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跃红
目的:观察宫腔镜联合超声对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62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数字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研究组采取宫腔镜联合超声收拾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的有31(100.00%)例患者,对照组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的有26(83.87%),研究组手术效果为满意的几率明显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宫腔镜联合超声对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具安全性高、手术效果满意、预后效果良好等优点,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谢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应用于小腿足踝部缺损修复的治疗经验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小腿足及踝部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用带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观察其疗效。结果:皮瓣远端边缘处坏死率为1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6%;皮瓣成活率为71.1%。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小腿足踝部缺损修复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值得推广[1]。
作者:孙代同;赵军强;申成凯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于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6例阑尾周围脓肿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抗生素、中药经肠灌注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6.84%,高于对照组的68.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平均体温下降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2.30.7)d 与(9.11.1)d,均低于对照组的(3.30.6)d 与(12.82.3)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有利于症状缓解,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金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对采取介入治疗的子宫瘢痕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子宫瘢痕妊娠病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血 hCG、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同时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要优(P <0.05)。结论:对采取介入治疗的子宫瘢痕妊娠病人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娄景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探讨老年病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主要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病例进行一定的分析,针对性的对于股骨头置换术后坏死的老年患者进行一定护理,还要对于术前进行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控制感染和心理护理,然后进行术后的个体实施渐进工作,全面进行护理。使得患者在术前可以积极进行一定配合工作,得到一定肢体恢复工作,重要的就是要保持非常良好的心理护理,进行渐进全面康复护理,保证老年人患者股骨头置换手术后可以得到非常完善的康复。
作者:林淑环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研究分析吸毒行为的艾滋病人采用护理干预的依从性影响。方法:把我院于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35例存在吸毒行为的艾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病人临床资料的分析,予以全面且系统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护理干预前后病人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前,治疗依从性好的病人有24例,所占比重为68.6%;护理干预后治疗依从性好的病人有32例,所占比重为91.4%,干预前后病人依从性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存在吸毒行为的艾滋病人予以全面且系统的护理干预,可使病人依从性明显提高,进一步使病人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省晓琴;张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小儿腹泻护理的体会展开研究分析。方法:选取100例小儿腹泻患者按照护理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以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以常规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8.00%和80.00%),差异有显著性(P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4.00%和22.00%),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在对小儿腹泻患者护理时综合护理措施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程昌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普外科在护理的安全上的影响因素与应对的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普外科患者8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实验组的患者在对普外科的护理安全因素的影响分析上给予针对性护理的安全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上的疗效。结果:在普外科中有效的安全护理,有利于对护理事故的发生率降低,有利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促进患者心理的健康装抗改善,有利于护理工作的开展。
作者:杜红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对酒精所致的精神患者施行延续护理的价值,增加其患者康复的几率。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酒精所致的精神障碍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观察组采用延续性的护理方法,而对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患者的各种临床表现和康复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7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14%。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酒精所致的精神障碍患者施行延续性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几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玉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当前,国内手术室护理工作未能充分体现整体护理观念,其根本原因是未能摆脱旧的生物模式的影响。以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现代整体护理观念指导临床改革,促进这一改革的根本是护士的观念更新。从单纯的注射、器械准备及配套手术走出来,去对患者进行疏导、讲解、心理安慰,使患者安全渡过手术关,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1]。
作者:严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药物的注射治疗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不安全的注射往往会引起疾病的交叉传染,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减少注射过程中疾病交叉传染的发生。但目前它的使用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及对不同类型的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的介绍,探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的使用趋势及发展现状,从而希望提高注射过程的安全性。
作者:赵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对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在急诊脑外伤手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76例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病患,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2组(A、B),对 A 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对 B 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进行麻醉。治疗结束之后对两组病患的气管插管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麻醉时间、清醒时间、心率、血压进行比对。结果:手术完成之后两组病患的心率、血压、不良反应方面无显著差异(P >0.05),而应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的 A 组患者于住院时间、麻醉时间、气管拔管及清醒时间上均小于应用瑞芬太尼麻醉的 B 组患者(P <0.05)。结论:在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中舒芬太尼具有不良反应少、可控性高、苏醒快速等优势,能够满足急诊脑外伤手术的麻醉需求,确保手术进行顺利。
作者:田进;班光清;谢舒婷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的管理方法与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49例需行人工气道的患者,给予其规范管理和护理,并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严格、有效以及细致的人工气道管理及护理,49例患者均无一例发生导管脱落、气道缺血坏死、气道阻塞以及创口感染导致患者窒息等并发症。结论:科学管理、规范的护理操作,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痛苦,防止人工气道出现意外情况,减少并发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一定量的地塞米松对臂丛麻醉术后产生的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进行上肢单侧手术的患者80例,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人数都相同,都为40人。在实验组而言,将其进行手术所采用的麻药中加入十毫克地塞米松。而在对照组所进行的手术中采用的麻药则不加入任何物质。在手术完成之后,同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服用同种类相同剂量的镇痛药物。同时,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镇痛效果以及观察是否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果:无论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在手术进行中均产生一定的麻醉效果,同时在手术进行完之后,其镇痛效果也是明显的。但是实验组无论是麻醉效果还是其产生的镇痛效果相比于对照组而言无疑更为显著,对于产生的不良反应的现象,实验组也比对照组要少的多。结论:在进行臂丛手术时,在麻醉剂中添加一定量的地塞米松能够显著促进麻醉效果,同时,在术后产生的镇痛效果也较为良好。
作者:杨彬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LASIK 术后回退二次手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PRK 矫正 LASIK 术后回退二次手术一例,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裸眼视力和屈光度。结果:术中术后无不良并发症发生,术后视力良好,屈光度稳定。结论:PRK 矫正 LASIK 术后回退二次手术是有效、安全稳定的。
作者:程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为了保证在集体无偿献血时减少献血者的等候时间和造成血液资源的流失。方法严格照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对献血者进行 ALT 初筛检测。结果 C -300干生化分析仪比单通道 C -100干生化分析仪检测 ALT 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二。结论增加了快速检测 ALT 的速度,减少献血者的等待时间,从而提高了整个献血工作的效率,也减少了血液资源不必要的流失。
作者:段书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析超声内镜引导下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胰腺假性囊肿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针对性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观察组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超声内镜引导治疗胰腺假性囊肿时,再给予针对性护理,不仅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还能降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蕊;周波;肖寅瑛 刊期: 2015年第11期
习惯性流产是育龄女性中比较少见的一种疾病,通常指的是连续发生自然流产的次数在3次及以上的情况。造成习惯性流产的常见原因除了免疫、胚胎染色体异常等外,还有50%左右的患者流产原因并不明确。临床上通常采用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对习惯性流产患者进行治疗。本文主要通过相关的文献研究,结合超声观察对其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作者:谌洪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分析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分析研究本院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4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用观察量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入院1周、4周的临床护理疗效评定,观察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护理干预前后,其行为活动的变化情况。结果:在40例患者中,有19例患者不受控制,由于精神分裂病症的发作,而产生暴力攻击行为,有11例患者是由于拒绝住院,而发生暴力攻击行为,有10患者由于和医护人员发生矛盾,而产生暴力攻击行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通过观察量表发现,临床护理干预后的激怒、精神症状因子的分数高于干预前。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恰当的临床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预防并减少其暴力攻击行为的发生。
作者:王艳婷;侯凌峰;沈素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调查产科收治的50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观察不同年龄、胎盘附着位置、前置胎盘类型、有无胎盘粘连或植入、流产史或者剖宫产分娩史等对产后出血量的影响。结果:对不同情况下产妇的产后出血量进行比较可见,中央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或粘连、合并剖宫产分娩史等的产妇产后出血量显著高于同组其他产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前置胎盘的类型对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影响大,对于中央型前置胎盘的产妇,需要在剖宫产手术实施的过程中,在彩超等的辅助下,确保手术顺利安全,降低产后出血量。
作者:张仝琼 刊期: 201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