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燕
目的:探讨等离子辅助下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手术方法及保留悬雍垂的意义,提高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手术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经睡眠呼吸监测及定位系统分析仪监测后确诊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统计随访手术治疗78例患者,随访6个月以上。结果:治愈62例,有效15例,无明显改善1例,显效率79.4%,无1例出现腭咽关闭不全、咽腔瘢痕狭窄、误咽等并发症。结论:等离子辅助下改良雍垂腭咽成形术是治疗 OSAHS 可靠、有效的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肖仁国;何胜;申学良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多西他赛和紫杉醇致严重不良反应的特点,探究临床安全用药。方法:抽取我院多西他赛和紫杉醇致严重不良反应案例40例,分析严重不良反应的特点,并总结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结果:紫杉醇导致过敏性休克较多西他赛多,过敏性反应、骨髓抑制较多西他赛少,P <0.05。多西他赛不良反应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反应、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胃肠道不适、胸闷、背痛;紫杉醇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性反应、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胃肠道不适。患者以吸氧、抗过敏、升血小板、升白细胞等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均消失,未影响治疗。结论:多西他赛和紫杉醇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特点各不相同,需加强两药的监测和指导,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作者:粟治胜;张国秀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参麦、参芎治疗肺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4例肺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并自愿参加的前提下,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参麦、参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 PVRI、mPAP、CO 等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PVRI、mPAP、CO 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肺心病的患者中,与单纯的常规治疗相比,联合应用参麦、参穹治疗,可提高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王永波;李静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在应用胺碘酮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应用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选取收治的50例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对50例患者进行治疗,同时给予综合护理。结果:本组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满意度为96%。结论:在应用胺碘酮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应用综合护理,治疗有效率和患者的满意度均较高,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谭玉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手术后的嗓音康复治疗的护理体会,为推动耳鼻喉科护理进展做出一定的贡献。方法:选取我院耳鼻喉科在2014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行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得患者同意条件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对照组合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术后自主发声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80.0%,且术后自主发声能力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差异性(P <0.05)。结论:对声带小结和声带息肉手术后进行嗓音康复治疗的患者提供规范化护理措施,能显著提升护理效果。
作者:宋铮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护理过程中的问题并探讨相应对策。方法:对照组仅根据以往临床经验提供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措施。记录两组糖尿病患者护理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血糖(空腹)控制效果。结果:两组糖尿病患者护理前空腹血糖对比结果并无显著差异(P >0.05);经上述相应护理后两组空腹血糖均较之前下降,研究组血糖下降幅度及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仅出现11.36%的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则高达22.73%(P <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其血糖控制效果,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
作者:王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肺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从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肺心病患者5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医疗费用以及肺心病知识的掌握度。结果: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护理满意度、肺心病知识的掌握度上,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肺心病患者行舒适护理不仅能让患者尽快出院,降低家庭负担,还能提升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对肺心病知识的掌握度,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张睿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临床手术中运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治疗急性和慢性阑尾炎的实际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从而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阑尾炎患者134例,且这些患者都是运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的治疗,按照疾病类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即慢性阑尾炎患者为实验组,急性阑尾炎患者为对照组,每组各67例,观察其各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各项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临床的恢复效果表现上好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实验组的患者在手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也少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治疗阑尾炎的过程中,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慢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更好,所以可以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慢性阑尾炎中进行推广。
作者:李锡桂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精神生活的多元化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染病的防控手段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同时传染病也有了新的流行热点,在传染病新形势下采取正确的手段控制传染病的蔓延和进展,从而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本研究对新形势下的传染病的流行热点以及防控措施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从而更为全面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
作者:沈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改良鼻饲法对食管癌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0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泵恒温持续泵入鼻饲液(瑞素);对照组采用50ML 注射器定时推注鼻饲液(瑞素)。结果观察组发生胃潴留、腹泻、食管反流、误吸,肠胀气、便秘、电解质紊乱病例较对照组明显要少(P <0.05)结论食管癌患者鼻饲采用肠内营养泵持续恒温泵入,有利于胃肠道消化吸收保护胃肠功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晓华;杨庆娟;杨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重症肝炎的护理要点,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我科15例进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的重症肝炎患者护理总结。结果: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治疗的15例重症肝炎患者,7例治愈,6例好转,1例主动出院,1例病重死亡。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术的治疗过程中,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的熟练操作以及术后的精心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1]。
作者:韩必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标识在 ICU 患者管道识别中的实施方法及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设计上遵循醒目,临床实践中便于识别的原则,根据临床需要,对不同管道进行不同的标记结果:护士能快速识别各种管道及快捷、准确交接班,减少护理缺陷和隐患,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ICU 管道标识的实施,确保了患者留置管道的安全,提高了患者和护士满意度,使护理质量得到了持续改进。
作者:龚菲;侯田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为了保证在集体无偿献血时减少献血者的等候时间和造成血液资源的流失。方法严格照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对献血者进行 ALT 初筛检测。结果 C -300干生化分析仪比单通道 C -100干生化分析仪检测 ALT 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二。结论增加了快速检测 ALT 的速度,减少献血者的等待时间,从而提高了整个献血工作的效率,也减少了血液资源不必要的流失。
作者:段书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本次浅析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术后并发症护理对策。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科进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预防术后并发症护理。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实验组并发症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对比,实验组总满意率为100%,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8.00%,p <0.05。结论:对于食管癌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医护人员需要对其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积极的评估,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唯有如此才能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
作者:郭小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笔者经十五年以上的临床麻醉工作经历以及对千余例以上的产科手术患者的反复研究对比,总结出一套安全可开的麻醉方法。即:腰--硬联合两点穿刺麻醉法。在剖腹产手术的麻醉中获得了特别满意的效果。此方法笔者认为是安全可靠的。这些年来在产科手术中一直应用,而且效果满意,无一例意外及不良事故发生。
作者:张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改良型腮腺切除术治疗腮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1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28例腮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腮腺切除术,观察组给予改良型腮腺切除术,并进行2个月-1年随访,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肿瘤复发上,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 >0.05);随访1年后,对照组患者面瘫、凹陷畸形、Frey 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型腮腺切除术在治疗腮腺肿瘤上有较好临床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吴国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分析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66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分配法分为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单独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值(FBG)、餐后2h 空腹血糖值(2h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各项指标变化。结果:干预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的 FBG、2hFBG、HbAlc 以及 TC 等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延缓病情发展,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苏志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整理我院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02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1例患者,对两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对联合组患者采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1%,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23%,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在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上具有非常高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举洪宝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与比较血清 CRP 在正常血压高值和正常血压人群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在启东中医院体检中心240例健康体检者,分为理想血压组和血压正常高值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受试人群收缩压,舒张压,血清 CRP 及总胆固醇等生化指标;经两年随访分别统计高 CRP 组和低 CRP 组受试对象患高血压率。结果:正常血压高值组收缩压平均值为(132.8±2.1)mmHg 高于理想血压组收缩压平均值(110.8±3.4)mmHg,P <0.05;正常血压高值组舒张压平均值为(82.8±3.2)mmHg 高于理想血压组收缩压平均值(72.8±4.4)mmHg,P <0.05;正常血压高值组血清 CRP 为(3.8±0.3)mg/L 高于理想血压血清 CRP(2.4±0.2)mg/L,P <0.05;高 CRP 组高血压率为51.7%高于低 CRP 组高血压率12.5%。结论:正常血压高值者血清 CRP 增高,说明在血压正常高值时期已发生炎症反应,并促进高血压的发展。
作者:季凌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不同方法治疗鼻出血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严重鼻出血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5例以及对照组4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对照组患者采用鼻腔填塞法止血,对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止血方法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8%(44/4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4.4%(38/4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针对于鼻内大量出血的患者而言,在对其进行止血时选择采用鼻内镜下止血可有效提升止血效果,减轻患者痛苦,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田海波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