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迟发性尺神经炎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迟发性尺神经炎患者中随机选择5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尺神经松解术,观察组行尺神经松解术联合尺神经前置术。结果:术中无神经损伤现象,术后所有患者的伤口均一期愈合。平均随访24个月,大部分患者均感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没有出现加重现象。经统计,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P<0.05)。结论:迟发性尺神经炎患者保守治疗无效要尽早接受手术治疗,利用尺神经松解术联合尺神经前置术方式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悦臣;黄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社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遵从行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某小区内随机抽取160例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调查患者的服药遵行行为概况。并同时使用统计学方法统计患者的遵从概况。结果: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遵从行为比较低,平均分数仅为2.14±0.45。对患者服药遵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主要有自我感觉(感受药效)、经济条件、年龄以及受教育水平等。结论:当前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遵医行为得分还是比较低,无法很好满足疾病治疗要求,今后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患者服药遵从认识水平和遵从率。
作者:夏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药品检测仪器设备对保证药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保障药品检测仪器设备能够良好的性能可以推动药品检测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本文探讨了国内外药品检测实验室在药品检测仪器设备性能管理上的先进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国药品检测实验室设备性能管理的现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
作者:王健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光动力联合高频电刀治疗男性肛周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提高对这一疾病治疗法的进一步认识。方法:对2010年9月-2012年3月期间门诊治疗的46例男性肛周尖锐湿疣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体会。结果:46例患者中有44例经过≤3次联合治疗,随访3个月无复发;有2例3次以上联合治疗后皮损完全消失,随访3个月无新发皮损。结论:ALA -PDT 联合高频电刀疗法具有清除率高、疗程短、复发率低的特点,是治疗男性肛周尖锐湿疣的好方法。
作者:傅仰参;黄小兵;江连枝;王家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实验和研究,分析高血脂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并且,探讨消除高血脂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4月至5月患高脂血症患者68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34例,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高脂血症患者血液进行各项生化检查,观察组采取经过防干扰处理的高脂血症患者血液进行生化检查,分别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上述实验证明,几种方法对消除高血脂症对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都有较明显的作用。结论:高血脂症对检验项目的干扰严重降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研究其消除方法,提高检验可靠性,是临床检验的现实要求。
作者:韩晓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作为一种与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的基因,Bcl-2基因一直都医学领域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现代医学研究表明,Bcl -2基因能够抑制人体内细胞的凋亡,起到适时演唱细胞寿命、调控细胞增生的作用,同时,该基因与恶性肿瘤的形成也有着密切联系。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对 Bcl -2基因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阐述了该基因的功能结构、发现历程,并对国内外医学领域关于Bcl -2基因与恶性肿瘤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同类课题的全面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章莹;陈琦;冯永怀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医院体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措施。方法:将当前医院体检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全过程进行阐述,将其实际应用过程与传统的操作程序进行比较。结果:该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能够极大地提高体检工作人员的效率,以快捷方便的自动化流程获得体检者的满意和支持,同时也能为医院体检工作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效果十分优异。结论:应用体检管理信息系统能够使体检工作更加规范、系统全面和科学合理地实行,可以为体检者提供更加优质舒适的体检服务,提高体检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定贵;郑红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措施的意义和重要性。方法:将我院2013年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出现的问题作为参考组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和分析,并以2012年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出现的问题作为对照组。结果:2013年在我院没有1例因为器械消毒不严格和其他由于消毒供应中心出现问题,而导致的院内感染情况的发生,且其他的问题的发生情况也有明显降低,两组对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完善相关的规章制度,不仅可以更好的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还是预防院内感染的关键。
作者:陈忠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 -ic cholecystectomy ,LC),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治疗胆囊疾患的一种新技术,在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众多合并症的老年患者,麻醉选择应以快速、短效、能解除人工气腹不适、避免 CO2气腹性生理变化为原则,同时要求一定的麻醉深度。笔者选择胆囊结石需腹腔镜手术的50例老年患者,分别采用全麻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种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及麻醉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孟鑫;赵春江;张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本研究主要就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的康复治疗以及临床护理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以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所收治的5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相应的临床护理以及康复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有效控制,且未发现1例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结论:在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给予相应的临床护理,并对患者给予适当的康复治疗,以此来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提高其治疗效果。
作者:曾琳;刘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特征,并浅谈对于该病治疗的一些体会。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6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中药和西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并结合对该病的治疗浅谈体会。结果:观察组35例患者,治愈29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28例患者治愈16例,好转7例,总有效率为82.14%,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西医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清除 HP ,安全可靠。
作者:朱常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和研究胺碘酮联合缬沙坦对非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影响;方法:将72例非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房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6例给予单纯胺碘酮治疗,试验组36例给予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窦性心律维持率及左心房内径情况;结果:在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在窦性心律维持率方面试验组稍高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6个月及9个月,两组患者在窦性心律维持率方面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两组患者在左心房内径方面试验组稍小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治疗后6个月及9个月,两组患者在左心房内径方面试验组明显小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非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患者有助于增加窦性心律维持率,且能减慢左心房进一步扩大,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刘晓军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程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救护中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将8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抢救成功率。结果:对照组抢救成功率为84.4%,治疗组抢救成功率为95.0%,两组抢救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护理程序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救护中,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林艳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当代社会是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各行各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而竞争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因此,把人作为重要的资源来挖掘、更新和发展,加强人才的管理和培养是企业的重要职能行为,而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的发展和培训过程中,必须与职业计划紧密结合进行。实践表明,职业计划是促进员工自我成长、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增加员工满意感的有效方法。
作者:田玲玲;仪修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对儿童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进行探讨,以为高热惊厥的临床护理措施改进起到指导作用,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儿健康。方法:将作者所在医院的24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在患儿接受临床护理后,终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短4天,长8天,平均6天,经长达6个月的随访发现,仅有1例患儿出现了复发,复发次数1次。结论: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对高热惊厥患儿的治疗起到有效的保障作用,对于确保患儿的生命健康而言意义重大,值得加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与实践。
作者:施彩嫦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病毒学检验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实施结果,进而加大病毒学检验的精准程度,提升乙型肝炎的临床确诊率。方法:2011-02-01到2013-02-01,我科接诊乙型肝炎患者107例。对107例乙型肝炎者予以病毒血清学测检,采集血液,经检测试剂盒对血液予以测检,并对乙型肝炎者的化验结果(病毒学)予以分析,例如:表面抗原指标(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指标(乙肝病毒)、e抗体(乙肝病毒)、e抗原(乙肝病毒)以及核心抗体(乙肝病毒)。结果:在107例乙型肝炎者中,73.83% HBcAb(核心抗体)显阳性,54.21% HBeAb(e抗体)显阳性,43.93%抗原)显阳性,14.02%HBsAb(表面抗体)显阳性,84.11% HBsAg(表面抗原)显阳性。结论:实施病毒学详细检验,使乙肝五项指标于乙型肝炎者中得以精确检查,对乙型肝炎的防治有效度很有意义。
作者:宋维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SECI模型是用来解释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转化过程,是一个支持个人和组织创造性活动的成功模式[1]。《外科护理学》的实验教学中学生主要是模仿,缺乏主动参与,老师整体的创新意识不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 SECI 模型在管理学领域中的一些成功应用案例,给予了《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一些启示。
作者:刘燕南;周利容;彭艾莉;姚珺;段功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螺旋C T 扫描与三维重建诊断颌面部骨折的应用价值观察。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7月78例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螺旋C T 扫描与三维重建,观察不同角度骨折的三维病变图像,再结合C T 图像进行分析。结果:78例颌面部骨折的诊断中,几乎全部患者都显示颌面部骨折,CT 二维和CT 三维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三维重建在显示颌骨骨折类型,位置,范围,骨折移位等方面都优于 CT 二维影像。而CT 二维影响在细小骨折和深部结构骨折及骨折周围软组织改变等方面由于CT 三维重建。结论:螺旋 CT 扫描与三维重建在诊断颌面骨折具有全面,快速,准确等优势,两者各有优缺点,可结合使用,对骨折的诊断以及治疗都是较为佳的检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冯盛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采用基础麻醉联合神经阻滞法对下肢骨折手术的患儿进行麻醉性治疗,并观察临床麻醉效果。方法:对比分析法是对单纯氯胺酮静脉麻醉临床效果与氯胺酮基础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取的60例实施下肢骨折手术的患儿进行临床资料分析,按照随机抽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儿予以单纯氯胺酮静脉麻醉,观察组患儿予以氯胺酮基础麻醉,每组患儿各30例,对比两组手术时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躁动、呕吐等情况均比对照组轻,两组患儿手术时心率以及血压均有所升高。结论:应用基础麻醉联合神经阻滞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且降低了术中的不良反应。
作者:朱向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探讨早期护理干预辅助临床治疗对颅脑损伤功能恢复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颅脑损伤继发性脑损害患者600例,采用随机对照法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两组进行手术及中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70%,而对照组为6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辅助临床治疗对颅脑损伤可有显著的脑功能恢复的效果,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亓立英;吕连松;张芹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