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海波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时使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外剥内扎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共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而且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名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胃肠外科肠造口护理临床教学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胃肠外科实习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通过两组护生在理论、实践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的差异对运用 PBL 教学法进行教学和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的比较。结果:所有实习护士都顺利完成在胃肠外科实习。实验组护生的理论、实践成绩以及对教学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PBL 教学法能显著提高胃肠外科肠造口护理带教质量。
作者:鲍光琼;胡芳;马玉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小儿腹泻护理的体会展开研究分析。方法:选取100例小儿腹泻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以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以常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8.00%和80.00%),差异有显著性(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4.00%和22.00%),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在对小儿腹泻患者护理时综合护理措施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程昌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对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使用团队技能训练模式的效果。方法:收集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共75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37例对照组和38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个体康复训练,观察组接受团队技能训练,将两组患者的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以及复发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团队技能训练模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并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甜甜;王雪;徐芳;张守菊;马立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4月接受治疗的10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1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镇痛、吸氧、抗心律失常个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1.4%)显著高于对照组(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氯吡格雷辅助常规药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疗效值得肯定。
作者:杨丽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对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70例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解剖钢板治疗,观察组则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随访12个月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4.3%、2.8%,较对照组的77.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疗效明确,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作者:刘喜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更为有效的小儿吸痰方法,保证小儿在吸痰过程中的有效性,提高小儿的舒适度。方法:对70名患有呼吸系统感染的小儿使用一次性氧气管进行吸痰,并对吸痰前后进行有效评估和比较。结果:研究发现70名小儿使用一次性氧气管吸痰前后,具有良好的反映,包括吸取的痰液量、血氧饱和度的上升,舒适度的提高,夜间睡眠鼾声的减少以及夜间觉醒次数的降低等,经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使用一次性吸氧管在小儿吸痰中的应用优于常规吸痰方法,可以提高吸痰的有效性。
作者:刘晓玉;汤善林;程彦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LASIK 术后回退二次手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PRK 矫正 LASIK 术后回退二次手术一例,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裸眼视力和屈光度。结果:术中术后无不良并发症发生,术后视力良好,屈光度稳定。结论:PRK 矫正 LASIK 术后回退二次手术是有效、安全稳定的。
作者:程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2013年9月~2014年8月,我院选取100例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在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均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结果: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显著降低,且满意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在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危急值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70例新生儿疾病的临床资料,并建立《危急值报告登记本》。结果:本组患者经过治疗均好转或痊愈出院。结论:"危急值"是指当这种辅助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查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失去佳抢救机会。
作者:商杰玉;李颜文;孟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对这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经治疗的显效率为90.00%,总有效率为96.00%。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时,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云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究生化检验前、后质量控制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我院进行生化检验的体检者及病人300名,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操作生化检验,观察组患者严格进行检验前后质量控制进行生化检验,记录患者有关生理功能指标,并与临床相比较,比较两组样本采集实效性、重现性及误差值。结果:观察组与临床不符例数、误差值明显小于对照组,重现性及有效性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通过检测前后的质量控制不但可以提高检测的实效性还能减小误差值,提高重现性,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
作者:苏兴翔;苏东越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析上消化道出血运用消化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消化内镜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运用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不仅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高春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及振动式排痰后吸痰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方法:将我科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1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及常规护理,包括抗感染、退热、祛痰、吸氧等对症处理,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等,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常规雾化吸入及振动式排痰后,并及时吸痰。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52例,无效3例,对照组有效37例,无效18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雾化吸入及振动式排痰后吸痰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有利于及时及出稀释后的痰液,不仅可以实现降低痰液,防止发生呼吸道窒息,也会使药物的药效发挥大的作用,以尽快提高疗效。
作者:何小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探讨剖宫产术后产生腹胀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增强剖宫产有效性。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产妇3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实行剖宫产术。在分析产妇临床病情的基础上,研究探讨剖宫产术后腹胀原因与护理措施。结果:分析结果显示,本次研究活动对象发生腹胀的总共有42例,发生率为14%。研究中发现引发剖宫产术后腹胀的原因主要有腹肌无力、术前饮食不当、气体吞咽、长期卧床、胃肠道准备不充足等。结论:临床中,根据剖宫产术后腹胀产原因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腹胀的发生。
作者:韦俊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健康体检中人性化护理工作的价值。方法:随机把同期到院实施健康体检的120例健康体检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体检人数分别为60例,对照组体检者施予常规护理,研究组体检者施予人性化护理,比较分析两组体检者护理满意情况。结果:研究组体检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为93.3%,对照组体检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为80.0%,通过统计学分析,二者所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健康体检中,对体检者施予人性化护理,可使其不良情绪或者心理得到缓解,便于其主动且积极地配合体检,同时还可提高其护理满意度,便于医院良好形象的塑造。
作者:张桂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索呼吸衰竭患儿实施重症监护护理的临床应用方法,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的60例呼吸衰竭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重症监护护理,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共计19例(63.3%)患儿基本治愈,2例(6.7%)无效,总有效率达到93.3%,显著优于对照组43.3%的基本痊愈率和63.3%的总有效率,两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监护护理有助于改善患儿的呼吸状况,实现对患儿动脉血气的检测,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同时增强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儿的病情,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雪娟;李静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比剖析胆囊结石应用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优势。方法: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共计接收胆囊结石患者,173例。现从中抽取98例,并借助随机分表法,将其等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实施腹腔镜手术,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观察并记录两组的住院、手术以及排气时间,并对其术中的出血量作出详细的对比。结果:研究组不论是住院时间,还是手术时间,亦或者是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从术中出血量来看,研究组为(41.82±7.43)毫升,对照组为(76.34±11.26)毫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于胆囊结石中应用腹腔镜术,效果好,除了能降低手术创口给患者带来的伤害之外,还能大大缩短患者的手术及住院时间[1]。
作者:张玲玲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笔者经十五年以上的临床麻醉工作经历以及对千余例以上的产科手术患者的反复研究对比,总结出一套安全可开的麻醉方法。即:腰--硬联合两点穿刺麻醉法。在剖腹产手术的麻醉中获得了特别满意的效果。此方法笔者认为是安全可靠的。这些年来在产科手术中一直应用,而且效果满意,无一例意外及不良事故发生。
作者:张晖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益肾胶囊治疗 IgA 肾病血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我院治疗 IgA 肾病血尿的80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使用黄葵胶囊进行治疗,而观察组使用益肾胶囊治疗,治疗一个疗程之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复发率,以及治疗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发生率。结果:在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复发率为17.5%,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则为80%,复发率为37.5%,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以及副作用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治疗 IgA 肾病血尿中应用益肾胶囊具有很好的效果,不仅能够改善机体的免疫能力,降低血脂水平,还能大大的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降低复发率,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谢权;谢泽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