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管道标识在 ICU 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龚菲;侯田田

关键词:管道标识, 安全, 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标识在 ICU 患者管道识别中的实施方法及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设计上遵循醒目,临床实践中便于识别的原则,根据临床需要,对不同管道进行不同的标记结果:护士能快速识别各种管道及快捷、准确交接班,减少护理缺陷和隐患,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ICU 管道标识的实施,确保了患者留置管道的安全,提高了患者和护士满意度,使护理质量得到了持续改进。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整体护理在老年鼻饲患者吸入性肺炎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基本治疗原则相同,均采用相同的硅胶胃管,对照组采用常规鼻饲,常规护理,治疗组采用整体护理。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46%,对照组为68.18%;两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X2=11.00 P <0.01)。结论:整体护理对提高老年鼻饲患者吸入性肺炎的治疗效果有明显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黎春红;周良斌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对采取介入治疗的子宫瘢痕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子宫瘢痕妊娠病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血 hCG、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同时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要优(P <0.05)。结论:对采取介入治疗的子宫瘢痕妊娠病人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娄景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管道标识在 ICU 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标识在 ICU 患者管道识别中的实施方法及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设计上遵循醒目,临床实践中便于识别的原则,根据临床需要,对不同管道进行不同的标记结果:护士能快速识别各种管道及快捷、准确交接班,减少护理缺陷和隐患,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ICU 管道标识的实施,确保了患者留置管道的安全,提高了患者和护士满意度,使护理质量得到了持续改进。

    作者:龚菲;侯田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无痛人流术后放置节育环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无痛人流术后放置节育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2014年来我院进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60例进行研究调查。将60例无痛人流术后放置节育环的6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再选取经期间放置节育环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后出血时间以及放置节育环成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等基本情况。结果: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实验组患者放置节育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病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患者采取无痛人流后防止节育环能够提高成功机率,并且减少患者痛苦,在临床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恩替卡韦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和分析对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恩替卡韦和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n =50例)和对照组(n =5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78.0%),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恩替卡韦和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高志文;商义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模式用于骨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骨折患者临床手术应用优质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骨科收治的86例骨折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配法将86例患者分为43例 A 组和43例 B 组,分别对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模式护理法和常规护理法,护理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和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A 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以及护理风险发生率均优于 B 组(p <0.05)。结论:对骨折患者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率。

    作者:夏筱琦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合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本次对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合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经我院检查并确诊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4.4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22%,P <0.05。结论:盐酸氨溴索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明显,患者不良症状得到显效改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任彩霞;张林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剖宫产术后腹胀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研究探讨剖宫产术后产生腹胀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增强剖宫产有效性。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产妇3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实行剖宫产术。在分析产妇临床病情的基础上,研究探讨剖宫产术后腹胀原因与护理措施。结果:分析结果显示,本次研究活动对象发生腹胀的总共有42例,发生率为14%。研究中发现引发剖宫产术后腹胀的原因主要有腹肌无力、术前饮食不当、气体吞咽、长期卧床、胃肠道准备不充足等。结论:临床中,根据剖宫产术后腹胀产原因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腹胀的发生。

    作者:韦俊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医学临床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判定和对策

    文章主要是为了对临床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解,对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更有效的应对措施。主要方法是针对标本执行的方式主要是查对验收,与此同时还需要通过一些手段来获知一些不合格标本,诸如对标本外观、检测分析、复查等的观察。结果发现血液标本、尿液标本、粪便标本以及胸腹水、脑脊液标本等中包含的不合格标本比例分别是4.82%、9.3%、3.89%和6.13%。结论:通过分析和判定不合格标本,进而促使规范标本的采集行为得到保证,同时促使标本的检验质量进一步提升。

    作者:王博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癌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对照组:对该组病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包括了药物护理、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护理。观察组:对该组病患者采取了常规护理与中医护理联合进行护理的方式。对比两组病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疼痛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病患者相比较,观察组病患者经过中医护理干预,其疼痛程度明显更低。(P <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具有着明显的护理效果,具有着比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推广意义。

    作者:焦俊云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产后护理对孕妇产后乳汁分泌的价值探讨

    目的:探索产后护理对于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的临床价值,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120例经阴道自然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60例,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临床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产妇产后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产妇产后乳汁分泌情况。结果:经统计发现,观察组产妇产后平均(15.8±4.1)h 分泌乳汁并开始喂养,母乳喂养成功率高达93.3%(56/60),相比于观察组而言,对照组产妇泌乳哺乳时间为(31±4.2)h,哺乳成功率为81.7%(49/60),此外,观察组产妇发生乳房胀痛产妇公积18例,低于对照组38例产妇乳房胀痛,上述两组差异显著(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给予产妇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降低产妇产后乳房胀痛,同时有助于提高产妇的乳汁分泌量和质量,有助于提高母婴保健质量,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晓燕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配合

    目的:探究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100例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以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胺碘酮治疗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对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经不同治疗以及护理的效果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给予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治疗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牵引治疗,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推拿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疼痛 VAS、治疗后腰椎活动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VAS 评分和腰椎活动度有明显差异(P <0.01,P <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推拿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显著疗效。

    作者:张鹏程;冷向阳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孟鲁司特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口服孟鲁司特联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特布他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60例 AECOPD 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检查及吸氧、抗感染、祛痰、平喘等综合基础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白三烯拮抗药孟鲁司特10mg,每晚1次,联合布地奈德悬液1mg 与特布他林雾化剂5 mg,6 L /min 氧气驱动雾化,每天2次,疗程7d。评定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及肺功能相关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FEV1/FVC)、大呼气流量(PEF))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治疗组在改善 AECOPD 患者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口服孟鲁司特和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特布他林联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曹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探究不同部位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对这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根据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之后,有6例患者出现死亡的情况。结论:对不同部位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观察,并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可以减缓患者的临床不良症状,改善患者的病情,减少患者出现死亡的情况。

    作者:王莉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观察不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不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3年10月-2015年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不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31例患者,其中非 Q 波性心肌梗死19例(61.29%),急性 Q 波性心肌梗死12例(38.71%);临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以及头晕、牙痛、咽喉痛等不典型症状,误诊率高达22.58%;患者接受吸氧、扩张冠状动脉、抗凝、营养心肌、溶栓等对症治疗后,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83.87%,病死率为6.45%。结论:不典型性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不明显,误诊率和病死率较高;临床医生应该足够重视和认识有关急性心肌梗死的首发临床症状及其相关变异,对疾病做出准确诊断,及早进行治疗。

    作者:张弓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诺和锐30治疗老年糖尿病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报道

    在新时代下,人类寿命不断延长,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渐上升,老年糖尿病的发病率处于上升趋势。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控制血糖是预防以及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系对策。因此,本文作者对诺和锐30治疗老年糖尿病方面的用药效果、不良反应予以了探讨。

    作者:樊华;刘强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中医情志疾病的调护

    人的疾病和情志因素之间有着很大的联系,人的七情反应过于激烈、受到极大刺激或者是持续时间很长,就会因为情志内伤而生病。因此,认清情志和疾病的关系,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调护措施,从而取得良好的诊疗效果。

    作者:濮建梅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安全型留置针在151例艾滋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安全型留置针在艾滋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可大大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同时可避免护士针刺伤和血液污染的发生,有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治疗。方法:对151例安全型留置针的置管要点及穿刺结果、维护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1例艾滋病患者静脉穿刺过程中,护士无一例针刺伤的发生。结论:护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无菌操作,掌握正确的维护方法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作者:吕春容;张春兰;罗东霞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1137例24小时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常规心电图心律失常检出321例,检出率为28.2%,动态心电图检出率为39.6%,后者明显高于前者,差异就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450例动态心电图检出异常中,有室性心律失常207例,占46%,房性心律失常216例,占48%,窦性心律失常9例,占2%,传导阻滞18例,占4%。结论:动态心电图能够明确诊断出心律失常的类型,对老年心律失常检出率较高,具有可靠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尉艾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