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玉峰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接收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6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降糖和抗心绞痛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进行治疗,之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值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通心络胶囊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高永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参麦、参芎治疗肺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4例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并自愿参加的前提下,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参麦、参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 PVRI、mPAP、CO 等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PVRI、mPAP、CO 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肺心病的患者中,与单纯的常规治疗相比,联合应用参麦、参穹治疗,可提高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王永波;李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普外科在护理的安全上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的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普外科患者8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的患者在对普外科的护理安全因素的影响分析上给予针对性护理的安全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上的疗效。结果:在普外科中有效的安全护理,有利于对护理事故的发生率降低,有利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促进患者心理的健康装抗改善,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作者:杜红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食管狭窄内镜下治疗再狭窄发生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食管狭窄患者内镜下治疗及护理。结果:52例患者,1例治疗失败,余51例达到预期治疗效果,随访1-6个月,发生再狭窄3例,再狭窄发生率5.8%。结论:食管狭窄内镜下治疗后再狭窄的发生与狭窄的性质、治疗方式的优化、术前评估、术后预防及护理密不可分。
作者:燕桂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100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以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胺碘酮治疗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对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经不同治疗以及护理的效果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给予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治疗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系统探讨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临床诊断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间7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和归纳本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和处理。结果:本组患者中有3例为中央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4例为部分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其中,自然分娩2例,剖宫产5例;均实行保守治疗,随访5个月复查均得到治愈出院。结论:前置胎盘易并发胎盘植入,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应重视早期诊断并采取积极有效的临床处理措施,以改善和提高妊娠质量。
作者:路晓慧;肖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胎儿心脏超声在先天性心脏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产后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胎儿的妊娠12至16周的20例孕妇的临床资料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并对比常规超声检测以及胎儿心脏超声检测结果。结果:常规超声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有7例,筛查准确率为35%;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有19例,筛查准确率为95%;两种检查结果相比,胎儿心脏超声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检查(P <0.05),数据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儿心脏超声在检测先天性心脏病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临床价值,可对心脏形态、心脏功能结构进行比较准确的判断,可有效的识别出先天性心脏病,该种诊断方法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杨青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胃肠外科肠造口护理临床教学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胃肠外科实习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通过两组护生在理论、实践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的差异对运用 PBL 教学法进行教学和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的比较。结果:所有实习护士都顺利完成在胃肠外科实习。实验组护生的理论、实践成绩以及对教学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PBL 教学法能显著提高胃肠外科肠造口护理带教质量。
作者:鲍光琼;胡芳;马玉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药物的注射治疗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不安全的注射往往会引起疾病的交叉传染,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减少注射过程中疾病交叉传染的发生。但目前它的使用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及对不同类型的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的介绍,探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的使用趋势及发展现状,从而希望提高注射过程的安全性。
作者:赵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本文概述了医院文化和医院品牌的概念,及其区别与联系,讲述了医院文化对医院品牌的作用与影响,如何利用医院文化创建与维护医院品牌。目的:真正了解医院文化与医院品牌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医院发展立于不败之地。方法:通过描述分析医院文化和医院品牌的概念,具体分析两者的区别与联系,通过举例更深入了解医院文化对医院品牌的作用与影响。结果:医院文化和医院品牌两者都对医院的经营管理乃至生存产生巨大影响。结论:医院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高目标、价值取向、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体现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哲学、企业精神与企业形象之中,是企业发展的灵魂。
作者:李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笔者导师云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梁利金主任医师,具备40余年的中医临床与科研工作经验,学验俱丰,对于糖尿病及糖尿病并发症的了解及治疗方法具有独到的见解。糖尿病多并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植物神经病变,糖尿病汗症,即由糖尿病引起的自主神经出现病理改变[1]。糖尿病汗症的发病年龄具有年轻化的特点,其病变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身体某个部位大量出汗或少汗,通常,颈面部及前胸部出现多汗现象,下肢及躯干出现无汗现象。多汗与少汗同时存在,是由于糖尿病引起的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在临床治疗中,患此疾病的患者表现为头面自汗,容易感冒且反复发作,难以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从而使汗证加重。因此,对患者的出汗症状进行改善,对血糖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汗证,西医尚无特异性疗法,在中医范畴,可将汗证归为"消渴"、"汗证"[2]。梁师在临床实践中,以中医理论为治疗基础,对汗证进行辨证分型,从而有效治疗。现将临床常见证型及治法归纳如下。
作者:颜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索产后护理对于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的临床价值,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120例经阴道自然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60例,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临床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产妇产后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情况。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产妇产后平均(15.8±4.1)h 分泌乳汁并开始喂养,母乳喂养成功率高达93.3%(56/60),相比于观察组而言,对照组产妇泌乳哺乳时间为(31±4.2)h,哺乳成功率为81.7%(49/60),此外,观察组产妇发生乳房胀痛产妇公积18例,低于对照组38例产妇乳房胀痛,上述两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给予产妇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降低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同时有助于提高产妇的乳汁分泌量和质量,有助于提高母婴保健质量,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100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患者,将这100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50例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对两组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实施不同护理的效果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护理后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整体护理,可以明显的减缓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银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患者,女,20岁,因月经紊乱2年,发现盆腔包块1年入院。两年前出现月经紊乱,1年前超声检查发现盆腔包块,随访中包块逐渐长大。入院查体:一般状态良好,无贫血貌,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彩超检查所见:子宫前位,大小形态正常,右侧卵巢大小:2.3cm ×2.2cm,左侧卵巢未显示。于子宫底部前方可见11.0cm ×10.3cm ×8.2cm 椭圆形实质性包块,边界清楚,形态规则,内部可见散在点状强回声,CDFI:包块内部可见稀疏星点状血流,周边血流丰富。超声诊断:子宫浆膜下肌瘤。手术所见:子宫前位,大小正常,右侧附件结构正常,左侧卵巢见12×10cm 大小肿块,质地中等,边缘光滑,与周围组织没有粘连。术后病理诊断:卵巢卵泡膜细胞瘤。
作者:王云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传统护理在胃肠道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差异。方法:在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将各种已得到证实的有效的护理方法进行有效的整合运用,以减少手术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恢复。结果:该理念通过在多种外科手术患者中探讨及运用,其优势性及临床可行性已甚为成功。结论:快速康复外科较传统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已有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在胃肠道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方面变化巨大,值得推广。
作者:贾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功能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102例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均为我院在2014年2月到2015年3月期间收治,将其按照康复训练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结果:观察组 MMSE 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的 Barthel 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取早期认知功能训练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春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临床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5月-2015年05月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92例。利用抽签法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C2组(46例,对照组):临床按照常规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C1组(46例,观察组):临床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每项指标以及切口感染率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所有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在每项指标以及出现切口感染概率方面,C1组明显优于 C2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P <0.05)。结论:针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通过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将患者的不良反应有效减少,有效避免出现电解质紊乱以及切口感染的情况,终将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提高。
作者:赵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的学科建设越来越规范,各科的诊断与治疗越来越离不开检验的辅助。医学检验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要求技术人员具有较强的临床检验和实验室诊断思维及分析问题能力,具有对各种检验结果进行初步评价的能力,了解常用检验仪器的基本构件和性能,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这是能从事医学检验和实验室诊断工作的基本能力。
作者:王丽霞;张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比内科疗法与支架植入对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2014年5月-2015年1月选取我院75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将其分为试验组(n =37)及对照组(n =38),两组分别接受支架植入及内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改善率、短暂性脑缺血及脑梗死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改善率为89.19%,明显高于对照组65.79%(P <0.05)。治疗6个月内,试验组短暂性脑缺血及脑梗死发生率为5.41%,显著低于对照组21.05%(P <0.05)。结论:采用支架植入治疗颅内动脉狭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低短暂性脑缺血及脑梗死发生率。
作者:王秋莹;殷晓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本次对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合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经我院检查并确诊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4.4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22%,P <0.05。结论:盐酸氨溴索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明显,患者不良症状得到显效改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任彩霞;张林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