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彩超诊断价值研究

王卓

关键词:骨科手术, 下肢静脉血栓, 彩超诊断
摘要:目的:分析骨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彩超诊断价值。方法:将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于我院的疑似为骨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研究中所有患者均全部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以及超声检查,对患者血栓的范围、部位以及栓塞情况进行观察。结果:35例患者中发现4例髂静脉血栓、12例为股静脉血栓、14例腘静脉血栓和股静脉血栓、5例小腿深静脉血栓。部分阻塞32例、3例完全阻塞。经过治疗后,完全阻塞再通2例,1例部分再通。部分阻塞再通32例,均全部畅通。结论:将彩超诊断应用于骨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中,具有极高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动态观察和判断,属于一种无创可重复检查的方法,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诊断和处理策略

    目的:系统探讨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的临床诊断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间7例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和归纳本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和处理。结果:本组患者中有3例为中央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4例为部分性前置胎盘并胎盘植入;其中,自然分娩2例,剖宫产5例;均实行保守治疗,随访5个月复查均得到治愈出院。结论:前置胎盘易并发胎盘植入,具有严重的危害性,应重视早期诊断并采取积极有效的临床处理措施,以改善和提高妊娠质量。

    作者:路晓慧;肖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临床护士对胰岛素规范注射知晓率的现状调查与对策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对胰岛素规范注射知晓率的现状以及对策。方法:对所有的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来进行调查。结果:各个方面胰岛素知识的合格率之间的对比,在胰岛素注射知识方面的合格率明显更低,P <0.05;不同学历的临床护士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问卷合格率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层级的临床护士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问卷合格率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当对临床护士应进行系统、规范的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培训,同时培训人群应着重大、中专学历护士和低年资护士(N1级护士)。

    作者:王翔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浅谈麻醉前访视中存在的问题及提高访视效果的措施

    麻醉前访视是围手术期工作的第一环节。通过麻醉前访视,麻醉医师可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准确评估患者对麻醉的耐受性,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麻醉方案,并且能大程度的争取患者对麻醉工作的理解和配合,以提高麻醉安全,避免医患纠纷。因此,充分的麻醉前访视是麻醉安全的重要保障,提高访视效果,亦可提高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从而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率。

    作者:曹远均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预见性护理提升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索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佳护理方案。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仅一年时间内抢救的9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普通护理和预见性护理分别实践于45例对照组和45例观察组,观察两组不同护理方案的抢救效果。结果:(对照组)普通护理的抢救成功率为82.22%,(观察组)预见性护理的护理抢救成功率为97.78%。(对照组)普通护理组的满意度是78.26%。(观察组)预见性护理的满意度是97.78%。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佳护理方案为预见性护理,该方案可大大提高抢救效果。

    作者:黄春平;李修明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新方法及静脉炎的护理

    目的:我科从事儿科护理,平均年龄在5岁以下,外周静脉具有短、细、脆的特点,给护士穿刺带来一定困难,反复穿刺静脉也会造成患儿额外的痛苦。留置静脉针可以减少患儿痛苦,并能够保护患儿的血管,同时也为护士的工作减轻了负担,是目前儿科穿刺的首选方案。然而,随着留置静脉针的频繁使用,静脉炎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标准将静脉炎分为三度[1],轻度:局部疼痛、红肿,未见条索状改变;中度:局部疼痛、红肿伴有条索状改变;重度:局部疼痛、红肿、条索状改变伴有硬结。本文通过探索新的静脉留置针操作方法,旨在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减少患儿痛苦。

    作者:孟丽;关振强;刘红芳;潘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患有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的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6例。采用常规小儿肺炎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护理;采用个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对观察组患儿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肺炎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对患有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的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袁光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护理要点

    目的:探讨针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观察选择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过程中配合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2月-2015年02月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04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随机分组。针对所有患者全部选择超早期显微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针对两组患者分别实施护理。C2组(对照组52例):临床选择常规护理的方法;C1组(观察组52例):临床选择实施针对性护理的方法。对比两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在完成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脑出血患者分别完成临床护理后,在完成手术后出现疾病并发症概率方面,C1组明显低于 C2组患者(P <0.05);在临床护理满意度方面,C1组明显高于 C2组患者(P <0.05)。结论:针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临床选择超早期显微镜手术治疗过程中配合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终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出现疾病并发症的概率,将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有效提高,终显著提高脑出血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卢英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初步观察及研究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6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利尿、强心、营养心肌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心力衰竭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1.88%;观察组心律失常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50.00%,均为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李雪燕;谢迎春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比较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应用补佳乐、妈富隆的疗效

    目的:观察并比较妈富隆与补佳乐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2月期间门诊收入的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80例病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补佳乐治疗,观察组采用妈富隆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的90%;两组在总有效率、完全止血时间、不良反应率相比 P <0.05,均统计学意义。结论:妈富隆在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的疗效优于补佳乐,且止血更快,不良反应更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左希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并研究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小儿发热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7月至2014年8月所医治发热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治疗方法分成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乙酰氨基酚混悬剂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结果。结果:临床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间差异显著,P <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P <0.05,具备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儿体温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借助布洛芬混悬液治疗发热患儿,临床效果显著,服用方便,药物作用时间长,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尚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护理体会

    近几年来,通过对传统经皮肾取石术的改良,形成的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在治疗泌尿系结石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当中。但术后患者容易出现感染或出血等不良反应,必须加强对手术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才能确保手术治疗效果的提升,并促进患者病情的有效康复。

    作者:毛娟娟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宫颈细胞学检查结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在宫颈癌筛查中引入宫颈细胞学检查结合阴道镜检查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了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了宫颈细胞学检查结合阴道镜检查,而对 TCT 检测中 AS -CU 及以上患者又给予了 HPV -DNA检测结合阴道镜检查,然后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TCT),结果发现 AS -CU 及以上患者有58例,其中阴性(AS -CU)44例,阳性14例。对以上患者进行了 HPV -DNA 检测,发现有阴性患者31例,阳性患者27例。阴道镜检测发现,HPV -DNA27例阳性患者中,阴道镜检测阴性19例,阴性率70.37%,阳性8例,阳性率29.63%。结论:在进行宫颈癌筛查过程中,给予宫颈细胞学检查结合阴道镜检查不仅可以提高宫颈癌的诊断率,而且还能为后期治疗及康复提供借鉴意义,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和复发率。

    作者:宋慧英;朱立珍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合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本次对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合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于2013年10月~2014年10月经我院检查并确诊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和盐酸氨溴索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94.4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22%,P <0.05。结论:盐酸氨溴索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明显,患者不良症状得到显效改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任彩霞;张林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舒适护理在中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中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中应用舒适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选取120例中年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所有患者均应用舒适护理。结果:与护理前相比,护理后,患者的焦虑评分显著降低,其满意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舒适护理在中年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其满意度。

    作者:王青竹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管道标识在 ICU 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标识在 ICU 患者管道识别中的实施方法及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设计上遵循醒目,临床实践中便于识别的原则,根据临床需要,对不同管道进行不同的标记结果:护士能快速识别各种管道及快捷、准确交接班,减少护理缺陷和隐患,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结论:ICU 管道标识的实施,确保了患者留置管道的安全,提高了患者和护士满意度,使护理质量得到了持续改进。

    作者:龚菲;侯田田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死髓牙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通过一次性根管术治疗死髓牙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被确诊为死髓牙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120例,随机分为一次组和二次组,一次组一次进行根管充填;二次组分二次进行根管治疗术。结果:与二次治疗组相比较,一次性根管治疗所引起的术后疼痛感更为低;而一次治疗组与二次治疗组的治疗效果并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死髓牙在临床应用上更加可行,不仅保证了病患者治疗的效果,而且有利于降低术后疼痛感。

    作者:何志宏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探讨人工气道管理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人工气道的管理方法与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49例需行人工气道的患者,给予其规范管理和护理,并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经过严格、有效以及细致的人工气道管理及护理,49例患者均无一例发生导管脱落、气道缺血坏死、气道阻塞以及创口感染导致患者窒息等并发症。结论:科学管理、规范的护理操作,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痛苦,防止人工气道出现意外情况,减少并发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张艳丽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舒利迭吸入疗法治疗老年 COPD 患者的临床护理分析

    目的:对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年患者在接受舒利迭吸入疗法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接受舒利迭吸入疗法治疗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5例。采用常规肺部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舒利迭吸入疗法治疗期间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肺部功能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和慢阻肺疾病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综合护理模式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老年患者在接受舒利迭吸入疗法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万勤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老年高血压的护理综述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以人为本的国度里,健康是我国老年人大的追求目标。但当今世界心血管疾病已成为老年人因病而老,因病早老,因病而残,因病早亡的头号疾病,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高血压是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重要的疾病之一,本人通过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全程的跟踪与管理,电话回访及社区随访,积极干预老年患者的生活方式,有效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从而减少了高压疾病带来的并发症及致残率,减轻了社会经济负担,现在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廖翠红 刊期: 2015年第11期

  • 浅谈小儿术后麻醉苏醒期的护理

    目的:对小儿术后麻醉苏醒期的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科施全麻手术治疗的3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在麻醉苏醒期内,对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对小儿麻醉苏醒期内护理的必要性进行评价。结果:在术后麻醉苏醒期共出现6例呼吸道梗阻,4例心率失常,1例呕吐,经过积极治疗之后均转危为安,全部顺利渡过了苏醒期。结论:术后麻醉苏醒期内的护理可以使并发症得到减少,对患儿顺利苏醒存在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洪菜琴 刊期: 2015年第1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