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娟
目的:分析胆结石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抽选2013年2月-2014年10月,我院接收胆结石患者45例作为干预组,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并选择同期接收胆结石患者45例作为常规组,给予临床常规措施,比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治愈好转率、护理满意率和常规组相比,差异性显著(P <0.05)。结论:给予胆结石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安全性高,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治愈率,值得应用。
作者:李倩倩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在股骨骨折术中压疮防治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在我院行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分成常规组和体位干预组,每组各24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评估患者生命体征与皮肤情况,体位干预组采用体位干预模式评估患者基本状况,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 Braden scale 评分结果,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体位及术后皮肤受压状况等临床资料。结果:①体位干预组患者术前压疮风险评估得分(13.5±1.3)分,手术用时(156.5±26.6)min,术中出血量为(106.1±30.8)ml,与常规组患者的(13.7±1.5)分、(151.3±25.7)min、(106.5±31.2)ml 无明显差异,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②术后常规组护理干预满意度为66.67%,明显低于体位干预组的95.83%,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 <0.05;体位干预组术后出现压疮1例,发生率为4.2%,明显低于常规组的75.0%,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③体位干预组压疮预防有效率为83.33%,高于常规组的21.5%,组间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行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股骨骨折患者采用体位干预法,能有效降低术中压疮发生率,对提升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恢复时间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在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治过程中运用缬沙坦结合硝苯地平控释片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将我院内科在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期间,收治的7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即: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42例,给予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和疗效。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的临床诊治总有效率(97.62%)较之对照组患者(85.71%)显著偏高,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率(4.76%,8.57%)均较低,且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临床诊疗,其治疗效果选择,不良反应轻,安全性高,因而是一种有效科学、安全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秀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基本治疗原则相同,均采用相同的硅胶胃管,对照组采用常规鼻饲,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整体护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46%,对照组为68.18%;两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X2=11.00 P <0.01)。结论:整体护理对提高老年鼻饲患者吸入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有明显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黎春红;周良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对这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经治疗的显效率为90.00%,总有效率为96.00%。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时,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王云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6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利尿、强心、营养心肌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心力衰竭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1.88%;观察组心律失常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50.00%,均为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李雪燕;谢迎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胃肠外科肠造口护理临床教学运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名胃肠外科实习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通过两组护生在理论、实践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的差异对运用 PBL 教学法进行教学和传统教学方法教学的比较。结果:所有实习护士都顺利完成在胃肠外科实习。实验组护生的理论、实践成绩以及对教学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PBL 教学法能显著提高胃肠外科肠造口护理带教质量。
作者:鲍光琼;胡芳;马玉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比较下肢骨折术后病人采用被动训练器锻炼与人工功能锻炼两种方法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28例下肢骨折术后应用人工功能锻炼的患者,112例下肢骨折术后使用 T -GBQ -01型微电脑关节被动训练器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训练后的患股肌力、伸屈角度、疼痛肿胀及并发症。结果:使用-GBQ -01型微电脑关节被动训练器在肌力与伸屈角度的恢复、缓解疼痛肿胀以及减少并发症方面不如使用人工功能锻炼的效果明显。结论:相比于被动器械锻炼,人工功能锻炼具有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势,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沈林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采取介入治疗的子宫瘢痕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子宫瘢痕妊娠病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血 hCG、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同时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要优(P <0.05)。结论:对采取介入治疗的子宫瘢痕妊娠病人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娄景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对肿瘤患者放疗后的心理状态调查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放疗后给予患者心理治疗;对照组:实施肿瘤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中,焦虑、抑郁者占87.5%(70/80),绝望者占20.0%(16/80),有自杀倾向者占3.8%(3/80)。观察组在心理治疗后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两组手术均成功实施,观察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良好的情绪可保障患者提高治疗依从,确保临床安全。结论:对肿瘤患者进行有效心理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负面心理情绪,让患者重拾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宏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时使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外剥内扎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共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痔上黏膜环切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而且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名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了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技能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方法:选择了我校2009级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80人,分别为实验班与对照班两个班级,通过对两个班级学生的临床检验技能进行考核,从而对临床检验专业的临床检验技能评价体系进行考察,对评价体系进行构建与完善,并且对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进行了解。结果:经过临床检验技能考核与评价体系培训学生的临床检验技能,其各项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未经过该体系培训的学生,差异有显著性(P <0.01)。结论:通过构建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技能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以及临床检验技能操作水平,必须得到重视[1]。
作者:陈亚东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究不同部位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对这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根据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之后,有6例患者出现死亡的情况。结论:对不同部位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并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以减缓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改善患者的病情,减少患者出现死亡的情况。
作者:王莉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腹部良性嗜铬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学进行探讨,提高疾病诊断效率,减少误诊。方法:对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17例腹部良性嗜铬细胞瘤患者的 CT 和 MRI 诊断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两种影像资料的特征。结果:本组17例患者均为单发瘤,10例右肾上腺,7例为左肾上腺;CT 术前的诊断为嗜铬细胞瘤9例,诊断准确率为88.9%,1例误诊为神经鞘瘤;7例 MRI 术前诊断为嗜铬细胞瘤,诊断准确率100%。结论:腹部良性嗜铬细胞瘤的 CT 和 MRI 影像学具有一定特征,可有效提升术前诊断准确率,确保良好的手术疗效。
作者:蒋利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一定量的地塞米松对臂丛麻醉术后产生的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上肢单侧手术的患者80例,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人数都相同,都为40人。在实验组而言,将其进行手术所采用的麻药中加入十毫克地塞米松。而在对照组所进行的手术中采用的麻药则不加入任何物质。在手术完成之后,同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服用同种类相同剂量的镇痛药物。同时,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镇痛效果以及观察是否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果:无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在手术进行中均产生一定的麻醉效果,同时在手术进行完之后,其镇痛效果也是明显的。但是实验组无论是麻醉效果还是其产生的镇痛效果相比于对照组而言无疑更为显著,对于产生的不良反应的现象,实验组也比对照组要少的多。结论:在进行臂丛手术时,在麻醉剂中添加一定量的地塞米松能够显著促进麻醉效果,同时,在术后产生的镇痛效果也较为良好。
作者:杨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跟骨关节内骨折采用解剖钢板和加压螺栓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接诊的96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微创治疗方法,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进行时间为(83.6±21.4)min,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04.2±24.9)min,观察组手术恢复后,患者可以承受重量的时间为(4.82±0.8)周,而对照组患者可以承受重量的时间为(9.89±1.3)周,观察组无论是手术时间,还是术后承重能力都要明显好于对照组。讨论:解剖钢板和加压螺栓的微创治疗方法,可以节约大量的手术时间,并且术后恢复效果好,同时结合人性化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出现概率,因此微创治疗值得运用于根骨关节内骨折手术中。
作者:邵磊;周君东;程明加;袁子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本文概述了医院文化和医院品牌的概念,及其区别与联系,讲述了医院文化对医院品牌的作用与影响,如何利用医院文化创建与维护医院品牌。目的:真正了解医院文化与医院品牌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医院发展立于不败之地。方法:通过描述分析医院文化和医院品牌的概念,具体分析两者的区别与联系,通过举例更深入了解医院文化对医院品牌的作用与影响。结果:医院文化和医院品牌两者都对医院的经营管理乃至生存产生巨大影响。结论:医院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高目标、价值取向、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体现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哲学、企业精神与企业形象之中,是企业发展的灵魂。
作者:李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索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收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西医口服多潘立酮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中医辨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经过一个疗程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治愈20例(66.7%)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3.3%,明显优于对照组76.7%的总有效率,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就医满意度,改善患者病情,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燕晓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和观察治疗小儿疝气患者时使用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小儿疝气患者共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儿接受腹腔镜下疝修补术,观察组接受微创手术治疗,将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小儿疝气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微创手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而且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安全性更高,患儿家属更加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霍金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宫腔镜联合超声对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62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数字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研究组采取宫腔镜联合超声收拾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的有31(100.00%)例患者,对照组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的有26(83.87%),研究组手术效果为满意的几率明显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腔镜联合超声对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具安全性高、手术效果满意、预后效果良好等优点,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谢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