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20例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朱香兰

关键词:产后, 盆底康复, 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7月120例产妇为观察对象,观察分析盆底康复治疗实施的方法及效果,指导临床对于产妇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实践。结果:120例产妇盆底康复治疗有效,其中80例收缩正常,36例强力收缩,临床有效率达96.66%,并且产妇焦虑情况也同步得到改善,HAMD总分26.45士6.2。结论:产后产妇的盆底肌肉损伤不要避免,综合、规范的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可以很好的恢复产妇盆底肌肉功能,改善产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6例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效果,以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每组各56例。 A 组患者接受针灸治疗,B组患者接受针灸配合手法治疗。连续治疗2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发现,B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 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以起到一定的疗效,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效果具有更大的优越性,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予以推广应用。

    作者:谌河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门诊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析健康教育对高血压门诊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入选我所2013年1月-2013年5月门诊高血压患者15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6例,观察组予以健康教育干预,对照组仅予以用药事项说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3个月、6个月时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6个月时更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门诊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有效率。

    作者:陆献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康复理疗

    目的:探讨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其进行康复理疗之后的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0例,采用康复理疗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并且在后期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以及安全教育。结果:对患者采用综合康复疗法进行治疗之后,在全部的患者中均显示了一定的效果,终治疗的总有效率也非常高。结论:采用综合康复疗法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后,患者获益非常多,治疗效果令患者非常满意。

    作者:李尚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人性化护理在消化内科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在消化内科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135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分成研究组70例和对照组65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行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的抑郁及焦虑程度、住院时间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相比,以研究组抑郁及焦虑程度较轻,住院时间较短,且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消化内科中应用能有效的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缩短临床恢复的时间,并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

    作者:李雯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SECI模型对《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

    SECI模型是用来解释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化过程,是一个支持个人和组织创造性活动的成功模式[1]。《外科护理学》的实验教学中学生主要是模仿,缺乏主动参与,老师整体的创新意识不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 SECI 模型在管理学领域中的一些成功应用案例,给予了《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一些启示。

    作者:刘燕南;周利容;彭艾莉;姚珺;段功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探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后的护理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以我院33例接受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进行术后护理研究,根据术后不同时期的特点来进行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均取得较好的恢复效果,顺利的出院。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很高,对腔镜甲状腺切除相关知识加深了了解。结论:对接受腔镜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提供术后护理可以有效的促进他们的术后恢复,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旭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及治疗体会

    目的: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诊治效果分析。方法:将我院92例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药物多潘立酮治疗方案,观察组57例采用常规诊治加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疗方案,治疗两周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4.29%,观察组总有效率92.98%;观察组与对照组较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缩短,差异较为明显,两组相比较具有临床效果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上健胃消食口服液配合常规诊治用于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胜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糖尿病肾病综合治疗与护理体会

    糖尿病肾病的病人主要表现就是尿里面出现蛋白,肾功能开始下降;发现糖尿病就应该到正规医院治疗,科学的治疗方案会使患者受益终身;治疗要控制血糖以外,血压、血脂应该密切关注,还要定期检查各种并发症,做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

    作者:张士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研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体会和价值。方法:将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103例病人在住院期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分析给予相应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结果: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3.121.56)天,显著短于临床报道的结果(P<0.05)。结论:给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以护理干预,不但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而且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在临床中加以推广的必要性。

    作者:翟慧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药学干预在减少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在减少儿童抗生素相关腹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儿童抗生素相关腹泻者120例,根据患儿的不同症状实施有针对性的药学干预,观察实施药学干预前后患儿相关腹泻的变化情况。结果:实施药学干预前患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为40.83%,实施药学干预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下降为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674,P=0.0076)。结论:实施药学干预可有效地减少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吴金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门脉高压症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有效的护理措施,改进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针对患者在围手术期中出现的不同护理问题,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都康复出院。结论:门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风险大,所以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患者康复出院的重要因素,对门脉高压患者在围手术期出现的各种护理问题而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作者:周大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析中医治疗高血压病的优势

    高血压病是一种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的疾病,由于其发病因素较多、病机不同,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时存在随意性的特点。这种现象的存在,直接的造成了中医治疗的效果不是很明显,没有充分的发挥中医学的价值。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充分的发挥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优势,就应当对详细的认识高血压的概念与特征,并在结合中西医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客观的吸取西医的诊断疾病的优势,采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有效的辅助我国中医对高血压病的治疗。

    作者:张玉红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产科实施优质护理体会

    目的:在产科中实施优质护理,观察和分析其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8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3例。对照组:对产妇实施一般的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结果:通过护理后,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的满意度和自然分娩率以及剖宫产率、并发症率进行比较;差异显着,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产科中,对产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给产妇带来的是优质和体贴和细致等服务,提高其的满意度和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翠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癌1例

    患者,女,41岁。于2010年06月27日主因右上腹疼痛两天,门诊超声检查时发现:胆总管内径22mm ,远端见一13mm 增强光团,后方伴声影,其内另见一12*6mm絮状回声;胆囊窝处见一26*15mm 的偏低回声,考虑胆总管结石、胆囊萎缩予收住入院。自发病以来,患者食欲、食量均正常,无恶心、恶吐及腹胀、腹痛等不适,大便量、色均正常,无发热,无黄疸,无明显体重减轻。既往慢性胆囊炎病史10年,未重视。入院时查体: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面色红润,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规整,心音清晰,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器质性杂音。腹部平坦,肝肋下1.5cm ,剑突下2cm可触及,质地软,肝肾区无叩痛,全腹未触及明显包块,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ALT621U/L ,AST724U/L ,未作肿瘤标志物检查,超声检查提示胆囊萎缩,未发现占位性病变。择期行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 T 管引流、胆囊切除术,术程顺利,术中探查见胆囊萎缩,约2.0*1.5cm大小,质地较硬,与胃小弯处胃壁及胆总管有粘连,在胃壁及胆总管与胆囊粘连处取部分组织送病理检查,术后病理示胆囊高分化腺癌,肿瘤组织侵犯囊壁全层,胃壁粘连组织示纤维结缔组织中少量异形腺体。术后患者转江苏省人民医院二次手术,行胃壁部分切除及周围淋巴结清扫,术后一年,患者出现阻塞性黄疸,查腹部磁共振示胆总管占位性改变,于淮安市一院行胆总管部分切除、胆肠吻合术,第三次术后回访至今,患者未诉不适。

    作者:仲为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临床细菌检验的正确分析

    目的:为了更好的提高临床细菌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同时也为了使它的可靠性能够进一步加强。方法:随机的选取我院2008年至2010年这三年间收治的临床的材料的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2008年收集的120例临床材料中,阳性检出率为70.8%;在2009年收集的210例临床患者资料中,阳性检出率为84.3%;在2010年收集的300例临床患者中,阳性检出率是94%。这三年在临床检验阳性率上面有着显著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检验技术的不断更新,检验数量的不断增加,细菌的检出效率有了明显的增加,同时,检验结果的正确性也逐年的提高。

    作者:陶小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表现及预后

    目的:探究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表现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癫痫患者66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出现皮层病灶继发癫痫66.67%(44/66),皮层下病灶继发癫痫33.33%(22/66);出现出血性卒中继发癫痫30例、缺血卒中继发癫痫36例。治疗后58例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结论:了解脑卒中后癫痫症状、类型等临床指征,对患者发病特点进行针对性分析和合理预后,可以从本质上改善脑卒中后癫痫治疗效果。

    作者:陈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谈手术室锐器伤的危害性与控制对策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造成锐器伤害的原因与控制对策。方法:总结手术室工作人员常见锐器伤的主要危害因素及其危害性,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通过不断学习引起锐器伤的主要原因及危害性,从思想上重视,并加强防护措施,可以减少或避免手术室工作人员由于锐器伤所致的感染;锐器伤后,必要时由专业人员根据不同暴露级别对伤者进行心理辅导,可缓解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结论:加强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及职业安全教育,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可预防锐器伤所致的感染。

    作者:吴宗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谈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心理特点与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和分析根据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特征,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效果,总结护理措施。方法:选取70例于2011年3月-2013年7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入住的重症心血管疾病清醒患者为研究对象,制定专门的心理调查表对上述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针对调查所得心理状态结果,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对70例选取对象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后,其不良情绪均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较心理护理干预实施前有明显提升。结论:对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调查和分析,尤其是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消除或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和护理配合度,这对控制病况,提升治疗效果,改善心血管症状,缩短疗程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秀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糖尿病患者颈、股动脉损伤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测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检测糖尿痛患者颈动脉、股动脉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二维和彩超检测42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和股动脉,观察其IM T 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动脉内膜损伤情况,并按uB -8级分类对其损伤情况进行分级评价。结果:糖尿病组其左、右侧颈、股动脉IM T 值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颈动脉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股动脉(P<0.05);糖尿病颈、股动脉损伤发生率Ⅱ-Ⅲ级分别占总例数的42.9%(18/42),45.2%(19/42);颈、股动脉其40-60岁及≥60岁年龄组患者其Ⅳ级动脉损伤发生率均明显高于≤40年龄组(p<0.05)。结论:高频超声检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股动脉IM T 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情况,对糖尿病患者外周大动脉的损伤程度判断,指导临床治疗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禹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医院体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目的:探讨医院体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措施。方法:将当前医院体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全过程进行阐述,将其实际应用过程与传统的操作程序进行比较。结果:该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能够极大地提高体检工作人员的效率,以快捷方便的自动化流程获得体检者的满意和支持,同时也能为医院体检工作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效果十分优异。结论:应用体检管理信息系统能够使体检工作更加规范、系统全面和科学合理地实行,可以为体检者提供更加优质舒适的体检服务,提高体检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定贵;郑红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