应激反应的效果研究

冯世辉

关键词:舒芬太尼, 全麻, 应激反应
摘要: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降低全麻患者拔管期应激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舒芬太尼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芬太尼静脉注射,综合比较两组患者诱导前(T0)、拔管后1min(T1)、拔管后3min(T2)、拔管后5min(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糖、皮质醇浓度的差异。结果:T1~T3时刻研究组MAP、HR、RPP、血糖及皮质醇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可有效降低全麻患者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减少血浆肾素和皮质醇的释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管道标识在 ICU 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标识在 ICU 患者管道识别中的实施方法及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设计上遵循醒目,临床实践中便于识别的原则,根据临床需要,对不同管道进行不同的标记结果:护士能快速识别各种管道及快捷、准确交接班,减少护理缺陷和隐患,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ICU 管道标识的实施,确保了患者留置管道的安全,提高了患者和护士满意度,使护理质量得到了持续改进。

    作者:龚菲;侯田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手术后的嗓音康复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并探讨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手术后的嗓音康复治疗的护理体会,为推动耳鼻喉科护理进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在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行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得患者同意条件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对照组合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术后自主发声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80.0%,且术后自主发声能力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差异性(P <0.05)。结论:对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手术后进行嗓音康复治疗的患者提供规范化护理措施,能显著提升护理效果。

    作者:宋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效果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栓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以期促进其生存质量的提高。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则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统计与比较。结果:经一段时间的护理操作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总有效率、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在促进运动能力提升的同时,加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葛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临床治疗甲亢心脏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甲亢心脏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甲亢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采取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曲美他嗪改善心脏血液循环;对照组患者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而观察组患者联合131碘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 FT3、FT4、TSH 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FT3、FT4、TSH 均显著好转,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数据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131碘联合胺碘酮、曲美他嗪治疗甲亢心脏病的效果确切,可显著恢复患者的心功能,纠正甲状腺激素代谢,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赵林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功能训练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功能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102例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均为我院在2014年2月到2015年3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康复训练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结果:观察组 MMSE 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的 Barthel 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取早期认知功能训练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春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非典型心绞痛患者的干预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并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非典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非典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再添加健康教育护理。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护理满意度差异,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健康知识了解程度差异。结果:由统计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非典型心绞痛患者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陈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临床麻醉实习计划改革的探索

    临床麻醉实习是麻醉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走向临床工作岗位的前奏,对学生毕业后医疗工作水平、医学作风和医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目前临床麻醉实习中的不足为立足点,提出临床麻醉实习计划应当从目标制定、教学实施及教学考核三方面开展,充分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并树立谨慎、负责的医疗工作态度,为学生从课堂走向临床奠定基础。

    作者:齐敦益;刘功俭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放射诊断老年性食管裂孔疝的临床探析

    目的:探讨不同放射检查对诊断老年性食管裂孔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2013年4月~2015年7月收治的老年性食管裂孔疝患者93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采用双盲法将所有患者进行常规胸片、X 线钡餐、CT 检查,比较这三种放射检查方法对老年性食管裂孔疝的诊断阳性率的差异。结果:常规胸片、X 线钡餐造影和 CT 检测检测出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62.4%、92.5%、100%。从而得出,CT 和 X 线钡餐造影检出的阳性率高于常规胸片的检查(P <0.05)。常规胸片的误诊率为47.6%明显高于 X 线钡餐造影的误诊率7.5%和 CT 检测的误诊率。结论:从老年性食管裂孔疝患者进行常规胸片、X 线钡餐、CT 的放射线检查结果得出,在临床上可以综合采用各种放射诊断方法,从而利于降低老年性食管裂孔疝患者的误诊或者漏诊的概率,以便可以提高临床的正确诊断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李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宫颈细胞学检查结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在宫颈癌筛查中引入宫颈细胞学检查结合阴道镜检查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了宫颈细胞学检查结合阴道镜检查,而对 TCT 检测中 AS -CU 及以上患者又给予了 HPV -DNA检测结合阴道镜检查,然后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结果发现 AS -CU 及以上患者有58例,其中阴性(AS -CU)44例,阳性14例。对以上患者进行了 HPV -DNA 检测,发现有阴性患者31例,阳性患者27例。阴道镜检测发现,HPV -DNA27例阳性患者中,阴道镜检测阴性19例,阴性率70.37%,阳性8例,阳性率29.63%。结论:在进行宫颈癌筛查过程中,给予宫颈细胞学检查结合阴道镜检查不仅可以提高宫颈癌的诊断率,而且还能为后期治疗及康复提供借鉴意义,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和复发率。

    作者:宋慧英;朱立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参与式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对参与式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临床选取我院妇产科在2013年5月-2015年5月实施护理的40例护理人员,将其分成若干个小组实施参与式分层管理,对项目实施质量管理,对参与式分层管理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对比分析。结果:和实施前相比,实施后妇产科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房护理、消毒隔离以及自我价值等护理质量合格率均显著偏高,差异显著(P <0.05).结论:参与式分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合格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戴丽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疗效观察

    目的:整理我院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2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1例患者,对两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对联合组患者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1%,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3%,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上具有非常高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举洪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产后护理对孕妇产后乳汁分泌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索产后护理对于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的临床价值,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120例经阴道自然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60例,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临床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产妇产后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情况。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产妇产后平均(15.8±4.1)h 分泌乳汁并开始喂养,母乳喂养成功率高达93.3%(56/60),相比于观察组而言,对照组产妇泌乳哺乳时间为(31±4.2)h,哺乳成功率为81.7%(49/60),此外,观察组产妇发生乳房胀痛产妇公积18例,低于对照组38例产妇乳房胀痛,上述两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给予产妇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降低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同时有助于提高产妇的乳汁分泌量和质量,有助于提高母婴保健质量,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4652例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回顾与思考

    目的:回顾分析2012-2014年华亭县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实践,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以降低出生缺陷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方法:华亭县2012-2014年符合生育政策、计划怀孕的农村夫妇(包括流动人口)进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包括优生健康教育、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临床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早孕及妊娠结局跟踪随访等。结果:2012-2014年共有4652例准孕夫妇接受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男、女各2326例,筛选出高危人群572例。跟踪随访妊娠732例,妊娠终止501例,出生缺陷儿3例,发生自然流产、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41例。结论:规范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个性的优生咨询指导,可有效降低出生缺陷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建议在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全面、规范开展。

    作者:李雪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经皮腰椎间盘臭氧消融术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

    目的:探究经皮腰椎间盘臭氧消融术患者在术前术后应采取怎样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57例经皮腰椎间盘臭氧消融术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随机分组,实验组33例选择术前术后的综合护理,对照组24例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9.17%,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皮腰椎间盘臭氧消融术患者在术前术后采取综合护理,可保证手术的安全,使其保持平稳的情绪,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可广泛推荐。

    作者:孙丹;刘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门诊护理工作安全性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目的:探讨门诊护理工作安全性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预防对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我门诊12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护理安全方面的相关问题自制一份调查问卷,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12份问卷,且收回12份,收回率达100%;评分结果显示:护理安全规章制度(4.41±0.13)分,护理操作理论与技能(4.42±0.14)分,护理安全培训与教育(3.93±0.10)分,上岗前培训(3.82±0.16)分,安全法规常识(3.25±0.09)分,沟通与协调(3.21±0.08)分,药品标识(3.92±0.02)分,急救意识与能力(3.67±0.14)分,护士排班模式(2.51±0.13)分。结论:在门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必须提高护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学习护理安全法规常识,做好与患者沟通、交流,尽大可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官晓筠;代伟丽;安睿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鼻内镜下不同方法治疗鼻出血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不同方法治疗鼻出血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严重鼻出血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5例以及对照组4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对照组患者采用鼻腔填塞法止血,对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止血方法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8%(44/4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4.4%(38/4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针对于鼻内大量出血的患者而言,在对其进行止血时选择采用鼻内镜下止血可有效提升止血效果,减轻患者痛苦,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田海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腰-硬联合两点穿刺麻醉法在产科手术的应用

    笔者经十五年以上的临床麻醉工作经历以及对千余例以上的产科手术患者的反复研究对比,总结出一套安全可开的麻醉方法。即:腰--硬联合两点穿刺麻醉法。在剖腹产手术的麻醉中获得了特别满意的效果。此方法笔者认为是安全可靠的。这些年来在产科手术中一直应用,而且效果满意,无一例意外及不良事故发生。

    作者:张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45例胆结石患者围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分析胆结石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抽选2013年2月-2014年10月,我院接收胆结石患者45例作为干预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并选择同期接收胆结石患者45例作为常规组,给予临床常规措施,比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治愈好转率、护理满意率和常规组相比,差异性显著(P <0.05)。结论:给予胆结石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安全性高,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治愈率,值得应用。

    作者:李倩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宫腔镜联合超声对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宫腔镜联合超声对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62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数字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研究组采取宫腔镜联合超声收拾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的有31(100.00%)例患者,对照组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的有26(83.87%),研究组手术效果为满意的几率明显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腔镜联合超声对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具安全性高、手术效果满意、预后效果良好等优点,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谢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浅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CAG)采用中医治疗的疗效情况。方法:对2013年4月至2014年8月间收治的60例患 CAG 的病患基本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将病患随机分作研究组与对比组各30例,对比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法;研究组则采用中医治疗法,比较两组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对比组的有效率是70%,研究组的有效率是93.33%,差异显著(P <0.05);研究组炎症、胃粘膜萎缩的改善效果明显由于对比组(P <0.05);研究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明显比对比组少(P <0.05)。结论:采用中医方法治疗 CAG 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正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