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心理护理

张蓉;李庆红;肖会荣;任立平

关键词:永久性肠造口, 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护理方法,为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按照不同入院时期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总结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焦虑和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负面情绪,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肾病综合治疗与护理体会

    糖尿病肾病的病人主要表现就是尿里面出现蛋白,肾功能开始下降;发现糖尿病就应该到正规医院治疗,科学的治疗方案会使患者受益终身;治疗要控制血糖以外,血压、血脂应该密切关注,还要定期检查各种并发症,做到早期预防、早期治疗。

    作者:张士元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消痔灵注射法治疗直肠脱垂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直肠脱垂的有效治疗方式。方法:采用消痔灵粘膜下点状注射疗法和柱状注射疗法治疗直肠脱垂50例,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消痔灵粘膜下柱状注射术有效率100%,消痔灵粘膜下点状注射术有效率治愈率95%,除1例糖尿病患者肛缘缝合处感染,经拆线后充分引流后治愈。结论:应用经消痔灵粘膜下柱状注射法治疗直肠脱垂,具有操作简单、疗程明显、创伤小无痛苦,无并发症和后遗症等优点。

    作者:李波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谈手术室锐器伤的危害性与控制对策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造成锐器伤害的原因与控制对策。方法:总结手术室工作人员常见锐器伤的主要危害因素及其危害性,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通过不断学习引起锐器伤的主要原因及危害性,从思想上重视,并加强防护措施,可以减少或避免手术室工作人员由于锐器伤所致的感染;锐器伤后,必要时由专业人员根据不同暴露级别对伤者进行心理辅导,可缓解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结论:加强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医院感染及职业安全教育,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可预防锐器伤所致的感染。

    作者:吴宗碧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50例肝癌患者的CT诊断

    目的:探讨:C T 在肝癌的诊断中的应用情况和价值,为肝癌采用C T 诊断提供相关参考。方法:选取2005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肝癌患者50例,均先行CT 平扫,后进行多期扫描,对比不同扫描方式的临床检出率,并分析CT 的整体检出情况,以及三位重建情况。结果:CT 平扫检出率74.0%,C T 多期扫描门静脉期、肝动脉期及平衡期的检出率则分别为88.0%、92.0%和94.0%,与C T 平扫对比后差异性明显(P<0.05);另外,CT 检测的肝癌病灶多数为巨块型病灶,少数呈现为弥漫性与结节型病灶;三维重建后可清晰显示病灶与血管结构以及肝实质的空间关系,为临床提供全面的影像解剖信息。结论:CT 在肝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螺旋CT 多期扫描诊断准确率高,同时行三维重建,利于对病灶情况作出更全面的诊断,并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钟学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索的机会,除了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和培安眠药中毒的急救及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研究安眠药中毒的临床救治方法以及优质护理在安眠药中毒急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11月与我院进行急救的68例安眠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床单双号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清醒、症状消失时间、脑电波、并发症情况。结果:通过及时救治和优质护理,察组症状消失时间(38.9±5.6)h、24h、48h 脑电波异常情况(14.71%、0%)、并发症(23.5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纳络酮并及时彻底洗胃、补液、利尿是临床急救安眠药中毒的重要方法,同时良好的护理是急救成功的关键,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教育工作,配合临床急救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惠荣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公共卫生危机中的思想关系管理的几点思考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推动和发展,基层卫生院也开始一系列的变革,尤其对公共卫生危机中思想关系管理方面。本文主要围绕现阶段基层卫生院对公共卫生危机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在思想关系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的论述,并就其有效解决措施和推动措施展开相关阐述,希望对于我国基层卫生院的在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过程中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引导作用。

    作者:符伟强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布氏杆菌病的临床护理

    布氏杆菌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或波浪热,是布氏杆菌引起的动物源性传染病[1]。该病在治疗上采用补充必需营养的基础上给予对症治疗;选择能进入细胞内的抗菌药物:利福平和多西环素作为首选方案,而对病人实施心理护理、对症护理、用药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刘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慢性支气管炎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72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措施的差异分为观察组(综合诊治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36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差异,分析临床各类措施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总结经验,指导临床治疗实践。结果:综合诊治护理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支气管炎临床较常见,治疗方法较多,而综合诊治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是治疗疾病的有效途径。

    作者:李学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人慢性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方式。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依照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并结合患者病情实际予以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规范护理,对照组一律予以常规护理,对照两组治疗前后疾病控制率、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患者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和规范护理之后96.67%的患者病情控制良好,100%的患者很好地掌握健康知识,96.67%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上述指标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慢性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要注重结合患者心理状况更有针对性、人性化地开展健康教育和护理工作,从而全面提升患者病情控制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思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探讨

    目的:对妇产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10月间的未采取相关干预的妇产科患者150例作为未干预组,另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10月间的采取药物合理应用干预的妇产科患者150例作为干预组。对两组妇产科患者的住院天数以及术后感染等相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相对于未干预组,干预组中患者的用药情况更为合理,有更好的临床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手术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抗菌药物使用时,应合理使用药物,加强相关药物管理,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许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产科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产科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临床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48例为观察研究对象,依据临床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24例,观察护理实施方法的临床效果,指导产科护理实践。结果:综合护理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在症状改善、产妇血糖水平、并发症等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综合性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可积极改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症状,稳定血糖水平,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薛亚洁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儿童颅内结核 CT 诊断

    目的:探讨C T 的影像学表现对于儿童的颅内结核的诊断效果。方法:针对我院确诊的儿童颅内结核的病理170例,通过与临床表现对比,观察影像学的确诊率。结果:CT 显示病变的多样性,经常为2-3种合并着出现。结论:CT 检查除了辅助确诊,还有助于选择更好的判断预后、制定治疗方案以及观察疗效。

    作者:李作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中药治疗

    目的:探究中医中药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我院于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4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研究组采用以川乌、草乌为主的中药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中痊愈9例,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中痊愈2例,显效2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5.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中药治疗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邓宗陆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情感教育在中专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情感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思想能够把教师与学生的内心情感动员起来,并且渗入到教学内容的各个方面,从而帮助学生追求更高的精神目标,获得全方位的发展。情感教育在中专内科护理教学中实施,能够带动学生积极地面对学习与就业,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传统的内科护理教学中,学校与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上,对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忽视使得毕业后的护士很难满足护理工作的道德要求。目前,情感教育已经成为了护理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本文就如何在中专内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进行了分析。

    作者:王洪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B 超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研究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其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患者病史对于临床进行诊断治疗都有着积极意义。随着临床研究、实践水平的提升,更多医学技术应用于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经由各种检查诊断及早确诊、及早治疗对于提升患者生存几率和生存质量有着积极意义。急性阑尾炎因为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并发症较多,所以诊断处理方面存在一定难度,不过临床多种技术的应用有助于确诊。下面我们就近期临床相关医疗文献对B超在急性阑尾炎中的诊断研究报道综述如下。

    作者:韦金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3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人工气道护理观察与分析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室患者人工气道护理方法。方法:使用综合的护理方法对30例行人工气道的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护理,然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均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把人工气道应用在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治疗中,需结合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护理措施,这样才能促进患者的有效康复,其还能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得到一定降低。

    作者:班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小儿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

    目的:探析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小儿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护理。方法:对我院在2009年2月到2012年6月收治的126例患有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小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对其情况进行监测,并观察护理情况。结果:顺利完成睡眠监测的有123例患儿,由于患儿出现抽搐而导致监测失败的有2例,患儿因为环境陌生而哭闹不停无法入睡导致监测失败的有1例。结论: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检测小儿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能够确定佳的临床治疗方案。其中,要想使监测更加安全与准确,做好夜间的监测护理是重要环节,也是节约时间与金钱的重要途径。

    作者:高丽;孙美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阴道超声检查结合尿HCG 测定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检查结合尿 HCG测定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异位妊娠诊断的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结合组通过阴道超声检查结合尿 HCG测定进行诊断,超声组仅通过阴道超声进行诊断,对两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结合组经阴道超声检查结合尿 HCG测定,确诊率为95%,明显高于超声组诊断的确诊率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超声检查结合尿 HCG测定早期异位妊娠,确诊率高,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增加患者的保留生育能力的可能,值得推广。

    作者:吴崇鲜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浅谈病案管理的重要性

    病案是医护技人员在医疗活动中依据病人的诊断、检查、治疗、护理共同完成的由文字、图片、影像等组成的记录文件。它能客观、完整、连续地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及诊疗经过,是医院医护质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综合评价的重要依据,为医疗教学、科研培训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为医疗事故、医疗纠纷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因此病案管理在整个医院管理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刘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笔者于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治疗的85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结果:96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中,I级老年 COPD 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0%,Ⅱ级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9.7%,Ⅲ级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1.1%,IV 级老年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7.1%,不同级别的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其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Ⅲ级IV 级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差。其中患者并发气胸10例,并发肺结核4例,合并肺癌2例,糖尿病3例,并发慢性呼吸衰竭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各2例,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3例,并发肺性脑病1例,1例患者死于多器官衰竭,2例死于继发肺部感染。结论:老年COPD 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治疗应做到早期诊断,使用有效抗生素并及时发现并发症,综合治疗尽早使用激素,积极重视营养支持治疗,加强吸氧,保护脏器功能,以减少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李甘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大家健康(中旬版)杂志

主管:吉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吉林省医学期刊社