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联合应用

杨英

关键词:异位妊娠, 腹部超声, 阴道超声
摘要: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联合应用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收治异位妊娠患者60例,分析不同探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符合率(94%)显著高于对照组(87%),P <0.05,研究组患者漏诊率(6%)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3%),P <0.05。结论:在异位妊娠诊断中,联合采用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诊断能够提高异位妊娠的诊断率,具有实用价值。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风险管理在新生儿科病房中的运用

    目的:探究新生儿病房中采取护理风险管理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76例新生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随机分组,实验组42例选择风险管理的护理模式,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对两组新生儿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2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2.35%,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因为新生儿的身体情况没有完全发育,因此出现意外情况的几率较大,为其采取护理风险管理,能够及时发现潜在危险因素,促使护理质量的提高,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廖卫华;丁静;吴宏丽;徐慧颖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思密达治疗小儿肠道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思密达对于小儿肠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门诊部于2014年1月-2014年12月之间收治的68例肠道感染引发腹泻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干预手段;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进行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4.12%,高于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70.59%,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思密达用于小儿肠道感染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杨伟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预备役部队野外驻训卫生防病工作的困难与对策

    我国预备役部队每年都会定期开展野外驻训,在军区合同战术基地进行考核,检验预备役部队的机动水平、实弹射击水平,但是预备役部队野外驻训卫生防病工作存在很多问题,预任官兵身体健康情况复杂,难以完全掌握其健康状况、野外驻训环境恶劣,疾病减员多,疾病防治困难、预任官兵的医疗保障体制不健全,救治工作保障难、野外驻训地环境生疏复杂,卫生设施管理难、野外驻训的饮食、饮水卫生条件差、卫生防疫力量薄弱,防病工作开展难。这些问题都影响着预任官兵的身体健康状况。

    作者:葛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现有成本核算基础上进行病种成本核算的探索

    病种成本核算是对医疗保险制度的补充和延伸,将为医院的生存和长远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因此,以病种成本核算为指导,科学开展病种核算十分重要。本文,笔者将会分析病种成本核算的概念,病种成本核算运用的存在问题,为推进病种成本核算的应用提供若干参考建议。

    作者:王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地区乳腺癌与子宫颈癌筛查结果分析及防治策略研究

    目的:分析沛县地区乳腺癌与子宫颈癌筛查结果,总结两癌防治策略。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进行乳腺癌和子宫颈癌筛查的2000名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筛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0名妇女中,共有10例检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占0.50%,其中 CINⅠ4例(0.20%)、CINⅡ3例(0.15%)、CINⅢ2例(0.10%)、宫颈癌1例(0.50%)。共有261例检出乳腺疾病,其中乳腺增生的检出率高,为11.70%,乳腺纤维瘤、乳腺导管扩张、乳腺囊肿、乳腺炎的检出率也相对较高,检出乳腺癌1例(0.05%)。结论:开展乳腺癌及子宫颈癌筛查工作,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宫颈癌,保障妇女生命健康。

    作者:范正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急性乙醇中毒采用葛花解酲汤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在急性乙醇中毒中葛花解酲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乙醇中毒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则分别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的同时采用纳洛酮静脉注射和滴注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葛花解酲汤进行口服或者鼻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在入院治疗8h 后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急性乙醇中毒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葛花解酲汤进行口服或者鼻饲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巩利娜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80例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水平的观察

    目的:探究脂肪肝患者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脂肪肝脏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与80例同期来我院行健康检查的患者上述指标进行对比。结果:病例组患者的血脂,血糖指标均比对照组高,TG 项目尤为显著,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病例组 HDL -C 项目比对照组低,TG 和 HDL -C 呈现负相关关系。病例组患者的肝功酶学指标明显比对照组要高。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脂肪肝患者检测血脂、血糖和肝功酶学指标对于该疾病的检出和治疗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王栋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探讨微生物中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对于实验质量的管制通常都是依靠实验室的检验与质量评价结果来进行剖析。但目前微生物质量控制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能够得到更准确的微生物质量数据,我们需要对微生物质量控制系统进行更新,改善传统技术,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率。

    作者:高亚春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治疗无痛人流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芬太尼与丙泊酚联合治疗无痛人流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无痛人流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对照组不采用芬太尼与丙泊酚;实验组采用芬太尼与丙泊酚,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02%,对照组为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临床上在终止妊娠手术时,可以采用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下进行人流手术治疗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卜兰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急性脑梗经依达拉奉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急性脑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患者共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54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仅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加上常规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54例患者在接受依达拉奉与银杏达莫联合治疗之后,总有效率为92.6%,明显高于对照组且 P <0.05,具有统计学依据。结论:将依达拉奉和银杏达莫联合治疗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具有明显的疗效,且基本不存在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安全性比较高,值得在临床医学中广泛推广。

    作者:唐林青;郑云海;蔡学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新形势下创新公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探讨

    本文介绍了新形势下公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上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工作建议和解决方案,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医院医疗改革、和谐医患关系、保障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李婷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两种结核菌培养基培养抗酸杆菌应用评价

    目的:探讨罗氏培养基与本实验室自制罗氏培养基对抗酸杆菌检测的效果。方法:本次选取痰标本40份,标准菌株10份,同时对罗氏培养基及实验室自制罗氏培养基接种,记录阳性出现时间,阳性率,污染率,生长时间,并展开不同培养基间的对比。结果:本次送检的40份痰标本中,罗氏培养基阳性和实验室自制罗氏培养基阳性均为7例,占17.5%,无明显差异(P >0.05)。罗氏培养基污染率为5%,自制培养基污染率为15%,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出现阳性的时间即生长时间无差异(P >0.05)。但10份标准菌株在罗氏培养基上生长的时间明显短于在自制培养基上生长的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临床针对结核菌,采用不同的培养基对抗酸杆菌培养,结果示贝索罗氏培养基在抗酸杆菌检测效果上优于自制,降低了污染率,缩短了培养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有临床有广泛的实施前景,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作者:黄菲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替硝唑栓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替硝唑栓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7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微波照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替硝唑栓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7%)高于对照组(78.9%)(P <0.05)。随访3~1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18.4%)明显低于对照组(28.9%)(P <0.05)。结论:在应用左氧氟沙星和微波治疗的基础上辅助使用替硝唑栓治疗慢性盆腔炎,近远期疗效均较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辉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腔镜手术护理配合中细节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腔镜手术护理配合中细节管理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2月-2015年2月作为研究时间段,于2013年3月-2015年2月在腔镜手术护理配合中应用细节管理,对比分析细节管理前后器械准备漏缺、遗失和不适用情况以及手术医生满意情况。结果:经细节管理的应用,手术器械准备漏缺、遗失以及不适用情况明显好转,且护士满意度明显上升,细节管理应用前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腔镜手术护理配合中应用细节管理,可避免和减少手术器械遗失、漏缺问题的发生,提高配合质量,确保手术顺利且安全地完成。

    作者:李艳娥;宋倩;吕玉澄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强化医院青年员工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性

    青年医务人员已经成为医院工作的主体力量,如何加强医院青年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年青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专业技能,已成为各大医院关注的热点话题。青年医务人员肩负的是救治病人的重要工作,稍有思想偏差,将会影响病人的救治工作,甚至有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安全。本文对医院青年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提出几点建议和看法,以期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参考。

    作者:孟昭丽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方法、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将上述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接受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68.3%),P <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不良反应几率(48.3%)显著低于对照组(10.0%),P <0.05,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护理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全面改善患儿临床体征,促进患儿康复,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钟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前列腺增生应用尿道前列腺微创汽化电切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效果和应用。方法:收集本院前列腺增生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守电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进后的汽化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治疗效果满意度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2)观察组42例患者,对治疗效果总满意度为92.85%,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微创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能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段启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浅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预防术中压疮的护理效果

    目的:探究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术中压疮的影响。方法:搜集本院骨科2013年2月-2015年2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4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参照组给予常规压疮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终的护理效果。结果:1)研究组病患术毕、术后1d、术后3d 压疮的发生率4.5%、6.8%、2.3%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2.5%、27.5%、17.5%,X2=5.94、6.63、5.64,P <0.05;2)研究组病患的满意度95.5%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7.5%,X2=5.94,P <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术中压疮的发生率,提高病患的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肿瘤化疗患者的中医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措施干预对于肿瘤化疗患者的效果。方法:对照组:对该组病患者采取的是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对该组病患者采取的是中医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护理后 SAS 评分、SDS 评分比护理前、观察组护理后降低(P <0.05),生活质量的评分升高(P <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肿瘤化疗患者具有着明显的护理效果,具有着比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推广意义。

    作者:杨瑞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新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感染的诊断

    目的:对新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感染诊断技术进行一定研究,提出预防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感染的措施。方法:选取于2014年5月到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32例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粪便并进行一定的分析检查,得出患者实际患病状况。结果:经检测患者符合有关出血性大肠埃希菌的基本症状。结论:判断出血性大肠埃希菌感染的重要途径就是粪便检验,综合肉眼与有关技术可以有效判断患者的实际病情状况。

    作者:刘玫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