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俊云
目的:分析和研究采用附着龈重建对患者进行口腔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情况。方法:随机择取86例口腔种植修复患者,将他们根据自愿原则划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6例)两组,分别采用常规疗法和附着龈重建进行临床治疗,并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角化黏膜宽度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且临床总有效率(100.0%)和患者满意度(95.6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0.0%,75.0%),两组比较的差异性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附着龈重建进行口腔种植修复,其疗效显著,临床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因此,它是一种有效、理想、科学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吴寅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口腔保健也日趋重视,口腔护理是口腔疾病治疗中重要的一环,随着口腔医疗任务日益繁重,医疗纠纷的发生屡见不鲜,而护患纠纷又占有一定的比例。下面我就自己十几年来的工作经历,认真分析口腔内科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浅谈护患纠纷的防范措施以及处理策略,这对于加强自身建设和完善护理服务,控制和解决护患纠纷,树立护士新形象是十分有益的,才能真正提高医院护理医疗工作的整体质量。
作者:李玉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青年与老年大肠癌临床病理学特点的不同。方法:整理分析我院7年间收治的85例年龄低于40岁青年肠癌患者,与同期老年组病人进行对比。结果:将老年患者与青年患者做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青年人肠癌恶性度高,预后差,误诊多;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应重视青年男性的胃肠道症状;C -erbB -2蛋白阳性率提示临床病人预后差并可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崔海燕;张恒明;张磊;李建钊;许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不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0月-2015年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不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31例患者,其中非 Q 波性心肌梗死19例(61.29%),急性 Q 波性心肌梗死12例(38.71%);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以及头晕、牙痛、咽喉痛等不典型症状,误诊率高达22.58%;患者接受吸氧、扩张冠状动脉、抗凝、营养心肌、溶栓等对症治疗后,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83.87%,病死率为6.45%。结论:不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不明显,误诊率和病死率较高;临床医生应该足够重视和认识有关急性心肌梗死的首发临床症状及其相关变异,对疾病做出准确诊断,及早进行治疗。
作者:张弓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手术室护士工作的主要压力并寻求解决或减轻护士压力的措施。方法:手术室护士的压力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职业因素、个人因素、社会因素为手术室护士工作主要压力源。结论:手术室护士有着比较大的工作压力,应针对不同的压力适当的解决策略。
作者:陈含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对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遵义市红花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住院分娩无合并子宫肌瘤的50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综合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方式及分娩期并发症。结果:研究组剖宫产率和阴道助产率分别为54.0%、32.0%,均高于对照组的20.0%、14.0%(p <0.05),研究组自然分娩率为14.0%,低于对照组的66.0%(p <0.05);研究组出现早产、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及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4.0%,高于对照组的6.0%(p <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率升高,对孕妇及新生儿结局均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足够重视,以减少分娩期并发症。
作者:汪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腹部良性嗜铬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学进行探讨,提高疾病诊断效率,减少误诊。方法:对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17例腹部良性嗜铬细胞瘤患者的 CT 和 MRI 诊断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两种影像资料的特征。结果:本组17例患者均为单发瘤,10例右肾上腺,7例为左肾上腺;CT 术前的诊断为嗜铬细胞瘤9例,诊断准确率为88.9%,1例误诊为神经鞘瘤;7例 MRI 术前诊断为嗜铬细胞瘤,诊断准确率100%。结论:腹部良性嗜铬细胞瘤的 CT 和 MRI 影像学具有一定特征,可有效提升术前诊断准确率,确保良好的手术疗效。
作者:蒋利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和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09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经临床及实验室确诊的6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常规 X 线摄片影像资料30例,数字化成像技术(DR)检查影像资料30例),将收集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分别选用常规 X 线摄片和数字化成像技术(DR)检查的两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的影像(各30例)进行对比,观察和分析两种方法的影像学表现及差异。结果:在两组影像中,关节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常规 X 线摄片检出率为32.3%;数字化 X 线成像技术检出率为67.5%。骨端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常规 X 线摄片检出率为21.7%;数字化 X 线成像技术检出率为64.3%.表现为数字化 X 线成像显著优于传统 X 线检测的特点,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通过数字化成像技术和常规 X 线摄片都可以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变情况进行检查,但数字化成像技术在关节病变和骨端病变的检出率上明显优于常规 X 线摄片检查,效果更佳。
作者:陈文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社区糖尿病患者接受社区综合治疗的疗效评价。方法:收集100例社区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实施"常规药物+社区综合治疗",评估患者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统计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后组间差异明显(p <0.05)。结论:社区综合治疗对患者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度及临床疗效均有促进性作用。
作者:贺桂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复发性流产患者有较多的心身症状,有研究表明,人的情绪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紧张状态,会导致激素变化,造成胎盘发育不良[1]。方法:而流产的次数越多,心理负担就越大,重复多次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妊娠。结果:临床心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改善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心身健康,缓解其不良情绪反应,提高患者的治愈率。[2]结论:现将116例2013年8月至2014年5月在本院接受人工流产患者心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的临床影像以及病理。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选择通过病理证实的20例血管扩张型骨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整理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实施 X 线平片检查和 MRI 检查,4例患者同时实施 CT 检查,结合相关文献报道总结分析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的临床影像和病理。结果:经检查,20例患者 X 线平片与4例实施 CT 检查患者,影像图像表现主要为溶骨性骨折破坏,其中有6例患者合并骨体轻度膨胀,均存在大小不等软组织肿块与 Codman 三角,同时骨破坏区多数边缘不清,没有硬化边,肿块内没有显著肿瘤性成骨。经 MRI 检查,20例患者肿瘤多数或者完全由多发囊腔构成,存在骨膜反应,有16例患者囊腔内存在小液-液平面,该平面少且散在。在病理学上,全部患者均存在类似于动脉瘤样骨囊肿血腔结构,囊间隔或者囊壁可见肿瘤性成骨组织或者肿瘤细胞。结论: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血管扩张型骨肉瘤影像和动脉瘤样骨囊肿表现、一般恶性骨肿瘤生长特点相类似;病理学表现为血腔结构、囊壁或者囊间隔内恶性肿瘤细胞,在临床检查诊断中,和临床影像、病理相结合,可获得更为准确且合理的诊断结果。
作者:李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调查产科收治的5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观察不同年龄、胎盘附着位置、前置胎盘类型、有无胎盘粘连或植入、流产史或者剖宫产分娩史等对产后出血量的影响。结果:对不同情况下产妇的产后出血量进行比较可见,中央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或粘连、合并剖宫产分娩史等的产妇产后出血量显著高于同组其他产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前置胎盘的类型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影响大,对于中央型前置胎盘的产妇,需要在剖宫产手术实施的过程中,在彩超等的辅助下,确保手术顺利安全,降低产后出血量。
作者:张仝琼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胃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抽取在本院2005年4月-2015年4月接受治疗的128例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4例患者,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结果:观察组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结论:采用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患者效果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简跃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在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治疗中高压氧联合醒脑静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94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47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对症治疗和高压氧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醒脑静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5%,对照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6.0%,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 <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在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高压氧联合醒脑静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缩短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巩利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麻醉前访视是围手术期工作的第一环节。通过麻醉前访视,麻醉医师可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准确评估患者对麻醉的耐受性,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麻醉方案,并且能大程度的争取患者对麻醉工作的理解和配合,以提高麻醉安全,避免医患纠纷。因此,充分的麻醉前访视是麻醉安全的重要保障,提高访视效果,亦可提高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从而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
作者:曹远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食管狭窄内镜下治疗再狭窄发生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食管狭窄患者内镜下治疗及护理。结果:52例患者,1例治疗失败,余51例达到预期治疗效果,随访1-6个月,发生再狭窄3例,再狭窄发生率5.8%。结论:食管狭窄内镜下治疗后再狭窄的发生与狭窄的性质、治疗方式的优化、术前评估、术后预防及护理密不可分。
作者:燕桂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对酒精所致的精神患者施行延续护理的价值,增加其患者康复的几率。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酒精所致的精神障碍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观察组采用延续性的护理方法,而对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各种临床表现和康复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7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14%。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酒精所致的精神障碍患者施行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几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玉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的学科建设越来越规范,各科的诊断与治疗越来越离不开检验的辅助。医学检验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方法、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要求技术人员具有较强的临床检验和实验室诊断思维及分析问题能力,具有对各种检验结果进行初步评价的能力,了解常用检验仪器的基本构件和性能,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这是能从事医学检验和实验室诊断工作的基本能力。
作者:王丽霞;张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6例阑尾周围脓肿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抗生素、中药经肠灌注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6.84%,高于对照组的6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平均体温下降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30.7)d 与(9.11.1)d,均低于对照组的(3.30.6)d 与(12.82.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有利于症状缓解,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金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LASIK 术后回退二次手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PRK 矫正 LASIK 术后回退二次手术一例,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裸眼视力和屈光度。结果:术中术后无不良并发症发生,术后视力良好,屈光度稳定。结论:PRK 矫正 LASIK 术后回退二次手术是有效、安全稳定的。
作者:程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