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内镜下不同方法治疗鼻出血随机对照研究

田海波

关键词:鼻内镜, 止血, 效果
摘要:目的:分析鼻内镜下不同方法治疗鼻出血效果。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严重鼻出血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均分成观察组45例以及对照组4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对照组患者采用鼻腔填塞法止血,对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止血方法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8%(44/4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4.4%(38/4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结论:针对于鼻内大量出血的患者而言,在对其进行止血时选择采用鼻内镜下止血可有效提升止血效果,减轻患者痛苦,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观察不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不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0月-2015年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不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31例患者,其中非 Q 波性心肌梗死19例(61.29%),急性 Q 波性心肌梗死12例(38.71%);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以及头晕、牙痛、咽喉痛等不典型症状,误诊率高达22.58%;患者接受吸氧、扩张冠状动脉、抗凝、营养心肌、溶栓等对症治疗后,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83.87%,病死率为6.45%。结论:不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不明显,误诊率和病死率较高;临床医生应该足够重视和认识有关急性心肌梗死的首发临床症状及其相关变异,对疾病做出准确诊断,及早进行治疗。

    作者:张弓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儿童惊厥及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急诊处理

    目的:探讨儿童惊厥以及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急诊处理方式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某年度收治的被确诊为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78例,采取急诊处理措施以及药物治疗措施进行治疗,观察病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共有病例为78例,药物治疗的两个小时以内惊厥病情得到控制的病患者有55例,所占的比例为69%;药物治疗的四个小时以内惊厥病情得到控制的病患者有16例,所占的比例为21%;药物治疗的二十四个小时以内惊厥病情得到控制的病患者有76例,所占的比例为98%。2例病患者由于发生并发症而死亡,死亡率为2%。结论: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发病比较紧急而且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高,死亡率比较高,必须加强急诊处理的视屏从而降低病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蔡宏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浅谈麻醉前访视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访视效果的措施

    麻醉前访视是围手术期工作的第一环节。通过麻醉前访视,麻醉医师可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准确评估患者对麻醉的耐受性,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麻醉方案,并且能大程度的争取患者对麻醉工作的理解和配合,以提高麻醉安全,避免医患纠纷。因此,充分的麻醉前访视是麻醉安全的重要保障,提高访视效果,亦可提高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从而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

    作者:曹远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66例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分配法分为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单独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值(FBG)、餐后2h 空腹血糖值(2h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各项指标变化。结果:干预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的 FBG、2hFBG、HbAlc 以及 TC 等各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延缓病情发展,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苏志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复方氯唑沙宗片清洁检验方法的验证

    复方氯唑沙宗片清洁检验方法采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参照该品种含量测定项下要求,同时为更简便快捷地判断能否达到清洁效果,清洁检验方法采用限度检查法,通过验证以确认所采用的方法适合于该药品的化学残留限度检查。

    作者:霍冬梅;王波;张艳;付金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临床肩难产产妇的助产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临床肩难产产妇的助产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3615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12(0.33%)例为肩难产,对肩难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就肩难产产妇的助产护理方法进行探究。结果:通过对肩难产患者进行助产护理,有2例产后出血(16.67%),2例颅内出血(16.67%),6例新生儿轻度窒息(37.5%),2例患儿重度窒息(16.67%),后果较为严重。结论:临床肩难产如果护理不当,可能会危及到孕妇及胎儿安全,因此,对临床肩难产产妇的助产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对于孕妇患者来说意义重大。

    作者:邓姗丹;李秒;张菁菁;赵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护理分析

    目的:对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护理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和护理的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患者80例,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止痛治疗和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综合治疗和综合护理。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p <0.05。结论:治疗和护理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能够缓解患者疼痛情况,促进护患关系的融洽。

    作者:徐玉荣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诺和锐治疗糖尿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比较观察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 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与诺和灵30R 组,各50例,两组患者每日早晚餐前分别注射诺和锐30或者诺和灵30R 进行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①经过12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 血糖(2hPBG)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 <0.01),而且诺和锐30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2h 血糖下降情况较诺和灵30R 组更明显(P <0.05)。②在血糖控制良好的基础上,诺和锐30组患者所需胰岛素剂量较诺和灵30R 组少(P <0.05),并且诺和锐30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诺和灵30R 组(P <0.05)。结论:诺和锐30能更好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低血糖事件发生率。

    作者:王蕾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接受治疗的10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1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镇痛、吸氧、抗心律失常个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1.4%)显著高于对照组(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氯吡格雷辅助常规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疗效值得肯定。

    作者:杨丽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混合痔手术前和手术后的护理体会

    痔疮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病,痔是直肠肛管粘膜下静脉曲张所致,便秘和排便时用力屏气,常出现痔核脱出与便血,多见于经常站立者和久坐者。痔疮按照发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无论是那种情况的痔疮,都给患者带来了身心的痛苦,现以混合痔为例将我院开展外剥内扎术式治疗混合痔的一些疗效体会及方法作介绍。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高剂量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效性及安全性初评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时使用高剂量地诺孕素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98例,使用高剂量地诺孕素进行治疗,对患者的疗效和用药的安全性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痛经、盆腔疼痛、性交痛、非经期下腹疼痛、子宫活动受限等体征和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的差异显著,P 均<0.05。患者接受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后结果均无异常。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高剂量地诺孕素进行治疗,疗效显著,而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辛志琴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痛风患者采用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对痛风病患者采用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所收到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1日到2015年1月1日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痛风病患者106例。分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实验组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需要继续进行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对照组护理人员则在患者出院时向患者告知相关的注意事项,不再做过多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后的血尿酸含量和疾病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各项数据间的差异性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 <0.05。结论:护理人员对痛风患者采用家庭跟进式护理干预,能有效的帮助患者在出院后预防疾病复发。

    作者:刘荣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在心脏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致力于研究心脏介入治疗过程中舒适护理产生的应用方式和效果。方法:根据笔者所在医院在二零一二年三月到二零一四年间三月期间,进行心脏介入术治疗患者一百三十人作为临床研究的案例,并将这一百三十个人自然分成两组,也就是舒适组以及对照组。对于舒适组我们要采取舒适护理的方式和方法,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则采取普通的护理方式。接下来,对于患者在护理中所表现出来的不良反应率和满意度进行科学的统计,进而对于舒适护理对于心脏介入手术治疗进行护理效果的评价。结果:舒适组的病患在术后的不良反应率明显的比对照适护理方式以及方法在心脏介入治疗的过程中有着降低不良反应率以及提升病患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效果。

    作者:王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探讨及实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新财务会计制度也在不断的进行完善以及推广,包括其医疗卫生体制当中的改革也在不断的深入,而医院中的成本核算工作也渐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将探讨一下医院成本的核算,再对成本核算的策略进行相应的介绍。

    作者:张戈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复发性流产患者心理特征及干预对策

    目的:复发性流产患者有较多的心身症状,有研究表明,人的情绪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紧张状态,会导致激素变化,造成胎盘发育不良[1]。方法:而流产的次数越多,心理负担就越大,重复多次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妊娠。结果:临床心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改善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心身健康,缓解其不良情绪反应,提高患者的治愈率。[2]结论:现将116例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在本院接受人工流产患者心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循征护理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在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在对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患儿护理过程中运用循征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从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患儿中选出110例,将其分为两个小组,每组55例患儿。对其中一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作为对比组;对另外一组患儿则采用循征护理方法,作为研究组。分别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脑脊液中的白细胞、蛋白、葡萄糖以及氯化物含量进行记录和分析,并同时对患儿住院时间、并发症几率以及家属满意度进行记录。结果:经过对两组患儿相关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两组患儿的脑脊液白细胞、蛋白、葡萄糖以及氯化物含量均较护理前有了明显的下降,其中研究组患儿下降趋势明显优于对比组。同时,研究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家属满意度也要高于对比组。两组数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利用循征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的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小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实践应用当中进行推广。

    作者:张可;王萍;赵菲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急性和慢性阑尾炎中疗效的比较

    目的:临床手术中运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治疗急性和慢性阑尾炎的实际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关结论,从而为临床手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阑尾炎患者134例,且这些患者都是运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的治疗,按照疾病类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即慢性阑尾炎患者为实验组,急性阑尾炎患者为对照组,每组各67例,观察其各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各项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的患者在临床的恢复效果表现上好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实验组的患者在手术后并发症的出现也少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治疗阑尾炎的过程中,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慢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更好,所以可以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慢性阑尾炎中进行推广。

    作者:李锡桂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改良鼻饲法对食管癌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改良鼻饲法对食管癌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0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采用肠内营养泵恒温持续泵入鼻饲液(瑞素);对照组采用50ML 注射器定时推注鼻饲液(瑞素)。结果观察组发生胃潴留、腹泻、食管反流、误吸,肠胀气、便秘、电解质紊乱病例较对照组明显要少(P <0.05)结论食管癌患者鼻饲采用肠内营养泵持续恒温泵入,有利于胃肠道消化吸收保护胃肠功能,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有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晓华;杨庆娟;杨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癌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对该组病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包括了药物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护理。观察组:对该组病患者采取了常规护理与中医护理联合进行护理的方式。对比两组病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疼痛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病患者相比较,观察组病患者经过中医护理干预,其疼痛程度明显更低。(P <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具有着明显的护理效果,具有着比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推广意义。

    作者:焦俊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深静脉血栓机械溶栓清除术术前术后护理措施

    目的:探究接受深静脉血栓机械溶栓清除术患者在术前术后应采取怎样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61例接受深静脉血栓机械溶栓清除术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8例选择综合护理,对照组23例患者选择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身体情况的改善。结果:实验组护理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护理有效率为78.26%,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接受深静脉血栓机械溶栓清除术患者在术前术后采取综合的护理措施,能够避免出现并发症,有助于身体康复。

    作者:黄玉娇;刘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