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气活血强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观察

薛玉峰

关键词:益气活血强心汤, 西药,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本文就益气活血强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80例,利用随机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n =40)和观察组(n =40),给予对照组患者接受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接受益气活血强心汤联合西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经益气活血强心汤联合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强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效果显著,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水胶体敷料透明贴对输液外渗和静脉炎的防治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透明贴对输液外渗和静脉炎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在2014年1月~2014年12月接收的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2例,实验组利用水胶体敷料透明贴,对照组利用50%硫酸镁进行湿敷,对比两组患者输液外渗情况以及静脉炎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输液外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静脉炎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水胶体敷料透明贴有利于减少输液外渗发生率,预防及治疗静脉炎效果良好,应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陈晓晨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究不同部位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对这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根据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之后,有6例患者出现死亡的情况。结论:对不同部位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并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以减缓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改善患者的病情,减少患者出现死亡的情况。

    作者:王莉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危急值在新生儿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危急值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70例新生儿疾病的临床资料,并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结果:本组患者经过治疗均好转或痊愈出院。结论:"危急值"是指当这种辅助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佳抢救机会。

    作者:商杰玉;李颜文;孟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医疏肝法治疗胃炎临床效果评价及分析

    目的:剖析我院中医疏肝法在胃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并对其实施效果作出准确的评价。方法:择我院2014年月至12月,收治入院的胃炎患者,共80例来作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理,将80例患者均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实施中医疏肝治疗法,对照组实施西医治疗。观察并剖析两组的疗效。结果:经统计,研究组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即:95.0% vs.77.5%。且其 SAS 评分,也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针对治疗中出现的不适症状,研究组的发生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17.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胃炎患者实施中医疏肝治疗,能起到纾解患者负面情绪以及提高疗效的作用[1]。

    作者:黄秒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配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并探讨在应用胺碘酮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选取收治的50例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对50例患者进行治疗,同时给予综合护理。结果:本组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满意度为96%。结论:在应用胺碘酮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应用综合护理,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均较高,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谭玉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中医针灸推拿加牵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探究组分别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牵引进行治疗,探究组患者则在牵引治疗的同时进行中医针灸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探究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8.3%,探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联合针灸推拿和牵引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和疼痛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俞伟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温阳补肾活血法应用于慢性肾脏病3期脾肾阳虚瘀血证的效果分析

    目的:察并探讨温阳补肾活血方在慢性肾脏病3期脾肾阳虚瘀血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慢性肾病3期脾肾阳虚瘀血证患者5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之均分成参照组(仅用西医基础疗法)与试验组(在西医基础疗法的基础上外加温阳补肾活血方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相关指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验组治疗后,各症状较治疗前有了显著的缓解(t =10.93p <0.05),且与治疗后参照组相比积分更低(t =6.81,p <0.05),试验组症状缓解情况优于参照组。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8.7%(23/26)要显著高于参照组34.6%(9/2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阳补肾活血方应用于 CKD3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极佳,能够显著缓解患者中医症状,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睿璐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药桑菊饮治疗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桑菊饮治疗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4年2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门诊诊断的支气管炎患者82例,将其平均分成2组,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开具的处方为采用中药桑菊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开具的处方为采用急支糖浆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第一疗程症状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中药桑菊饮治疗支气管炎疗效显著,患者症状改善快,该种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姜小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管道标识在 ICU 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标识在 ICU 患者管道识别中的实施方法及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设计上遵循醒目,临床实践中便于识别的原则,根据临床需要,对不同管道进行不同的标记结果:护士能快速识别各种管道及快捷、准确交接班,减少护理缺陷和隐患,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ICU 管道标识的实施,确保了患者留置管道的安全,提高了患者和护士满意度,使护理质量得到了持续改进。

    作者:龚菲;侯田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内科治疗与支架植入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内科疗法与支架植入对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2014年5月-2015年1月选取我院75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的奇偶性,将其分为试验组(n =37)及对照组(n =38),两组分别接受支架植入及内科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改善率、短暂性脑缺血及脑梗死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改善率为89.19%,明显高于对照组65.79%(P <0.05)。治疗6个月内,试验组短暂性脑缺血及脑梗死发生率为5.41%,显著低于对照组21.05%(P <0.05)。结论:采用支架植入治疗颅内动脉狭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低短暂性脑缺血及脑梗死发生率。

    作者:王秋莹;殷晓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习惯性流产临床超声观察

    习惯性流产是育龄女性中比较少见的一种疾病,通常指的是连续发生自然流产的次数在3次及以上的情况。造成习惯性流产的常见原因除了免疫、胚胎染色体异常等外,还有50%左右的患者流产原因并不明确。临床上通常采用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对习惯性流产患者进行治疗。本文主要通过相关的文献研究,结合超声观察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作者:谌洪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肌梗死患者疗效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2013年9月~2014年8月,我院选取100例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在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均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结果: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降低,且满意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在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小儿疝气患者临床手术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小儿疝气患者时使用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小儿疝气患者共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儿接受腹腔镜下疝修补术,观察组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将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小儿疝气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而且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安全性更高,患儿家属更加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霍金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传统护理在胃肠道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对比体会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与传统护理在胃肠道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差异。方法:在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将各种已得到证实的有效的护理方法进行有效的整合运用,以减少手术应激反应及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恢复。结果:该理念通过在多种外科手术患者中探讨及运用,其优势性及临床可行性已甚为成功。结论:快速康复外科较传统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已有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在胃肠道患者围手术期处理方面变化巨大,值得推广。

    作者:贾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医学临床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判定和对策

    文章主要是为了对临床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解,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更有效的应对措施。主要方法是针对标本执行的方式主要是查对验收,与此同时还需要通过一些手段来获知一些不合格标本,诸如对标本外观、检测分析、复查等的观察。结果发现血液标本、尿液标本、粪便标本以及胸腹水、脑脊液标本等中包含的不合格标本比例分别是4.82%、9.3%、3.89%和6.13%。结论:通过分析和判定不合格标本,进而促使规范标本的采集行为得到保证,同时促使标本的检验质量进一步提升。

    作者:王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剖宫产术后腹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探讨剖宫产术后产生腹胀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增强剖宫产有效性。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产妇3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实行剖宫产术。在分析产妇临床病情的基础上,研究探讨剖宫产术后腹胀原因与护理措施。结果:分析结果显示,本次研究活动对象发生腹胀的总共有42例,发生率为14%。研究中发现引发剖宫产术后腹胀的原因主要有腹肌无力、术前饮食不当、气体吞咽、长期卧床、胃肠道准备不充足等。结论:临床中,根据剖宫产术后腹胀产原因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腹胀的发生。

    作者:韦俊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5月-2015年05月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92例。利用抽签法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C2组(46例,对照组):临床按照常规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C1组(46例,观察组):临床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每项指标以及切口感染率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所有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在每项指标以及出现切口感染概率方面,C1组明显优于 C2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P <0.05)。结论:针对老年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通过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将患者的不良反应有效减少,有效避免出现电解质紊乱以及切口感染的情况,终将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提高。

    作者:赵洁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应用穴位包药加高频电疗加运动疗法治疗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究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中应用穴位包药联合高频电疗和运动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94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4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对症内科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同时进行穴位包药、高频电疗以及运动疗法,对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运动耐力以及血气分析情况。结果:患者在经过一个月的临床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运动耐力以及血气状况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临床治疗中采用穴位包药、高频电疗以及运动疗法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指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呼吸内科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干琦芸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微创锥颅碎吸、溶吸术(以下简称微刨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应用和护理中的具体功效。方法:从2011年7月到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抽取50例。这50例患者行微创术的同时辅以生理、心理、社会支持等三个层面的护理,有效建立起专业性、治疗性、帮助性的友好医患关系。结果:50例患者微创术后接受优质的护理干预生活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微创术治疗后,辅以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恢复患者身体健康。优质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的推广使用。

    作者:童春梅;谈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用于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对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70例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解剖钢板治疗,观察组则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随访12个月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4.3%、2.8%,较对照组的77.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疗效明确,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作者:刘喜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