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颖
目的:探讨针对性优质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脑卒中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住院治疗的51名重症急性脑卒中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实验人群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加施针对性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出血改善时间、出血停止时间、住院时间与医疗费用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对性优质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脑卒中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效果显著,具有借鉴性。
作者:王瑞芳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整体化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收治时间为2013年1月~2014年1月,根据电脑随机平均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整体护理的实验组,对比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更优(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消化道出血急救中实施整体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林彩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术中压疮的影响。方法:搜集本院骨科2013年2月-2015年2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84例病患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参照组给予常规压疮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终的护理效果。结果:1)研究组病患术毕、术后1d、术后3d 压疮的发生率4.5%、6.8%、2.3%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2.5%、27.5%、17.5%,X2=5.94、6.63、5.64,P <0.05;2)研究组病患的满意度95.5%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7.5%,X2=5.94,P <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术中压疮的发生率,提高病患的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张勇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面对输尿管上段结石疾病,对输尿管镜取石与经皮肾镜取石这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120例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均分为两组,URL 组患者60例,PCNL 组患者60例。对两组患者的结石负荷、手术时间、术后发热、血红蛋白降低值、总住院时间及清石率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URL 组结石大小为(1.0±0.3)cm,PCNL 组为(1.4±0.4)cm。URL 组1例结石上移至肾盂终止手术,其余59例均成功完成手术,取净结石。结论:URL 和 PCNL 在该种类型的疾病治疗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是比较理想的,不过经过一系列的对比,PCNL 的计算结果比较准确,对于部分患有这种类型的疾病的患者使用 PCNL 来完成治疗,相对来说效果比较好一些。
作者:李娜;牛忠涛;陈娜;左树森;乔玉华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讨论 ICU 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治与监护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治疗的60例 ICU 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的对全部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60例 ICU 重症肺炎患者经过临床治疗后,其中获得显效的患者有31例(5.17%),获得有效的患者有26例(43.3%),其总有效率为95.0%,而获得无效的患者有3例,其无效率为5.0%,发生死亡的3例患者分别死于呼吸衰竭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就 ICU 重症肺炎患者来说,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诊治与监护,可以有效的使其病情得到改善,避免发生相关并发症,在临床中值得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徐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效果。方法:选择自2012年1月份-2014年12月份在本社区确诊为糖尿病的119例患者,并对其进行干预护理,对比干预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给予患者护理措施前后,其自我管理能力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实施护理干预前后患者血糖及其他指标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给予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如合理饮食、坚持运动、按时服用药物、定时检查及监测血糖、血压),患者血糖及其他指标也明显改善,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使用。
作者:陈玉琴 刊期: 2015年第12期
回顾分析并总结25例特大面积重度烧伤患者感染期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通过对患者加强消毒隔离、创面护理、呼吸道管理、静脉输液通道的管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25例患者中除一人死亡,其余全部治愈出院。
作者:田梅芹;李艳;王巧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儿童热性惊厥临床诊治对策。方法:选择100例热性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安痛定药物直肠给予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 P <0.05。结论:常规处理基础上联合安痛定药物治疗,能快速有效的降低体温,止惊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彭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用超声来诊断胎儿是否存在肢体畸形。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检查的孕妇,年龄20-45岁,对这些孕妇进行胎儿肢体是否畸形的筛查。结果:共诊断畸形胎儿21例(0.59%),其中1例为足内翻合并其他肢体畸形,13例合并其它系统畸形,3例泌尿系统畸形,4例颜面部畸形。结论:超声对胎儿畸形的诊断非常重要[1]。
作者:路永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患者围手术期采取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慢性鼻窦炎行鼻窦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观察患者护理前后对护士服务的满意度和舒适程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中的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存在有较大差异性(P <0.05)。术后不适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慢性鼻窦炎行鼻窦手术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病情和症状,提高满意度,不但降低患者术后的不适程度,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还缓解了患者的痛苦,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慧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共9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 TP 方案治疗。给予观察组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唑来膦酸联合化疗方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陈红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护理实习生的带教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实习的护理实习生共60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传统带教方法。给予观察组新型护理带教管理方法。观察带教效果。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基础知识考核成绩为(92.47±6.81)分,技术考核成绩为(91.27±5.19)分,对带教工作满意度为90.0%,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充分提示,新型护理带教管理方法能够提升实习生对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提高带教工作的满意度,保障了带教工作的质量。结论:新型护理带教管理方法能够提升带教工作的质量。
作者:潘晓桔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 Orem 自理模式应用于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11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同时予以 Orem 自理模式护理,对照组予以一般护理。比较治疗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血糖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4个方面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护理后的血压以及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 Orem 自理模式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良好地控制血糖以及血压,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促进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1]。
作者:张卫延;杜海岭;李伟华;隆国丽;刘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奥扎格雷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20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人。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血塞通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对实验组患者采用奥扎格雷联合参麦注射液方法进行治疗。两组都进行脑部保护治疗和伴随疾病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的显效率为65%,有效率为22%,无效率为13%,治愈率达87%。对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为44%,有效率为16%,无效率为40%,治愈率为60%。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扎格雷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脑梗塞具有较好的疗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伍振莲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人尿路感染的特点及中医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我科收治64例老年尿路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均为32例,常规组采取西医药治疗,研究组采取中医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4%,常规组为94.7%,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意义(P >0.05);研究组和常规组的肾毒性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应用中医药治疗老年人尿路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且毒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重大。
作者:李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依达拉奉联合应用奥扎格雷钠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从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选取10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依达拉奉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在使依达拉奉的同时联合奥扎格雷钠药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方法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65.38%)明显低于观察组总有效率(90.38%);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消化道反应、出血倾向、注射部位疼痛以及过敏反应并发症的发生率(40.38%)明显高于观察组(13.46%),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用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该疾病不仅药物起效较快,而且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黄少冠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分析脑外伤治疗中早期颅骨修补以及脑室腹腔引流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把本院同期收治的50脑外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25例,对照组患者事先实施脑室腹腔分流术,待3个月-半年后再实施颅骨修补术;实验组患者同时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并发症发生率上,二者所存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脑外伤治疗中应用早期颅骨修补术和脑室腹腔分流术,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同时并发症少,具有应用价值以及推广价值。
作者:刘田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深入研究奥沙利铂与吉西他滨联合治疗胰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肿瘤科接受治疗的74例胰腺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患者、治疗组39例患者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并比较吉西他滨与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4.9%和10.3%,与对照组患者的74.3%和28.6%比较,差异显著,治疗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奥沙利铂与吉西他滨联合治疗胰腺癌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大大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程春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以胃镜检查病患为对象,总结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在无痛胃镜中的临床效果,同时评价其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本院胃肠科2014年05月-2015年05月收取并予以胃镜检查的72例病患,同时将其分成2个小组。实验组检查程序中接受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而对照组则仅接受丙泊酚。结果:2组病患在失去意识的时间、用药剂量、麻醉分级以及呼吸抑制状况等方面均有差异 P <0.05)。结论:在无痛胃镜中,选择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有助于控制丙泊酚整体使用剂量,在缩短病患苏醒时间的基础上,还能控制呼吸抑制状况的出现,可推广。
作者:卢政斌 刊期: 2015年第12期
目的:对多枚骨圆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疗效进行评定与探讨。方法:选取自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采用多枚骨圆针治疗的4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对他们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与评定。结果:40例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愈合时间(11±3)周,经过 Neer 评分:优26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90.0%,治疗前,患者的 Neer 评分为(67.8±6.1)分,治疗后评分为(89.1±5.4)分,治疗前后的比较差异明显(P <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多枚骨圆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闭合或者是有限切开经皮穿针固定,具有手术损伤小,操作简单,患者满意度高等优势,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李志荣 刊期: 201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